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控制血壓的藥物可以改善癌症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

2020-10-31 賽醫學

當我們遇到威脅時,刺激「戰「或」逃」反應的生化觸發器可能會幫助腫瘤細胞茁壯成長。

羅斯維爾帕克綜合癌症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打破這種動態的方法,以便使癌症治療更加有效。

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的《臨床癌症研究》雜誌上,該研究表明,一種廣泛用於控制血壓的藥物可能會改善患者對癌症免疫療法的反應。

這篇新發表的文章報導了首次前瞻性臨床試驗的結果,結果表明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與派姆單抗聯合使用是安全的。派姆單抗是一種免疫療法,也被稱為"K藥",已成為新診斷為晚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標準療法。

派姆單抗的作用機制

研究人員還記錄了這兩種藥物共同作用於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細胞的初步證據。

我們知道,壓力會對健康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但在多大程度上,壓力會影響癌症治療的結果,我們還完全不清楚。

我們的同事Elizabeth Repasky博士的臨床前研究記錄了腎上腺素能壓力在免疫系統對癌症的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基於此,我們著手更好地理解這一關係,並探索其對癌症治療的影響。」

——醫學博士希普拉·甘地(Shipra Gandhi),羅斯維爾帕克腫瘤學助理教授,第一作者之一

在羅斯維爾帕克進行的一項小型一期研究中,新診斷出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除了接受抗pd -1檢查點抑制劑派姆單抗的標準治療外,還接受了不斷增加的普萘洛爾劑量的治療,普萘洛爾可阻斷應激激素與細胞相互作用的能力。

研究小組報告說,這種聯合療法是安全的,初步證據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活性,顯示出比單獨使用標準療法預期更高的抗癌反應。

研究結果還表明,減壓可能是實現最佳刺激患者免疫系統和減少腫瘤生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普萘洛爾已經被用於治療或預防包括偏頭痛和各種心臟問題在內的疾病數十年了,在這項關於黑色素瘤的研究中,我們在如何管理癌症患者的壓力方面獲得了重要的見解。

——馬努·潘迪(Manu Pandey),羅斯維爾帕克研究所的血液腫瘤學研究員,第一作者之一

目前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這個團隊的發現。羅斯維爾帕克研究所和其他三個癌症中心正在對這種方法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

●參考文獻●

Gsndhi, S., et al. (2020) Phase I clinical trial of combination propranolol and pembrolizumab in locally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melanoma: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reliminary Evidence of Antitumor Activity.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doi.org/10.1158/1078-0432.CCR-20-2381.

科學出版社賽醫學(sci_med)

科學出版社醫藥衛生分社訂閱號

相關焦點

  • 一種用於器官組織疤痕的藥物或有望改善癌症免疫療法的成功率!
    GKT137831 (Setanaxib)的藥物或能打破促進腫瘤對免疫療法藥物耐藥的「屏障」,藥物GKT137831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用於治療器官纖維化;免疫療法的原理就是利用機體自身免疫系統的能力來抵禦癌症,其成功與否依賴於殺傷性淋巴細胞是否會滲透入腫瘤來抵禦癌變細胞;然而很多患者並沒有反應,通常是因為殺傷性淋巴細胞會被腫瘤的邊緣所阻擋,從而就會抑制淋巴細胞對腫瘤的攻擊;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
  • 腸道菌群控制人體對癌症治療的反應
    「這兩篇文章證明了微生物能夠影響治療效果」,來自NIH的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的免疫學家Yasmine Belkaid說到。過去研究者們經常專注於尋找患者基因組中的的突變,並以此解釋為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治療效果存在個體差異。而如今的這兩篇研究指出除基因組之外,微生物可能也有同樣的影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能夠縮小腫瘤病延長患者的壽命。然而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夠達到此效果。
  • PD1檢查點抑制劑能否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改善了許多類型癌症的存活率,為了提高對ICI的反應率和持久性,正在進行數百項藥物組合臨床試驗。激發這些試驗的一個重要假設是靶向藥物、細胞毒性化學療法和免疫療法本身可以通過多種機制增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反應性,包括增加腫瘤的免疫原性。 期望患者對聯合用藥的反應比對單藥更好。
  • 癌症免疫治療十大挑戰
    相反,一些經歷了數年臨床反應的患者最終仍會經歷癌症的進展。前一種現象稱為「主要免疫逃逸」,後一種現象稱為「次級免疫逃逸」。雖然這兩種不同的免疫逃逸現象(有時稱為抗性)所涉及的機制可以重疊,但它們在時間上並不重疊。免疫逃逸的機制可能與特定的免疫表型有關。
  • 石遠凱:加快我國抗癌藥物基礎研究向臨床轉化 不斷改善癌症患者...
    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醫療科研水平的提高,從而讓急需藥物的癌症患者更快享受到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的治療。  在石遠凱看來,目前我國在腫瘤藥物治療方面,新的治療理念和治療方法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樣。在傳統的化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新發展起來的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方法,使患者的治療選擇越來越精準,治療的效果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 ...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藥物治療也經歷了三次革命,腫瘤患者的生存狀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第一次革命:化學治療第二次革命:靶向治療第三次革命:免疫治療回顧歷史我們才能展望未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顧、見證下這三次革命!
  • 免疫治療藥物為食管鱗癌開啟治療新篇章
    近日,全球首個獲批食管癌免疫治療的藥物帕博利珠單抗(俗稱「K藥」)在國內獲批,用於通過充分驗證的檢測評估腫瘤表達PD-L1(綜合陽性評分(CPS)≥10)的、既往一線全身治療失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治療。這是帕博利珠單抗在國內獲批的第5個適應證,之前獲批適用於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等。
  • 癌症患者免疫營養指南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活著很痛苦,尤其是要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折磨,更是讓人身心煎熬。 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不斷遭遇各種痛苦:手術和麻醉創傷會引起炎性反應,放化療對身體的影響更大,對頭頸部放療會影響進食,而且會並導致黏膜炎,對盆腔放療會導致營養不良、黏膜免疫力下降、腸道菌群紊亂及炎性反應;化療則會影響患者的食慾及食物攝入,導致營養不良、免疫細胞失調等。這些都讓患者備受折磨。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值得一提的是,藥物治療也經歷了三次革命,腫瘤患者的生存狀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第一次革命:化學治療第二次革命:靶向治療第三次革命:免疫治療回顧歷史我們才能展望未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顧、見證下這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化學治療1940年後開始出現的細胞毒性化療藥物。
  • 這些免疫治療藥物來了!免疫治療在研臨床研究盤點
    引言:不斷發展的免疫療法(上海市胸科醫院 王家明)過去幾年,癌症免疫領域發展迅速,免疫治療可以說是其中發展最為迅猛,療效最為確切的新療法。其是一種通過增強免疫系統中某些成分的活性,或者解除癌症細胞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來達到對抗癌症目的的治療方式,屬於生物治療的一種。
  • 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健康界
    把身體比作花園,腫瘤比作花園裡的雜草,免疫治療就好比往土壤裡添加除草肥料,這種肥料能夠使土壤肥沃,控制雜草。但是土壤中肥料過多可能會對花園造成損害。免疫治療作為時下熱門的癌症療法,自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後更受到了多數患者的追捧。那麼,免疫治療適應哪些患者?治療後是否會有不良反應?如果有,怎麼應對?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分為兩種,採取措施來激活或放大免疫系統反應的策略為激活免疫療法,反之,抑制免疫系統反應則稱為抑制免疫療法。免疫療法通過採用調控免疫系統的策略來達到恢復免疫系統平衡的目的。大量的臨床研究已經證明,腫瘤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極大抑制,因此,目前採用激活免疫系統療法來用於腫瘤的治療。
  • 癌症免疫治療的新力量出現!
    腸道菌群失衡會導致疾病包括癌症的發生,與此同時,腸道菌群也可以影響癌症的治療。比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近兩年癌症領域的重大突破之一,然而,有效率僅在20~30%,而在某些類型的癌症中,幾乎沒有響應,並且通常伴有明顯的副作用。有趣的是,最近的人類臨床研究和臨床前試驗表明,檢查點抑制劑的功效受患者腸道菌群的影響。某些腸道細菌菌株可以促進PD-1抑制劑的作用,某些菌株則抑制它。
  • 癌症免疫治療成效取決於合適的生物標記檢測
    研究顯示,多種癌症已顯示對免疫治療有反應。現有不同類型的免疫治療用於治療不同類型的癌症,包括單克隆抗體、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癌症疫苗和其他非特定免疫治療如幹擾素等。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徐成之介紹,免疫治療的概念可追溯到1893年,當時William Coley博士發現,他有部分病人的腫瘤出現炎症和免疫反應的跡象。直到2011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於黑色素瘤。
  • 癌症的免疫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些?是時候該知道了!
    癌症的免疫治療起源很早,起初人們把一些病原微生物注射到患者體內,以激發機體的抗腫瘤活性,標誌著免疫治療的開始,大約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大多免疫治療效果微弱,經過不斷的失敗之後,現在,免疫治療已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
  • 理想血壓控制離不開藥物,SPC時代已來臨
    高血壓的綜合管理是以臨床診斷和評估開始、以非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幹預為基礎、以理想藥物治療為核心的。那麼,應當如何做好高血壓的綜合管理,如何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壓呢?在藥物選擇方面,指南認為理想的降壓藥物應具備以下5大特點:應有證據支持可降低發病率/死亡率;採用每日服藥一次可提供24h血壓控制的藥物;與其他藥物相比,治療費用應具成本效益;患者對治療藥物具有良好耐受性;有證據表明藥物在即將使用還藥物的人群中可顯著獲益。因此,指南推薦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進行初始聯合治療。
  • 癌症患者做細胞免疫治療究竟有沒有效果?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清楚了
    經過大量臨床實踐,在多種腫瘤治療中展示了其良好的應用前景,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時間,改善腫瘤患者的生活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有望達到長期帶瘤生存或徹底治癒腫瘤的目標。」 的William Coley博士在一位晚期癌症患者身上發現,這位患者在感染鏈球菌後,腫瘤竟奇蹟般的消失了,這種讓腫瘤「自發性消退」的現象究竟是偶然還是一種免疫反應帶來的必然結果?
  • 如何預測癌症免疫治療效果?微生物代謝物或給出提示
    檢查點抑制劑是用於增強免疫系統的免疫調節性抗體,可改善腫瘤患者的預後。儘管檢查點抑制劑有重要的臨床益處,仍有部分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不佳,然而,當前缺乏強有力的預測性生物標誌物來挑選適合免疫治療的患者。
  • 「腫瘤-高血壓」新概念:高血壓患者癌症風險高,抗癌治療引起高血壓...
    這篇文章闡述了幾個問題:高血壓的發生是否先於腫瘤;抗癌治療是如何影響患者血壓水平的;對於這類患者何謂適宜控制血壓。 腫瘤伴高血壓:或可首選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對於癌症患者的血壓控制,有專家共識推薦,使用VEGF信號通路抑制劑的癌症患者血壓應控制在,並且在接受治療的第一個療程中,每周應在診所測量血壓一次,在之後療程至少每2~3周隨診血壓一次。
  • 小細胞肺癌患者將迎來免疫治療新藥!
    有50%至70%的SCLC患者對初始化療有反應,但不幸的是,小細胞肺癌的復發機率極高,一旦復發,化療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儘管醫學界一直不斷嘗試改善SCLC的標準治療方法,但此前20至30年中都沒有改變。診斷後平均生存時間為1至2年,只有5%的患者的生存期可以超過2年......這一切,終於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