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可顯著縮小猴子中的HIV病毒庫大小

2020-11-22 生物谷

2020年3月26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利用兩種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使用刺激免疫細胞,可縮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中的病毒庫大小。這種病毒庫包括經過接受強效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仍攜帶SIV病毒的免疫細胞。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TLA-4 and PD-1 dual blockade induces SIV reactivation without control of rebound after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terruption」。

關於受HIV感染的T細胞的掃描電鏡圖,圖片來自NIAID。

這些發現對於尋找治癒HIV的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病毒庫縮小在此之前並未被實現。不過,一旦停用抗病毒藥物,這種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併不會阻止或延緩病毒反彈,這說明治癒HIV是多麼困難。感染了SIV的猴子被認為動物感染HIV病毒的最佳模型。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病理學與實驗室醫學系副教授、耶基斯國家靈長動物研究中心研究員Mirko Paiardini博士說,「這是一個樂觀的情況。我們的結論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即便是採用一種非常有效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策略,也很難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作為獨立療法來實現病毒緩解。」

他補充說,如果與其他免疫刺激劑結合使用,那麼這種方法可能具有更大的潛力。或者,當免疫系統參與對抗病毒時,它可以被部署在不同的地方以創造一個靶標豐富的環境。他說,其他的科學家們已經開始測試這些策略。

儘管有可用的抗病毒藥物可以將HIV抑制到血液中無法檢測到的程度,但是這種病毒將自身嵌入到免疫細胞的DNA中,從而使得人們難以將它根除。迄今為止只有兩個人達到了醫生認為的持久治癒的目的,並且他們都接受了用於治療

白血病

或淋巴瘤的骨髓移植,因此並不能廣泛適用。

Paiardini和他的同事們認為慢性病毒感染和癌症會產生類似的「衰竭(exhaustion)」狀態:存在可以對抗病毒或癌症的免疫細胞(T細胞),但它們無法做出反應。在長期的HIV或SIV感染中,攜帶這種病毒的T細胞會顯示出受體而使得它們成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旨在抵抗衰竭狀態的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的靶標。在HIV感染的情況下,這些類型的藥物已在接受癌症治療的HIV感染者中進行了有限程度的測試。

在這篇論文中,這些研究人員使用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伊匹單抗(ipilimumab)和納武單抗(nivolumab)的猴子版本,它們分別阻斷抑制性受體CTLA-4和PD-1(也是兩種常見的免疫檢查點)。他們觀察到相比於僅接受納武單抗的猴子,同時接受伊匹單抗和納武單抗的猴子的T細胞具有更強的活化作用。對血液中的病毒DNA測序表明,與使用其中的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比,兩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可重新激活更多的病毒。

Paiardini說,「我們觀察到組合使用CTLA-4抑制劑和PD-1抑制劑可以有效地重新激活處於潛伏狀態的HIV並使之對免疫系統可見。」

在以前的研究中,僅通過單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或其他免疫刺激劑可以觀察到HIV病毒庫的有限縮小。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僅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治療的猴子表現出這種病毒庫大小的持續顯著下降。這是通過「DNAscope」---一種可視化組織中受感染細胞的成像技術---和通過測量攜帶完整病毒DNA的CD4 T細胞(HIV和SIV的主要靶標)的頻率進行測量的。儘管有這種效果,但一旦停用抗病毒藥物,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治療的猴子中HIV病毒仍會恢復到先前的水平。

論文第一作者Justin Harper說,「我們認為,這是由於與癌症中的情形相比,長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使得病毒抗原少得多。這使得免疫系統很難識別並殺死這些受感染細胞。」

值得注意的是,在癌症治療方面,CTLA-4抑制劑和PD-1抑制劑的等效組合已在人體中進行了測試。雖然這兩種類型的藥物組合使用可能更有效,但是患者有時會經歷不良副作用:嚴重的炎症,腎臟損害或肝臟損害。

在這篇論文中,這些研究人員報導,接受CTLA-4抑制劑和PD-1抑制劑組合治療的猴子並不經歷類似的

不良反應

。還需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組合使用在沒有癌症的HIV感染者中是否具有可接受的毒副作用。(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Justin Harper et al. CTLA-4 and PD-1 dual blockade induces SIV reactivation without control of rebound after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terruption. Nature Medicine, 2020, doi:10.1038/s41591-020-0782-y.

2.Immunotherapy combo achieves reservoir shrinkage in HIV mode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3-immunotherapy-combo-reservoir-shrinkage-hiv.html

相關焦點

  • Nat Med:發布測量持續性HIV病毒庫大小的指導意見
    2020年9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在美國威斯達研究所科學家們的帶領下,來自BEAT-HIV合作組織(BEAT-HIV Collaboratory)的全球頂級HIV研究人員編制出首套綜合建議,內容涉及如何在治癒導向的臨床研究中最好地測量持續性HIV病毒庫的大小。
  • 生物谷2020年終巨獻|HIV重磅研究解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卡博特韋...
    Nat Med: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可顯著縮小猴子中的HIV病毒庫大小doi:10.1038/s41591-020-0782-y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利用兩種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使用刺激免疫細胞,可縮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中的病毒庫大小。
  • 生物谷2020年終巨獻|HIV重磅研究解讀
    Nat Med: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可顯著縮小猴子中的HIV病毒庫大小 doi:10.1038/s41591-020-0782-y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利用兩種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使用刺激免疫細胞,可縮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中的病毒庫大小
  • 揭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攻擊癌症機制
    Allison說,揭示每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作用機制為更加準確地理解如何單獨地使用這些抑制劑藥物和將這些藥物與其他的療法組合使用打開大門。當分析浸潤性T細胞時,Wei和同事們發現:(1)抗CTLA-4檢查點抑制劑導致ICOS(一種免疫刺激蛋白)陽性的CD4效應T細胞發生增殖,而且這些細胞與小鼠中存在的更小腫瘤強烈地相關聯;(2)抗PD-1檢查點抑制劑和抗CTLA-4檢查點抑制劑極大地導致CD8 T細胞(T細胞家族中最為強大的殺傷性細胞)發生增殖,而且它們與小鼠中存在的更小腫瘤強烈地相關聯;(3)這些PD-1
  • 洞察| 國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進展
    [注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逐漸成為抗腫瘤領域新的治療熱點,已經在包括NSCLC、黑色素瘤、腎細胞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表現出了臨床有效性,目前FDA已批准七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於數十種適應症的治療。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潛力搭檔——TIM3抑制劑
    T細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TIM3)最早被發現於2002年,是TIM家族免疫調節蛋白的成員。TIM3因其與自身免疫和癌症中免疫反應的調節相關而備受關注。近年來,對於TIM3抑制劑的開發也在穩步進行中,以期能夠解決現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響應率低及耐藥的問題。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HLA
    隨著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和審批的進步,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
  • 新一代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突破還是延續?
    然而,利用檢查點機制逃避抗腫瘤免疫反應是癌症的一個主要特徵,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因此授予James Alliso和Tasuku Honjo。他們的基礎科學研究表明,這些IRs是免疫調節的主要機制,通過檢查點阻斷可以重新激活功能失調的抗腫瘤免疫,是抗癌免疫治療的有效靶點。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專家共識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發展迅速,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尤其是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體-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為靶點的ICIs在驅動基因突變陰性的NSCLC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患者帶來了生存獲益,改變了NSCLC的治療格局
  • 淺談免疫檢測點抑制劑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
    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基礎的療法開創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又數PD-1/PD-L1免疫療法。而發生在基因編碼去的非統一突變易導致異源蛋白的產生,成為免疫系統識別的新抗原,這類在腫瘤細胞中由腫瘤突變負荷導致的新抗原的累積稱之為腫瘤新抗原負荷(TNB)。高TMB/TNB的腫瘤更容易被人體免疫系統發現、識別和清除,從而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中獲益。
  • SCI TRANS MED:病毒性HIV疫苗可持久保護免受致死病毒的傷害
    來源:梅斯醫學許多猿猴和猿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分別為SIV和SHIV)已被用於評估HIV-1疫苗策略的功效。其中,SIVmac239被認為是最嚴格的,因為與SHIV模型不同,它的全基因組在其獼猴宿主中共同進化,其3級包膜糖蛋白(Env)特別難以中和。
  • 免疫檢查點阻斷抗體副作用的處置
    使用CTLA-4抗體和PD-1 / PD-L1阻斷抗體產生的副作用稱為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irAEs)。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會涉及皮膚,胃腸道,肝臟,內分泌和其他器官系統。可使用短效免疫抑制劑如糖皮質激素,TNF-α受體拮抗劑,麥考酚酸酯或其他藥物得到有效治療。本文針對CTLA-4和PD-1 / PD-L1檢查點抑制劑副作用做介紹,並就如何處理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提供建議。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PD-L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和審批的進步,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
  • TIGIT: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下一幕新君?
    任何理論上的可成藥的靶點,如CD47、LAG3、OX40、TIGIT,在資本熱潮的助推下,都有大量的Biotech企業在探索。都在預測PD-(L)1之後下一個引領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新君究竟是哪一個靶點。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各靶點之爭,猶如五軍之戰,每個賽道都有可能扭轉整個戰役。作文行業龍頭企業的羅氏,全力押注TIGIT,本文匯總介紹下相關信息,以饗讀者。
  • NEJM:免疫治療只有T細胞免疫?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強勢踢館!
    不過,正如一個國家的軍隊包含海軍、陸軍、空軍,免疫系統也不能單靠T細胞打天下。所以除了T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會不會其他免疫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潛藏著強大的抗腫瘤作用?  被你猜到了。今天介紹的這篇文獻就報導了一個全新的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Hu5F9-G4(以下簡稱5F9),這是一種人源化、IgG4亞型、CD47阻斷單克隆抗體。
  • 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登場 免疫治療迎來新進展
    文丨葉楓紅在PD-1/PD-L1之後,大家一直在探索新的免疫靶點,如今,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終於閃亮登場,可謂是PD-1/PD-L1免疫治療的經典搭檔,這三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分別是TIGIT/TIM3/LAG-3三個靶點。
  • PD1檢查點抑制劑能否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
    程序性細胞死亡1(PD1)檢查點抑制劑療法是針對免疫檢查點的癌症免疫療法的一種形式。PD-1是與PD1配體1相互作用的跨膜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在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找到PD-1檢查點抑制劑的最佳組合,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結局,這是因為組合使用的抗癌藥具有增加殺傷腫瘤細胞的潛力。
  • 2019年終盤點:2019年HIV重磅研究解讀
    4.Nature:新方法可精確測量潛伏性HIV病毒庫大小,比現有方法準確10到100倍Nature, 07 February 2019, doi:10.1038/s41586-019-0898-8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Robert Siliciano博士及其同事們開發出一種新型遺傳技術,從而能夠快速準確地計算出潛伏在患者細胞中的沒有活性的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肝癌預防和治療前景
    當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發靶向不同免疫機制,抑制腫瘤發生的多種策略。我們知道,免疫系統:a. 通過保護宿主免受感染來抑制病毒誘導的腫瘤;b.通過誘導靶細胞遺傳不穩定性和突變,防止促進腫瘤發生的慢性炎症環境形成;c.消除通常共表達活化固有免疫細胞受體和腫瘤抗原的配體的腫瘤細胞。然而,肝臟的耐受性卻對抑制腫瘤的發展提出了獨特的挑戰。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放療治療晚期頭頸鱗癌:未來之路|免疫治療|...
    但近年來,隨著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在晚期頭頸鱗癌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2016年美國FDA連續批准了納武利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挽救治療R/M HNSCC的適應症。而2018年 KEYNOTE-048研究結果的公布,也正式確定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R/M HNSCC首選一線治療方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