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品嘗晶瑩剔透、氣泡盈盈的香檳時,你是否被蘑菇型的香檳塞勾起了興趣呢?這個小巧可愛的木塞子,到底是由誰發明的呢?它又為什麼會呈蘑菇形狀呢?!
近距離接觸過香檳/起泡酒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香檳是用一種外形類似於蘑菇的軟木塞來封瓶的。這個小小的「蘑菇塞」,不僅可以起到防止酒液滲漏的作用,還可以保證瓶中的二氧化碳不會洩漏過多,維持瓶內氣壓的穩定。不過,你是否想過,這個蘑菇塞到底是由誰發明的?為什麼它不像一般的軟木塞那樣是個簡單的圓柱形狀呢?
一、香檳塞的來源
據傳說,香檳的發明者唐·培裡儂(Dom Pérignon)在看到西班牙遊人使用樹皮縐作為水葫蘆的塞子後,意識到也可以用軟木來製作香檳瓶的封瓶木塞。不過,歷史學家喬治·塔貝爾(George Taber)並不認同這一傳說。因為他發現,1665年貝德福德公爵(Duke of Bedford)的家庭庫存記錄表上已經出現了香檳塞,而那個時候,唐·培裡儂還沒有開始釀造香檳。不過不管怎樣,唐·培裡儂這位教士的大名始終與香檳密不可分。
18世紀時期,國王路易十六(King Louis XV)發布了一項專門針對香檳裝瓶的法令。在當時,工人們通過手工把楔形的軟木塞入酒瓶口,並用三股麻線把塞子和酒瓶綁在一起。不過,這樣的軟木塞有時可能會突然從瓶中噴發出去,使得香檳一度變成一種比較危險的飲料。一百年間,工人在進入香檳酒窖時,都會戴上一個使用鐵網和紗布做成的面罩,以防會被突然爆發的香檳所傷害。
現在,很多香檳塞都是用軟木屑、膠水和食品級矽膠經過壓榨製作而成。剛開始的時候,它們跟棉花糖一樣鬆散,之後經過機器壓縮,就可以塞進香檳的瓶口,並且還會使用一個鐵絲圈進行固定。
二、香檳塞的「蘑菇帽」
知道香檳塞的來源之後,你想不想知道它為什麼會出現蘑菇的形狀呢?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其實,任何一種帶氣泡的飲料,比如香檳、蘋果酒汽水和部分啤酒,都需要使用特定的塞子來封瓶,以防瓶中的氣泡「跑掉」。軟木塞正是一種理想的封瓶材料。每一個香檳軟木塞的主體部分通常都由多種不同類型的天然軟木製作而成,然後使用經過食品安全局批准的膠水進行粘合,而與主體相連的「帽子」部分由兩三個天然軟木盤組成,這個部分的延展性最好。香檳塞的直徑一般為31毫米,為了把它塞進瓶口,還需要把它的直徑壓縮至18毫米。而一旦把它塞進瓶子之後,它會繼續膨脹,從而對瓶頸處產生一股持續的壓力,防止瓶中的二氧化碳逸出。
在把軟木塞擠進香檳的瓶口之前,它們都是圓柱狀的;主體部分塞進瓶子之後,「帽子」部分會吸收瓶子中逸出來的二氧化碳,開始緩慢膨脹,而由於「帽子」部分的延伸性最佳,所以最後它就變成了迷人的蘑菇狀。把香檳塞從瓶中取出來之後,由於塞子的主體部分也會自然伸展、膨脹,所以沒有辦法把它再塞回去。香檳塞的膨脹程度越高,就說明其質量越好。不過,如果用圓柱狀的香檳塞來密封靜止葡萄酒,由於沒有二氧化碳的刺激作用,它並不會膨脹成蘑菇的形狀。
由此可見,香檳之所以會戴上一個漂亮的「蘑菇帽」,跟軟木塞的製作材料和瓶中的二氧化碳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