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 MED:病毒性HIV疫苗可持久保護免受致死病毒的傷害

2021-02-14 MedSci梅斯

導語:其他逃避途徑與病毒的明顯健康成本相關,該方式可以有效保護SIVmac239對恆河猴的感染。來源:梅斯醫學
許多猿猴和猿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分別為SIV和SHIV)已被用於評估HIV-1疫苗策略的功效。其中,SIVmac239被認為是最嚴格的,因為與SHIV模型不同,它的全基因組在其獼猴宿主中共同進化,其3級包膜糖蛋白(Env)特別難以中和。
在這裡,研究人員探究了eCD4-Ig的能力,eCD4-Ig是一種仿效HIV-1和SIV受體和輔助受體的抗體樣進入抑制劑,可預防SIVmac239感染。
研究人員發現,由重組腺相關病毒(AAV)載體表達的rh-eCD4-IgI39N可以使得四隻恆河猴完全保護,免受高劑量SIVmac239攻擊。
然而,表達rh-eCD4-IgI39N的獼猴最終死於連續升高的病毒劑量,其是感染對照動物的感染劑量的2, 8, 16和32倍。
儘管接受更大的攻擊劑量,這些獼猴的峰值和後峰值病毒載量顯著低於對照組。從四隻獼猴中的三隻中分離的病毒顯示出來自rh-eCD4-IgI39N的強免疫壓力的證據,其中突變位於CD4結合位點,這是利用rh-eCD4-IgI39N與恆河猴CD4之間的點突變差異。
其他逃避途徑與病毒的明顯健康成本相關。以上數據顯示了該方式可以有效保護SIVmac239對恆河猴的感染。
原始出處:Matthew R. Gardner et al. AAV-delivered eCD4-Ig protects rhesus macaques from high-dose SIVmac239 challenge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9; 11 (502): eaau5409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u5409

本文系梅斯醫學(MedSci)原創編譯整理,轉載需授權!

相關焦點

  • HIV疫苗最新研究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Science子刊:揭示出一種B細胞基因表達特徵與疫苗抵抗HIV感染相關doi:10.1126/scitranslmed.aaw423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五項獨立的HIV-1候選疫苗臨床試驗中鑑定出一種與免受SIV或HIV感染相關的B細胞轉錄特徵。
  • 2019年7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 非編碼RNA專區 - 生物谷
    1.Science子刊:一種新型CMV減毒活疫苗有望長期有效地抵抗HIV攻擊doi:10.1126/scitranslmed.aaw2607基於巨細胞病毒(CMV)的疫苗載體具有較強的T細胞誘導和抵抗多種病原體的作用。然而,CMV對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群是有害的。
  • Nat Med:發布測量持續性HIV病毒庫大小的指導意見
    2020年9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在美國威斯達研究所科學家們的帶領下,來自BEAT-HIV合作組織(BEAT-HIV Collaboratory)的全球頂級HIV研究人員編制出首套綜合建議,內容涉及如何在治癒導向的臨床研究中最好地測量持續性HIV病毒庫的大小。
  • 2019年終盤點:2019年HIV重磅研究解讀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7 July 2019, doi:10.1126/scitranslmed.aaw2603, doi:10.1126/scitranslmed.aaw2607近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的兩篇論文描述了一種表達猴免疫缺陷病毒(SIV)蛋白的恆河猴巨細胞病毒
  • 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新冠病毒|免疫...
    抗體滴度降低不等於保護力消失事實上,體內抗體的水平並不能作為評判疫苗是否具有保護力的唯一標準,因為免疫系統是有記憶的。而免疫記憶是疫苗能夠持久保護機體的前提。也就是說,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水平雖然降低了,但是當病毒再次入侵機體的時候,體內的免疫記憶細胞能夠針對病毒迅速做出反應,產生新的抗體,從而保護機體免受感染。從新冠病毒感染後產生的免疫記憶情況,我們也許可以對將來新冠疫苗的持久保護力進行預測。
  • 類病毒樣富勒醇納米顆粒作為HIV疫苗佐劑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開發出安全性好且佐劑活性與病毒載體相當的非病毒載體或佐劑是疫苗佐劑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納米材料憑藉其獨特的理化性質已成為近年來疫苗佐劑研究的熱點。然而,目前納米材料的佐劑活性尚遠不如病毒載體。同時,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納米材料用於疫苗領域則是該領域研究的另一瓶頸問題。
  • 小科普|如何保護鳥類免受電力線的傷害
    科學家們發現,在電力線上安裝懸掛式旋轉裝置(亦稱「擋板」),是減少此類致死事故最有效的方法。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和西班牙多尼亞納生物站的科學家比較了3種不同類型的驅鳥器(他們稱為「飛行轉向器」),它們被固定在電力線上,使鳥類更容易看到。
  • 小科普 | 如何保護鳥類免受電力線的傷害
    科學家們發現,在電力線上安裝懸掛式旋轉裝置(亦稱「擋板」),是減少此類致死事故最有效的方法。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和西班牙多尼亞納生物站的科學家比較了3種不同類型的驅鳥器(他們稱為「飛行轉向器」),它們被固定在電力線上,使鳥類更容易看到。
  • Adv Mater:類病毒樣富勒醇納米顆粒作為HIV疫苗佐劑
    研究開發出安全性好且佐劑活性與病毒載體相當的非病毒載體或佐劑是疫苗佐劑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納米材料憑藉其獨特的理化性質已成為近年來疫苗佐劑研究的熱點。然而,目前納米材料的佐劑活性尚遠不如病毒載體。同時,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納米材料用於疫苗領域則是該領域研究的另一瓶頸問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陳春英課題組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邵一鳴課題組針對這一科學問題進行了長期的合作研究,前期工作已發現,表面化學性質調控是疫苗佐劑設計的一個重要策略(Nano Letters, 2012, 12: 2003-2012)。
  • Sci Trans Med:微型設備可用於檢測紫外光損傷
    2018年12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西北大學麥考密克工程學院的科學家開發除了世界上最小的可穿戴無電池設備,用於測量從紫外線(紫外線)到太陽光譜的可見甚至紅外部分的多種波長的光照。它可以同時記錄多達三個不同波長的光。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厲害,致死率是SARS病毒的9倍
    而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竟然高達90%,只要感染上基本上就沒有存活的可能了。艾布拉病毒在進入人體之後,首先攻擊的就是免疫系統。然後操縱著免疫系統,控制其生產更多的病毒並將這些病毒運輸到身體各處。感染後的主要表現首先是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症狀與病毒性感冒很相似。
  • Science子刊:HIV疫苗新策略!利用抗獨特型抗體激活表達廣泛中和...
    2019年8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誘導保護性的廣泛中和抗體(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bNAb)產生是成功接種疫苗的關鍵策略。然而,對於許多重要的全球性疾病,如愛滋病和流感,人們尚未實現高效的疫苗接種。
  • Nat Med: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可顯著縮小猴子中的HIV病毒庫大小
    2020年3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利用兩種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使用刺激免疫細胞,可縮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中的病毒庫大小。這種病毒庫包括經過接受強效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仍攜帶SIV病毒的免疫細胞。
  • 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
    抗體滴度降低不等於保護力消失事實上,體內抗體的水平並不能作為評判疫苗是否具有保護力的唯一標準,因為免疫系統是有記憶的。而免疫記憶是疫苗能夠持久保護機體的前提。也就是說,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水平雖然降低了,但是當病毒再次入侵機體的時候,體內的免疫記憶細胞能夠針對病毒迅速做出反應,產生新的抗體,從而保護機體免受感染。從新冠病毒感染後產生的免疫記憶情況,我們也許可以對將來新冠疫苗的持久保護力進行預測。
  • Science子刊:複製性RNA COVID-19疫苗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觸發強大...
    複製性RNA COVID-19疫苗的設計和製劑,圖片來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c9396。老年人對重症COVID-19的易感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適合這一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種是科學家們的一個重要目標。
  • 【盤點】世界上最致命病毒排行榜
    圖片來自:http://www.livescience.com/人類自誕生起,就一直在與病毒做鬥爭。對於現代人而異,某些病毒性疾病已經有了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使我們能夠保持不被感染、阻礙其大肆傳播,甚至還能在感染後被治好。在這場人類與病毒的鬥爭中,人類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比如我們已經能徹底根除了天花病毒,數十年來再無新發案例。
  • Sci. Trans. Med:女性生殖系統菌群因人而異
    微生物群的平衡對保護女性免受傳染病———包括性傳播疾病———侵襲至關重要。但細菌性陰道病極為普遍。拉威爾的團隊用4個月的時間每周兩次從32名健康的、育齡女性處採集陰道細菌樣本,然後利用基因組技術分析這些樣本。研究人員再一次發現有5個基本的細菌群,他們還指出,在同一名女性身上,一些細菌群迅速變化,而其他的則保持穩定。
  • 國產新冠疫苗來了!打還是不打?
    早期的疫苗,是經過減毒的病毒活體,比如預防天花的牛痘,先讓接種的人得個「小天花」,少量感染並不致命,反而會獲得抗體。 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研發了滅活疫苗,一般是被殺死的病毒的屍體,也有提取的病毒特異抗原。 一般來說,滅活疫苗的安全性更高,減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