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 12月2日,由中國癌症基金會主辦的「肺越未來」患者關愛項目在京啟動,該項目旨在為中國肺癌患者提供專業、科學和持續性的關愛服務,同步建立智能化的網際網路平臺,讓廣大肺癌患者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關愛服務。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肺癌已經連續十年霸佔中國惡性腫瘤死亡率和發病率榜首,成為我國「第一癌」。
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左六)、國家衛健委宣傳司新聞處處長劉哲峰(左八)、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腫瘤第二事業部副總裁陳少峰(左一)等共同啟動「肺越未來」患者關愛項目。牛宏超攝
早診早治相差1釐米都有生存期之別
目前在我國,近70%的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是晚期,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超過5%。據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四川華西醫院肺癌中心主任周清華介紹,我國目前肺癌患病呈現增長快,診斷晚、病死率高,肺癌診治碎片化。
「肺部是呼吸器官,與致癌物的直接接觸較多,因此發病機率更高。」國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在介紹肺癌的致病因和發病機理時提到。因此,抽菸、廚房汙染等對肺部的不友好常常成為肺癌的誘因。
「從50年代以來直至當下的多項臨床研究已經表明,菸草與肺癌的發生有明確的因果關係。根據目前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80%以上的肺癌死亡都歸因於菸草的使用,包括一手煙、二手菸和三手煙。菸草中包含近七千種化學物質、幾百種有害物質;其中,明確的致癌物質有69種。」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副會長、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支修益教授表示,有長期吸菸史的肺癌患者對治療產生負面應答,一方面是增加了肺癌外科手術的風險,另外一方面是關於長期吸菸的肺癌患者對分子靶向藥物的應答與不吸菸肺癌患者有明顯差異。
而肺癌之所以難治癒,主要原因是先兆不明顯,發現即是中晚期,治療效果差強人意。如果能夠早期發現,經過規範化治療,1釐米以下的肺癌治癒率可達90%,2至3釐米的治癒率則為85%左右,每差別1釐米就會帶來患者生存期的差別。
治療與減負關注患者經濟與心理雙重壓力
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最新成果顯示,在近30年裡中國大陸人群中,以肺癌和肝癌為首的惡性腫瘤疾病負擔快速上升。
「肺癌在預防、早期診斷及治癒性治療方面,仍存在諸多『鴻溝』,大多數肺癌在診斷時已進入中晚期,五年治癒率仍較低,肺癌醫療費用仍居高不下等。」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呼籲,在關注肺癌患者軀體痛苦的同時,還應關注患者心理和經濟上承擔的壓力。
據一項關於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顯示,中國一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最後三個月的平均醫療花費大約16955 美元,就算其中有一部分可以醫保報銷,也已遠遠超過大多數中國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程度。
著名演員葛優也是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在聽了十多位平均生存年齡超十年的肺癌患者現場生動告白後由衷點讚,並現場呼籲注意肺癌防範。牛宏超攝
聯動多方力量,關愛肺癌患者
對此,趙平教授呼籲利用「網際網路+醫療」動員國內優質的抗癌資源,組織國內最優秀的預防和治療的專家,給民眾提供科學、易懂的抗癌知識,幫助患者能夠儘快儘早得到治療。
「首先是地域問題,地廣人多的國情導致各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而且全國腫瘤防治力量薄弱、分散且各自為政。基於以上兩點,國內急需統籌資源組建全國腫瘤防控的網絡。但是又面臨腫瘤防控嚴重投入不足,重治輕防仍然嚴重等問題,需要高水平的專家團隊指導。」趙平表示。
日前,中國癌症基金會聯合羅氏啟動「肺癌患者關愛項目」,藉助雙方在腫瘤領域的專業優勢強強聯手,通過「網際網路+線下」的聯動幫助患者獲得更專業、科學和持續的醫療服務。
「我們將秉承『患者為先』的理念,為患者提供從預防、診斷、治療到康復的全病程疾病管理,延長患者生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少峰介紹,目前這個項目已獲得類眾多肺癌領域專家的參與和支持。
「癌症基金會搭建一個平臺,邀請全國最優秀的肺癌內外科治療、病理研究等領域的專家一起為我們的肺癌患者、高危人群提供幫助。」趙平表示,鼓勵專業醫生更多地參與科普內容創作,同時與主流媒體進行內容合作,摒棄過去以流量為導向的內容創作模式,保證醫學科普的權威性、科學性、精準性。
據了解,「肺越未來」患者關愛項目近期將在中國癌症基金會官網上線,屆時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石遠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周清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支修益、上海肺科醫院周彩存、上海胸科醫院陸舜等國內一線肺癌治療名醫將在線對有需要的肺癌患者進行複查、解疑答惑。
推薦閱讀:
民建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
農工黨十六屆二中全會在京召開 陳竺:各項工作實現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