圖為獲得ACM大賽金牌的清華大學選手和教練。
本報斯德哥爾摩4月21日電(記者申明)被譽為計算機界奧林匹克競賽的第33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總決賽(簡稱ACM大賽),今天在瑞典皇家技術學院落下帷幕。我國選手發揮出色,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分獲金銀銅牌,總冠軍被俄羅斯聖彼得堡IT、機械和光學大學摘得。
此次中國參賽隊陣容龐大,共有清華大學、臺灣大學及香港大學等19所大學進入總決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100支晉級隊伍參與獎項角逐,這些選手是從全球30多萬名學生中脫穎而出。
參加總決賽的隊伍由3個大學生組成,每隊需要5小時內完成10道題目。按照規定,最後的獲勝者為正確解答題目最多且總用時最少的隊伍。在這次競賽中,清華大學同樣答對了9道題,但因為開始時的不順利,被加罰了時間,最後與冠軍失之交臂。
「賽前認為只要能獲得第四名就心滿意足了。」清華大學教練鄔曉鈞博士認為,此次隊員們發揮正常,比賽期間的心態也非常好。
而摘得銀牌的浙江大學此次可謂是「零的突破」,對此,浙江大學選手杭航坦言,「我們是抱著玩的態度來比賽的,並沒有想著拿獎牌。」
「與一些先進國家相比,我們在語言、數學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差距。但參加大賽可以鍛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這無論對他們今後的人生還是就業都很有意義,這比得獎更有意義。」鄔曉鈞表示。
「大賽的目的在於培養IT界下一批領導人,而他們不止是需要具備專業技能,也要具備一定的商業頭腦。」ACM大賽贊助商,IBM軟體研發戰略部、大賽贊助執行負責人DougHeintzman表示。ACM大賽被譽為「全世界聰明人的比賽」,由美國計算機協會主辦,是一項旨在展示大學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經過近30多年的發展,大賽已經發展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計算機競賽。上海交通大學代表隊在2002年和2005年兩奪冠軍,這也是目前為止亞洲大學在該競賽上取得的最好成績。
此外,記者獲悉第34屆ACM大賽明年將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辦,該校副校長楊德森表示:「承辦這樣的一次盛會,將對擴大我校在國際學術界的知名度,並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責任編輯: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