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在一線城市全款買一套房子,而如今的年輕人,成家之後也基本上會背上「房貸」,壓力極其之大。對於這一現象,有人說道,房子之所以貴是因為人類可利用的土地面積不夠。比方說,地球上陸地面積只佔29%,在這中又有一部分是環境惡劣的無人區。而人類在這剩下的不足15%的陸地面積上,不僅要蓋房子,還要種莊稼等。所以,才會導致房價越來越高。
其實按照這個思路,歸根結底都怨地球太小了。畢竟,在太陽系中,行星若按照大小來排名的話,地球要遠排在第六名。那麼,排在第一名的是誰呢?它就是在《流浪地球》中被人們所熟悉的木星。
於是,有人就想到,如果地球有一天變得跟木星一樣大,是不是人類就再也不用為土地不夠用而發愁了?是不是房子人人都買得起,不用再用自己一輩子的工資去供一套房子?但是,科學家卻告訴人們,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
科學家表示,如果未來有一天,地球變得跟木星一樣大的話。那麼,地球上根本就不可能誕生生命,別說人類了,就連微生物都很難存活。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跟「質量」有關,木星的質量是非常大的,如果說地球變得跟木星一樣的話,那地球的質量也會隨之變大。「質量」無論是對於恆星還是行星來說,都決定著它的最終命運。如果質量過大的話,那麼是不會出現生命的。
我們知道,質量和引力之間的關係是:質量越大的天體,它的引力就越大。與之相應的,若天體的質量達到太陽質量的7%,那麼就會發生核聚變反應。木星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此前一直有觀點認為,它是有希望成為一顆恆星的。不過,因為質量的原因,木星最終只能是一顆行星。當然,如果未來木星有機會的話,它或許也可以變成一顆褐矮星。
因此,假設地球有一天變成了木星那麼大的話,在密度不變的情況下,地球的質量就會是現在的1413倍。這意味著什麼呢?那時地球的質量,將會接近太陽總質量的7%。另外,地球的引力將變得非常強大,甚至金星和火星都有可能被地球吸引改變自己的運行軌跡。再者,因為引力太強的原因,地球的大氣層也都會緊貼著地表,而人類在這種重壓之下是根本沒辦法生存。
同時,大家不要忘了,木星在太陽系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地球衛士」。因為它的引力非常強大,所以木星吸引著很多小行星、隕石等天體。如果未來地球變得跟木星一樣大,那地球也會頻繁遭遇其它天體的撞擊,也就不會誕生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