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股在退市邊緣,房地產行業成重災區,「1元退市」指標易現「錯殺」?

2021-01-07 證券之星

作者:時代財經 高秋榕 編輯:張澤

2020年12月14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及配套制度徵求意見稿,此次退市新規將垃圾股賭退市後恢復上市以及打擦邊球實現「報表式」盈利的兩條後路堵死,使得垃圾股難以再「死灰復燃」,大大壓縮了垃圾股的操作空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受退市制度深化改革的影響,12月15日,ST板塊大跌。據時代財經統計,在正常交易的ST板塊的218隻個股中,有125隻個股下跌,佔比超過一半,其中47隻跌停。

徵求意見稿在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及重大違法類等多個指標均進行了完善和優化,對其他風險警示和退市流程也進行了修訂調整。根據此次徵求意見稿,時代財經將從財務類及交易類兩大「硬性指標」出發,盤點在退市的危險邊緣「徘徊」的個股。

76股在退市邊緣「徘徊」

從財務類指標來看,此次徵求意見稿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指標,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組合型退市指標,這一條件適用於滬深主板以及深市中小板。

上交所表示,通過多維刻畫,這一指標考核有望將持續虧損且收入規模不足1億的公司識別出來,表徵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更加精準。同時,明確淨利潤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值,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多年來公司通過外部輸血、出售資產等盈餘管理手段規避退市的問題。

據時代財經統計,在上述板塊中,截至今年三季度,營業收入低於億元的個股有95隻,其中50隻為ST板塊的個股,佔比52.6%。若疊加扣非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這一條件,共篩選出76隻個股,其中44隻為ST板塊的個股,佔比57.9%。

今年前三季度財務類指標達到退市標準的非ST個股,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時代財經製圖

而在76隻達到退市標準的個股中,傳媒、房地產、休閒服務和有色金屬行業均超過5家,若剔除ST板塊,房地產行業則成為「重災區」,達到7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沈濤認為,過去房地產行業以高槓桿模式擴張,但在房住不炒、融資「三條紅線」的重壓之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承受較大壓力是正常的,即使未來達到退市標準也不奇怪,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也符合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

而從地域分布來看,海南、廣東、吉林以及新疆均有超過5家上市公司,若剔除ST板塊,海南、廣東、北京、遼寧則分別達到4家。從各省份IPO規模來看,廣東、北京屬於IPO大省,上市公司數量超過300家,而海南、吉林、遼寧、新疆的上市公司數量不超過100家,沈濤表示,對於「IPO小省」而言,出於稅收、就業等原因,政府有較強的動機幫助瀕臨退市的企業「保殼」,但沈濤認為,政府不應幹預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而應該通過市場規律,讓真正優質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這樣才能有長足的發展。

從企業性質來看,民營企業「佔大頭」,達到57家,佔比75%,剔除ST板塊後仍然達到21家,佔比66%。不過,民營企業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有2582家,沈濤認為,近60家企業僅佔2%,即使這些企業退市,也屬於正常的優勝劣汰現象,不應過分解讀這一數據。

當然,僅憑前三季度的業績並不能「一錘定音」,但據時代財經統計,上述公司2019年扣非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個股數量達到35隻,表明有近一半的個股在2020年業績並無明顯改善。倘若上述公司在第四季度業績沒有改善甚至更加惡化,那麼當退市新規正式出臺,這些個股離退市也就不遠了。

不過,今年以來,疫情對許多行業的業績造成較為嚴重的打擊,沈濤表示,疫情等暫時性因素導致企業經營困難,不排除會有相關企業因業績慘澹遭到「錯殺」,但他認為,目前退市新規只是徵求意見稿,未來可能會有具體的實施細則公布,避免「錯殺」的現象發生。

7股股價低於1元

從交易類指標來看,此次徵求意見稿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

截至12月15日,收盤價低於1元的個股共有7隻,分別為凱迪退、*ST剛泰、*ST鵬起、*ST歐浦、*ST富控、*ST金鈺和*ST宜生。除此之外,以截至12月14日的20個交易日的日均收盤價計算,還有62隻個股股價介於1-2元之間,其中82%為ST板塊的個股。

最新收盤價低於1元的個股,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時代財經製圖

在日均收盤價低於2元的個股中,有11隻為非ST板塊的個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個股股價雖然低,但其中不乏包鋼股份等市值超過500億的個股。沈濤認為,「1元退市」同樣有可能導致企業出現「股價管理」的現象,為避免退市而惡意抬升股價,但其也同時指出,對於優質的大市值的企業,如果股價處於低位,也可以通過合股提高股價,從而避免因單一的「1元退市」指標而遭到「錯殺」。

日均收盤價低於2元的非ST個股,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時代財經製圖

而據時代財經統計,截至12月15日,A股共有4110隻個股,但尚無市值低於3億元的個股,市值最低的個股為*ST富控,其12月15日的收盤市值為4.72億元。以截至12月14日的20個交易日的日均市值計算,市值低於10億元的也僅有27隻,全部為ST板塊的個股。

日均市值低於10億元的個股,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時代財經製圖

上交所在就退市制度修訂答記者問時表示,市值是市場充分博弈的結果,微小市值的公司往往缺乏投資價值,存在被炒作的問題,結合目前資本市場發展現狀,將市值極低的公司清出市場,也有利於投資者理性選擇,引導價值投資,實現市場優勝劣汰。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則表示,「1元退市」標準存在漏洞,引入總市值退市標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不把總市值退市標準從3億元提高到5億元的話,基本上就是形同虛設。

〖 時代財經 〗

相關焦點

  • 長生生物成A股首例強制退市案 昔日白馬股變為黑天鵝
    一度輝煌於資本市場的白馬股長生生物已經更名為長生退,從A股轉至老三板,代碼由002680變為400077。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作為首例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公司,長生生物恢復上市的概率極低。這一退市案也給上市公司管理者敲響警鐘,A股資本市場將實現優勝劣汰式發展。
  • 退市制度修改垃圾股末日來臨
    分析認為,交易所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對殼公司的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長期而言,有望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資源配置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的市場生態。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在財務類指標方面,「退市新規」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連續虧損退市標準,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主營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
  • 長生生物疫苗案457天:高俊芳家族遭免職 *ST長生黯然退市
    截至該公告日,高俊芳、張洺豪、張友奎、張晶、劉景曄、蔣強華分別持有*ST長生股票1.76億股、1.74億股、657.94萬股、226.23萬股、50萬股、50萬股,合計持股達3.6億股。據百股精數據,*ST長生總股本為9.74億股,總市值14.7億元。據悉,在本次被免職高管中,高俊芳與張友奎為夫妻關係,張洺豪為二人之子。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以下為時報君提煉的內容要點: 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2、財務指標有變。
  • 蒸發400億,「生物質發電第一股」退市!
    再回首看此行業上市公司,又有多少業績是好的呢! 壹 10月28日,深交所決定*ST凱迪終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5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 長生生物會被強制退市嗎?高俊芳兒子張洺豪:最壞結果是退市
    目前在下調估值的機構中,東方基金下調的估值最低,下調至3.96元。東方基金3.96元的估值意味著長生生物還將面臨10個跌停板。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的估值調整隻是暫時調整,如果情況發生變化,基金公司或將重新調整估值。長生生物距離退市有多遠?高俊芳兒子張洺豪:該退市退市最高層批示、公司停產、責任人被刑事拘留、股票跌停板數量不斷刷新,長生生物距離退市有多遠?
  • 充電樁第一股富電綠能退市:尋求大資本,行業淘汰加速
    在業內人士看來,富電綠能在新三板的退市,意味著充電樁行業已經遠離資本追逐的風口,在資本越來越多向幾家頭部企業聚集的當下,能否打開更多的融資渠道將決定企業的成敗。新三板融資難拖緩擴張節奏從首個對外宣布盈利的充電樁企業到從如今從新三板退市,對於富電綠能來說,不過短短兩三年光景。
  • 退市新規「槍口抬高一釐米」?康美藥業僥倖逃「死劫」,10億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股們今年一反常態不再通過賣房賣地賣子公司等「財技」扭虧,一片安靜之下,退市新規消息出臺。截至12月15日收盤,217隻ST、*ST股中,13隻股票漲停,44隻股票跌停。其中,*ST群興(002575.SZ)當屬近期最牛垃圾股,已實現6天6漲停。
  • 退市新規影響股票名單(附全表)
    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以下合稱「退市新規」)。本文梳理了退市新規的主要變化,並分析了其對整體市場以及對個股的影響。
  • 長生生物終於要退市了
    消息一出,股市立刻給出劇烈反應,7月13日收盤價還是24.55元,7月16日一開盤就持續跌停板,並最終創造了33個連續跌停板的A股「最佳」紀錄,截至3月5日停牌,長生生物股票交易價格已跌至1.51元。不過處罰也罰了,股價也跌了,按照中國特色,如果沒人再拿出來的話,這件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了。7月21日,一篇《疫苗之王》刷滿朋友圈。
  • 上市公司總數和退市公司家數都創新高說明什麼?
    數據顯示,今年退市公司數量再創新高:年內,15家企業被強制退市(包括兩家B股),其中9家為面值退市,5家為財務退市,1家為規範類退市;截至7月底,13家公司通過出清式重組完成退市。筆者認為,退市公司數量連創新高,是提升市場整體質量的重要措施。首先,監管部門持續優化多元化退市機制,為劣質資產出清、讓契合經濟發展訴求的資產上市開闢了路徑。
  • 「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眾所周知,隨著90後、00後開始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潮牌和潮玩行業熱度節節攀升,為什麼曾經受到市場認可的I.T要從港股退市?它的退市又會為這一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啟發?溢價私有化,中國第一代潮流帝國掉下神壇從I.T私有化的備案文件中可以得知,實施私有化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這比該股在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每股1.940港元溢價約55%。就超50%的溢價水平來看,投資者對於I.T的潛力似乎還是比較認可的。這與I.T背後潮牌行業的潛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信息披露和規範運作存在缺陷」這條退市指標開始產生震懾力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朱寶琛已正式實施的退市新規,其中一大亮點是新增了「信息披露和規範運作存在缺陷」這一退市指標。毫無疑問,這進一步豐富了交易所日常監管的「工具箱」,提升了監管的威懾性。記者注意到,這些公司大多數為ST股。去年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多次強調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再次明確要求,加大對信息披露違法的處罰力度。同時,證監會也一直都在強調,加大對信息披露違法等典型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通過嚴格執法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供堅實的後端執法保障。
  • 劣汰才能優勝——兼論退市機制的重要性!(海通宏觀每周交流與思考...
    此外,科技企業發展需要資金支持,因而創始人往往會出售股份來融資,但為了保留對公司的控制權,因而會設計成同股不同權的結構。也就是創始人持有少數股份,但保留多數投票權,而投資者持有多數股份,但只有少數投票權,以此來兼顧對公司的控制以及融資發展的需要,諸如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都有同股不同權的設計。
  • 新冠疫苗、退市新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二月財經大事請查收...
    從榜單來看,白酒股、煤電股佔據大半席位。 從全年來看,上證指數漲13.87%,深證成指漲38.73%,創業板指大漲64.96%。隨著A股幾大指數連續兩年錄得正向漲幅,2020年個股的表現可謂五彩紛呈。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消費股,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科技股,以及以英科醫療為代表的題材概念股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
  • 上交所:修改後的退市規則於發布之日起實施
    上交所表示,本次修改後的退市規則於發布之日起實施,本次改革充分考慮了市場平穩過渡的客觀需要,按照「區別對待存量和增量公司、不溯及既往」原則,在新老規則銜接上給予市場一定的緩衝期,具體安排如下:  1、對於新《上市規則》生效實施前已經被暫停上市的公司,上交所後續適用原《上市規則》決定公司股票是否恢復上市或終止上市,適用原《上市規則》及原配套業務規則實施恢復上市或終止上市相關程序。
  • 匹克體育不滿股價低迷 擬從港交所私有化退市
    從2013年至2015年,匹克體育的營業額分別為26.13億元、28.41億元和31.08億元,而淨利潤分別達到了2.44億元、3.21億元和3.92億元。  匹克體育主席許景南對2015年的業績就表示,「匹克體育正積極實現下一階段的品牌升級和國際化,繼續執行其專注、專業、專一的行銷策略,以籃球為核心,逐步加大發展其他體育類別的推廣。」
  • *ST尤夫獲專項基金增持 退市危機或難以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處於退市邊緣的*ST尤夫,在二股東增持之後,能否緩解退市壓力,目前還要打上問號?本次股權增持,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9年3月8日到5月29日,上海垚闊設立的「中航信託天順」紫金信託,以13元每股至18.2元每股的價格,增持公司股份16408362股。第二階段,是2019年6月1日到7月29日,垚闊投資單一資金以10元每股至13.5元每股的價格,增持公司3458500股。且上海垚闊還表示,公司未來12個月內在價格適當時有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計劃。
  • 巨網科技退市又讓步 新三板股民保護靠「良心」
    由於新三板企業退市比主板更加頻繁,投資者保護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今年1月,創新層企業亨達股份(831687.OC)由於申請摘牌時沒有詳細說明投資者保護條款,遭到股轉公司和青島證監局問詢。目前,新三板對企業退市時如何補償中小投資者沒有強制規定,但監管者對於投資者權益安全十分敏感。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企業股權比較集中,小股東處於弱勢地位。
  • 華誼兄弟主投影片「難產」 「中國影視第一股」陷退市危機
    原標題:華誼兄弟主投影片「難產」 「中國影視第一股」陷退市危機 摘要 【華誼兄弟主投影片「難產」 「中國影視第一股」陷退市危機】華誼兄弟早期花費巨資實施的「去電影單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