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我們知道,由於吸收塔液位多採用裝在吸收塔底部的壓差式液位計測量,脫硫控制系統顯示的液位是根據差壓變送器測得的差壓與吸收塔內漿液密度計算得來的值,而吸收塔內真實液位——由於氣泡、或泡沫引起的「虛假液位」遠高於顯示液位,再加上底部漿液擾動泵脈衝擾動或攪拌器攪拌、氧化空氣鼓入、漿液噴淋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而引起液位波動,從而導致吸收塔間歇性溢流。這裡就涉及到今天我們要談到的話題—— 吸收塔漿液起泡原因及處理!
吸收塔漿液起泡原因及處理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從吸收塔排水坑定期加入脫硫專用消泡劑。在吸收塔最初出現起泡溢流時,消泡劑加入量較大,在連續加入一段時間後,泡沫層逐漸變薄,減少加入量,直至穩定在一定加藥量上。
(2)在可以暫時忽略脫硫效率的條件下,停運一臺漿液循環泵以減小吸收塔內部漿液的擾動,同時減少漿液供給量。因為漿液循環量大時,漿液起泡性強。
(3)在可以保證氧化效果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吸收塔工作液位,減小漿液溢流量,防止漿液進入吸收塔入口煙道。
(4)降低排除石膏時的吸收塔漿液密度,加大石膏排除量,保證新鮮漿液的不斷補入。
(5)堅持脫硫廢水的排放,從而降低吸收塔漿液重金屬離子、Cl-、有機物、懸浮物及各種雜質的含量,保證吸收塔內漿液的品質。
(6)嚴格控制脫硫用工藝水的水質,加強過濾和預處理工作,降低COD、BOD。同事嚴格控制石灰石原料,保證其中各項組分(如MgO、SiO2等)含量符合實際要求。
(7)加強吸收塔漿液、廢水、石灰石漿液、石灰石粉和石膏得化學分析工作,有效監控脫硫系統運行狀況,發現漿液品質惡化趨勢,及時採取處理手段。
吸收塔漿液起泡原因及處理具體引起起泡溢流的原因歸納如下:
(1)鍋爐在運行過程中投油、燃燒不充分,未燃盡成份隨鍋爐尾部煙氣進入吸收塔,造成吸收塔漿液有機物含量增加。
(2)鍋爐後部除塵器運行狀況不佳,煙氣粉塵濃度超標,含有大量惰性物質的雜質進入吸收塔後,致使吸收塔漿液重金屬含量增高。重金屬離子增多引起漿液表面張力增加,從而使漿液表面起泡
(3)脫硫用石灰石中含過量MgO(起泡劑),與硫酸根離子反應參生大量泡沫(泡沫滅火器利用的是這個原理)。
(4)脫硫裝臵脫水系統或廢水處理系統不能正常投入,致使吸收塔漿液品質逐漸惡化。
(5)鍋爐燃燒情況不好,飛灰中有部分碳顆粒或焦油隨煙氣進入吸收塔。
(6)運行過程中出現氧化風機流速不均,吸收塔漿液氣液平衡被破壞,致使吸收塔漿液大量溢流。
吸收塔漿液一旦出現起泡溢流現象後,必須及時採取妥善的處理方式,以免造成嚴重事故。處理方法:一是要消除已經產生的泡沫;二是要通過運行方式的調整,緩解起泡溢流現象;三是要控制進入吸收塔的各種可能引起吸收塔漿液起泡的物質。
小編總結:吸收塔漿液因為起泡而導致溢流是石灰石-石膏法脫硫運行中常見的問題之一。因此當吸收塔漿起泡溢流嚴重時,如果DCS上無法及時監測並採取有效措施就會導致事故發生。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吸收塔漿液起泡原因及處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