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郭烈錦教授訪問貴州民族大學

2021-01-14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郭烈錦教授訪問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民族大學    2019-05-05 大 中 小

  4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郭烈錦教授訪問我校。校黨委書記張學立會見郭烈錦院士,並陪同參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曾瑾工作室等教研場所。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曾瑾向郭烈錦院士(中)介紹我校陶瓷藝術教學研究情況

  

  校黨委書記張學立陪同郭烈錦院士(右)參觀曾瑾大師工作室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郭烈錦院士當選世界科學院院士
    12月15日,世界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發布消息,35位科學家當選新科院士,其中中國科學家7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當選。
  • 沉痛悼念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陳學俊
    我國著名的能源動力科學家、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全國政協原常委,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原副主席、名譽副主席,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原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原副校長、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陳學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7月4日2時26分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99歲。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為化學學院師生開展學術報告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程方益 攝影 張秋)1月1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郭烈錦來訪化學學院,做了題為「氫能與能源科技產業的發展淺議」的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學院院長陳軍主持學術報告會。化學學院師生代表參加。
  • 院士說丨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院士說丨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2020-08-27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日,世界科學院發布新科院士名單,西安交大院士成功入選!
    近日,世界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發布消息,35位科學家當選新科院士,其中,中國科學家7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成功入選。教授,博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家,我國能源動力多相流及氫能學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1983年7月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熱能工程專業,1989年7月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2年7月至今,任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期間所在國重實驗室連續四次國家評估中均評為優秀。
  • 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院士的戰「疫」成長課!
    3月9日,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出《戰「疫」公開課》「最美逆行、挺身而出」主題第二期,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帶來《愛國奮鬥 立志成才》↓↓↓  課程介紹:課程通過講述在新中國不同歷史時期,一大批逆行者們攻堅克難、逆流而上的勵志故事,勉勵廣大青年面臨困難時,做到堅韌不拔、從容不迫,培養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
  • 科學院院士郭烈錦 讓天更藍 水更綠
    科學院院士郭烈錦 讓天更藍 水更綠2017-12-12 13:12 來源: 陝西日報 我要將院士的榮譽當成繼續前行的鋪路石,在今後的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中,緊抓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帶來的新機遇,發揮團隊力量,實現立足西部、服務國家、創新發展的新追求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錢逸泰訪問浙江工業大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教授錢逸泰做客浙江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第175期至真講壇,作了題為《微納米材料的晶體化學》的學術報告。浙江工業大學校長李小年出席活動並為錢逸泰頒授學術報告紀念證書,材料學院師生代表150餘人參加活動。
  • 中國工程院陳肇隆院士受聘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學陳肇隆院士受聘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教樓學術報告廳舉行。西安交通大學顏虹副校長、呂毅校長助理、醫院潘承恩教授、馮廣林副書記,佘軍軍院長助理,教學部黃燕萍部長、劉華勝副部長及肝膽外科書記、主任、醫院研究生、規培生等200餘人出席儀式。儀式由劉青光副院長主持。
  • 西安交通大學校友鎖志剛教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傑出校友、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鎖志剛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美國工程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當選院士均是在工程科學研究、工程技術實踐和工程教育領域內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鎖志剛教授1963年出生,1981年至1985年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
  • 兩名江西籍科學家當選中科院院士
    中國江西網訊 全媒體記者廖濟堂報導: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了。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包括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注意到,此次有2名江西籍科學家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別是清華大學陳曄光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郭烈錦教授。
  • 北京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最新排名,實力都很強
    北京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最新排名,三所高校排名情況如何?實力如何?誰更受歡迎?具體來看一下。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專職),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專職),「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0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4人。
  • 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郭烈錦:瞄準國際科技前沿 服務國家重大...
    新華社西安6月2日電  題: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郭烈錦:瞄準國際科技前沿 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新華社記者許祖華  「我們科研工作者要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瞄準國家能源領域重大需求,杜絕低端重複、簡單模仿,尋求適用於中國當前實際的能源高效潔淨轉化途徑。」
  •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David A. Leigh受聘西安交通大學名譽教授
    Leigh受聘西安交通大學名譽教授 http://www.huaue.com  2019年11月15日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11月13日上午,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David A.
  • 拒絕財團買斷,服務國家建設,陝西這位院士僅一項技術作價1.5億!
    以解決&34;被人們熟悉的郭烈錦教授是西安交通大學&34;主任,也是我國能源動力多相流及氫能學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他帶領團隊研發的&34;產業化項目作價1.5億元轉讓、實現產業化,並於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
    9月25日下午,美國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並與北大師生座談交流。王小凡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才評價與機構評估這一主題,分享了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和他的個人體會。交流會開始前,郝平會見了王小凡。副校長龔旗煌等陪同會見。
  • 2014陝西省大學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揭曉,西安交通大學排名第一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雄居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名列第二,復旦大學位居第三;南京大學列第四,首次問鼎全國四強;武漢大學居第五,中國人民大學列第六,上海交通大學居第七,浙江大學列第八,吉林大學居第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前十強。
  • 西安交通大學:「超臨界水蒸煤」邁向產業化
    本報訊(記者 馮麗)記者近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郭烈錦教授團隊歷經20年研發出的「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系列技術,作價1.5億元轉讓給產業化投資公司,成為西安交大首個重大成果產業化項目。該技術有望引領產業變革,告別「一把火燒煤」時代,從根本上解決燃煤利用造成的空氣汙染。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陳軍陳軍,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85-1992年在南開大學化學系學習,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並於1992年留校工作;1996-1999年在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材料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99-2002年在日本工業技術院大阪工業技術研究所任研究員。自2002年起任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開大學副校長、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中科院院士代表團訪問香港中文大學
    2月21日至25日,應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黃乃正院士的邀請,以學部諮詢評議工作委員會主任朱道本院士為團長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代表團訪問了香港中文大學,並參加了該校舉行的「院士系列講座」及相關學術交流活動。從電磁鬥蓬談起」、Nuclear Energy Chemist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Emission, Fate and Respiration Exposure Risk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China為題,作了六場精彩的學術報告(見http://www.cuhk.edu.hk/oalc/cas_2011/),並參觀訪問了相關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