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獲未來科技獎,未來科技獎的含金量有多高

2020-12-04 百家號

今日,微博袁隆平老先生獲得未來科技獎的消息刷屏了,很多人都認為以袁老的貢獻來說,獲得再高的獎項都不為過,那麼,你知道未來科技獎的含金量嗎?

未來科技獎是近年來在我國設置的一個獎項,該獎項是由我國知名企業家和教授聯合創辦。該獎項在二零一六年創辦成功,當時在北京成立未來論壇,獎勵人群是為中國做出重大貢獻的工作人員(不限國籍)。目前設置獎項設置了三個頒獎領域:生命、物質和計算機。希望通過這個獎項激勵更多人投入科學當中。

該獎項的主要設置者是百度總裁李彥宏、聯想CEO楊元慶、北大教授饒毅等知名企業家和學者。今年是這個獎項經歷的第二年,上一次頒獎是在去年的九月九日,第一批獲得該獎項的是清華教授施一公、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北大教授許晨楊。三人分別獲得生命、物質、計算機領域獎項。

領域內稱這個獎為「中國諾貝爾」,從往屆的獲獎情況來看,其含金量可見一斑。袁老獲得的獎項是生命科學獎,獲獎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袁老研究的水稻成功養活了七千多萬人,對我國甚至對全世界的功勞都是不可磨滅的。

頒獎時袁老因為身體原因沒法到場,他通過屏幕想大家發表了他的獲獎感言。並且表示他還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既種出的水稻能比人高,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既雜交水稻能夠造福全人類。從老人家的兩個夢想來看,是那麼真切,卻又是那麼宏偉。希望老人家的夢想能早日實現,造福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未來院士會從他們產生,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四非大學獲特別獎
    中國青年科技獎是在1987年設立的,第兩年的時間評選一次,意在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從事科研創新,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是我國含金量極高的一個獎項。自成立以來,30多年間共有1500位左右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有60位獲獎者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作者:邱晨輝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 楊仁鋒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10月16日,第二十九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我校石油工程學院油氣田開發工程專業2014級博士生楊仁鋒榮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2010年碩士畢業後在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從事油氣田開發相關科研生產工作,獲中國能源研究會優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獎、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及榮譽10餘項、局級科技獎勵等20餘項,獲評中國海油青年先鋒(中國海油授予青年最高個人榮譽)。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申報智慧財產權10餘項,應邀參加國際學術交流10餘次。
  • 【熱點關注】我市科研人員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我市科研人員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表彰其在能源科技工作中的突出貢獻,此前新疆油田公司有兩人獲此殊榮10月16日上午,第二十九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路宗羽獲得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影響世界數十億人,研發者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很多人或許都不知道,中國在現如今每年申請的發明專利為世界之最,無時不刻都在創造,中國自古代四大發明以來,就有很多人在想著第五大發明究竟是什麼?今天就給你答案,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影響世界數十億人,研發者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本科很多出自於這所頂級高校
    提到我國的科技獎項,除了眾所周知的國家三大獎、國家科技創新爭先獎以及省部級的科技獎以外,還有一個最具含金量的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從獎項設置就可以看出,這裡含有一個最字,所以含金量不言而喻!國家最高科技獎是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一向是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象徵著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最頂峰,同時也是對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具有重大貢獻的人。
  • 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朱涵、王俊祿)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18日在浙江溫州召開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0名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這百名獲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湖南多個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獎初評
    湖南多個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獎初評包括螢光探針性能調控與生物成像應用基礎研究等瀟湘晨報綜合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日前結束。記者8月5日獲悉,湖南共有6個項目上榜,包括1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個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另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等參與的項目也分別通過初評。
  • 航天科技集團吳燕生、李勁東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中國日報11月9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吳燕生和五院型號總師、傳感器與遙感技術專家李勁東獲獎。
  • 湖北三位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來源: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舉行。經初評、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
  • 安徽六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16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100名同志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包括孫明波、孫津濟、何元智(女)、谷林、陳玲玲(女)、徐闖、郭慶來、黃汝錦、常超、曾傑等10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項的獲得者。
  • 百度CTO王海峰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9日消息,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於11月8日在北京舉行,百度CTO王海峰榮獲該獎項,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據悉,光華工程科技獎被譽為最終,不同學科領域的39位專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電商報》了解到,王海峰本次獲獎,是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
  • 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東南大學教授劉攀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曾獲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排第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第2),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排第1),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排第2),公安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排第4)。先後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2015)、江蘇青年五四獎章(2017)等榮譽。
  • 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10名特別獎
    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朱涵、王俊祿)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18日在浙江溫州召開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0名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這百名獲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中國青年科技獎公布!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名單公布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科技獎」,1994年更名為「中國青年科技獎」,是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旨在表彰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奮發有為砥礪建功,
  • 天津大學陳焱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發布了《關於表彰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科協發組字〔2020〕24號),公布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陳焱教授入選。
  • 李蘭娟院士獲國家科技獎提名,高福院士落選,SCI被踢下神壇
    在這樣的評價標準之下,使得一些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科研工作出現了過度追求SCI論文相關指標,甚至以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根本目標的異化現象,科技創新出現了價值追求扭曲、學風浮誇浮躁和急功近利等問題。老趙說教育今年國家最高科技獎提名工作已結束,目前已有13位院士成為候選人,其中眾望所歸的李蘭娟院士位列其中。
  • 澳大學者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是迄今為止澳門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澳門代表。湯子康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於1996年設立,旨在獎勵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領域有傑出貢獻的中國優秀科學家。今年,全國共產生了296名候選人,結果有40名專家獲獎,包括中國工程院核動力專家彭士祿、機械工程專家蔣莊德、計量專家李天初、人工智慧專家王海峰、特種功能金屬材料專家周少雄等。
  • 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天津這兩所大學又有教授上榜
    10月18日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名單公布  全國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榮獲此獎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
  • 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朱光有博士獲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原標題:由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朱光有博士獲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2014年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由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朱光有博士獲得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