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等十六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對比中國空間站,主要區別在哪

2020-10-14 川娃老宋

早在上個世紀,國際上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就對太空展開了探索,並且提出了空間站的修建,以此作為人類探索太空的一個能量供給站。

最先擁有這一技術的自然是美國與蘇聯這兩大軍事強國,兩國在這一領域還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而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為了防止蘇聯技術的外洩,向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提議共同打造空間站,也就是國際空間站的項目,俄羅斯欣然同意,並且將日本、歐盟的幾大國家一併納入其中,一共包括十六個國家。

而中國後來居上,憑藉自己的努力也建造起了中國空間站,那麼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之間的主要區別在哪裡呢?

首先是建造方案上的差距,從歷史上來看發展多年,空間站的設計也經過了幾代的變革,第一代空間站是由蘇聯建立的,早在1971年蘇聯就完成了這一目標,而美國也是在兩年之後的1973年才成功發射出天空實驗室,作為該國的第一代空間站,而如今美國與俄羅斯等多國合作建造的這一空間站,已經是他們研發的第四代空間站了。

而由於美國對中國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中國依靠自身的力量在1992年才開始探究空間站的建設項目,此時的中國還停留在第一代空間站階段,也就是我國的天宮一號。

相較於更為先進的空間站,第一代空間站的修建多採用單體結構,其所擁有的功能有限,而我國發射天宮一號也僅僅是為了完成飛船的對接,以及保障飛船的在軌運行任務。

不過如今我國已經將空間站升級到了第三代產品,新一代的空間站採用了積木式的結構設計,除了核心艙之外,還另外添加了一個實驗艙和光學艙的設計,其功能也更加的多樣化。

此外美國蘇聯合作研製的國際空間站由十六個國家共同參與,對這十六個國家予以開放。而我國雖然是獨立建立的中國空間站,卻願意對全球開放,以表達我國友好發展的態度。

相關焦點

  • 對比美俄等十六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的主要區別在哪
    但伴隨著蘇聯解體,為了防止其航天技術四處擴散,利用蘇聯遺留下來的成果,美國航天局向剛剛成立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拋出橄欖枝,兩者一拍即合,計劃共建國際空間站,並且吸納了日本、歐盟歐空局等成員的加入。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正式發射入軌,但在空間站的所有成員中,並沒有來自中國的航天機構。
  • 相差20多年上天,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的區別在哪裡?
    其實,國際空間站早在1993年就開始立項,是由美國和俄羅斯共同發起的,然後有日本,歐盟等16個國家共同參與,一起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的總體設計,1998年11月,完成所有的製造和測試,正式發射入軌。遲到20年的天宮空間站,與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到底有哪些區別的呢?
  • 美俄共建「深空門」空間站登陸火星,美畏懼中國空間站主導這領域
    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巨型的第68屆宇航大會上,美國宇航局宣布,將同俄羅斯合作建造人類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深空門」。受烏克蘭危機同敘利亞局勢的影響,美俄之間關係緊張,就在9月24日,俄羅斯一名陸軍中將在敘利亞被襲擊身亡,俄媒稱,這是美國為恐怖分子提供的情報。
  • 國際空間站或2024年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27國申請合作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由六個國際主要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這六個太空機構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國際空間站於1993年完成設計,作為一個凝聚著多個國家技術合作的結晶,國際太空站總計花費了超過一千億美元。
  • 國際空間站為何沒有中國參與?背後原因令人深思,西瓜視頻講航空
    ,所以當時的中國雖然擁有強大的航天潛力,但國際空間站的各個初始參與國還是單純地認為中國並沒有能力為項目做出顯著貢獻,因此國際空間站選擇不邀請中國參與項目建設。失去參與國際空間站的機會後,中國航空並沒有洩氣,反而憋著一口氣在胸口,「既然別人看不起自己,那就自己單幹」,短短10年時間中國成為繼美俄後的第三個成功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楊利偉等人的成功返回地球意味著中國航天實力正式跨入全球頂尖行列。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十六個國家共同參與建造和運行,它於一九九八年開始建造,到二零零六年才正式運行。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國際空間合作項目。國際空間站是分成了很多模塊,發射到軌道,然後組裝而成的。最中間是骨架連接了八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散熱板,在骨架上還連接有一些科學設備。骨架下面是加壓模塊,是空間站的核心生活和試驗區。加壓艙可以允許太空人在其中不穿太空衣活動。
  • 除了互堵馬桶,美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還有哪些明爭暗鬥
    ,美國以牙還牙 國際空間站是國際合作的產物,合作是共存的前提,這一點美俄兩國也不例外。美元至155000美元之間,哪怕上天執行任務,最高年薪也不過170000美元,和地面區別不大。美俄太空人都沒吃過歐空局的培根三明治,斯科特和米沙只能直勾勾盯著在吃三明治的蒂姆。
  • 這次必須求助於中國,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俄: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分析稱,國際空間站已經開始散架,很有可能在2024年停止使用,對此有俄羅斯網友表示:看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而在國際空間站老化的同時,中國天宮空間站即將完成建設,屆時或將取代國際空間站成為唯一,看來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國家這次必須求助於中國。
  •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17國獲準登上「天宮」,美國慘遭一票否決
    時至今日,世界上主要的空間站只有兩個,一個是由美俄牽頭,另加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與加拿大、巴西、日本等16國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另一個是中國空間站;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同為空間站,但這兩者卻有天壤之別。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兩者現在所處的階段。
  • 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所以早在1983年就有人提出了一個設想建造國際空間站,之後以俄羅斯、美國為首,多國合作建造了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空間站。而現在這個國際空間站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齡,美國本還想著延遲這個空間站的使用,而現在俄羅斯要拋棄美國一個人玩!國際空間站恐提前退役,將自己設計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介紹(圖)
    國際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航天局、加拿大等共同建造,計劃耗資將超過630億美元。  國際空間站計劃最早是美國提出的,當時名為國際自由號空間站計劃,並於1984年得到美國總統裡根的批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十億美元的耗費,這項計劃沒有取得進展。1993年,柯林頓入主白宮,提出將自由號空間站計劃由美國獨自建造改為國際合作建設,使這一計劃得以生存下來。
  • 中國天宮PK美俄空間站:這一成就絕無僅有
    中秋節,中國發射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預計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的空間站。那麼,中國自主建立的「天宮」空間站與美俄歐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又有什麼區別呢?在佔豪看來,根本區別主要有三方面:一、中國空間站是中國獨自完成,國際空間站是多國共同完成,兩個國家空間站的政治屬性和目的不同。裡根在1983年提出搞國際空間站計劃本身,是1980年代美國戰略防禦計劃的一部分。但是,後來美國的敵人——蘇聯在1991年解體了,所以在老布希執政期間星球大戰計劃也就被擱置了,其中空間站計劃也陷入停頓。
  • 中國國際空間站整裝待發與國外空間站差距讓你驚訝!
    並且中國空間站航天員乘組已選定 每組3人任務周期是3到6個月。據澎湃新聞報導,10月1日,第三批18名預備航天員加入航天員隊伍,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參加空間站運營階段飛行任務。事實上從2017年3月開始,航天員訓練就全面轉入了空間站的任務準備。
  • 國際空間站已運行20載,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已運行20載,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   人類對於宇宙的觀測雖有數千年的歷史,但直到 20 世紀,人類才開發出了進入太空的航空技術。
  • 中國空間站同意16國申請,為啥只拒絕美國?專家:技術不達標
    所以為了研究各項宇航技術,空間站是必不可少的設備。在上面我們可以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各項實驗任務,同時進行尖端科技的研究,在今年之前,我們所使用的其實都是以前各國聯合組建的國際空間站,但是那已經是用了幾十年的老設備了。
  • 國際空間站上的禁酒令
    禁止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任何含酒精的物質任何含酒精的藥物甚至除臭劑、馬桶清潔劑在國際空間站都不能使用。可燃性不是主要原因,任何含有酒精的東西都會被氣體分析儀瞬間抓住,之後空氣淨化系統會立即關閉。當時美俄正在進行討論,為太空人提供酒來應對輻射的影響。然而後來由於酒精對空間站系統的影響,這一想法不得不放棄。
  • 國際空間站將停用,我國天宮空間站即將上線,多國申請合作
    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是前蘇聯發射的「禮炮一號」,後來又發射了多個版本。美國也不甘示弱,在空間站方面也大力發展。後來,由於空間站的維護實在太昂貴了,各國決定合作,共同運營一個國際空間站。1998年,第一個國際空間站發射升空。
  • 中國空間站將成全球唯一 俄歐可進但一國直接被拒絕
    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裡根提出了國際空間站的設想,經過將近十餘年的探索和設計,直到1991年前蘇聯解體、俄羅斯加盟之後,國際空間站的項目才正式啟動,1998年國際空間站初步投入使用,而後經過美俄等多國十多年的努力,2011年12月最後一個組件發射升空後,國際空間站完成了所有的組裝工作。
  • 國際空間站載人運行科幻史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人類對於宇宙的觀測雖有數千年的歷史,但直到 20 世紀,人類才開發出了進入太空的航空技術。2000 年,人類首次進入外太空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也才真正擁有了從地球以外反觀地球的空間視角。
  • 中國為何沒能進入國際空間站,是美國讓我們變得更優秀。
    你知道為何中國沒有進入國際空間站嗎?1998年 國際空間站第一個模組發射入軌,過去的20年,它曾是來自19個國家以及百位太空人的家,這個世界多國合作建造的宏偉的空間站展示了人類可以創造偉大的成就。但不是每個國家都允許參加國際空間站,我們中國從2011年開始就從未參與進來,我們被官方宣布禁止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