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制度修改垃圾股末日來臨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進行修訂,並發布修訂後的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分析認為,交易所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對殼公司的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長期而言,有望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資源配置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的市場生態。

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

在財務類指標方面,「退市新規」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連續虧損退市標準,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主營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

交易類指標方面,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

此外,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兩類情形,並細化具體標準。

「退市新規」新增「信息披露或者規範運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退市指標,具體情形包括:證券交易所失去公司有效信息來源;公司拒不披露應當披露的重大信息,嚴重擾亂信息披露秩序,並造成惡劣影響等。

 簡化退市程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

從退市程序看,本次修訂調整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一是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較原來連虧三年才退市的時間大為縮短)。

二是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其他類型的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將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限從30個交易日縮短為15個交易日。

三是將重大違法類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法院判決之日,延後到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法院生效判決之日。

新增重大違法財務造假組合標準

創業板在退市指標方面,新增依據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的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情形,新增重大違法財務造假組合標準,新增半數以上董事無法對年報或半年報「保真」的規範類退市指標。在退市程序方面,將重大違法終止上市程序中上市委員會兩次審核調整為一次審核。同時,將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期股票納入風險警示板交易。本輪改革實施後,創業板與主板在主要退市指標、退市流程等安排上基本保持一致。

深交所:對風險警示股票予以「另板揭示」

深交所在此次「退市新規」中明確設立包含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在內的風險警示板,對風險警示股票予以「另板揭示」。同時優化風險警示股票的適當性管理和交易機制安排,強化風險揭示和投資者保護力度。

同時,深交所「退市新規」新增依據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ST)情形以及持續經營能力存疑、內控審計意見為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兩類其他風險警示(ST)情形,收緊違規擔保其他風險警示情形的量化標準,擴大資金佔用其他風險警示情形的主體範圍。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本次設立風險警示板塊,在完善退市整理股票交易機制的同時,明確風險警示股票交易機制及適當性管理的要求。一是強化「買者自負」的風險意識。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新增普通投資者首次買入風險警示股票籤署風險揭示書的要求。二是遏制過度投機炒作行為。在交易機制方面,對風險警示股票設置交易量上限,投資者每日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交易累計買入單只風險警示股票的數量不得超過50萬股。

審計意見風險需高度警惕

此外,滬深交易所在退市新規上還適度擴大其他風險警示的適用情形,新增「最近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或未按照規定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此舉是為進一步精準揭示部分長期通過非經常性損益等方式實現盈利,但持續經營能力薄弱公司的風險。

(文章來源:投資快報)

相關焦點

  • 76股在退市邊緣,房地產行業成重災區,「1元退市」指標易現「錯殺」?
    作者:時代財經 高秋榕 編輯:張澤2020年12月14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及配套制度徵求意見稿,此次退市新規將垃圾股賭退市後恢復上市以及打擦邊球實現「報表式」盈利的兩條後路堵死,使得垃圾股難以再「死灰復燃」,大大壓縮了垃圾股的操作空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受退市制度深化改革的影響,12月15日,ST板塊大跌。
  • 「天眼」垃圾股掀漲停潮,40隻ST股井噴!是牛市徵兆還是末日狂歡?
    A股也不甘寂寞掀起百股漲停潮,科創板行情漸入角色。不過仔細一瞧,今天在113隻漲停股中,ST板塊佔了40股,另有多隻「垃圾股」雞犬升天。有人調侃,傳說中上交所樓下的那家「基本面」又擠滿了前來吃麵的機構。
  • 全面註冊制改革即將來臨 退市新規實施正當其時
    新華社上海1月1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祁豆豆)新年來臨,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開啟。此輪改革備受期待,也備受矚目,因為這是一輪在全面註冊制時代來臨前夜推出的改革,市場化的基座被夯實,法治化的根基在加固,常態化的共識在凝聚——當前正是退市難「堅冰」消融的最佳時機。
  • 創業板退市制度還是姓「創」好 應避免作繭自縛
    好像離開了這個「嚴」字,創業板退市制度就上不得臺面,沒有了一個交代。這其實使得創業板退市制度一開始就進入了作繭自縛的誤區。  其實,在海外創業板市場上,退市是一種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場行為,其退市率也明顯高於主板市場。大多數的退市制度都和上市標準相一致。
  • 退市新規「槍口抬高一釐米」?康美藥業僥倖逃「死劫」,10億造假...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12月14日晚間,上深兩所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市場聲音認為,相比之下,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趨於嚴格,條款設計細緻全面。但亦有市場聲音認為,和市場此前預期的「史上最嚴」退市新規相比,此輪出臺的徵求意見稿仍顯寬鬆。最為爭議的則系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中規定的造假退市標準。
  • 長生生物疫苗案457天:高俊芳家族遭免職 *ST長生黯然退市
    截至該公告日,高俊芳、張洺豪、張友奎、張晶、劉景曄、蔣強華分別持有*ST長生股票1.76億股、1.74億股、657.94萬股、226.23萬股、50萬股、50萬股,合計持股達3.6億股。據百股精數據,*ST長生總股本為9.74億股,總市值14.7億元。據悉,在本次被免職高管中,高俊芳與張友奎為夫妻關係,張洺豪為二人之子。
  • 蒸發400億,「生物質發電第一股」退市!
    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5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
  • 長生生物成A股首例強制退市案 昔日白馬股變為黑天鵝
    一度輝煌於資本市場的白馬股長生生物已經更名為長生退,從A股轉至老三板,代碼由002680變為400077。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作為首例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公司,長生生物恢復上市的概率極低。這一退市案也給上市公司管理者敲響警鐘,A股資本市場將實現優勝劣汰式發展。
  • 劣汰才能優勝——兼論退市機制的重要性!(海通宏觀每周交流與思考...
    而在2018年,我國發布了最新版的退市規則,細化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實施標準和程序,同時切實提高了退市效率。而在2018年,出現了因為股價低於1元而退市的第一股中弘股份。 而在科創板方面,則將實施最為嚴格的退市制度,設立了重大違法指標、交易類指標、財務類指標和規範類指標等四大退市指標,尤其是增設了市值指標,也就是連續20個股票交易日市值低於3億元將終止退市,而且取消了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制度,此外因為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將永久性退出市場。 五、優勝劣汰才有希望。
  • 長生生物會被強制退市嗎?高俊芳兒子張洺豪:最壞結果是退市
    長生生物距離退市有多遠?高俊芳兒子張洺豪:該退市退市最高層批示、公司停產、責任人被刑事拘留、股票跌停板數量不斷刷新,長生生物距離退市有多遠?「長生生物有可能退市,重大違法違紀觸發退市。」一位市場人士說。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認為,從2014年起,A股推出了強制退市制度。
  • 上交所:修改後的退市規則於發布之日起實施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12月31日晚,上交所發布正式版的退市新規。上交所表示,本次修改後的退市規則於發布之日起實施,本次改革充分考慮了市場平穩過渡的客觀需要,按照「區別對待存量和增量公司、不溯及既往」原則,在新老規則銜接上給予市場一定的緩衝期,具體安排如下:  1、對於新《上市規則》生效實施前已經被暫停上市的公司,上交所後續適用原《上市規則》決定公司股票是否恢復上市或終止上市,適用原《上市規則》及原配套業務規則實施恢復上市或終止上市相關程序。
  • 交易所發布重大違法退市細則(9大要點)
    7、退市改革方案對重新上市條件也作了修改。對於在市場入口即違法的欺詐發行公司,違法行為惡性較大、反響強烈,新規不再給予其重新上市的機會。8、這次退市改革中,在具體的投資者保護措施方面,主要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風險警示制度設計、相關主體權利限制、責任主體紀律處分等方面作出具體安排。
  • 當前股價的「黑白兩級」,高價股沒有天空,低價股是個無底洞
    *ST華業股價昨日跌停,第七家"面值退市"股敲定與此同時,和一批高價股不斷創歷史新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低價股所面臨的「面值退市」變得越發常態,總體來說,市場格局現明顯分化。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退市制度進一步完善,A股「退市難」的曾經正在逐漸遠去。11月12日收盤,*ST華業股價跌停,報0.86元/股。這已是公司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面值,按照規定,其面臨終止上市。由此,*ST華業或成為第7隻面值退市股。
  • 上市公司總數和退市公司家數都創新高說明什麼?
    數據顯示,今年退市公司數量再創新高:年內,15家企業被強制退市(包括兩家B股),其中9家為面值退市,5家為財務退市,1家為規範類退市;截至7月底,13家公司通過出清式重組完成退市。筆者認為,退市公司數量連創新高,是提升市場整體質量的重要措施。首先,監管部門持續優化多元化退市機制,為劣質資產出清、讓契合經濟發展訴求的資產上市開闢了路徑。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進入風險警示板交易,設置交易量上限,每日累計買入單只股票不得超過50萬股。普通投資者首次買入該板股票,需籤風險揭示書。參與退市整理股票,需滿足「50萬元資產+2年投資經驗」的門檻。11.全市場在主要退市指標、退市流程等安排上基本保持一致。
  • 舊時代的退潮,A 股的新生
    朱總的觀點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即 a 股在發生巨大變化,監管趨嚴,批量上新股,加快退市等等在重塑整個市場規則,並且進一步的深化和新的措施會繼續推動,以一種不可逆的趨勢推動 A 股完成真正的新生。過去的 a 股作為一個整體是典型的周期股,形成這種周期性的原因很簡單,只上不退的制度,造假成本低廉,劣幣驅逐良幣,以及大量競爭力薄弱的央企國企。
  • 長生生物終於要退市了
    01長生生物要退市了!長生生物終於開啟強制退市第一步了!共涉及約4.41億股,佔長生生物總股本的45.29%,該部分股份多為限售股。第四天,7月24日。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長春市人民檢察院按照吉林省人民檢察院要求,7月23日依法成立專案組,對「長生疫苗」事件開展調查。專案組已提前介入公安機關偵查,引導調查取證,做好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銜接;對「長生疫苗」損害公共利益情況及相關行政機關履職情況展開調查。
  • 【末日閃擊】劇情透露:世界末日來臨的真相!
    時至今日,距離瑪雅人所謂的世界末日只剩下三天了,人們在不斷的質疑和恐懼中生活著,但是瑪雅人所預言的末日真的會來臨嗎?其實問題的關鍵不是自然因素引發世界末日,而是人類自己是否會因為戰爭而走向末日。人類更應該反思如何與和平相處,人類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 2019A股十大新聞:科創板橫空出世 時隔27年現千元股
    12月2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幕會上表決通過了新修改的證券法。其中,新證券法按照全面推行註冊制的基本定位對證券發行制度做了系統的修改完善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新證券法按照全面推行註冊制的基本定位,對證券發行制度做了系統的修改完善,充分體現了註冊制改革的決心與方向。
  • 《2012》:當末日來臨時,面對死亡,你將如何抉擇?
    《2012》,瑪雅文明預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個文化、種族,全球的科學家、政府,都無法預知這一天到底會發生什麼。這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它講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及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掙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