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下雨過後農作物長得那麼快?

2020-12-05 拳拳最積極

的確,有些時候雨後的莊稼看起來特別的新鮮,甚至看起來莊家會長了那麼一些。一方面在於雨水中溶解了一定的營養成分可供莊家吸收;一方面降水也改善了旱情,也提高了土壤中養分在根系附近的游離能力;還有一方面是雨後的晴好天氣也有利於農作物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進行。雨水,也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灌溉水來源。有的時候降雨之後農作物看起來顏色鮮亮、長勢也好了許多,很多的農民朋友說「雨水澆灌的莊家長得快」。雖然說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也不盡如此,也是有一定的條件限制,比如說長期的持續性低溫、降水甚至是洪澇的情況,反而會影響莊稼的生長,怎麼能看出來長得好了呢?1、雨水中溶解了一定可供莊家吸收的營養成分。

雨水,並不純淨,反而有些髒,為什麼?因為雲彩在空中漂浮的情況下會吸附很多的飄在空中的灰塵,在形成降水的條件下雨水會包裹著灰塵一同降下,這也是為什麼收納的雨水經過沉澱之後會出現雜質的原因。而且,雨水中也溶解了一些化合物的成分,這也是現在的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雨水中溶解的可溶農作物吸收的養分主要是以氮、硫等可以隨著水分揮發到空中的氮硫化合物為主。比如說可被農作物吸收利用的硝態氮、銨態氮以及亞硫酸等化合物。其中,對農作物的生長有著較為明顯作用的還是溶解在雨水中的氮素。由於是以硝態氮、銨態氮等速效氮的形式存在,滲透土壤被農作物根系吸收之後,就會出現一定的改善農作物生長狀態的能力。

但是,效果比較有限,畢竟溶解在雨水中的氮硫化合物的數量是有限的。2、緩解旱情,提高土壤中養分在根系附近的游離能力。再出現長期或者一定程度的乾旱情況下,突然之間的一場透雨對農作物的長勢有著較為明顯的改善作用。2.1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旱情。農作物的生長對土壤的含水量有一定的需求。過度的乾旱,農作物的根系難以從土壤中有效地吸收水分。從而表現出植物生長停滯、葉色褪綠、葉片萎蔫不直立,主要還在於水分供應不足影響到了農作物體內的生理生化反應強度,畢竟水是農作物體內酶、離子、有機物等「物資」的運輸介質。在經過有效降水之後,根系可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量增加,提高了蒸騰作用、光合作用以及「物資」的運輸強度,自然會出現對生理生化反應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從而出現一些表觀賞較為明顯的改善狀態。

2.2提高土壤中養分離子的游離能力。農作物對養分的吸收通過水作為介質來實現,而土壤中的養分離子也需要通過水的作用形成可以游離的水溶液狀態才能被根系吸收。如果長期的乾旱、土壤含水量不足,土壤中的養分離子不能有效地在土壤中游離,也會造成根系吸收養分的障礙,從而出現養分供給不足的情況。有了有效降水的參與,養分離子再次以水溶液的形勢游離,對促進農作物根系的吸收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3、雨後的晴好天氣也有利於農作物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進行。通常情況下,在作物生長之後出現長期的乾旱天氣都會伴隨著高溫的情況。由於溫度過高、土壤乾旱,作物為了減少體內水分的損失,都會採取關閉部分氣孔、降低蒸騰作用的強度、減少水分的散失來避免細胞性脫水情況的發生。

但是,這也伴隨著一個問題就是蒸騰作用降低了,光合作用的強度也會隨著水分供給不足而降低強度。而降雨之後普遍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涼爽天氣,之後在逐漸的升溫。這對於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強度以及改善農作物的生長狀態有著比較好的效果。所以,長期乾旱或者短期乾旱、高溫的環境下,下一場透雨對於改善土壤的狀態、養分離子的游離與吸收、提高光合作用強度、改善作物生長是很有利的。這也是為什麼農民朋友都是下雨之後農作物長得快的原因。

相關焦點

  • 竹子是生長速度最快的植物為什麼它能長得那麼快 8月14日螞蟻莊園...
    竹子是生長速度最快的植物為什麼它能長得那麼快 8月14日螞蟻莊園答案 2020年8月14日,不少的小夥伴在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抽到的題目是
  • 農村老話「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插秧不下雨的好處
    農村老話:「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這其實說的是清明時節氣候對人們種植稻穀作物的影響,要是天氣晴朗不下雨,連頭縫裡發芽生長的穀子最後都能結谷了,那將是一個豐收年,若是下雨,收成受到影響,下面具體分析:鄉居小菜是農村的,山區老家每一年都種稻穀,而且這個時候已經耕田了,等清明掃墓後就要忙著插秧了;種水稻一般是先育好秧苗再移種到其他水田的,而水稻是喜高溫的農作物,要是清明時節下雨,水田裡的水變多,溫度是偏低的
  • 小滿節氣這天,對於農民來說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呢?為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小滿節氣這天,對於農民來說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呢?為什麼?大家好!今天是5月21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滿。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過了小滿也就意味著天氣越來越熱,真正進入了夏季,這個時候家鄉的小麥已經進入了灌漿期,沉甸甸的麥穗讓人看了特別的開心。
  • 還是下雨好?
    還是下雨好?夏至到伏天來,夏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個節氣,過了夏至意味著夏天真的來了,天氣越來越熱,伴隨著火辣的太陽就入伏了,開啟了一年中的桑拿季節。而這個時候正是農作物的生長旺季,所以夏至節氣的變化對農業生產也有著較大的影響,俗話說的好「夏至無雨三伏熱」,那麼對於我們農民來說,夏至這天是天晴好好還是下雨好?
  • 這句農俗與農作物收成有何關係
    如果這三天不下雨的話,那麼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是很大的。本身農曆三月就是耕種的高峰期,種下的莊稼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孕育萌芽生長,長出幼苗需要有雨水的灌溉才能逐漸長得粗壯,才有可能開花結果。所以三月份的這三天如果下雨,說明雨水是比較充足的,但如果不下雨,說明這個月可能會有點幹,莊稼有可能會生長不好。
  • 下雨為什麼會有味道,雨後清新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呢?考生了解下吧
    下雨為什麼會有味道,雨後清新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呢?考生了解下吧今天清晨北京下了一場大雨,晨雷滾滾,大雨傾盆。聽著雨聲,聞著空氣中快樂的味道,在這種環境裡面睡覺太舒服了,彷佛回到了大自然。下雨的時候會有味道,而且大多數人都會喜歡下雨時候的味道。在雨中主要有三種物質的味道,這和化學裡面的很多物質有關係。
  • 為什麼天空會下雨?雨是怎麼形成的?
    雨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天氣現象而被人們熟知,那你知道嗎,天空為什麼會下雨?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為什麼天空會下雨以及雨的相關信息。什麼是雨?如果雲體內的水汽能源源不斷得到供應和補充,使雲滴表面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那麼,這種凝結過程將會繼續下去,使雲滴不斷增大,成為雨滴。但有時雲內的水氣含量有限,在同一塊雲裡,水汽往往供不應求,這樣就不可能使每個雲滴都增大為較大的雨滴,有些較小的雲滴只好歸併到較大的雲滴中去。如果雲內出現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況,那麼,這種凝結和凝華增大過程將大大加快。
  • 這菜下雨過後才會有,見陽光就「死」,飯店裡50一盤,嫩滑又營養
    這菜下雨過後才會有,見陽光就「死」,飯店裡50一盤,嫩滑又營養這裡是美食記大全,又到了每天的吃貨時間,很開心和大家一起來聊美食。大家好,今天小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地皮菜吧。地皮菜是一種念珠藻,只有在下雨過後、天快放晴的時候才會出現在地表上。如果被陽光直射的話,地皮菜就會變幹,無法採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地皮菜會「見光死」的原因。地皮菜的營養非常豐富,它的鈣含量非常高,經常吃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鈣量,並且蛋白質、糖類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身體也都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常吃可以補虛益氣,降脂明目。飯店中的地皮菜很貴,一盤要50左右,而在市場上10元一斤,半斤就能炒一大盤。
  • 荷蘭人,為什麼長得那麼高?
    荷蘭人,為什麼長得那麼高?高到什麼程度呢?荷蘭男性的平均身高達到182.5cm,女性的平均身高達到168.7cm,冠絕全球去過荷蘭開會或者旅遊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荷蘭,一場社交活動,很有可能瞬間變成滑稽的矮人國vs長腳的聚會每次荷蘭國王和王后接見外國元首,都要替外國元首捏把汗——堂堂的一國領導人,很有可能瞬間成為萌萌的小朋友到荷蘭朋友家做客,看門口的鞋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有小朋友上門來玩了那麼問題就來了
  • 什麼是下雨的味道?
    碩大的雨點落在熱騰騰、乾燥的路面上,立刻蒸騰出一股獨特的下雨的味道。雨水應該是沒有味道的,但是為什麼每個人記憶中都有那種一樣的味道呢?有人說那是土腥味兒,有人說是清新的味道,不管怎麼描述,那是一種讓多數人都感覺愉悅的味道。
  • 小知識丨世界上長得最快的植物
    六、至於龜甲竹,它有巨大的能量,開完花後還能繼續存活,被我們作為農作物廣泛種植,它是長得最高的大型竹子之一,而且很可能還是長得最快的竹子。據研究記錄一根嫩芽僅僅1天就能長1米,即每小時長4釐米,8周後就又長了20米。
  • 為什麼會下雨,天上下雨的原因
    那你知道,天空為什麼會下雨嗎?由於江、河、湖、海受到太陽的照射,裡面的水就變成了水蒸氣。當這些水滴大到上升氣流無法託住它們的時候,就會下雨了。
  • 《星露谷物語》農作物怎麼種植 農作物種植技巧分享
    導 讀 農作物是玩家在《星露谷物語》中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因此熟悉農作物的種植機制是很必要的,下邊就給大家帶來
  • 棉花的花為什麼會變顏色呢?花青素有顏色嗎?農作物根系分幾類?
    科學研究認為,它的花瓣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在酸性的環境條件下呈紅色,在鹼性的環境條件下呈藍色。人們不僅要問,  棉花花中的花青素為什麼會逐漸增多呢?科學界普遍認為與太陽光照有關係  ,在晴天,陽光充足,花的顏色就變的快;可在陰雨天,顏色就變得慢。人們還做過這樣的試驗,用有顏色的紙蓋住棉花花的某一部分,使它不受陽光的照射,幾小時後,被蓋住的部分顏色就淺。如果有意把花苞葉剝去,使花的基部也能曬到陽光,結果花的基部也照常能夠變紅色。
  •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文/玄逸歷史解說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所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冬至那一天不下雨的話,過完年之後,春天來的就特別快。在古代的時候,科技發展還比較緩慢。那時候的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了很多的自然規律。還將這些自然規律一代代地傳承了下來。
  • 蚯蚓下雨後為什麼會爬出來到路面,雨過天晴後路面會留下什麼?
    蚯蚓下雨後為什麼會爬出來到路面,雨過天晴後路面會留下什麼?KL可樂 2020-08-09 21:31:43蚯蚓是靠溼潤的體表來進行呼吸的,其體壁密布毛細血管,土壤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的黏液裡,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 為什麼會下雨/打雷/閃電?
    最近還在梅雨季節,一直在下雨,碰巧前幾天和小朋友在家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很響很響的雷聲。就趁機給小朋友科譜了一下為什麼會下雨?又為什麼會打雷?哪裡來的閃電?剛剛又找了一下資料,比較簡單易懂的那種,可以給小朋友一起科譜學習下吧!
  • 為什麼不能靠近死駱駝?為什麼一下雨就想睡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肯定有許多你不知道的冷知識,比如,為什麼沙漠中死掉的駱駝不能靠近,又比如為什麼我們常常想要做一件事,當我們去做的時候,又忘了我們想要幹什麼?再比如,為什麼一到下雨天的時候我們就特別的想睡覺,那麼今天我們便來揭曉這些問題的答案。
  • 為什麼夏天那麼熱還會下冰雹?而冬天那麼冷卻從來沒有下過冰雹?
    冰雹雖然並不常見,但在有些地方卻很普遍,我國有很多地區的農作物長期受到冰雹的侵害,影響收成,讓諸多農戶叫苦不迭,我們知道,冰雹大部分都出現在夏天或春夏交替的時節,而為什麼冬天那麼冷的天氣卻從來沒下過冰雹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海馬「重傷」惠州農作物 農戶可能顆粒無收
    23日,惠州市農業局種植科科長黃觀橋告訴記者,颱風過後,惠東縣稔山鎮竹園村大片的水稻都被大風颳倒在地,田裡的積水十分嚴重。   據統計,截至23日10點,惠州市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為2.30億元。其中,惠東縣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最多為9685.70萬元,博羅縣緊隨其後直接經濟損失達5220.20萬元,大亞灣區最少為2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