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槍口抬高一釐米」?康美藥業僥倖逃「死劫」,10億造假...

2021-01-09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

12月14日晚間,上深兩所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市場聲音認為,相比之下,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趨於嚴格,條款設計細緻全面。但亦有市場聲音認為,和市場此前預期的「史上最嚴」退市新規相比,此輪出臺的徵求意見稿仍顯寬鬆。

最為爭議的則系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中規定的造假退市標準。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嚴重造假的確應該有相應標準,但不應該是這麼低的標準。另有市場聲音表示,財務造假退市指標過於寬鬆,對於中小項目而言是個漏洞,無異於「槍口抬高一釐米」。

記者了解到,退市新規目前處於徵求意見階段,監管層是否關注到市場對相關規則的建議與意見,又會否在最終落地的新規中進行一定程度的修訂?12月15日,《華夏時報》記者向上交所、深交所相關負責人發送採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股們今年一反常態不再通過賣房賣地賣子公司等「財技」扭虧,一片安靜之下,退市新規消息出臺。截至12月15日收盤,217隻ST、*ST股中,13隻股票漲停,44隻股票跌停。其中,*ST群興(002575.SZ)當屬近期最牛垃圾股,已實現6天6漲停。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進行中

在高層今年多次提及A股「零容忍」後,12月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退市新規明確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制退市類型以及主動退市情形,並對各自指標分別完善。

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奧平認為,此次退市新規在延續創業板與科創板註冊制下的退市制度以外,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未來在資本市場的「入口」與「出口」,企業的資本價值實現能力將更為重要。

除此之外,新規將有風險警示的ST、*ST以及處於退市整理的上市公司單獨劃列到風險警示板。這一舉措將不良上市企業資源歸納到一起, 保證了主板、創業板等正常板塊良好性,也增強了對不良上市企業的風險揭示,加強了對投資者的保護。

張奧平建議,伴隨著退市新規的出臺,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一定要摒棄掉「炒差」的投機心態,理性選股。90%的時間用來研究,10%的時間用來選擇投資,因為在註冊制環境下,將只有行業的前10%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財務造假門檻引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中,明確給出了財務造假的量化指標。一旦造假金額超過規定指標,嚴格強制退市。該條款制定的是否過於寬鬆?能否對有造假意圖的上市公司起到震懾作用?引發市場爭議。

具體來看,重大違法類指標方面,在原來信息披露重大違法退市子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進行量化。比如,上市公司如連續3年虛增淨利潤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利潤金額的100%,且3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將面臨退市。

王驥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徵求意見稿中對財務造假退市的標準的擬訂過低。根據規定,連續三年,每年造假都超過當年對外披露的利潤的100%,且累計超過10億元。按此理解,上市公司發生實際1000萬元利潤後造假到1億元,如此反覆多少年都不會觸發退市條款,因為造假金額佔比無法達到100%。

「上市公司造假兩年老實一年就可以避免退市,按照新規,康美藥業、瑞幸咖啡如此惡劣的造假行為,在A股新的退市規則下都觸及不了退市制度。」 王驥躍認為,徵求意見稿中對「連續三年造假」的規定讓市場無法理解。

除此之外,王驥躍建議,上市公司造假退市,無辜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留在市場內還有翻本機會,基於此,不退市也可以,在造假者充分賠償投資者損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贖買。這樣對上市公司是一種震懾,也能夠保護中小投資者。

康美藥業僥倖逃「死劫」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此前「A股史上最大財務造假案」的康美藥業將僥倖逃過退市。

根據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中的相關規定,康美藥業觸及最多的則是「連續三年資產負債表各科目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資產金額的50%,且三年累計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達到10億元以上」條款。

根據《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康美藥業虛增貨幣資金均超過公司披露總資產50%。但2018年年度報告中,只認定了公司虛增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投資性房地產,合計36億元。

這意味著,康美藥業更正2018年半年報中的貨幣資金後,導致第三年虛增無法達到淨資產的50%,並不符合連續三年達到淨資產50%的退市指標,進而並不會被強制退市。

王驥躍坦言,在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相關規定之下,造假僅有「兩年一期」的康美藥業得以保留上市資格而不會觸及退市指標。康美藥業僥倖免退市,康美的萬計股東們可以繼續交易。但從法治的角度而言,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中相關規定的尺度稍有些低。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相關焦點

  • 康美藥業投資者索賠會是中國版首例集體訴訟案嗎?還有這些地方存爭議
    記者 | 張藝1在2020年的最後一日,ST康美(600518.SH)虛假陳述投資者索賠立案,此案是否演變成中國版首例集體訴案訟案備受關注。ST康美公告,公司收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廣州中院)發來的《應訴通知書》,顧某某、劉某某等11名自然人就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提起訴訟,請求判決各項損失共41.22萬元。
  • 康美藥業事件的真相是什麼?康美藥業出什麼事了?
    綜投網(www.zt5.com)05月03日訊  康美藥業出什麼事了?最近盤點上市公司股價跌幅榜,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最近跌得慘的股票,康美藥業可謂是「當仁不讓」。作為一隻知名的白馬股,公司市值從最高近1400億,跌到只剩下零頭(353億),投資者損失慘重。
  • 財務造假4年,這家公司或面臨強制退市!
    告知書提到:「公司存在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強制退市情形的可能性,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股票已自2019年7月8日停牌,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據悉,2019年1月22日,證監會向*ST康得下發《調查通知書》(編號:蘇證調字2019003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舉個例子:昔日某公司的1001項奇葩股東大會議案、某公司董監高集體表示其對披露公告無法保證其真實性等,將可能觸及退市紅線。4、新增財務造假類指標:過去3年虛增利潤、淨利潤每年平均金額均超當年相應數據的100%,且總額超10億元;或資產負債表各科目過去3年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額超淨資產50%,且總額超過10億元。5、壓縮緩衝期。
  • 劣汰才能優勝——兼論退市機制的重要性!(海通宏觀每周交流與思考...
    康美藥業在4月30日公告了一份《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公開承認由於公司核算帳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記達299億。而康得新發布了《關於公司2018年度財務報告非標審計意見的專項說明》,其中負責公司審計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對康得新公司122.1億元的銀行存款餘額,無法判斷其真實性、準確性及披露的恰當性。
  • 退市新規影響股票名單(附全表)
    退市新規要點  退市新規改革的要點包括,一是完善面值退市指標,新增市值退市指標,發揮市場的優勝劣汰作用。二是完善財務類退市標準,力求出清殼公司。通過營業收入和扣非淨利潤的組合指標,力求準確刻畫殼公司。三是嚴格退市執行,壓縮規避空間。
  • 評論:反造假機制如何讓「瑞幸們」無僥倖?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反造假機制如何讓「瑞幸們」無僥倖?繆因知/文 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的道歉未能對市場態度構成任何影響。4月7日,瑞幸宣布停牌,估價定格在每股4.39美元,總市值約11.05億美元。這與4月2日財務造假曝光前的股價相比,累計跌約83%;距離其2019年5月上市後的市值高點125億美元,縮水不止九成。
  • 2021年1月4日投資避雷針:ST金剛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導讀:1、ST金剛涉嫌重大財務造假,存在退市風險;2、A股將迎來史上最嚴退市制度,2021年退市數量或大幅提升;3、博天環境將迎來9%的巨量減持,同時累計逾期債務本金及租金超11億元;4、證監會將嚴厲打擊擾亂可轉債市場秩序行為;5、招商證券表示,全球可能會進入「大通脹時代」;6、多家機構預測2021年美元或將繼續走弱。
  • 全面註冊制改革即將來臨 退市新規實施正當其時
    此次交易類指標中加入了「市值」指標並設置了3億元門檻,借鑑了「市值退市標準一般為上市標準三分之一」的國際實踐,也留給了市場優勝劣汰、自然進化的空間,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深入,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的提升,現在看似「超前」的「3億門檻」在何時會成為一個能夠被實踐廣泛驗證的標準,我們拭目以待。法治化的根基不斷被加固。
  • 康得122億不翼而飛,昔日明星千億公司居然劣跡斑斑!
    122億不翼而飛近日,雙康兄弟(*ST康得跟康美藥業)最近把A股搞得沸沸揚揚。兩家公司都曾是在A股上市值過千億的明星公司,但如今都陷入了財報危機之中。兩家公司的財報顯示好幾百億的錢都不翼而飛,尤其是康美藥業,就然可以光明正大的說自家消失的那接近三百億人民幣是記帳會計的錯誤,簡直不可思議。最近康得接受深交所問詢,財報中的那一百多億人民幣去哪了?
  • 退市制度修改垃圾股末日來臨
    分析認為,交易所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對殼公司的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長期而言,有望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資源配置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的市場生態。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在財務類指標方面,「退市新規」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連續虧損退市標準,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主營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
  • 長生生物終於要退市了
    消息一出,股市立刻給出劇烈反應,7月13日收盤價還是24.55元,7月16日一開盤就持續跌停板,並最終創造了33個連續跌停板的A股「最佳」紀錄,截至3月5日停牌,長生生物股票交易價格已跌至1.51元。不過處罰也罰了,股價也跌了,按照中國特色,如果沒人再拿出來的話,這件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了。7月21日,一篇《疫苗之王》刷滿朋友圈。
  • 交易所發布重大違法退市細則(9大要點)
    2、在原來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兩大領域的基礎上,新規進行了類型化規定,明確了4種重大違法退市情形,即首發上市欺詐發行、重組上市欺詐發行、年報造假規避退市以及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9、這次新規發布後,為保障新規平穩實施,在新老規則銜接上作了相應安排,包括年報造假重大違法新老劃斷的起算時點、新規實施前已經完成重組上市的規則適用情況等。
  • 康美藥業、四川千方中藥等企業中藥飲片不合格
    康美藥業、四川千方中藥等企業中藥飲片不合格 2017年12月19日 20:58:56 來源:中國廣播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 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管理總局官網了解到,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標示為江西百仁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
  • 新冠疫苗、退市新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二月財經大事請查收...
    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等效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100億倍。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十二月十大牛股 12月份,A股呈現震蕩爬升態勢。
  • 澳大利亞籤證資料造假10年禁申新規 遭參議院廢除
    澳大利亞籤證資料造假10年禁申新規 遭參議院廢除
  • 280億灰飛煙滅6萬小散崩潰
    2021年開局後首隻退市股現身了!1月13日晚間,*ST金鈺公告稱,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將於2021年1月21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為三十個交易日,期間股價漲跌幅為10%。如不考慮全天停牌因素,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為2021年3月10日,其後將被摘牌。對於退市原因。
  • 「信息披露和規範運作存在缺陷」這條退市指標開始產生震懾力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朱寶琛已正式實施的退市新規,其中一大亮點是新增了「信息披露和規範運作存在缺陷」這一退市指標。毫無疑問,這進一步豐富了交易所日常監管的「工具箱」,提升了監管的威懾性。「建立一個常態化的退市機制併科學監管,是去年12月份以來對退市制度優化改革的亮點。」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改革前,一小部分上市公司對信息披露非常隨意,甚至違規披露,如之前還出現過一夜間連出幾百份公告,且內容極不嚴謹、無關企業經營的情況。
  • 關於瑞幸造假,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事(上)
    的確,相比A股的康美藥業、康得新造假,瑞幸的把戲真不算什麼。因為對欺詐行為給予嚴厲的刑事制裁,絕非罰款了事,因此對欺詐者起到了極強的威懾作用:比如眾所周知的安然事件,始作俑者在四年時間裡「只是」虛增了6億美元的利潤,便導致公司破產,家財散盡,還要面對20年以上的刑期,只能在監獄裡度過餘生。而且,幫助造假的安達信會計事務所也賠得傾家蕩產,公司徹底倒閉關門,聞名世界的「五大」會計事務所變成了「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