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插秧不下雨的好處

2020-12-03 鄉居小菜的悟空

農村老話:「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這其實說的是清明時節氣候對人們種植稻穀作物的影響,要是天氣晴朗不下雨,連頭縫裡發芽生長的穀子最後都能結谷了,那將是一個豐收年,若是下雨,收成受到影響,下面具體分析:

鄉居小菜是農村的,山區老家每一年都種稻穀,而且這個時候已經耕田了,等清明掃墓後就要忙著插秧了;種水稻一般是先育好秧苗再移種到其他水田的,而水稻是喜高溫的農作物,要是清明時節下雨,水田裡的水變多,溫度是偏低的,不利于田裡新插種的秧苗紮根生長。

像現在人們種田,一般都不直接插秧了,而是拋秧,天氣好、水田水很少才適合拋秧,要是下雨天沒法進行只能推遲,而且秧苗紮根穩要一個星期左右,要是才拋秧後面就下大雨了,那麼秧苗粘著的小土塊會融掉的,影響秧苗紮根生長,後期還要人們重新插秧,錯過了水稻生長的好時期。

此外,移種後的水稻也是需要很多的營養來繼續生長的,所以水稻施的底肥(基肥)很重要;插秧前,人們要耕田耙田的,要往水田裡施很多的有機肥跟化肥(硫酸銨、磷肥、鉀肥)作為基肥,然後耙田,使肥、土、水相融,之後隔幾個小或者半天這樣就可以插秧了,這樣重施基肥的水田,天氣好不下雨,種了秧苗之後紮根穩,營養足,長勢好,為水稻豐收創造了好基礎。

而要是清明時節下雨的話,雨水會衝淡水田裡的肥水,雨水太多的話還會導致肥水往田外流,營養不夠,秧苗也長得不夠好了,等到秧苗紮根比較穩了再追肥多,已經晚了,這會影響水稻的產量,不豐收,所以也有「清明雨打墳頭錢,莊稼漢子愁種田」的說法。

「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清明時節插秧,我們南方人是不盼著下雨的,而對於北方一些地區下雨比較少,清明時節天氣變暖更穩定了,他們需要更多的雨水來溼潤土地,農作物好生長,所以也有「雨打墳頭錢,今年好種田」的說法。

相關焦點

  • 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
    摘要: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因為山林多,各種野生動物也比較多。走在農村的小路上,經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鳥叫聲。說起農村的各種小鳥,那估計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種類實在太多了。其中農民比較熟悉的有燕子、喜鵲、麻雀、烏鴉、布穀鳥等。這些鳥都是經常能看到的,有些還喜歡在農民的房子附近築巢。不過,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介紹的這種鳥有點神秘,很多人只是聽過它的聲音,並沒有見過它長什麼樣。這種鳥常在下雨後叫喚,聲音很像老牛,農民叫它「老牛哞」,農村的老人還說它能預測天氣,只要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你認識嗎?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當老人看到一個人的手併攏著的時候,手指之間緊密相扣沒有絲毫的縫隙,按照民間的說法,這樣的手是比較有福氣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女子來說,認為這樣的手會持家,不漏縫也就是說這樣的手能夠存財,財富都不會被漏走,也相對於農村的另外一句俗語叫做: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沒齒,就怕匣匣沒底,這句俗語所說的男人就像耙地的耙子,男人在外就要使勁的把財富往家裡扒拉。扒拉的多少就要看個人能力了。
  • 小滿節氣這天,對於農民來說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呢?為什麼?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小滿節氣這天,對於農民來說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呢?為什麼?大家好!今天是5月21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滿。
  • 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這天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這天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夏至到伏天來,夏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個節氣,過了夏至意味著夏天真的來了,天氣越來越熱,伴隨著火辣的太陽就入伏了,開啟了一年中的桑拿季節。而這個時候正是農作物的生長旺季,所以夏至節氣的變化對農業生產也有著較大的影響,俗話說的好「夏至無雨三伏熱」,那麼對於我們農民來說,夏至這天是天晴好好還是下雨好?
  • 長在石頭縫裡的豬嘴魚,只有農村的特殊河裡才有,一般人買不起!
    長在石頭縫裡的豬嘴魚,只有農村的特殊河裡才有,一般人買不起!每年到了雨水多發的季節,一些小河裡就漲滿了水,記得在小的時候,每事河裡漲水的時候是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候,這時候在河裡也可以撈到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他們都是從上遊衝刷下來的,也可以在水裡玩耍,當然,也有當地的婦女帶著家裡的髒物來到河邊洗衣服,大家一邊聊天,一邊洗衣服,這樣的場景很溫馨。但是現在很少見到了這樣的畫面,一般情況下,只會出現在畫家的作品中。
  • 樹枝上的鳥窩有些都是露天的,下雨時怎麼辦?下雨鳥類都在幹嘛?
    我們經常羨慕自由飛翔的鳥兒,但是當我們看到它們露天的窩,經常還是一個窩口朝打開的鳥巢時,我們可能會去思考,這要是下雨了怎麼辦呢?在競爭激烈的野外,鳥兒不像我們這樣安逸,它們隨時都在面臨生存挑戰,雖然下雨很常見,但是對於大部分鳥兒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中國「最愛下雨」的城市,一年250多天都在下雨,衣服幾天都不幹
    中國「最愛下雨」的城市,一年250多天都在下雨,衣服幾天都不幹,下雨是可以用科學來說明的自然現象,每個地方一年裡都有幾天雨,但我國有地級市,一年的降雨量超過200天,被譽為「川西的咽喉」、「西藏的門戶」、「民族的迴廊」的四川省省會雅安市就是這裡。
  • 農村一種「飛魚」,酷似黃辣丁,藏在石頭縫裡,吃過的都說太奢侈
    農村河裡一種野生「飛魚」,藏在石頭縫裡,常誤認是黃辣丁,野生的幾近絕跡,吃過的都說太奢侈魚肉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及蛋白質,營養豐富滋味鮮美,自古以來魚就作為食材被做成各種美食,被端上餐桌。有的是因為其個頭太小性價比小,如黃黝魚,沙裡趴魚,有的是因為其習性,像餐條,麥穗魚,石爬鮡。在農村有一種魚喜歡藏在溪流的石頭縫裡,會離開水面飛翔還會爬到樹上,當地人形象地叫它為「上樹魚」、野生飛魚,石扁頭。
  • 農村俗語「天上無雲不下雨」,後半句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都說「俗語能帶給我們財富」,這句話有他一定的道理,但並不是真金白銀,而是教會你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在社會上少走彎路,也能給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最終的成功之路就得看自己是怎麼走的了,畢竟天上不會掉餡餅,同樣也要正確的理解俗語中的財富,正所謂金錢有價,俗語無價。
  • 地震之後都會下雨?
    中央氣象臺原臺長、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表示,地震和下雨之間沒有必然因果關係。因為:(1)地震是一種瞬時、突發性的現象,持續時間往往僅有幾秒、幾十秒,最多1-2分鐘。目前還沒有研究證明地震發生時刻震中附近地區大氣層結、大氣環流、氣象要素會發生異常變化;(2)地震導致山體滑坡、房屋倒塌,會讓空氣中產生粉塵和微粒,但這些增加的粉塵是在極其局地且小範圍的近地面層,而產生降雨的雲層一般在幾百米至一千米以上的空中,需要強烈的上升氣流,塵粒才能輸送到雲中成為雨滴的凝結核,而這種情況通常不會發生;(3)觀測結果表明,震源附近地區並未出現地震時溫度突然增高的現象
  • 農村老話說「十霧九晴天」記住五種特例,看霧識天象有啥稀罕?
    小時候在農村,早上大霧籠罩,十米外人都看不見。村裡人根本不當啥事,說一句:「太陽一出霧就散了,今天又是個毒日頭。」果不其然,太陽爬上沒一桿高,大霧早消失不見。老農曰:「早晨地罩霧,儘管洗衣褲。」「早上霧露,曬破葫蘆。」農村老話又說:「十霧九晴天」。
  • 「螞蟻搬家」不一定下雨 環境食物都是誘因
    一看到螞蟻搬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要下雨」。記得很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就指著地上成群的螞蟻告訴我們「螞蟻搬家會下雨」,長大了知道這句話是一句氣象諺語。但是我們常常思考:氣象諺語就一定完全正確嗎?為什麼我們有時看到螞蟻搬家卻不下雨?為什麼晴天時也會看到螞蟻搬家?如果不是因為下雨,螞蟻搬家的其他原因又是什麼呢?面對種種疑惑和不解,我們決定刨根問底,探究螞蟻搬家的真相。
  • 農村老話關於「四」的順口溜,你知道幾個?
    農村俗語總是能接地氣兒的反映著農民們樸實的生活,通過祖祖輩輩的生活經驗積累了方方面面話糙理不糙的老話,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幾組關於「四」的順口溜,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四不摸:蠍子尾、馬蜂窩、老虎屁股和大姑娘的腰。
  • 感覺全世界都在下雪!只有上海堅持在下雨!下雨!下雨!
    又冷又下雨、風又大,但就是沒有雪!據說最近大部分上海網友的狀態都是:多地暴雪魔都「渴雪」網友但這周可能又要讓大家失望啦,陪伴你們的將一直都是雨雨雨雨!別人有的我們或許沒有,但有些上海獨有的,其他地方也學不來啊~比如——溼冷
  • 為什麼冬天下雨不會打雷? 冬天下雨不打雷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冬天下雨不會打雷? 冬天下雨不打雷的原因是什麼?時間:2016-11-04 13:55   來源:知道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冬天下雨不會打雷? 冬天下雨不打雷的原因是什麼? 雷電是帶電雲層之間的放電現象,或者是帶電雲層與地面之間的放電現象。雷雨雲是如何帶電的與溫度有關。
  • 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在農村,春分前後也正是春耕農忙時間,農民都在忙著小麥追肥、澆水、種樹等等。農村人種地,受自然環境影響很大,尤其是下雨的多少,直接影響到莊稼的收成。在古代,沒有現在比較科學的天氣預報,農民靠生活經驗總結出了一些預測天氣的俗語。其中有關春分節氣的,有以下這麼幾句。
  • 今日重陽,俗語:「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準確嗎?
    在村口支起來了三口大鍋,村裡或者是鄰村只要是超過60歲的老人,都可以前來吃豬肉大蔥的新鮮餃子。熱熱鬧鬧的一起度過這個重陽節。在農村關於重陽節的俗語也相當的多,很多都是關於天氣走勢的。其中就有一句俗語叫做:「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說的準確嗎?
  • 農村老話,「目無曬根,口不吞陽」是什麼意思?對此你怎麼看?
    「目不曬根,口不吞陽」是農村蓋房子的一句老話,過去農村蓋房不是用的樓板或者澆築頂,而是用木頭搭建。(如圖)上年紀的人一看就懂,因為過去都是自己脫坯、燒磚蓋房。我是農民的兒子,對這些略知一二。蓋房在農村是一項大事,如果不請姜太公到來,會驚動當地神,當地神會給主家製造麻煩或者搞破壞。姜太公手握打神鞭,當地諸神不敢靠近,也許是人們尋求一種安慰吧!所謂的大梁就是房頂南北放置的粗木頭,檁條就是放在大梁上稍細的木頭,椽子是放在檁條上的方木。
  • 春分是下雨好還是天晴好?老祖宗留下兩句俗語,有道理嗎
    關於春分期間降雨的農諺還有很多,春分是下雨好還是天晴好?可以肯定的說,春分期間出現降雨,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如果沒有出現降水,這個春季以及後續的一段時間裡,出現降水的頻率會減少,天氣都會比較的乾旱。春分節氣當天下雨了,那利於春播,並且預示著這一年會風調雨順,糧食也容易豐收。因此,古人還發現了春分節氣當天的晴雨還能預示當年的年景如何!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春分無雨劃耕田,意思是說春分節氣到了還沒有下雨,那就會耽誤當年的春耕和春播。雨水不足農民就可能無法種田,尤其是在春分節氣的時候降雨就尤為珍貴了。
  • 下周立秋,「立秋不落雨,二十四隻秋老虎」啥意思?立秋下雨好嗎
    摘要:下周立秋,俗語「立秋不落雨,24隻秋老虎」啥意思?立秋下雨好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有句老俗話:最熱不過三伏天,確實如此,在三伏天期間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尤其是在中伏階段,更是熱上加熱。所以很多人都盼望著立秋早一點到來,這樣天氣就能涼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