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基金委:論文標註應嚴格遵守學術規範

2021-01-21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1月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徐中民研究員發表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Ⅰ: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和《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Ⅱ:理論框架與集成實踐》與承擔基金項目等情況進行回應。

圖片出自微信公眾號「書味香」

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部門表示,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得悉相關情況後,立即責成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部門,對徐中民負責項目的申請、評審、資助和管理等情況進行了認真核查。從項目核查情況來看,該項目題目為「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2011年度批准資助的重點支持項目之一,執行年限為2012.01—2015.12,資助經費200萬元。其項目計劃書規定的研究目標為:(1)建立黑河流域基本社會經濟資料庫,為流域科學研究計劃相關項目提供社會經濟數據支撐;(2)建立以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為骨架的水-經濟耦合模型,模擬政策變動對水資源系統、社會經濟系統的影響,為流域科學計劃的決策支持系統提供社會經濟模型。所規定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基本資料庫的建設、研究區社會核算矩陣(SAM)表的編制、可計算一般均衡性(CGE)模型的開發及政策分析、CGE模型與溼地的價值評估、基於CGE 模型的農業土地利用格局模擬分析和典型灌區的節水效率研究。

同時,自然科學基金委向項目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即原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發函對文章標註等情況進行核實。該依託單位核實後回函,表示:徐中民研究員的兩篇涉事論文,其實際內容不屬於「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計劃書的研究任務,該論文標註該基金項目資助是不正確的。

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規定,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須由項目負責人提交結題報告和相關結題材料,並參加自然科學基金委相關科學部組織的結題審查。該項目於2016年結題驗收,共提交74篇(部)論著,項目負責人本人到會向專家組匯報了項目研究情況。經認真評議,專家組認為該項目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務,綜合評價等級為「一般」。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部門已將評估成績記入申請人項目檔案,納入以後對該申請人的評價參考。此後,徐中民未獲得自然科學基金委任何項目資助。有關部門表示,對其74篇(部)論著也將進行核查。

針對論文發表存在的不當標註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現象,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部門表示,論文標註應嚴格遵守學術規範。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加強項目中後期管理,進一步規範論文標註。呼籲學術界實事求是地進行論文標註,對非本人或者參與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與受資助項目無關的內容不得標註為科學基金資助。同時,也希望依託單位切實負起管理責任,共同做好項目管理工作。

自然科學基金委也發現了徐中民在微信公眾號「書味香」上發布了「開啟修改基金本子業務」的信息,對此,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部門已組成調查組,將依法依規開展調查核實,一旦發現存在違反科學基金有關規定的行為,將嚴肅處理。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陳小柒

審核:朱麗

相關焦點

  • 進入項目評審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這樣呼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7日發公開信,呼籲各方發揚抗疫一線工作者們堅守信仰、敬業守則、不畏艱險、奉獻擔當的精神,攜手防範損害評審公正性的「病毒」對科學基金事業健康肌體的侵蝕,持續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環境,切實保障科學基金評審的科學規範和公平公正
  • 代寫論文、數據造假!科技部、基金委集中公示多起學術不端處理結果
    (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集中公示了一批學術不端行為及相應處理結果。科技部網站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9起涉及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範、套取財政科研資金的違規案件處理結果。相關責任人分別被處以終止承擔的國家項目、追回項目資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資格、終止或撤銷相關榮譽稱號、追回科研獎勵資金等處罰。
  • 饒毅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據北京青年報11月29日報導,北大教授饒毅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3張圖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 29日,網上流傳著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的舉報信。
  • 專訪王小凡:治理學術不端,應重點打擊學術造假
    但針對學術不端的打擊和治理力度,實際情況並不令人滿意。就此問題,《返樸》專訪了癌症生物學家、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曾參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推進科學誠信教育相關工作的王小凡。他表示,現代科學在「五四運動」時期才開始進入中國,但長期動蕩的時局令中國的科學研究難以生根。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現代科學研究體系才正式在中國發展起來,科學研究的法規和準則也才逐步形成。
  • 基金委發布科研不端行為...
    >  第一條 為了規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對科研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維護科學基金的公正性和科技工作者的權益,推動科研誠信、學術規範和科研倫理建設,促進科學基金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和《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 自然科學基金委成立交叉科學部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這標誌著自然科學基金委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方面又邁出新的一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在11月29日的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上表示。 當天,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交叉科學部正式成立。
  • 遭舉報論文造假,裴鋼教授接受記者專訪,對規範學術不端他這樣說
    繼李兆申、曹雪濤兩位院士先後被舉報學術論文存在問題之後,前幾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一封似是而非的舉報信,把前南開大學校長、院士裴鋼等3位學術名人捲入了論文造假的輿論漩渦中,讓國內學術圈「大地震」。饒毅舉報者本人與被舉報者屬於一個大的研究領域,同為國際生物領導的學術大伽。這樣的舉報,無疑是拋給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一個「刺蝟」:查實了舉報內容,學術界有汙點;舉報內容不實,學術界同樣要留汙點,沒有「贏家」。
  • 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正式成立交叉科學部
    ◎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這標誌著自然科學基金委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方面又邁出新的一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在11月29日的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上表示。 當天,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交叉科學部正式成立。
  • 2021年自然科學基金委各科學部不予受理內容匯總
    注意如實填報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的個人簡歷、各類項目資助情況以及發表學術論文情況。特別是申請人在填寫代表作時,務必按照申請書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的要求並請參閱本《指南》申請規定中科研誠信要求,學部將對項目申請人在申請書中提供的代表作進行嚴格審查,標註不實的申請項目將視問題嚴重程度給予相應處理。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原標題: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基金委發布科研不端行為調查處理辦法
    >  第一條為了規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對科研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維護科學基金的公正性和科技工作者的權益,推動科研誠信、學術規範和科研倫理建設,促進科學基金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和《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
  • 自然科學基金委:2020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
    關於對張峰在標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中數據造假的處理決定國科金監處〔2020〕1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監督委員會」)收到舉報,反映南京農業大學張峰等人發表的3篇論文存在數據造假的問題,具體論文如下:  論文1:Feng
  • 關於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調查處理辦法》的...
    關於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調查處理辦法》的通知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對科研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維護科學基金的公正性和科技工作者的權益,推動科研誠信、學術規範和科研倫理建設,促進科學基金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23篇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 探索新科學研究範式 自然科學基金委成立交叉科學部
    「這標誌著自然科學基金委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方面又邁出新的一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在11月29日的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上表示。當天,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交叉科學部正式成立。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贊導師及師娘論文」作者提供虛假信息,追回...
    2020年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0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在通報的8份處理決定書中,包括曾引發廣泛爭議的「贊導師及師娘論文」事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1月15日曾回應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部門已組成調查組,將依法依規開展調查核實,一旦發現存在違反科學基金有關規定的行為,將嚴肅處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9月17日發布了《關於對徐中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的處理決定》(簡稱《處理決定》)。
  • 要防止學位論文抄襲 校方導師需嚴格把關
    他在帖子中提到,「每一個碩士博士提交論文之後,應首先在這個資料庫中進行相關專業已有論文的比較,若相似度超過一定水平,則被認定為不合格,要求其重新修改之後再提交。這一方面把問題解決於事前,另一方面實現我校學術研究與國內外先進科研慣例的接軌。」
  •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 專家:扣好學術規範的第一顆扣子_國內新聞_新聞...
    本科畢業論文也要抽檢!專家:扣好學術規範的第一顆扣子本科畢業論文也會被教育部組織抽檢了。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以下簡稱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旨在督促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高校加強培養過程管理、把好畢業出口質量。
  • 學術論文格式規範的幾大要素
    為了便於學術論文所報導的理論研究成果的收集、儲存、處理、加工、檢索、利用、交流和傳播,國家有關部門對其格式發布實施了一些規範,主要有3個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T 7713-1987);《學位論文編寫規則》(GB/T7713.1-2006);《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05)。
  • 碩士論文疑剽竊保密項目申請書 導師:可能是學生偷看
    ,整個過程有嚴格的保密程序。該教師認為,劉夢潔的剽竊行為不同於一般的學術剽竊,因為剽竊的是有保密規定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而更戲劇化的是,「劉夢潔的碩士生導師洪源副教授正是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的評審專家。」受到保密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為何會被剽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