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備受矚目的天才兒童,後來怎麼樣了?|勞倫特·西蒙斯|東京|...

2020-11-25 騰訊網

在經典電影《天才少女》中,講述了這樣一位7歲小女孩瑪麗。在同齡孩子算出「2+2」的結果,爭先恐後地舉手回答時,老師發現瑪麗隨口就算出了「57x135」以及它的平方根等一系列高難度運算,瑪麗在數學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

瑪麗7歲就可以理解各種高等方程,她的數學家外婆甚至希望她去解一道千禧年數學難題納維斯託克方程。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有這樣的天才兒童存在嗎?過去那些備受矚目的天才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019歲,他大學畢業

比利時9歲男孩勞倫特·西蒙斯Laurent Simons,這個萌娃小正太在Ins上有眾多粉絲,也很受媒體的關注。

Laurent出身於醫生家庭,智商至少145。最初他的天賦是被祖父母發現的,老師們給了他很多的任務,想知道他到底有多聰明,驚奇地發現Laurent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

Laurent從4歲開始讀小學,6歲上中學,並用1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中學6年的課程,並於2019年3月開始上大學,就讀於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坐落於荷蘭埃因霍溫的歐洲頂尖理工大學,在2019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該校排名世界第99名,荷蘭第三名)。

按照Laurent父母的計劃,在2019年10月完成學業,12月畢業,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接下來繼續攻讀電子工程和醫療的博士學位。

但此時出現了一個變故:學校和Laurent父母無法就Laurent的畢業日期達成一致

學校方批評了父母的「打卡式激進教育」,並給出說明:Laurent還有很多門科目需要經過考核,在相當有限時間內完成學業,並同時培養洞察力、創造力、分析能力等等並不可行。如果急於畢業對Laurent的未來成長與發展,勢必會受到影響。

而Laurent的父母認為,一旦要延遲畢業,自己的「天才養成計劃」就被打亂了。最終Laurent的父母給兒子辦理了退學,打算放棄大學,直接讓Laurent衝擊「全世界最小的博士畢業生」。

其實在社交平臺上Laurent父母分享的日常,我們可以看到他也是一個普通在成長的孩子。在閒暇之餘,Laurent喜歡看Netflix的劇集、和朋友一起玩手機遊戲等,當他不想吃晚飯的時候,他也會像常人一樣鬧脾氣。

天才兒童和普通孩子一樣,會面臨自身的局限和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空間和時間去消化。

不知Laurent的未來會如何,但希望這個9歲孩子可以快樂地生活,驚人天賦可以得到良好的培養,可愛的個性也能得到珍惜。

02天才少年班為他而開

在1978年,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天才少年班」橫空出世,我國湧現了一批天賦異稟的孩子。

當時所有報導都聚焦了一故事:13歲的江西神童寧鉑與方毅國家副總理下了兩盤圍棋,並獲全勝。

寧鉑2歲半時會背30多首毛澤東詩詞,3歲時能數100個數,4歲學會400多個漢字。社會對寧鉑的讚譽使他成為了無數望子成龍家長嚮往的目標。

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他為大學生,並為此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大學少年班。

1982年寧鉑本科畢業後拒絕了研究生考試,選擇留校任教,並在19歲時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助教,

但寧鉑身上還背負著國人的希望和時代的使命,寧鉑被動地到了一個他的年齡無法承受的高度。

在2003年,38歲的寧鉑出家為僧,在江西一所佛寺擔任該寺佛教學院的講師。在多年後的一次採訪中,他說自己是時代的產物。

雖然寧鉑最終的選擇令人嘆息,但因他而設置的少年班卻成為了天才兒童成長的搖籃,在各個領域湧現出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

03

被諾貝爾獎拒絕的少年

在80年代,另一位出名的神童謝彥波,在11歲就進入了科大少年班,是班裡孩子中最小的一位。

當時報紙打開隨處可見對他的報導,這產生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天才帽子帶給謝彥波的影響是:他開始不太喜歡與人交往,有時是覺得別人不懂他,有時是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有時,是覺得自己和別人不是一路人。

15歲的謝彥波考取了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的研究生。碩士畢業後他開始讀博士,但因與導師關係不好並未畢業。隨後他被送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森學習固體物理理論。

於是謝彥波被吹捧為「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天才兒童」。但他非常缺乏人際交往能力,也害怕失敗,因為論文被導師駁回,數次去找導師理論,最終師生矛盾過於嚴重,安德森無奈之下,只能把他遣送回國。

備受打擊的謝彥波回國後,以碩士身份在中科大當了一名教師。褪去了天才光環的謝彥波,生活漸漸走上了正軌。閒暇生活也比較單調,網上下圍棋,算有關物理方面的題目。

學生對他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有的覺得他神經兮兮的,也有的覺得他很隨性,是個性情中人,還有的稱他是屬於另類世界的「牛頓」。

049歲就出書的才女

最初父母給蔣方舟的設想是:馬馬虎虎上個小學,馬馬虎虎上個中學,馬馬虎虎上個三類大學,畢業了再找個關係當列車員。

但她不甘於平庸,嘗試找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用寫作的方式。

她7歲開始寫作,9歲出版散文集,11歲當上了暢銷書作家,12歲在幾家知名的報紙上開設專欄。

被質疑童年作品是她媽媽為了給她成名鋪設基石而代筆所作、清華破例降60分錄取引發爭議、退學風波……這些負面事件的出現曾經讓她陷入一度困惑。閱讀和寫作拯救了她。她說只有在看書的時候,覺得生命體驗才變得逐漸豐盈起來。

去了東京生活一年後,她發布了新書《東京一年》,這些經歷讓她重拾希望與自信。為成名而寫作,為得到認可而寫作,為期待而寫作,也為自己而寫作。

雖然蔣方舟沒有活成眾人眼中所期待的絕世天才,但她也一直在探索屬於自己的人人生軌跡,長成了一個無比真誠並讓我們欣賞讚嘆的姑娘。

她在《圓桌派》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勉強過上平庸的生活。沒有人是踩在雲端上的,她也是普通人。」

看了這些天才兒童,我們會發現,他們終究也和普羅大眾沒什麼區別,也會面臨到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問題。

一個人的成長不僅僅包括知識的記憶積累,也包括實踐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和鍛鍊。

‍「神童」並不是天才,頂多是像天才的普通人‍。

相關焦點

  • KLINIC護膚新科技,進軍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
    矚目於世界角逐,KLINIC不負眾望,一舉拿下東京天才發明展大獎日本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是業內備受矚目和最受認可的展覽之一,每年發明展必有美國、英國、荷蘭、俄羅斯、中國等多個實力強勁的國家參戰,只有最頂級的作品才能在眾多極具創新高度和發展潛力的展品中脫穎而出
  • 英國節目評選天才兒童 12歲少年智商超愛因斯坦
    託馬斯的智商高達162  妮哈3歲時就能閱讀媽媽的博士論文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一個是智商高達162的12歲少年,消遣之一是讀經濟學著作;另一個是3歲時就能讀媽媽博士論文的9歲女孩,被同學稱作「會走路的百科全書」……現在,他們將與數名其他孩子展開比拼,看誰才是英國的「天才兒童
  • 蒙特卡洛馬戲節開幕 中國雜技備受矚目
    第44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16日在摩納哥蒙特卡洛開幕,曾三次獲得「金小丑」獎的中國山東省雜技團備受矚目,這次帶來三個節目參與角逐「金小丑」獎。 新華社記者高靜攝新華社照片,蒙特卡洛,2020年1月17日 (國際)(2)蒙特卡洛馬戲節開幕 中國雜技備受矚目 1月16日,在摩納哥舉行的第44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上,來自中國山東省雜技團的演員表演《轉碟》。
  • 她在《金剛狼3》中備受矚目,被指長大後變了樣空靈感盡失?
    日前跟大家報導過有著「天才女孩」之稱的好萊塢大片御用童星麥肯娜·格瑞絲轉眼間已經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於最新的 MV 演出讓觀眾眼前一亮,更指她跟艾瑪·沃特森和克裡斯汀·斯圖爾特有幾分相似,絕對會成為下一位超新星!
  • 當年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後來為何取消?最終黯然退場
    那些從小便擁有著出色才能的人,被人稱為神童。現在社會有很多人興辦一些少年班或者神童班,來培養一些有天賦的孩子,使其發展的更加優秀。少年班和神童班非常實行,許多人都紛紛讓自己的孩子就讀少年班或神童班,但如今這樣的群體卻逐漸的消散,為何?當年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後來為何取消?最終黯然退場。
  •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震驚物理界的天才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Jacob Barnett接受美國記者Morley Safer採訪 / TED《忘記你所學到的知識——雅各布·巴尼特》這樣一個連鞋帶都不會系的男孩,究竟是如何成為一個備受矚目的天才少年的呢通過查閱資料,克裡斯汀得知:阿斯伯格症候群也被稱為「天才病」,患兒的智力沒任何問題,且可能在某一領域擁有超常天賦。
  • 量化投資大神西蒙斯2019最新分享:量化策略、數學、職業與交易
    2008金融危機  問答環節(12個問題)  對商業的興趣  我畢業之後去伯克利讀了博士,在那裡我遇到了我的論文導師Berg Kaster,後來我和哥倫比亞的朋友,一起做一些生意,並且賺了一些錢,我父親當時也投資了一些錢,那些錢後來為我職業生涯的轉變奠定了基礎。
  • 也許是個天才兒童!
    這樣一個明顯很有天賦的兒童,竟然在被診斷為「多動症」。而且,在目前所能見到的所有有關報導中,關於診斷的過程僅僅只有一句話描述「方醫生又為小娟做了注意力、視聽整合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查,然後又向老師和家長詳細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現,最後得出的結論竟是孩子患有多動症。」然而這樣的「診斷」卻並沒有給出任何相關的專業性判斷和根據。
  • 東京周期最令人失望的三大天才少女出爐,如今已全部被郎導放棄了
    自2013年上任中國女排國家隊主教練以來,郎平秉承著大力培養新人的策略,在這一策略的指引下,中國女排的天才少女是不斷湧現,從朱婷到袁心玥再到張常寧,這些天賦異稟的年輕球員鑄就了中國女排新的輝煌。
  • 許晨陽,一個數學天才,在美國留學後回國工作,5年後又離開
    後來就用「取經」代指向遠方的人學習。在清朝末年,廢除了科舉,八股文退出歷史舞臺,繼之而來的是考數理化了。數理化因為西方人涉足的比較早,所以在清末就曾派遣很多留學生去西方求取真經,比如比較出名的有詹天佑等等。在數理化裡面,數學更是各種自然科學的基礎,很多自然科學都以數學為工具。所以在大多數時候,一些理化學家,都是數學家。
  • 那些在言趣教育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同學想要知道,那些在言趣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都學習得怎麼樣啦?通過學習日語,他們的人生有沒有什麼改變,有沒有收穫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那麼老師今天就來給大家揭曉答案。四.日語兼職本來是出於興趣學習日語充實自己,後來通過日語來提升自己的收入,早就把用來投資自己的學費掙回來了。
  • 40年研究了5000名天才兒童,科學家發現了天賦的秘密
    相信每一位家長心中,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天才是怎樣煉成的? 別說,不只是家長,科學家們對於這個問題也很關心。1971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和範德堡大學在美國教育部的扶持下,發起了一個名為SMPY(Study of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數學能力超群兒童研究)的研究小組。 這個小組以三位美國頂尖教育科學家為核心,追蹤全美5000名最聰明的兒童的成長軌跡,尤其是那些在數理邏輯上Top 1%、0.1%甚至是0.01%的孩子。
  • 認知誤區:天才都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他們會在某些特別領域如:數學、音樂、繪畫等具有特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天才都自閉,更不能證明所有自閉症孩子都會變成天才,畢竟自閉的孩子有很多,而天才卻寥寥無幾。而且,大多數自閉症患者不但沒有高超的天賦,智商還低於同齡人,大多還會存在認知理解、表達溝通等不同程度的障礙。近些年,似乎很多自閉症孩子一夜之間都展現出了少有的天才。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 備受矚目的中國天才,加入美國國籍後,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祖國
    小小神童,備受矚目現代社會越來越文明,我們每個人在了解這些偉大人物背後的成長經歷就會發現,他們都曾經遭受著不同程度的非議和質疑。但是我們在質疑別人的時候,又是否真的有那個資格去對別人品頭論足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念和選擇,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更不應該僅僅因為國籍就否認他們做出的貢獻和付出過的努力。
  • 天才變瘋子?15歲碩士,21歲博士,曾經的神童,如今卻被當精神病
    在人教版七年級的《語文》下冊中,有一篇叫做《傷仲永》的文章,文中記述了一名叫做方仲永的神童,是怎麼樣慢慢變成了普通人的故事。老師是著名的諾貝兒獎獲得者,而作為他的學生,年紀輕輕的謝彥波,自然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種子選手,更是被看做為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天才少年。然後不久之後,一件讓所有關注他的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就是年代初,在謝彥波臨近博士畢業的時候,他突然被遣返回國了,甚至謝彥波的姓李,都是過後才被寄回來的。
  • 曾經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的醫生,現在怎麼樣了?都有什麼研究成果?
    曾經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的醫生,現在怎麼樣了?都有什麼研究成果?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在全世界有著很高的名譽,可以說堪稱為一個偉大的天才,在他小的時候是有語言障礙和自閉症的,不過長大之後卻成為了和牛頓並稱的物理學家,為何愛因斯坦能夠發生如此大的巨變呢?難道你們就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 美國兒童天才協會:「天才兒童」都有這5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今天想和各位家長說一說「天才兒童」這件事。 其實,關於「天才兒童」這件事,美國兒童天才協會早就有了說明。 1、突出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天才兒童協會」認為天才兒童首要條件開就是「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