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檢查點抑制劑能否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

2020-11-29 騰訊網

程序性細胞死亡1(PD1)檢查點抑制劑是一類抗癌藥物,正在成為癌症的一線治療手段。

程序性細胞死亡1(PD1)檢查點抑制劑療法是針對免疫檢查點的癌症免疫療法的一種形式。PD-1是與PD1配體1相互作用的跨膜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在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找到PD-1檢查點抑制劑的最佳組合,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結局,這是因為組合使用的抗癌藥具有增加殺傷腫瘤細胞的潛力。這項橫斷面研究是根據98項臨床試驗進行的,涉及24,915例轉移性癌症患者。

對PD01或PD-L1檢查點抑制劑進行了臨床試驗,六種PD-1檢查點抑制劑有:atezolizumab、avelumab、cemiplimab、durvalumab、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以客觀反應率衡量臨床效果,生成了Z分數,該分數可測量觀察到的客觀反應率與計算得出的客觀反應率之間的差異。計算觀察到的客觀緩解率和極樂估計的客觀緩解率之間的差異,作為臨床協同作用的量度。

檢查聯合治療的客觀緩解率以及PD-1檢查點抑制劑單藥的客觀緩解率。在319個結果中,有82.7%的結果顯示客觀反應率有所提高,這意味著大多數試驗都表明將兩種抗癌藥聯合使用具有益處。這意味著所有試驗的Z分數均為0.0430。PD-1檢查點抑制劑聯合試驗中臨床協同作用的度量為零,化療的Z分數最高。有針對免疫協同作用的化學療法和靶向療法。

臨床醫生很可能會選擇客觀反應率最高的癌症療法。Z分數較高的藥物將使癌症患者受益最大,特別是如果他們也具有較高的客觀反應率。最有效的療法是化學療法,因為它具有最高的客觀反應率。

這項研究有很多問題。首先,客觀反應率並不一定等於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早期客觀反應率的分析為橫斷面研究提供了最廣泛、最早的數據集。這項橫斷面研究需要在未來的隨機試驗中進一步驗證。

大多數與PD-1檢查點抑制劑的聯合試驗均導致客觀緩解率高於預期,這種現象發生在多種化合物、具有廣泛的作用機制。這是一個關鍵發現,因為它意味著PD-1檢查點抑制劑將繼續作為與所有類型的抗癌藥物聯合使用的核心部分而發展。

數百項臨床試驗正在測試聯合療法是否可以提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抗腫瘤活性。最近報告和批准的涉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組合益處是通過解決藥物反應性。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改善了許多類型癌症的存活率,為了提高對ICI的反應率和持久性,正在進行數百項藥物組合臨床試驗。激發這些試驗的一個重要假設是靶向藥物、細胞毒性化學療法和免疫療法本身可以通過多種機制增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反應性,包括增加腫瘤的免疫原性。

期望患者對聯合用藥的反應比對單藥更好。但是,正如Emil Frei在1961年所描述的,藥物組合也可以通過獨立作用賦予臨床上有意義的收益,即使沒有藥物的累加或協同效益,患者也會受益(以人群平均結果衡量,例如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

在通過獨立作用改善單藥治療的藥物組合中,患者主要或完全受益於對他們最有效的單一藥物。患者的抗癌藥物反應程度差異在各種藥物類別和腫瘤類型中無處不在。

患者的整體平均反應得到改善:聯合多種藥物可增加每位患者對組合中任何一種藥物具有臨床意義的抗腫瘤效果。

僅當聯合療法的活性超過使用單藥獨立作用無效的假設時,才證明對個體患者具有累加或協同效益(此處「單藥」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是低階組合)。例如,最近發現,化療加貝伐珠單抗在多種腫瘤類型中均表現出累加或協同作用,但許多批准用於癌症的藥物組合可提供與藥物獨立性相一致的益處。最近已經認識到,與PD-1和CTLA-4抑制劑聯用可通過增加臨床上有意義的單藥應答機會來帶來收益。

將組合療法及其成分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曲線數位化,獨立性無效假設下的PFS是通過隨機抽樣單藥PFS持續時間(相關性ρ= 0.3±0.2以說明部分交叉耐藥性)計算得出的,並分配每個模擬患者中兩個採樣PFS值中較長者,然後重複以建立患者響應的分布。

(臨床試驗觀察和獨立活性預測的組合療法無進展生存期。假設每名患者的PFS是兩種可能反應中最好的,將每種聯合療法(藍色)觀察到的無進展生存期與該組合的成分(綠色和洋紅色)的PFS分布預期值進行比較,黑線和灰色範圍,反映出反應相關性的不確定性(ρ= 0.3±0.2)或交叉耐藥性。2L和2L +表示來自二線或更晚治療的患者數據;所有其他數據均來自先前未接受過治療的轉移或晚期癌症患者。TPS:PD-L1腫瘤比例評分;CPS:PD-L1綜合比例得分)

儘管回顧性研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但迄今報導的任何試驗數據均沒有證據表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其他藥物具有協同作用或累加作用。這似乎與臨床前模型的報告相矛盾。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儘管臨床前數據可能會造成廣泛的誤導,但在患者人群中,對個別藥物的反應變異性足夠高,以致很少有患者會從兩種藥物中獲得足夠的獲益,以增加或協同影響療效。將來應該可以使用更好的治療前生物標誌物和治療藥物反應的測定方法來檢驗這一預測。

這些發現的當前和未來含義是什麼?首先,藥物獨立性為設計具有可預測活性的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提供了有意義的合理策略,隨著可能組合數量的增加,這是可以期望的。當前數據表明,如果獨立性的預期收益不足以進行新的組合,則可能會失敗。不良反應仍然是主要的未知因素,必須研究預測、預防或減輕毒性的更好方法。

其次,在疾病快速發展的患者中,二線治療可能不可行(由於功能狀態下降),聯合使用藥物可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療機會。但是,總的來說,同時服用更多藥物絕非必要,有序治療或生物標誌物指導的治療選擇值得進一步研究。

第三,將患者更好地分層以克服患者差異,這在藥物相互作用中發揮了主導作用。這涉及藥物組合使用的生物標誌物,從而確定有機會從累加性或協同作用中受益的患者。鑑於患者反應難以預測,更可取的可能是先使用多種藥物組合,然後再根據治療無活性的證據撤出一種或多種藥物。

參考文獻:

[1] CanPD1 checkpoint inhibitors improve outcomes for cancer patients?https://medicalnewsbulletin.com/c

[2] Schmidt, E. V., Chisamore, M. J., Chaney, M. F. (2020). Activity of PD-1Checkpoint Inhibitor Combination Therapies Reported in Clinical Trials. Journal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60661

[3]Combinatorial benefit without synergy in recent clinical trials of immune checkpointinhibitors.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31.20019604v1

[4] Heinhuis, K. M. et al. Enhancingantitumor response by combining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with chemotherapyin solid tumors. Ann Oncol 30, 219–235 (2019).

相關焦點

  • 合併症對接受PD-1抑制劑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後影響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國每年肺癌新診斷病例約有78.1萬。大約85%的肺癌經組織學診斷。在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治療中,PD1/PD-L1免疫抑制劑治療比化療有更好的靶向性、並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有明顯且持續影響。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HLA
    隨著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和審批的進步,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
  • 癌症患者:PD1/PD-L1免疫治療適合我嗎?多久見效?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免疫治療藥物是針對抑制T細胞活化的調節性免疫檢查點分子的靶向單克隆抗體,其中以阻斷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阻斷程序性死亡配體蛋白1(PD-1/PD-L1)的藥物為主要代表。PD-1抑制劑於2014年在美國首次獲批,於2018年在我國獲批使用。作為一種在國內剛上市不久的藥物,什麼人群可能從PD-1/PD-L1抑制劑中獲益?用多長時間能夠知道是否起效?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PD-L1
    ,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是一個例外,單獨使用,有效率高達80%以上)有沒有生物標誌物(Biomarker)能夠預測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反應?開發生物標誌物對於幫助患者分層以及預估患者是否對免疫阻斷單獨療法有反應,是否需要組合療法或者接受其他的治療是必要的。精準醫學始於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從一開始就在思考能否利用靶向治療開闢新的成功路徑。就目前而言,免疫治療已經開闢了通向精準治療的各種路徑。
  • 免疫檢查點評分系統提高胃癌預後評估準確性
    免疫檢查點評分系統提高胃癌預後評估準確性 2020-12-31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抗壞血酸(維生素C)可改善腎病患者預後?
    而氧化應激和炎症是CKD患者的常見問題,不僅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還是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獨立相關因素。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種內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劑,與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內皮功能受損和預後不良相關。研究表明,ADMA水平升高與全因死亡率和/或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相關。
  • PD1抑制劑來了!他帶著抗癌神藥走來了!癌症患者有救了!
    癌細胞不能被殺死,就有千百萬的患者死於癌症了!這樣是不行的!我的誕生於是,我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被研製出來了!PD1/PD-L1抑制劑是針對PD1/PD-L1的抗體蛋白, 阻斷這一通路, 兩種蛋白不能結合, 使T細胞能夠繼續殺傷腫瘤細胞。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潛力搭檔——TIM3抑制劑
    TIM3因其與自身免疫和癌症中免疫反應的調節相關而備受關注。近年來,對於TIM3抑制劑的開發也在穩步進行中,以期能夠解決現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響應率低及耐藥的問題。(表格改編自參考文獻2)TIM3阻斷療法的臨床研究進展在臨床前模型中,TIM3和PD1的共同阻斷治療優於單藥治療,可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抗腫瘤
  • 揭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攻擊癌症機制
    Allison說,揭示每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作用機制為更加準確地理解如何單獨地使用這些抑制劑藥物和將這些藥物與其他的療法組合使用打開大門。當分析浸潤性T細胞時,Wei和同事們發現:(1)抗CTLA-4檢查點抑制劑導致ICOS(一種免疫刺激蛋白)陽性的CD4效應T細胞發生增殖,而且這些細胞與小鼠中存在的更小腫瘤強烈地相關聯;(2)抗PD-1檢查點抑制劑和抗CTLA-4檢查點抑制劑極大地導致CD8 T細胞(T細胞家族中最為強大的殺傷性細胞)發生增殖,而且它們與小鼠中存在的更小腫瘤強烈地相關聯;(3)這些PD-1
  • 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強勢踢館!
    所以除了T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會不會其他免疫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潛藏著強大的抗腫瘤作用?  被你猜到了。今天介紹的這篇文獻就報導了一個全新的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Hu5F9-G4(以下簡稱5F9),這是一種人源化、IgG4亞型、CD47阻斷單克隆抗體。
  • 新一代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突破還是延續?
    然而,利用檢查點機制逃避抗腫瘤免疫反應是癌症的一個主要特徵,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因此授予James Alliso和Tasuku Honjo。他們的基礎科學研究表明,這些IRs是免疫調節的主要機制,通過檢查點阻斷可以重新激活功能失調的抗腫瘤免疫,是抗癌免疫治療的有效靶點。
  • 《Nature》子刊:CD8+T細胞的數量竟決定癌症患者的預後!
    多年來,研究人員在戰勝癌的路上不遺餘力地努力著,愈來愈多的癌症治療方案接踵而至。治好患者、「不留後患」,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終極目標。 近日,埃默裡大學溫西普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這一層面有了新的突破:CD8陽性T細胞的數量竟與多種腫瘤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
  • 實驗性靶向藥abemaciclib可改善乳腺癌晚期的預後
    一項研究發現,實驗性靶向治療藥物abemaciclib(禮來)與芳香酶抑制劑Arimidex(化學名稱:阿那曲唑)或Femara(化學名稱:來曲唑)相結合,可以改善診斷為激素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腺癌的無進展生存期預後。無進展生存期是女性在沒有癌症生長的情況下生存的時間。
  • 洞察| 國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進展
    [注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逐漸成為抗腫瘤領域新的治療熱點,已經在包括NSCLC、黑色素瘤、腎細胞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表現出了臨床有效性,目前FDA已批准七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於數十種適應症的治療。
  • 一文總結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皮膚毒性及處理方法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已成功應用於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目前臨床常用ICIs包括CTLA-4抗體伊匹單抗、PD-1抗體納武利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以及PD-L1抗體阿替利珠單抗。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使用過程中會發生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其中皮膚不良事件是最常見的。
  • 關於腫瘤免疫治療的「明星」——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 你知道多少
    自從上世紀50年代後期出現免疫監視學說,免疫檢查點(PD1、PD-L1、CTLA4等)抑制劑逐漸成為抗腫瘤領域新的治療熱點,已經在包括NSCLC、黑色素瘤、腎細胞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表現出了  臨床有效性,目前FDA已批准七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於數十種適應症的治療。
  • 淺談免疫檢測點抑制劑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
    因此,建立有效的檢查點抑制劑預測性生物標誌物對增加患者治療獲益療效顯得至關重要。目前存在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有:PD-L1表達、腫瘤突變負荷(TMB)、微衛星不穩定性(MSI)和外周血T細胞活性等。   研究表明,如果腫瘤組織微衛星處於高微衛星不穩定(MSI-H)的狀態,那麼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有效率就越好。目前,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已成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重要預測性生物標誌物。事實上,在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中就推薦在所有新診斷的結直腸癌患者中開展MSI檢測。
  • 哪些癌症適合用PD1/國內患者如何買PD1
    在得知杭州五舟能幫忙買到在香港上市且由香港專家開具處方的PD-1抑制劑(Opdivo)後,李先生妻子趙女士(化名)電話聯繫了杭州五舟,杭州五舟醫學顧問就代購PD-1抑制劑(Opdivo)流程向劉女士進行了詳細說明,並建議劉女士親自來杭州五舟一趟,以便能更好的確定患者是否能使用PD-1抑制劑(Opdivo)治療。
  • 用於控制血壓的藥物可以改善癌症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
    羅斯維爾帕克綜合癌症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打破這種動態的方法,以便使癌症治療更加有效。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的《臨床癌症研究》雜誌上,該研究表明,一種廣泛用於控制血壓的藥物可能會改善患者對癌症免疫療法的反應。
  • 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登場 免疫治療迎來新進展
    文丨葉楓紅在PD-1/PD-L1之後,大家一直在探索新的免疫靶點,如今,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終於閃亮登場,可謂是PD-1/PD-L1免疫治療的經典搭檔,這三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分別是TIGIT/TIM3/LAG-3三個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