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發現新抗生素 耐藥性不再是人類大敵

2020-12-24 熙晟商業運營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利用人工智慧發現了一種受歡迎的新抗生素,以幫助對抗日益增加的耐藥性。



通過機器學習算法,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生素化合物,在30天的小鼠治療期間沒有產生任何耐藥性。


算法使用了大約2500個分子,包括1700種fda批准的藥物和800種天然產品,來分析使分子有效殺死細菌的化學特徵。


在對模型進行訓練後,研究人員通過MIT和哈佛大學BroadInstitute的藥物再開發中心所包含的約6000種化合物的資料庫,對它進行了測試。


「我們想開發一個平臺,能夠駕馭人工智慧的力量,以期開創抗生素藥物發現的新時代,」麻省理工學院醫學工程與科學研究所和生物工程系醫學工程與科學教授詹姆斯·柯林斯解釋說。


「我們的方法揭示了這種神奇的分子,它可以說是目前發現的最強大的抗生素之一。」


抗生素耐藥性是可怕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對目前的抗生素免疫的細菌,我們非常危險的疾病,原本很容易治療,現在又變得致命。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已經表明,耐抗生素細菌和耐抗菌素真菌僅在美國每年就導致280多萬例感染和3.5萬人死亡。


柯林斯說:「我們正面臨著一場日益嚴重的抗生素耐藥性危機,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既有越來越多的病原體對現有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也有生物技術和製藥行業對新抗生素的供應不足。」


最近爆發的冠狀病毒導致許多病人患上肺炎。在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除非病人的免疫系統被嚴重削弱,否則肺炎通常不會致命。如果抗生素耐藥性從根本上使醫療保健倒退到20世紀30年代的水平,那麼目前冠狀病毒的死亡人數將會高得多。


該公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的人工智慧能夠在短短幾天內檢測出超過1億種化合物,以找出可能殺死細菌的抗生素。這種快速檢查減少了發現新的救命療法所需的時間,並開始使機率向有利於我們的方向轉變。


這種新發現的分子被稱為halicin,是以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名為Hal的人工智慧命名的,並且已經被發現對大腸桿菌有效。該團隊現在希望開發halicin用於人類,實驗證明一個單獨的機器學習模型已經表明它對人類的毒性很低,所以早期跡象是積極的。

相關焦點

  • 美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使細菌病原體不再抗藥
    原標題:美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使細菌病原體不再抗藥   美國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通過破壞細胞壁來消滅細菌 病原體很難發展出抗藥性   科技日報訊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近30年來第一種新型抗生素,其可以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多種致命病原體。
  • 人類首次完全利用AI發現「史上最強抗生素」,登上《細胞》雜誌封面
    文|機器之心MIT 科學家用深度學習模型發現的「halicin」抗生素分子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廣譜抗菌能力,這是人類首次完全使用人工智慧的方法發現新抗生素。研究人員表示,halicin 可以消滅一些世界上最危險的細菌。他們的這一研究登上了生命科學頂級期刊《Cell》。
  • 人類首次完全利用AI發現「迄今最強抗生素」,登《細胞》雜誌封面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MIT 科學家用深度學習模型發現的「halicin」抗生素分子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廣譜抗菌能力,這是人類首次完全使用人工智慧的方法發現新抗生素。研究人員表示,halicin 可以消滅一些世界上最危險的細菌。他們的這一研究登上了生命科學頂級期刊《Cell》。自青黴素出現以來,抗生素已經成為現代醫學的基石。
  • 研究人員在蠕蟲腸道微生物組發現一種很有前景的新抗生素
    現在,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種微小的寄生蠕蟲體內發現了這種武器。截止到目前的老鼠實驗證明這是有希望的。開發新藥打敗細菌,細菌進化產生抗藥性,繼續開發新藥打敗細菌,細菌又繼續進化產生抗藥性......而當這個循環過程出現斷裂的時候人類就會被置於不利的境地。我們知道,開發新藥是一個耗時耗力的過程,而細菌進化出抗藥性的速度卻比人們能趕上的還要快,現在甚至還出現了對所有已知藥物都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 抗生素就這樣濫用再濫用 耐藥性危機如何應對?
    如果我們不能減緩耐藥性蔓延或找到新藥物,到2050年,這個數字很可能會激增到1000萬人。常規手術和輕傷都可能會重新危及人類的生命。然而,為了避免這場災難而做出必要的改變似乎漸漸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疇。我們繼續大量使用抗生素,甚至將大量抗生素餵給農場飼養的動物。要想阻止細菌耐藥性可能需要10年時間研發,並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製藥公司對此似乎缺乏研發意願。
  • 麻省理工科學家用AI發現一種廣譜抗生素:可抗超級細菌
    有預測稱,要是沒有新的藥物開發出來,到 2050 年耐藥菌將殺死上千萬人,但過去幾十年間,新藥物的發現和批准都已放緩。長期以來人們的發現沒有脫離現有分子的限制,這時候需要新作用機理的化學分子。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利用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方法,從 1.07 億個分子中篩選出了一種廣譜抗生素,可抗結核菌在內的超級細菌。此前 AI 曾經用來輔助發現抗生素,而這次則是 AI 在沒有任何人為條件的前提下,從頭發現的新分子。2 月 20 日,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合成生物學家吉姆 · 柯林斯(James Collins)領銜的研究,發表在《細胞》雜誌(cell)上。
  • 來自黃蜂毒液的天然抗生素
    由於致病細菌持續對標準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尋找替代抗生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Front Microbiol:新方法可提高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2020年8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最近一項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在新加坡的研究企業新加坡-麻省理工研究與技術聯盟(SMART)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使用硫化氫(H2S)逆轉某些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的新方法。不斷增長的抗菌素耐藥性是對世界的主要威脅,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到2050年,預計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亡。
  • 生物界欠果蠅一個諾貝爾獎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最新APP科技英語學習專題
    通過果蠅研究,我們發現了遺傳學最基本的三大定律之一,發現了基因和行為的關係,發現了我們能聞到氣味的秘密,找到了胚胎發育中的蛛絲馬跡。為什麼這個米粒大小的昆蟲能讓生物學家在過去100年裡如此著迷?圖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封面集錦它不再僅僅是一本「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雜誌」,而是一個更聚焦於全球新興科技發展及其商業化的新媒體平臺,報導領域更加廣泛,涉及網際網路、通訊、計算機技術
  • 反芻動物中驅蟲藥的耐藥性:關心羊和自己的未來 | BMC跨期刊合集
    在發布該專輯的同時,BMC Veterinary Research 的欄目編輯Johannes Charlier和Theo De Waal聚焦「可持續的寄生蟲控制」這一話題,強調了以下精彩議題。 目前已在歐洲乃至全球所有主要的蠕蟲物種中檢測到AR,這一現狀威脅到了對寄生蟲感染的有效控制。 COST Action COMBAR – 對抗反芻動物的驅蟲藥耐藥性,是一個歐洲的工作組,該團體的成立旨在推進歐洲反芻動物蠕蟲寄生蟲的驅蟲藥耐藥性(AR)預防研究,並致力於在利益相關者中普及現有的知識。
  • 避免耐藥性:科學家構建更有效抗生素
    近日,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或能避免耐藥性。  研究顯示,利用該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種化合物對細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藥菌株有效。  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   臨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都源自天然產物,這些分子產生的進化過程必然伴隨著耐藥性機制的共同進化,從而縮短任何一類抗生素的臨床壽命。
  • 加州理工 VS 麻省理工,誰才是理工屆的扛把子?
    結果顯示,高薪畢業生通常來自具有強大STEM教育的小型大學,如哈維穆德學院、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這些學校的畢業生早期就業薪資就超過8.5萬美元,中期薪資基本都在15萬美元以上。 可見,理工強校在畢業後就業上的巨大優勢。
  • 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性的分子機制
    該文揭示了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性產生的分子機制。他莫昔芬耐藥性的產生與腫瘤的復發是臨床面臨的重大挑戰。葛高翔研究組博士研究生薑妍、趙曉彤等的研究發現,上皮-間質轉化轉錄因子Snail/Slug通過上調EGFR的表達並激活其下遊MAPK信號通路,誘導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細胞產生對他莫昔芬的耐受。這一過程不依賴Snail/Slug引起的上皮細胞間質樣轉化。
  • 麻省理工Vs加州理工 美國兩大名校鬥法惡作劇
    之所以給大炮戴上麻省理工的戒指,是想暗示它還沒有「畢業」。  新生參觀時間 惡搞全為報復  據麻省理工的搗蛋學生說,上周是美國的「校園參觀周」,大學一年級的新生及他們的父母將參觀全美各地的校園。趁這個時候「惡搞」加州理工,一準一炮打響。為了加強宣傳效果,他們還印了許多T恤衫,紀念這一事件。
  • 「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去麻省理工」,你信了嗎?
    最近網上流傳了幾篇內容類似,標題辣眼的文章,類似《「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去麻省理工」,印度理工為何這麼牛?》,大意就是說印度理工學院是世界頂級名校,在印度人眼中,甚至遠遠勝於舉世聞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兩所學校之間,究竟誰更能代表人類高等教育頂尖水準呢?
  • 人類最後一道防線或將打破——解讀抗生素濫用形勢
    1.人類的最後一道防線2015年11月19日,來自中國、英國和美國多所大學的研究者在期刊《柳葉刀·傳染病》上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形式的抗藥性——多粘菌素抗藥性。由於抗菌能力最強,多粘菌素被視為抗生素中「最後一道防線」。這種抗藥性還在肉用動物和人類中同時存在,可能是因為該藥的農業使用。這種抗藥性可在細菌之間輕易地轉移,而且可能已經蔓延至多個國家。多粘菌素耐藥性出現,讓人類的最後一道防線岌岌可危。
  • 新型抗生素或可解決細菌耐藥性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在研究一類從前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的細菌,從而希望找對新的抗生素資源。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上的一項研究中,這個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小組報告了他們最新的突破進展。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生素有望解決細菌耐藥性難題。
  • ...院論文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he Best of the Physics ar...
    優必選研究院再次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可,論文《Evolutionary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The Best of the Physics arXiv」。
  • 麻省理工偷了加州理工大炮
    麻省理工偷了加州理工大炮  20年前同一天,這門100多年歷史的加農炮已經丟過一次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各大名校一直以來明爭暗鬥,除了比拼學術成就、爭搶資源和優秀學生外,搞起惡作劇來也是花樣百出。  為報復,偷大炮  3月28日,麻省理工偷走了這門大炮,截至4月8日,這門具有歷史價值的「費林明大炮」仍然放在麻省理工校園內,旁邊放了一塊石板,上面寫著:「前任主人:加州理工學院」。  參與這次行動的學生還在石板上得意揚揚地講述了他們的行動過程。原來他們自稱是一個搬家公司的員工,還出示了精心偽造的證件,騙過加州理工的保安人員,大搖大擺地把大炮運了出來。
  • 抗生素耐藥性已從動物蔓延至人類 | 慢速英語
    抗生素耐藥性從動物擴散到人類的速度之快讓科學家感到震驚。New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genetic changes in pathogens affect people and animals around the world in just a few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