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藥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
近日,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發布了2020年抗癌藥研發報告,通過統計美國發病率較高的九種抗癌新藥研發情況,展現了抗癌新藥研發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巨大挑戰。癌症已成為美國第二大人口死亡原因,隨著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每年癌症確診和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據統計,40%的美國男性和39%的美國女性將在一生中被確診癌症,20%的全美死亡病例由癌症導致。
-
用於控制血壓的藥物可以改善癌症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
羅斯維爾帕克綜合癌症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打破這種動態的方法,以便使癌症治療更加有效。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的《臨床癌症研究》雜誌上,該研究表明,一種廣泛用於控制血壓的藥物可能會改善患者對癌症免疫療法的反應。
-
PD1檢查點抑制劑能否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
程序性細胞死亡1(PD1)檢查點抑制劑療法是針對免疫檢查點的癌症免疫療法的一種形式。PD-1是與PD1配體1相互作用的跨膜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在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找到PD-1檢查點抑制劑的最佳組合,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結局,這是因為組合使用的抗癌藥具有增加殺傷腫瘤細胞的潛力。
-
最新研究進展|腸道微生物組在改善抗癌治療效果方面的強大作用
然而依然會發現許多不利因素,例如,腫瘤復發和轉移的頻率增加以及新興的癌症耐藥性,此外,大多數抗癌藥物對正常細胞仍具有攻擊性。這些都影響了生活質量,且癌症患者的死亡人數仍然居高不下。我們需要對腫瘤發生基礎的多因素病因有更清楚的理解,這有助於增強抗癌治療的有效性。
-
癌細胞可轉化為脂肪細胞?看最新研究怎麼說—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腫瘤會隨著對微環境信號的動態反應和治療幹預後的耐藥性發展而發展,可能會經歷數輪潛伏期和激活。惡性腫瘤會通過淋巴或血液向周圍組織或器官轉移,手術切除後容易復發,而這正是惡性腫瘤的可怕之處!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布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
不論你是藥物研發人員、患者、護理人員,還是只想增進對癌症的了解,這份報告都能給你提供有益的信息。今日,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與讀者分享這一報告的精彩內容。 幾十年來免疫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奠定了腫瘤免疫學療法誕生的基礎,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對NTRK基因的基礎生物學研究和發現NTRK基因融合促進多種癌症的生長最終帶來了FDA批准的「不限癌種」療法larotrectinib和entrectinib。
-
向癌症進攻,這些藥品武器你了解嗎?
在癌症治療中,應該說靶向藥物治療是精準診斷基礎上的精準治療,通過精確地找到疾病治療靶點,並對疾病狀態和治療過程精確監測,最終實現對不同患者和疾病不同狀態的精準治療,達到提高疾病治療效果的目的。③免疫治療藥物。
-
抗癌藥物發展的「三大革命」: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
《科學》雜誌對腫瘤免疫療法的評論是:「是癌症治療的一個重大轉折,長期以來嘗試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的努力終於取得了成功!」「癌症免疫療法」成功進入臨床應用,是最近抗癌領域最令人振奮的消息,醫生、科學家、患者、大眾和媒體都對這一進展非常興奮。一、化療是抗癌藥物的第一次革命,是治療癌症有藥可用。
-
「腫瘤-高血壓」新概念:高血壓患者癌症風險高,抗癌治療引起高血壓...
在同時並發高血壓和肝細胞癌的患者中,患者循環血管緊張素水平升高。 降壓藥與癌症關係結論尚不一致 雖然有必要進行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明確降壓治療是否可降低癌症風險,但鑑於倫理上的考慮,以及時間、成本及真實世界患者的局限性,這類試驗或不可行。不過真實世界數據,比如癌症註冊、電子病歷等有助於提供證據。
-
PhRMA:生物製藥行業致力提升癌症患者獲益,1100多種潛在創新藥物正在開發中 | 新聞稿
,並在嚴峻的臨床環境中不斷取得癌症研究新成果。該報告探討了藥物開發過程中的挫折,但也認識到失敗可以轉化為經驗和知識,並不斷推動未來的研究。生物製藥行業目前正在開發1,100多種潛在的抗癌藥物,並致力於將癌症從致命性疾病轉變為可控制的慢性病。報告中的統計數據展現了這一過程必經的挫折與挑戰,以及經過多年研究和挫折而終獲新療法所代表的進步與突破。PhRMA總裁兼執行長Stephen J.
-
中國抗腫瘤創新藥物臨床研究成果「登陸」頂尖醫學期刊
中國抗腫瘤創新藥物臨床研究成果「登陸」該雜誌,此前未有報導。李進告訴記者,目前在中國,大約30%-40%的患者初診時已是結直腸癌晚期。 李靜 攝據悉,結直腸癌是全球高發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其發病率也在不斷攀升,尤其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發病率進一步升高。
-
新型癌症藥物首次臨床試驗效果驚人:一半患者腫瘤停止生長,甚至...
這項旨在測試該藥物安全性的新研究發現,單獨使用該藥物或使用鉑化療的患者中,有一半的患者的腫瘤停止生長,有兩名患者的腫瘤縮小或完全消失。細胞內DNA的損傷是癌症的根本原因,但它也是腫瘤的一個基本弱點,進一步破壞它們的DNA或攻擊它們修復DNA,癌細胞就會被殺死。新的第一階段試驗首次測試了阻斷一種名為ATR的關鍵DNA修復蛋白的新藥物家族。
-
百濟神州:聚焦我國高發癌症疾病譜 攜手探研腫瘤治療新未來
他指出:「國內臨床腫瘤學在發展之初即確立了以綜合治療為主的發展方針,在此基礎上,外科治療、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在後續得到了長足發展,帶動腫瘤防治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靶向治療、免疫療法等創新療法為實體腫瘤的治療開闢了新的探索領域。我相信傳承積累與創新探索是推動腫瘤治療水平發展的兩大關鍵要素,期待在未來能繼續發揚光大,將偶然性的創新成果轉化為必然性的治療策略,為更多患者帶來福祉。」
-
複方喜樹鹼抗癌藥物進入臨床推廣
由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複方喜樹鹼抗癌藥物已進入臨床推廣,效果喜人。這是記者日前從在京舉行的「靶心抗癌新藥復生康臨床療效研討會」上獲悉的。 據專家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拓撲異構酶是直接控制癌細胞生死存亡的酶,只要能清除它,癌細胞就會死亡。如果把癌症的治療比作打靶的話,那麼癌細胞中的拓撲異構酶(Topol)就是癌細胞的靶心所在。而臨床上喜樹鹼能夠抑制、破壞拓撲異構酶的活性,在清除拓撲異構酶有獨特的作用,殺癌效果好。因此,作為能有效抑制拓撲異構酶活性的喜樹鹼製劑,也成為抗癌藥物研究的熱點。
-
聚焦患者關愛助推肺癌防治 中國癌症基金會搭建腫瘤防治平臺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 12月2日,由中國癌症基金會主辦的「肺越未來」患者關愛項目在京啟動,該項目旨在為中國肺癌患者提供專業、科學和持續性的關愛服務,同步建立智能化的網際網路平臺,讓廣大肺癌患者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關愛服務。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肺癌已經連續十年霸佔中國惡性腫瘤死亡率和發病率榜首,成為我國「第一癌」。
-
蘆筍抗癌不是傳說 科學研究支撐是王道
在我國,自從1985年12月9日《參考消息》翻譯轉載上述《蘆筍治痙》- -文後,國內許多科研機構紛紛開展相關研究,目前在蘆筍提取物抗癌機理研究方面取得很大突破,蘆筍治療癌症已應用於臨床實踐,並研發出癌症治療藥物。 孫燕,1956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教授,現任國家藥品(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聚焦癌症治療!幹細胞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可能
事實上,幹細胞治療癌症已有多年的研究歷史。截止2020年10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床試驗註冊庫http://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註冊的幹細胞治療癌症相關的臨床研究項目有4000多項。
-
天然產物抗癌:我國腫瘤藥物開發的優勢方向
從天然產物中獲取抗腫瘤藥物是目前國內外腫瘤藥物開發的熱門領域。我國作為一個天然產物大國,除了擁有巨大的天然產物資源,還擁有源遠的天然產物開發和使用歷史,因此,我國有眾多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天然抗瘤藥物的開發。下面筆者與大家來看一看目前開發最為成功的幾大類天然抗癌藥物。一.
-
多篇突破性研究直擊抗癌藥物新發現
日前,一項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格拉斯哥大學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就開發出了一種名為mito-priming的新技術,該技術能夠幫助研究者們識別新型有效的抗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