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當前位置: 視頻北京 > 醫德昭 > 第十八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肺癌防治專題
文章來源:首都之窗 發布時間:2012-11-03 14:17
訪談時間:20120427
嘉賓: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中心主任、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 支修益教授
簡介:從4月15日到21日第1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飲食與癌症,針對這個主題我們請到了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中心主任、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為大家分析肺癌發生的原因、肺癌的治療及進展,以及肺癌預防的科學常識
支修益教授簡介
1978年考入首都醫科大學,2003年畢業後分配在北京胸科醫院胸外科工作20年,2003年從美國邁阿密研修回國後調任北京宣武醫院任胸外科主任,兼任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腫瘤學系常務副主任兼肺癌學組組長,胸心血管外科學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胸外科學組組長。
世界華人胸外科學會副會長
北京醫學會胸外科學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常務副會長
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會肺癌學組組長
中國癌症基金會控煙與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
衛生部臨床路徑審核專家委員會胸外科專家組組長
衛生部《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2011)專家組組長
特需門診時間:星期一上午:8:00-12:00
特需預約電話:83198150,83198151
主持人:各位親愛的首都之窗網友,大家下午好。這裡是由北京市衛生局與首都之窗聯合推出的「醫德昭」系列訪談現場,從4月15日到21日第1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飲食與癌症,針對這個主題我們請到了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中心主任、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為大家分析肺癌發生的原因、肺癌的治療及進展,以及肺癌預防的科學常識,現在請支教授跟網友打個招呼。
支修益:網民朋友們,大家好!
每年的4月15日到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是第1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作為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我也是這個項目的總負責人。4月15日在北京的啟動儀式之後,全國30多個省市都在進行各種各樣和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包括專家訪談和義診諮詢,還有健康大課堂。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健康科普傳播的過程,把癌症可防可治,癌症規範化治療,癌症科學康復這些科普知識通過媒體告訴給百姓和社會,這也是中國抗癌協會舉辦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初衷。隨著18年來舉辦腫瘤防治宣傳周的經驗積累,從2010年開始,我們把每年宣傳周的主題都確定為「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各省市抗癌協會結合不同地區的癌症發病率和癌症譜的變化,中國抗癌協會各專業委員會結合具體癌種情況都可以確定一個副標題。我們中國抗癌協會總會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副標題是「飲食與癌症」。
一、2012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主題和活動內容
主持人:這是基於什麼樣的數據研究來定這樣一個主題,您說我們是根據哪些科學數據來確定的?
支修益:以往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每年都有一個主題,比如說控煙與肺癌,肥胖與癌症,18年來幾乎羅列了同腫瘤發生、癌症預防和早診相關的主題,包括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呼籲規範化治療,重視科學康復,戒菸限酒和科學鍛鍊等等,幾乎所有相關主題這些年都已經囊括了。後來經過討論認為,不能每年腫瘤防治宣傳周都變換主題,應該進行調整。通過我們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辦公會和秘書長辦公會討論,以及科普工作部的科普工作會議討論,一致同意把每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主題都鎖定為「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各地區結合癌譜變化調整各地區的副標題,像廣東地區鼻咽癌比較多,河南地區食管癌比較多,北方地區的肺癌高發,還有東方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特點,確定相應的副標題;我們中國抗癌協會有30多個專業委員會,每個專業委員會都會結合自己癌種的發病特點、診斷技術、和治療進展舉辦各種各樣的、形式豐富多彩的科普宣教活動,把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搞得更好。
確定「飲食與癌症」作為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副標題,是同近年來許多偽科學關於功能食品防癌治癌的邪說有關,社會上關於茄子和綠豆防癌致癌的傳說衝擊我們目前的科學防癌治癌的主流科普宣教市場。像張悟本之流前幾年散布和鼓吹的茄子、綠豆可以治癌、防癌的邪說對社會對百姓影響很大。所以我們中國抗癌協會確實得要有我們自己的科學的聲音,如果科學防癌規範治癌的科普主陣地上沒有我們自己的正確聲音去影響民眾,才會為張悟本這些偽科學提供陣地舞臺。
主持人:醫學領域的科普新聞也好,還是大家關注的疾病防治和早診早治也好,醫學科普是一門專業的科學,必須得需要科學常識和醫療診療知識,大家才能客觀和科學理性的認識事物。
支修益:是的。不論是藥品還是食品,如果真對抗癌防癌有作用,就需要提供臨床研究的科學證據,需要提供循證醫學的證據。作為政府,作為衛生部,作為中國抗癌協會,要把這些科學的正確的科普信息通過媒體傳播出去,要主動佔領科普宣傳的這個主陣地。這也是今年包括每年舉辦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初衷。
主持人:您是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的部長,您能否介紹一下本屆防治宣傳周有什麼樣的活動?
支修益:4月15日我們在北京舉辦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是在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門診樓前的廣場上,我們邀請到了中國科協,國家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和中國癌症基金會的領導,和癌症防治相關領域的院士和專家。啟動儀式上,我們中國抗癌協會發表一個關於「飲食與癌症」的專家共識,共識倡導科學飲食,通過健康飲食減少肥胖有效地預防腫瘤,通過早診早治可以早期發現腫瘤,通過規範化治療,可以給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同時要確保癌症患者有一個很好的生活質量。第十八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之後,我們召開了專家-媒體共識會,來自首都的50多家主流媒體出席了啟動儀式和專家-媒體共識會議。中國抗癌協會和中國癌症基金會的三位院士和專家教授,回答了媒體朋友們帶著百姓關注提問的一些問題,一些熱點問題。作為癌症患者有許多的疑惑和問題需要諮詢,我們在腫瘤防治宣傳周專家-媒體共識會現場做了很好的回答。與此同時,中國抗癌協會在全國各地的團體會員單位、各省市抗癌協會,各省市癌症中心,包括一些省市的肺癌中心都舉辦一些媒體訪談、健康大課堂和義診諮詢活動,同時把一些腫瘤防治的科普書籍,通過健康社區傳遞給社會,發送給百姓。特別希望我國一些大的醫療中心、腫瘤中心和肺癌中心,通過今年的腫瘤防治宣傳周科普宣教活動以及健康大課堂等多種形式的相應互動,讓百姓覺得癌症並不可怕,癌症可防可治,早期癌症通過微創手術可以獲得臨床治癒,中晚期癌症同樣可以有效地延長生存期,給癌症患者帶來生存的同時,也提供了很好的生活質量。即使對於晚期癌症患者,也並不是說治和不治一個樣,通過有效治療,既能能緩解症狀,減輕痛苦,同樣可以延長生命。不論是什麼部位的腫瘤,什麼類型的癌症,即使是晚期腫瘤患者,我們也希望讓這些癌症患者能夠體面地接受治療,有尊嚴的接受治療。
現在我們的外殼治療技術越來越微創,藥物療效越來越好,毒副作用越來越少,確確實實可以讓部分癌症患者能夠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每天吃一片藥就可以很好的工作生活。
主持人:您說的讓我很受啟發,癌症並不可怕,前提是要尊重醫學常識,尊重生命。
支修益:對。我們真想通過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通過媒體告訴社會、政府和百姓,癌症是人造疾病,癌症是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癌症是常見病,多發病。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你願意或者不願意,它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由於我們國家許多地區,全球許多國家都呈現出老齡化進程加快,去年聯合國政府首腦非傳染性疾病健康論壇上,主題就是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與會的各國首腦都認為,目前許多慢性生活方式疾病都同老齡化趨勢加劇加快有關係,我們國家也一樣如此。到現在為止,中國每年新發生癌症的患者在270萬左右,每年死亡的癌症患者在150萬以上。去年北京市應該有接近4萬人死於癌症,佔整體死亡人群的20%以上,而肺癌是惡性腫瘤死亡的第一殺手,男性肺癌發病率最高,死亡率也最高,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第一,肺癌死亡率居首位。
所以,今天特別想同首都之窗的網民朋友們,更多地談一談肺癌防治,肺癌早期發現,和肺癌規範治療方面的信息,願意同大家共享和分享一些信息。
二、肺癌的發病趨勢和發生原因
主持人:這裡我想問您,就您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和信息來看,我們現在肺癌的發病趨勢,包括它在不同地區的發病率,還有肺癌的發生原因是什麼?
支修益:談到肺癌的發病原因,概括地講是「吸菸+六化」導致肺癌高發。吸菸包括一手煙、二手菸和三手煙。我們知道,菸草中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幾百種有害物質,目前已經知道的有69種致癌物質。菸草致病同SARS和愛滋病不盡相同,它不是傳染性疾病,吸菸相關疾病是一種慢性生活方式疾病,是一種滯後的健康危害行為。菸民吸菸之後並不是在一個禮拜或兩個禮拜生病,也不是在一年或兩年內就發病,它是一個滯後的慢性發病方式,在你吸菸20年、30年、乃至40年後才表現出菸草對健康帶來真正的威脅,這也是很多中青年菸民忽視吸菸有害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們希望把吸菸有害健康和滯後的健康危害告訴菸民告訴大家,菸草對你的健康損害是滯後的過程,等你抽菸超過30年,年齡步入老年,機體抵抗力開始下降以後,這時候菸草殺手作為「敵人」就會對你構成威脅。
主持人:菸民是肺癌的易感人群?
支修益:對,我們叫肺癌高危人群。目前全球有11億菸民,其中接近3.5億在中國,如果中國政府再不加大控煙的力度,這種吸菸狀況繼續持續下去的話,中國的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未來的30年都不會下降,吸菸同肺癌的相互關係是一個劑量-效應關係,同每天吸菸的支數、吸菸的煙齡密切相關。如果每天吸菸超過20支,煙齡超過20年,吸菸指數超過400,我們就把這組菸民列入肺癌的高危人群。
另外,我也想告訴大家,菸草公司所說的低焦油煙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肺癌的發生。我現在明確的告訴大家,這是菸草公司的一個騙局,這是菸草公司的一個謊言,還真不是一個美麗的謊言,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利益謊言。因為低焦油香菸在50年前就開始研發,在40年前就開始在歐美國家應用,在中國也有30年的歷史了。現在,幾十年過去了,事實證明全球並沒有因為低焦油煙的使用而降低肺癌、心腦血管疾病、肺心病和冠心病的發病率,這些疾病都沒有明顯下降。反過來根據我們的臨床研究,按吸菸和疾病的劑量-效應關係,每天吸菸10支、20支、30支,吸菸超過20年、30年、40年,吸菸相關疾病也是明顯上升的。現在媒體正在熱炒著的要把低焦油技術入選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和前不久熱炒的「菸草院士」,其核心內容就是低焦油技術,這都是30、40年前早就使用的技術。現在大量事實已經證明低焦油並沒有降低菸草暴露的危險因素,低焦油香菸沒有降低或減少吸菸相關疾病。我們要明確地告訴菸民,告訴社會,告訴政府。另外,中國還有7.4億的被動吸菸人群,這種二手菸或三手煙的暴露同樣會對百姓帶來健康危害。在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立法步驟必須加速。
主持人:二手菸的危害有多大,有沒有數據表明?
支修益:二手菸的危害等同於一手煙。主流煙就是菸民吸進去的煙,菸民吐出去和菸草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我們叫做側支流煙,側支流煙和菸民一手煙中的有害物質是等同的,同樣包括4000種化學物質,幾百種有害物質和69種致癌物質。總之,我想強調的是一手煙和二手菸的健康危害是等同的。中國二手菸的暴露人群達到7.4億,男性遭受二手菸暴露的人群接近60%左右,女性則接近70%。很多女同志在丈夫出差前,除了幫他收拾服裝和洗漱用品之外,總是不會忘記把香菸放進行李中。目前我國家庭中二手菸的暴露率高達82%。我們真心希望菸民朋友們為了您家人和親人的健康,不要在室內吸菸。另外,還有35%的二手菸是在工作場所,55%是在公共場所。我們勸告菸民朋友們,你的確有吸菸的權利,你十分喜歡吸菸,吸菸能減輕疲勞和提神等等,不管您有什麼樣的理由,我們都認可。但是您不要讓人家不吸菸的人遭受二手菸的暴露啊,其實,在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吸菸,讓周圍的同事和親朋好友遭受二手菸的暴露是十分不道德的行為。我們希望儘快從國家層面儘快立法,在所有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北京市走在了全國的前面,通過地方立法,在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通過北京人大常委會和北京市政府令的方式規定在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奧運會期間又進一步補充完善並明確哪些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北京奧運會給全世界展示了無煙奧運的榜樣性作用。現在北京計程車裡面90%以上的吸菸行為都消失了,而在奧運會以前,北京90%以上的計程車裡面都有煙味。我真心希望通過地方立法,特別是通過國家層面的立法使我國二手菸和三手煙暴露的機率儘快減少。
主持人:我們知道,在公共場所比如說飯館區分了吸菸區和非吸菸區,從科學角度來說,從科學角度來說,同樣一個屋子下,這種作用大嗎?
支修益:在室內劃分吸菸區和非吸菸區是不對的。你說我現在距離你多遠,您坐在這兒是吸菸區,我再退後兩米就是非吸菸區,根本達不到遠離二手菸的目的。在密閉的環境中,越高級的飯店,室內所有空調都是密閉系統,室內吸菸通過空氣交換系統,其他房間的客人也會受到影響,更何況是同一個房間。只要室內吸菸都不是科學規範的吸菸區,菸民吸菸就應該去室外去吸,像國家衛生部機關包括現在的無煙醫院建設都明確規定吸菸區建在室外的特定區域。有一些中重度菸民確確實實是演變成尼古丁依賴性疾病,已經成為尼古丁依賴了,已經成癮了,如果您菸癮犯了想吸菸時,請你一定要到室外吸菸。我們發現,很多的高檔餐館並沒有因為遵守公共場所禁止吸菸,規定顧客在餐廳禁止吸菸之後影響營業額影響買賣。無論是英國的經驗,歐洲的經驗,和亞洲很多國家的經驗,包括我們北京的經驗,嚴格遵守禁菸條令,禁止在餐廳內吸菸,並沒有影響餐飲店的生意額。
主持人:我今天做訪談之前特意在微博查了一些網友的留言。網友說空氣中的PM2.5的汙染,致癌的發生率已經和吸菸等同甚至超過於肺癌的發生率,您認同這個說法嗎?
支修益:我覺得有些同志的觀點是有道理的,不同地區PM2.5汙染和菸草暴露對於肺癌和呼吸疾病的健康危害排序是不一樣的,因為在不同的地區PM2.5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些現代化大城市,PM2.5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在這些地區PM2.5汙染和菸草暴露對於肺癌和呼吸疾病的健康危害排序是一樣的,可以說對於肺癌的危險因素是同等重要,而在青海、新疆或西藏等地區,吸菸就是首要因素。我們剛才說的「吸菸+六化」,其中一化就是指老齡化進程加劇,其他包括了城市工業化和現代化,農村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加快,所帶來空氣和環境汙染化加快。空氣和環境汙染包括二個方面,一個是室外空氣和環境汙染,另外一個是室內小環境汙染,包括廚房油煙汙染和室內裝修材料所帶來的汙染,當然室內小環境汙染還包括二手菸和三手煙的暴露。其實生活方式不良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肺癌發病同樣是很重要的因素,吸悶煙喝悶酒,特別是在婚姻、事業、家庭等出現問題時,吸悶煙喝悶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更為突出。
談到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我們知道北京居民解放時的的平均預計壽命值跟共和國同齡,建國的時候是1950年,當時北京市居民平均預計壽命值是50歲,2000年超過了70歲。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177648705人,佔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上升1.9% 。而60%腫瘤發生和70%癌症死亡發生在65歲以上。2011年北京城市居民的平均壽命值已經到了80歲,女的超過80歲了,男的接近80歲。人口老齡化本身就是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增加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工業現代化,城市工業化,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我希望人類在努力創造舒適的文明生活的同時要重視如何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幾百年後還能有更好的空間生存、繁衍、發展,為人類創造更多的文明。日趨嚴重的空氣汙染和環境汙染,已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時候了!現在的大都市像首都北京幾百萬輛的汽車,幾千個建設工地,和諸多因素產生造成的空氣汙染,還有這麼多的化學汙染,食品汙染、環境汙染,確實給在現代大都市生活的民眾帶來嚴重的健康挑戰。像北京這樣的空氣中重度汙染地區,PM2.5的汙染真是等同於吸菸的健康危害,特別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因為這種PM2.5的顆粒飄浮在空氣中,整個工業化現代化城市中的空氣塵埃顆粒表面都包含有各種有害物質,它可以吸到肺裡面去,鑽到肺泡裡面去,停留在肺組織內,時間累計長了以後,10年,20年,30年以後肯定對肺部疾病特別是肺癌的發病升高起到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比如在青海,新疆,西藏地區,那裡的PM2.5的汙染因素就不是主要因素了,吸菸應該是主要危險因素。
我想告訴菸民朋友的是,同樣生活在一個PM2.5汙染的城市,同樣每天面對大量的汽車尾氣,還有各種各樣的公共汙染物都是我們大家共同面對的。但是你外加了一個重要的氣道汙染因素,就是吸菸。即使你生活工作的地區PM2.5汙染的危害大於菸草,也不要因為這個因素去找藉口吸菸。北京市政府在緩解交通堵塞減少汽車尾氣汙染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汽車排氣量品種,汽車尾號交通管制等,起到了一定緩解。真心希望我們共同努力,通過政府、社會、百姓的共同關注與參與,把北京的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還北京一片藍天。
另外一方面想強調的是北京堵車交通堵塞的嚴峻情況,外地人把首都北京稱為「首堵」,現在在年輕人把二環和三環堵車命名為「MP2,MP3」,MP,Moving Parking,就是英文中流動停車場的意思。年輕人一打電話問朋友開車到哪兒了,回答:MP2,就是在二環堵著呢回答:MP3,那就是在三環堵著呢,如何加強現代化大都市的交通管理日顯重要。越堵車,總是啟動-停車,加油熄火,汽車尾氣汙染就越嚴重,長期下去,城市空氣汙染和環境致癌因素怎麼能減少呢?當然,治理汽車尾氣和空氣汙染,減少環境和職業致癌因素是政府行為。普通百姓怎麼保護好自己工作生活的環境,每個人都能伸手夠的著的,一是遠離菸草,拒絕二手菸;第二就是要警惕廚房油煙汙染,畢竟在家炒菜做飯吃飯的人還是主體。
主持人:有沒有研究表明,我們的廚師或者是家庭主婦患肺癌的發病率要高於不進廚房的人群?
支修益:我們國家在廚房油煙汙染這方面投入的研究力度並不夠,研究的項目不多。而西方人主要是吃西餐,沒有中國飲食烹調的這種廚房油煙汙染。近年來,已經有很多的醫療中心和CDC開始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前些年,立一個公共衛生項目要考慮社會安定,如果研究結果提示說廚師患肺癌的風險明顯要比其他行業高的話,會對廚藝職業保護帶來的混亂局面,現在已經進步很多了,期待著這些研究結果的問世。全球都喜歡中國的好吃的食品,食物好吃,結構合理,但我們中餐的烹調方式真是不健康。一個是廚房油煙汙染,很多老房子家的廚房是同臥室連著的,如果廚房通風不好,臥室通風也不好,抽油煙機安裝和使用再不科學不正確,廚房油煙汙染就是一個潛在殺手。正確的抽油煙機的有效高度是90釐米,過低或過高都會導致效果不佳,並沒有起到抽油煙機應該起的作用。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科學使用,一些大媽,阿姨們在炒菜以後冒煙了再開啟油煙機,炒菜結束剛不冒煙就關上抽油煙機了,這些都不對,應該是炒菜之前就把抽油煙機打開,炒完菜之後抽油煙機再開五分鐘。還有就是食用油的選購和使用。
主持人:對,我特別想問這您一點,怎麼儘量減少它的傷害?
支修益:我們知道,不同的食用油燃點不一樣,橄欖油是80度,菜籽油是250度左右。食用油的燃點越高,炒菜時散發出來的有害物質就越多。煎炸炒烤過程中在食用油的燃點值界時散解的有害物質,再加上廚房的燃氣燃料,有的是煤氣做飯,有的是用煤球既取暖又做飯,這些廚房油煙中的有害氣體肯定會對長時間從事廚藝的人是一種健康危害。希望長期從事廚藝的家庭主婦們要注意保持廚房良好通風,要科學選用安裝使用和維護抽油煙機,定期把抽油煙機清洗一下。有時候清洗抽油煙機的時候發現管道裡炒菜的廚房油是厚厚的一層,粘附在管道壁上,試想一下這些廚房油進入氣管和支氣管內,並粘附在支氣管管壁上的結果。還有需要提醒網民朋友們的就是要儘量減少在家煎炸烤食品,如果你真喜歡吃煎炸烤食品,可以到燒烤店去品嘗。這次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啟動儀式上,我呼籲媒體朋友一定要告訴百姓,中國飲食的烹調過程,烹調方式對肺癌發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我們希望除了健康飲食結構的調整,在烹調過程中倡導有一個健康的烹調方式。
主持人:謝謝您,我們來看網友的留言。網友說,我就想問問支教授,您現在每周出診幾次,怎麼才能掛到您的專家號?這個問題您肯定也是碰到不少了吧。
支修益:是的。一開始我在宣武醫院既有專家門診,又有特需門診。後來由於多種因素專家門診的出診不能保證,有時候有外科手術,有時外出會診。以前出專家門診掛了幾十個號,給每位就診患者會診的時間太短,既保證不了時間,也不能確保門診質量,最後也解決不了患者想要解決的疑惑和問題,最後我只出特需門診了。
很多前來就診會診的患者都是在其他醫院看完病、拿到病理診斷完成肺癌臨床分期之後到我的特需門診來尋求治療方法的。如果患者大老遠來北京到我特需這兒開胸部CT,做核磁檢查的話,就不合算了!其實有一些在專家門診就診就能夠解決問題,這些患者本不需要在我特需這兒看。你可以診斷搞清楚了之後,再到特需門診這兒來,我們共同商量,制定計劃。
肺癌特需門診是每星期一上午。
每次預約會診的病人是8人,最多的是不超過15個病人。因為我認為,你一個上午要看更多的病人,就是對已經掛號預約就診的病人是不公平的。希望我們特需門診的醫生給每位病人至少15分鐘以上的問病情,交流溝通,提治療意見,給治療方案,同時也希望特需門診的專家們,不論是對於每一位就診患者每次看病的時間是15分鐘還是20分鐘,都應該有3-5分鐘的科普教育和方案的指導。
主持人:您看的每一位患者的過程中都能做到這種科普知識的宣傳和指導嗎?
支修益:那是肯定的,我的特需門診肯定要保證留出3-5分鐘這個時間段,寧可晚結束門診。特別是針對菸民患者,我要告訴他,儘快戒掉菸草;針對癌症有恐懼感的肺癌患者,一定要加上心理諮詢和心理支持;針對肺癌治療方面有疑惑疑慮的患者和家屬,我們要用百姓聽得懂的科普語言介紹一個新技術,一種新藥物。我特別想告訴腫瘤病人,得了癌症並不可怕,也不是你有多倒黴,目前全國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肺癌患者,我們身邊很多勤勞工作的朋友、領導也都是肺癌患者。正是由於有了許多新技術新藥物,目前早期肺癌完全可以得到臨床治癒。
我的肺癌特需門診是每周一上午。宣武醫院特需門診護士長專門在禮拜四、禮拜五開放預約電話:83198150或者是83198151。
我已經同我們宣武醫院特需門診護士長講,在每年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國際肺癌關注月,世界癌症日的時候,我的特需門診不限號。在重要的健康宣傳日、宣傳周或關注月期間,我特需門診可以晚一點兒結束,或者早一點兒到診室,比如我可以七點半就開始看,那七點半到八點能就能夠多看2-3個病人,一個小時一般就能看四五個病人,最多是看五六個病人,一個上午絕對不能超過20個。如果超過20個病人,每個病人的會診質量肯定會有所下降。
主持人:這也是對病人負責的態度。
支修益:其實全國很多醫院的特需門診都在推行分時段就診,和分層就診的模式。看特需門診之前一定要先看專科門診或專家門診。並不是說我們多有名氣,不喜歡開檢查單和化驗單,只是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多會診幾個病人,特別是外地慕名前來的肺癌患者。我們比較專一專業,尤其我作為一名胸外科醫生,嚴格講是一名肺外科醫生,更具體講我是一名肺癌外科醫生,就單一看肺癌門診,做肺癌手術,出肺癌治療方案。作為一名只看肺癌預防、診斷和治療的醫生,我已經工作30年了。建議初次來肺癌中心就真的肺癌患者,能夠先看專科門診或者專家門診,然後帶著專科門診或者專家門診的資料和診療意見到我的特需門診來,這也是提高特需門診效率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術環節。有的肺癌患者從外地來北京看病會診,認為當地的醫學影像資料就不帶了。錯了!應該把當地醫生給你開具的診斷結果,照的胸部CT和氣管鏡結果都要帶來,不論是相差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三個月,以往的資料要同現在的醫學影像資料進行對比。不管是評價一個疾病的進展狀況,還是治療效果的評估療效,以前的檢查結果和相關數據都很重要,因為沒有以前的影像資料就沒法同治療後進行對比。希望通過我們的訪談節目告訴外地病人,如何來北京看肺癌門診,如何來北京看肺癌專家門診,如何來北京看肺癌的特需門診。不要一上來就看特需門診,這樣對您也是一種浪費,如果您通過專科門診和專家門診完善了相關檢查,帶著已經檢查結果和影像資料來看特需門診,這20分鐘的門診就真是一個收穫。
主持人:這也是有序就診的方法。
支修益:對。現在北京市衛生局也在推廣分時段就診,不要上午掛15個支大夫號的患者,都八點半到宣武醫院門診樓一層特需門診來了,那是不對的。特需門診有分時段就診的優勢,當然我們也希望不單單不僅僅是在特需門診推行分時段就診,在專家門診中都要進行分時段就診這個模式。比如說你掛的是9號,以我每15分鐘左右看一個病人的習慣,看到9號的時候應該是在9點半或者10點左右,那你就告訴病人9點45分來特需門診。他9點45分來的時候最多前面還有一個病人,這個病人會診結束出來後你就進去,這樣既不需要等候很長時間,診室外面的環境也很安靜優雅。否則的話,門診候診大廳裡,本來應該在11點或12點才能看上病的人,8點半就在候診大廳裡等候,可以想像候診大廳裡的擁擠狀況。這是目前很多醫院門診大廳擁擠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北京市衛生系統政風行風評議督查檢查組組長,我也會同北京市衛生局的同志商量建議,如何進一步推進分時段就診的力度。比如說早上在醫院掛的是某某科專家的27號,您可以先回家,根據預約好的時段再到醫院就診。如果是外地的病人,可以先到附近的商場、公園散散步,然後如約再來醫院。還有那些實在哪兒都不能去的患者和家屬,可以通過門診大候診廳的電視屏幕看一些常見疾病科普宣傳的短片或者是購買一本疾病防治科普的讀物,別總是等在醫生診室的門外。其實這確實容易引起急躁不安。
主持人: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想給您一個建議,如果我們是跟相關的政府部門建議的時候,因為我以前也掛過專家號,醫院規定9點之前必須把號拿走,否則過時不候了,所以我們要分時就診的話,第一步先得把這個改善一下,可能這樣的話,也許會更順暢一些,也希望及時推出分時就診,讓大家形成有序就診的環境。
支修益:對,北京市丁向陽副市長對這方面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北京市衛生局在預約門診方面做了許多調研,各大醫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現在市衛生局要求各醫院的預約門診數要達到50%以上,比如口腔科的預約門診工作就做的很好,你今天修完牙,需要5天之後再來複查,這次門診就預約好了下次門診,這一點很重要。另外有一個矛盾就是北京的病人都電話預約好了,專家號又有限,外地的病人怎麼辦,一定要留出一定比例的專家號留給那些沒有電腦,沒有電話,沒有預約就直接來看病的病人。希望儘快把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整合好,推廣好,落實好。另外,各醫院都有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現在有衛生局自己的網站,還有一些公共網站都在開展預約掛號。如何把這些資源整合好,形成一個有序的門診就醫環境。
三、肺癌的早期症狀和治療效果
主持人:我聽說肺癌一旦發現的話就會是中晚期,有沒有可能早期的情況下就會發現,早期的症狀是什麼,能不能介紹一下,因為我們知道早治療效果好,能不能更早的發現?
支修益:談到肺癌早發現、早就診和早治療,我要介紹三個基本概念。一個是肺癌分中心型肺癌和周圍型肺癌,生長在氣管、支氣管、大氣道裡面的腫瘤叫做中心型肺癌,生長在支氣管外的肺組織裡面的腫瘤叫周圍型肺癌。絕大多數的周圍型肺癌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只有部分中心型肺癌早期會有刺激性咳嗽,血絲痰等症狀。早期肺癌特別是針對周圍型肺癌,如果症狀就診得到最後確診的話,有80%以上都是臨床中晚期或局部晚期。如果是中心型肺癌,有刺激性咳嗽或者血絲痰,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推動新一代支氣管鏡的篩查檢查,也可以早期發現早期中心型肺癌。為什麼肺癌死亡率這麼高,也同周圍型肺癌比較多,而周圍型肺癌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中心型肺癌比較少,臨床確診肺癌時多屬於臨床中晚期或局部晚期。中心型肺癌最相關的因素就是吸菸,很多菸民出現了刺激性咳嗽或者是血絲痰,他總是誤認為自己抽菸抽多了,就容易忽視了這些早期症狀。所以,我們如果想早期發現早期肺癌,還是推薦使用胸部CT檢查,只有這樣才能早期發現「早期肺癌」。
主持人:這種檢查應該是什麼歲數或者是什麼樣的人群去做,體檢的常規的項目中能不能有這種檢查?
支修益:全球的肺癌防治專家做了幾十年的努力,最早期的時候是用胸透檢查作為肺癌篩查手段,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和臨床研究發現用胸透檢查作為肺癌篩查手段沒用,即使發現了肺癌,也不是早期肺癌。更何況用胸片發現肺癌之後,通過多學科綜合治療,同樣沒有降低肺癌死亡率。也正是基於此,全球肺癌篩查項目處於了一個慢性停滯狀態。去年美國國家NCI牽頭負責的肺癌篩查項目研究證明,如果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就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肺癌,從而降低了20%的肺癌死亡。什麼人是高危人群需要做這樣的胸部CT篩查呢?一是45歲以上,不同的國家標準不一樣,或者45歲或者50歲;第二個條件是吸菸史超過20年,有一些地區國家做肺癌篩查確定的煙齡是超過25年,三是生活工作在肺癌高發地區,有腫瘤家族史,四是以前既往肺裡有病變,不管是肺結核,肺炎,或是得過肺部疾病的。如果這個地區沒有開展肺癌篩查項目,我們都建議這些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CT檢查,這樣可以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肺癌。
主持人:這裡會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胸部CT的費用是多少,其實對於防治肺癌,有很多工作是需要政府公共資源投入的,我們知道常規體檢還沒有完全納入政府的買單範圍裡面去,何談胸部CT呢?
支修益:一般的單位健康體檢都是由單位作為職工福利買單,雖然不走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但都是單位買單。傳統健康體檢確實不常規做CT,都是做胸片檢查。伴隨著這幾年大家對於早期肺癌可以通過胸部CT檢查可以發現這種理念的逐漸接受,很多單位健康體檢對年齡在50歲以上的幹部體檢已經加上了胸部CT項目,有一些地區特別是肺癌高發地區和高風險行業的健康體檢還沒有將胸部CT加入。所以我們一方面建議和呼籲儘快把健康體檢納入醫保;另外,我們希望國家在更大範圍內在肺癌高發地區高危人群中開展肺癌篩查項目。
必須明確,肺癌篩查項目是利用政府資源,是由政府買單的項目。國家衛生部從前年開始在雲南宣威、天津新港開始了肺癌篩查項目的試點工作,通過兩千例人群的篩查跟蹤,確實發現了早期肺癌。北京市從今年開始選擇了宣武醫院,北京腫瘤醫院,通縣胸科醫院作為肺癌篩查試點單位,通過胸部低劑量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來早期發現早期肺癌。希望國家衛生部通過立項開展更大範圍更多人群的肺癌篩查工作,如果前年雲南和天津的肺癌篩查試點結果出來後,效果很肯定,也希望在日常的健康體檢套餐中,針對高危人群的健康體檢直接用胸部CT代替胸片檢查。至於剛才網民和老百姓關心的胸部低劑量螺旋CT費用,如果只拍照胸部CT,不出片子的話,200元人民幣。我們也向政府建議,常規肺癌篩查項目就只做胸部CT,不用出片子。因為很多人胸部CT檢查是沒有問題的。針對有問題的病例再出胸部CT片子,雖然增加了膠片費用,但是作為胸部有病變的病人,就自然進入醫保報銷的範圍。所以我們認為健康體檢和肺癌篩查工作要同醫保部門有機結合,建立聯動機制。建議有20年以上吸菸史的,年齡超過50歲的,生活在肺癌高發地區的,有腫瘤家族史的,特別是有肺癌家族史的,在健康體檢的項目中要加上胸部螺旋CT檢查。
另外,我想提醒有些百姓誤將健康體檢當做肺癌篩查。這是兩回事,健康體檢就是健康體檢,肺癌篩查就是肺癌篩查。有些人剛剛參加完健康檢查不久,臨床出現了刺激性咳嗽和血絲痰,自認為健康體檢正常應該沒事,沒有繼續跟蹤完善相關檢查而貽誤病情。再強調一下,健康體檢不等同於肺癌篩查項目,體檢只是全面的健康普查,如果發現某一個部位或器官有問題,一定要做相應的檢查,例如,你出現咳血絲痰了,就要做支氣管鏡檢查;體檢胸片發現肺部有小結節陰影,就要進一步做胸部CT掃描。健康體檢只是對你是否處於亞健康狀態進行評估,對體檢發現每一個器官的問題,一定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主持人:胸部CT的頻率是一年一次還是什麼樣的頻率?
支修益:就肺癌高危人群而言,做胸部螺旋CT檢查的頻率,我們推薦一年一次,一年一次接受胸部CT的射線檢查,對人體損傷並不大,特別是新一代64排螺旋CT,3秒鐘就能從頸部這裡掃到腹腔。時間短,射線損傷小。如果你不出片子,也不做增強造影,對人體創傷很小,費用也不高。目前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的頻率,是一年一次好,還是一年半一次好,還是兩年一次好?我們發現如果延長檢查時間,比如兩年一次做一次胸部螺旋CT檢查容易漏診一些早期肺癌。一個早期腫瘤,時隔兩年再去檢查發現確診的話,就失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了,所以我們建議一年查一次。
主持人:早期發現早期肺癌的治癒率有多高,能不能介紹這方面的內容?
支修益:前面我介紹說肺癌有三個基本概念。剛才只講了肺癌是分中心型和周圍型。第二個是肺癌的病理類型,分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生長快,中心型肺癌居多,小細胞肺癌對化療敏感,從另外層面看,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比非小細胞肺癌高、發展快。非小細胞肺癌包括肺鱗癌、肺腺癌、鱗腺癌、大細胞肺癌、類癌等。還有一些在原有肺部病變基礎上發生癌變的癌,我們稱之為肺斑痕癌,屬於肺腺癌的一類。另外,我們根據腫瘤病灶的大小,有沒有肺門淋巴結轉移,有沒有縱膈淋巴結轉移,有沒有肺外的骨轉移、顱腦轉移和腹腔轉移,把肺癌分成I期,II期,III期和IV期,其中I期又分為IA期,IB期,II期又分為IIA期,IIB期,III期又分為IIIA期,IIIB期。如果把我們醫學的專業分期同老百姓講的早中晚期肺癌相對應的話,I期和II期肺癌屬於早期肺癌,部分IIB期和IIIA期屬於中期肺癌,部分IIIB期和IV期屬於晚期肺癌。不同的臨床分期治療策略不一樣,不同的臨床分期治療方案不一樣,不同的臨床分期治療手段不一樣,特別是不同的臨床分期預後結果也不一樣。所以我在這裡強調,得了肺癌之後一定要首先明確診斷,是不是肺癌?是小細胞肺癌還是非小細胞肺癌?第二是哪一期肺癌,I期肺癌首選外科手術治療,I期肺癌也就是早期肺癌手術後不會讓患者因為癌症而死亡;II期肺癌和部分IIIa肺癌選擇外科手術+術後輔助化療,可以明顯延長生存期;如果是IV期肺癌則肯定不選擇做外科手術治療。很多百姓一確診得了肺癌,首先四處託找熟人儘快開刀手術,有些肺癌沒有做分期檢查就直接做了肺切除手術,後來證實是晚期肺癌,結果是白白挨了一刀。
我現在強調的一個詞語是:得了肺癌一定要先分期再治療!
我們目前肺癌分期的手段有胸部CT,除外骨轉移有全身骨掃描,排除顱腦轉移有顱腦核磁共振,針對縱膈淋巴結腫大有PET檢查或PET-CT和SPECT檢查,在北京地區PET和PET-CT都不報銷,在天津地區PET和PET-CT都報銷。在我們宣武醫院的SPECT是進入醫保報銷目錄,儘可能用醫保報銷的分期手段來進行治療前準確科學分期,更何況這些臨床分期檢查手段都納入到北京醫保目錄。
主持人:PET、PET-CT和SPECT之間治療的效果有不一樣嗎?
支修益:PET、PET-CT和SPECT不是治療手段,就是一個診斷技術,了解肺癌和胸腔淋巴結的代謝情況,從而判斷是否有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轉移。PET-CT的確要好於SPECT,但是是自費項目,要自己花費八千多塊錢。不要盲目的追求PET-CT,不能把PET-CT作為一個常規檢查項目。在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腫大的情況下,PET,PET-CT和SPECT有一定優勢。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醫保部門應該儘快考慮將PET、PET-CT列入醫保報銷目錄,PET、PET-CT和SPECT臨床確實需要,應該給PET、PET-CT檢查項目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像PET-CT在天津和很多城市都進入醫保了,北京至今還沒進。去年和今年我是北京人力社保局政風行風檢查組組長,我希望醫保部門儘快同北京腫瘤界專家進行溝通,了解PET、PET-CT和SPECT在惡性腫瘤的診斷和分期價值。另外可以要求,不管是廠家也好,還是醫院也好,將PET、PET-CT和SPECT檢查費用降到一個合理的價格範圍,進入醫保報銷目錄,又能科學指導臨床治療,又不能讓病人先還沒開始治病,就先花一萬塊做分期檢查,確確實實這一點政府應該多考慮。反過來SPECT是醫保報銷的檢查項目,才三、四千塊錢,我建議,有些肺癌病人需要這些分期檢查的時候,還是要做SPECT檢查,先分期後治療十分重要。以前針對確定有無縱膈淋巴結轉移沒有太好的檢查手段,現在有了PET-CT、PET和SPECT,這些檢查都會在手術前明確有沒有縱膈淋巴結轉移。還有一些病人認為沒必要做顱腦核磁檢查,沒必要做骨掃描了。我不同意這種想法,也許就因為你省了這一兩項分期檢查,而且這些都是醫保報銷目錄內的項目,最後手術之後沒一兩個月就出現骨轉移了,或出現腦轉移了,其實手術之前早就轉移了,讓病人白白挨了一刀遭受手術痛苦。一定要完成規範的肺癌分期檢查。國家衛生部今年正式推出我們國家自己的《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明確規定肺癌在治療前一定要先分期。我是衛生部《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專家編寫組組組長,我希望更多的胸外科醫生,腫瘤科醫生,呼吸科醫生,放療科醫生在治療肺癌前一定要明確肺癌診斷,要明確臨床分期,是哪一期肺癌,是哪各學科科的事就轉交給哪個科。別再是到了胸外科就決定做手術,到了腫瘤內科就考慮首先做化療,這是目前我國肺癌診療不規範的現象。我們在倡導和推廣肺癌中心綜合診療的工作模式。2003年4月10日,我在北京建立了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中心包括了胸外科、呼吸科、腫瘤科、放射科、放療科和病理科,近年來,又把這種肺癌診療中心的模式推向全國許多省市和地區,目前全國有肺癌中心或肺癌研究所20多家,每一個肺癌中心成立時我都過去參加了。我希望更多的大型醫院和醫療中心,特別是大學附屬醫院和研究型醫院,通過建立大學或地區肺癌中心的多學科工作模式,規範開展控煙與肺癌防治工作,推廣肺癌規範化診療。如果你們大學或地區成立肺癌中心的條件不成熟,可以先在醫院裡面建立肺癌協作機制,團結肺癌相關學科共同開展工作;如果你條件成熟,像我們,在首都醫科大學系統裡面建立肺癌診療中心,包括了首都醫科大學各個系統,各附屬教學醫院,胸外科、呼吸科、腫瘤科、病理科、放射科和放療科等學科帶頭人,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首都醫科大學系統乃至北京地區肺癌診斷治療的規範化進程。
主持人:網友說肺癌是綜合性疾病,而醫院的分科越來越細了,有看不同的科,弄得患者和家屬不知道聽哪個科醫生的話了。實際上治療的手段和方法應該是幾個醫生會診之後給患者和家屬一個最終的結果。
支修益:對。中國醫學科學園腫瘤醫院,還有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肺癌中心都是這種模式。我們有一個肺癌的團隊,有肺外科,肺內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相關學科主任作為學科帶頭人。通過這種肺癌中心的模式給肺癌病人進行綜合會診,制定治療計劃。有一些地方有一些醫院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同樣的胸部CT,同樣一個病人,,同樣的檢查結果,在不同的醫院得到不同的意見,在同一家醫院不同的科室得到不同的治療意見,甚至是相反的診療意見。這一點確確實實存在,我承認目前我國在肺癌診療領域存在著許多不規範的地方,也正是因為如此,衛生部和各省市衛生廳局今年在強行推廣肺癌診療規範。一方面要求醫院和相關學科在給病人治療疾病時有法可依,另外在今年醫院等級評審過程中,在重點學科建設考評中要作為硬指標,不執行規範和臨床路徑就要摘牌子。
我希望把衛生部《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編輯印做成兩個版本,一個是醫院的醫生版本,內容很專業,供臨床醫生遵照執行;第二個是百姓的科普版本,內容通俗易懂,讓百姓知道得了肺癌要做哪些檢查,最好去哪兒治療。我也希望剛剛得肺癌的病人或家屬,上網查一些肺癌診療方面的科普信息,在確定治療計劃之前多看兩三家醫院是必要的,張三說這麼幹,李四說也這麼幹,這個治療計劃挺好;張三說這麼幹,李四說那麼幹,你心裡沒底,到第三家醫院肺癌中心會診獲得診療意見。這樣的話可能要選三家醫院。最近我們把衛生部《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小冊子發向全國各個醫院,同時我編了一本肺癌防治養生的科普書,網民們在網上也能找到郵購,大家可以看一看,把這些基礎信息掌握好,才可以進行理智科學的醫療消費,確實非常重要。
主持人:現在我們在廣泛探討一些醫患關係中確實有一些因為我們對診療知識,醫療常識不理解造成的誤解,當然有更多的是政府對於醫保制度的投入不夠,所以不管怎麼說,作為患者來說,作為患者家屬來說,我們確實得需要了解一些醫療常識,這樣可能有助於我們在醫患關係溝通過程中的更加和諧和順暢。
支修益:對,最近一段時間內出現的醫患糾紛,包括毆打打傷醫務人員的犯罪事件,甚至有一些在全國影響極大的惡性事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醫盲」的影子。
主持人:包括報導中義憤填膺的態度,我們的樸素正義感是理解的,但卻是可能缺少一些醫療的常識。
支修益:對,所以在今年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我們通過網絡訪談和健康大課堂,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的主題宣傳,傳播科普知識。我們的醫生有責任把這些肺癌可防可治的信息,把肺癌規範化診療的新技術新手段,把抗擊肺癌的新藥品新技術告訴百姓、患者和家屬,如果病人和家屬真能了解疾病的相關診療常識,也許就不會出現這麼多的社會誤解了。也不能光去怪醫生,其實作為腫瘤病人,作為醫療消費者,也應該主動了解相關的科普常識。比如說你買汽車,肯定也會左右比較,要了解20萬的車跟30萬的車有什麼不一樣。看病也一樣,不是給你一個治療方案就毫無條件地去被治療,特別是牽扯到自費項目的,牽扯到某些功能可能受損的,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可以直接問主管醫生。作為科主任,我也要求我們的醫生要告訴病人診療計劃和相關知情同意,要把任何對病人可能帶來創傷的一些診斷技術和治療技術要告訴病人,病人或家屬要籤字。有一些病人籤字的時候相關內容連看都不看,這種情況也要警惕。希望每一個病人要認真聽取醫生在手術前,治療前,診斷前給你做的病情交代,這個籤字就是法律文本,等萬一今後出事了,有些家屬就把籤字不認了,由此產生了許多醫療糾紛。
確實,我們希望如何緩解目前這種日趨緊張的醫患關係。規範化診斷治療非常重要,規範化診療同科普宣傳怎麼有機地結合也十分重要。您剛才說的也對,很多人最後是因為到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臨界線上的時候,他實在沒轍了,沒處發洩了,最後把目標瞄向了醫院,瞄向了醫生。如果醫保部門根據我們實際的財力,根據我們對肺癌診療技術的認可和藥物治療療效的評價認可,事實酌情地增加醫保報銷目錄,減少病人的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也可能會使這種日趨增多的醫療糾紛能夠明顯減少。
主持人:微博上的網友問,小細胞肺癌化療方案有哪些,化療費用是多少,不能通過手術治療嗎?
支修益:小細胞肺癌就不像非小細胞肺癌了,剛才非小細胞肺癌是I期、II期、III期和IV期。小細胞肺癌則分為局限型和廣泛型,局限的小細胞肺癌先通過化療,最後通過手術可以達到臨床治癒。因為小細胞肺癌生長快,惡性程度高,有時候一經發現確診就已經有腦轉移和骨轉移,失去了局部根治性治療的機會。小細胞肺癌主要以化療為主,很高興的是由於小細胞肺癌生長快,像水稻的稻苗似的,三四級風就能把水稻颳倒。針對小細胞肺癌,我們給點化療藥就好使,VP16+順鉑或者VP16+卡鉑,兩藥含鉑方案對小細胞肺癌肺癌治療效果非常好,但化療時間持續要長。如果小細胞肺癌合併有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轉移,加上放療效果也是蠻好的。針對有遠處轉移的廣泛型小細胞肺癌,手術是肯定不做的,就靠藥物治療。目前晚期小細胞肺癌有效的化療藥物效果肯定,肺癌合併骨轉移的治療也有新藥,新一代雙磷酸鹽可以有效防止骨溶解破壞,讓肺癌病人生活質量好,減少骨痛、避免病理性骨折這種骨相關事件的發生。如果把這些化療藥、防治骨轉移和顱腦轉移的藥物相組合的話,小細胞肺癌也有很長的生存期。總之,只要你能獲得規範的治療方法,找到合適的主管醫生,鎖定合適的醫院,小細胞肺癌也同樣能給全家帶來快樂,而不僅僅是苦惱。
主持人:網友問,早期發現肺癌後有什麼治療方法,有時候雖然早發現了,但是醫生要開刀,我在想會不會有風險然後不治療了。這也是您在接受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屬過程中一個比較普遍的心態吧。
支修益:這樣的問題讓我們感到很慚愧。我是北京胸外科學會的主任委員,也是中國胸外科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和中華胸心血管外科學會肺癌組長。如果社會上針對早期肺癌都有這麼悲觀的心態,我們真得好好反思反思自己,我們沒有把很好的微創外科技術告訴百姓和患者。我告訴大家,早期肺癌病灶小於2釐米或3釐米的,沒有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轉移,通過微創外科手術,病人可以獲得長期生存,五年生存率能在95%以上。以前傳統的肺切除手術切口有40釐米左右長,而且要切斷1-2根肋骨,胸壁肌肉全要切開。那個年代,老年朋友在30、40年前看到那樣的手術有恐懼感是肯定的,是應該可以理解的。但現在不是了,不再是以前傳統的大創傷手術了。那時候的電話是手搖的,然後才是手撥的電話,現在變成了手機,新一代手機功能齊全;其實高科技的發展並不局限在IT,電信、航天領域和軍事領域,在醫療領域高科技發展與應用也是日新月異,發展迅速。現在我們的微創外科手術切口就不到10釐米長,也不斷肋骨了,不切肌肉了,很小的微創小切口就可以把早期肺癌能很完整的切除。
主持人:這是微創嗎?
支修益:對,微創外科技術。
目前胸外科微創手術有三個組成部分。一個是小切口手術,不損傷胸部肌肉的小切口手術,小切口手術是肉眼直視下操作。第二個方法就是電視胸腔鏡手術,打兩三個孔,醫生的操作和手術都是看著電視屏幕來完成的。還有一種微創手術是小切口輔助或結合電視胸腔鏡手術,我們也叫電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肺癌切除手術。我們用西餐比喻傳統胸外科手術,吃西餐要拿刀子切肉,用叉子拿起來吃,那就是傳統的胸外科手術,手術切口肯定要大,所有手術操作都是手工完成。現在的微創外科手術不同了,我們用中餐比喻現代微創手術,用筷子夾肉,一個小切口就可以,幾乎都是用器械代替手工。現在的微創胸外科手術,病人手術當天就可以下地,3-5天就可以出院。以前70歲以上的肺癌病人我們不能做手術,現在75歲,80歲的高齡病人,通過微創手術很快康復,出院後繼續承擔他們的家庭角色,社會角色,獲得很好的生活質量,享受天倫之樂。我今天想再強調一下,早期肺癌通過微創手術可以讓老年病人,高齡病人甚至是超高齡病人可以安全的接受手術,但僅限於早期肺癌,沒有縱膈淋巴結轉移的。但如果是IIIa期肺癌,可以用胸腔鏡輔助小切口也一樣達到微創效果。我也想告訴百姓,我們的醫學不是幾十年前中國經濟落後的那個時代了,所以要用新眼光看待現代醫學,用微創外科的理念和技術給高齡肺癌病人進行治療已經成為現實。
主持人:而且臨床效果還不錯。
支修益:非常好。
主持人: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除了外科手術,微創,比如說傳統的化療,放療等等,還有沒有一些在治療肺癌上面的新技術?
支修益:有的。我們先說物理靶向治療手段,如果病人是82歲,75歲高齡患者,肺內一個小結節,或3-5釐米大小,或伴有重度糖尿病,或有高血壓病史,或合併有冠心病,或合併腦血管意外,偏癱,即使是微創手術或全麻都不能接受,我們還有物理靶向治療手段,叫做CT引導下射頻消消融治療技術,病人不用進手術室,把一根針在CT引導下精確插到腫瘤的部位,CT下定好位以後,接通治療鍵直接把腫瘤燒死。針對高齡,不能耐受微創手術的,或不接受外科手術的肺癌患者,可以通過這種物理靶向治療手段也可以達到很好局部控制的目的。如果這個病人沒有肺門淋巴結轉移,這樣的物理靶向治療手段就可以達到和外科手術切除一樣的效果。
主持人:對病人來說所承受的痛苦是不是最小的?
支修益:最小的。
主持人:效果是不是最好的?
支修益:效果最好的還是外科手術。如果不能做手術或者是不想做手術,這個物理靶向治療方法還是應該可以同外科手術媲美。作為外科醫生,我還是希望通過做微創手術做到徹底切除。
如果是一個3釐米的肺內結節,我們依然是以肺葉切除作為基本單位,連它可能轉移的肺門和縱膈淋巴結全切走,而射頻消融只是針對肺部病灶本身,對於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轉移並控制不了,這是局部治療的一個手段,一定要和其他治療手段相結合,射頻消融有時候要結合放療,有時候要結合化療,還有時候要結合靶向治療,射頻消融目前在北京地區僅在宣武醫院是醫保報銷的新技術,能給病人減輕痛苦的同時能得到很好的局部控制率,這是所謂的局部治療。
說到肺癌的全身治療,我總會提到1983年我剛剛當胸外科醫生,那時候看到的肺癌化療病人又噁心又吐又掉頭髮,還堅持輸液治療,那時候的肺癌化療藥物有效率沒超過10%,近90%都有嚴重的毒副作用。
主持人:我到現在的印象也是停留在那個時代。
支修益:特別是現在一些70歲以上的老年肺癌朋友,老想著那時候的化療情況,現在一提起化療,幾乎都不同同意遭那個罪。其實現在早已經不是那個時代的藥物了。30年過去了,我們的抗腫瘤藥物更新換代,現在的醫學發展真是日新月異了,化療藥物的療效越來越好,毒副作用越來越低。即使有毒副作用,我們也有很好的對症藥物如止吐藥物,讓你不吐;第二化療以後殺傷人體白細胞,白細胞是很好的衛健康士,白細胞減少了之後容易出現感染和發燒,甚至發生生命危險。現在有了很好的提升白細胞的藥物,提升骨髓造血功能,不管是提升白細胞還是血小板,都有相應的新藥物,這種有效的治療手段保證我們的化療能夠足劑量按周期的進行。另外一方面,有一些病人即使做了幾個周期的化療,最後還是失敗了,病變進展後怎麼辦?還有一些病人一開始就不想接受化療,因為脫髮還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肌肉關節疼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所以有很多女性肺癌病人不願意接受化療。以前的確沒有辦法,現在我們有了新的靶向藥物,第一個是易瑞沙,在中國已經應用了接近9年,實際上在臨床應用有7年歷史了;第二個是特羅凱,瑞士羅氏公司研發的分子靶向藥物,已經在中國應用了5年;還有一個靶向藥是中國自己研發的艾克替尼,在中國剛剛使用1年。這類分子靶向藥物是絡氨酸激抑制劑,好像是上帝給了我們東方女性肺癌腺癌病人的一個福音,我們中國不吸菸的女性肺腺癌的治療效果要遠遠好於歐美人,好於高加索人,好於北美人。東方女性肺腺癌患者有一個EGFR基因突變,所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好到什麼程度呢?有醫生都認為這個病人不行了,真是無路可走了,服用了靶向藥物以後,居然就好了!目前最早的服用易瑞沙的晚期肺癌患者已經活了7年了,到現在還很好的生活。
主持人:那個時候的病人按我們所說的分期是什麼樣的?
支修益:都是晚期IV期肺癌的病人,當時我們認為真是挺神奇。後來隨著三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已經到了七年了,我們對這個靶向藥作用機理也越來越認識了,關鍵是EGFR基因的突變起作用。並不因為她是東方人,也不因為是女性,也不因為她是不吸菸的,也不因為她是肺腺癌,在東方人、女性、肺腺癌、不吸菸患者中,EGFR這樣的基因突變率高,而這個藥只有EGFR基因突變才有效。有人稱:現在肺癌的藥物治療進入了一個靶向治療時代了,如果你EGFR基因突變,真可以不用做化療,直接服用靶向藥物治療。現在這個藥已經讓中國的幾十萬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獲得福音。真像高血壓患者每天一片絡合喜一樣,每天吃一片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活得很好。
主持人:治療費用是什麼樣的,是在醫保裡面的,還是什麼樣的,負擔大不大?
支修益:其實誰都在關心費用。它的費用比目前傳統化療的費用還便宜,但是由於它沒有進入醫保,就顯得昂貴了。就這個問題我們準備找北京人力社保局醫保中心的同志們進行溝通,因為靶向藥物在全國其他六省市已經進入醫保報銷目錄,廣州市已經準許報銷兩年了。一個是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變,你吃這個靶向藥,政府就給你報銷,但是要停掉其他的化療和輔助藥物,廣州醫保的同志們一算,算來算去靶向藥物比化療還便宜,所以醫保部門也很高興。我希望作為北京首都,應該儘快推動這項靶向治療獲益人群的醫保報銷政策,因為他只要吃這個藥就可以正常上班,正常工作,家庭還是充滿笑聲。另外一方面是對化療失敗的病人,用這個藥物治療也能更好的延長病人生存期,有很多的臨床證據給我們顯示出來。由於沒有進入醫保,中國慈善總會針對三個藥給予更好的免費贈藥政策,只要你吃藥超過六個月,由中國慈善總會和藥物生產公司籤了一個協議,開始給他終身供應這種靶向藥物。這樣的慈善舉措讓很多肺癌患者的家庭避免了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也正是由於這種靶向藥物的出現和使用,讓我們說肺癌是一種慢性病,肺癌是一種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稱為可能。他的出現讓許多晚期肺癌患者帶癌生活、帶癌生存,與癌共舞,這麼多好的詞彙都成為現實,像我的許多晚期肺癌病人,都有三、五、七年生存期了,還定期能到宣武醫院的特需門診來看我。
主持人: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創新,真的有一些疾病不再可怕,就可能跟高血壓,冠心病等等就是一個慢性的常見病了。
支修益:對,早期肺癌通過微創手術,讓你完全不會因為這個疾病而帶來死亡的風險,中期肺癌通過手術加上剛才化療藥物,再加上靶向治療藥物也可以帶來很好的生存,晚期肺癌如果EGFR基因突變,用易瑞沙或特羅凱這樣的靶向藥物,也可以獲得跟手術一樣的長期生存的奇特效果。再次呼籲醫保部門關注這類人群,他已經從靶向治療藥物臨床獲益了,沒有這個藥就要面臨死亡,有這個藥就獲得很好的生存和極佳的生活質量,我們的醫保政策是為什麼?還不是為了給人帶來歡樂,給人很好的醫療保障。你再說肺癌發病率高,在十萬分之一百以內也沒多少病人,就我們目前的財力來講,承擔這部分人的醫療費用,減掉那些化療不相關藥物的時候,政府、個人和社會都還是獲益的,政府也並沒有多花錢。希望醫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深入醫療機構,同腫瘤專家和企業商家來共同商討怎麼把這個保障政策用到位和用好。
主持人:醫保並不是無序的投入,但是應該至少保障人民的生命權,生存權,有尊嚴的活著。政府部門在治理空氣汙染的時候做得不是特別好,你就把更多的錢投入醫保中,讓人們生活得更幸福。
支修益:咱們的菸草稅收到了八千多億,如果能夠拿出1%用於控煙,用於肺癌防治,用於肺癌的治療,那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呼籲國家有關部門在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立法進程加快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要從菸草的巨額稅收中拿出一定的百分比用於健康促進事業。其實在歐洲、在美國都是這麼做的,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