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PD-L1

2020-11-30 健康界
隨著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和審批的進步,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是一個例外,單獨使用,有效率高達80%以上)

有沒有生物標誌物(Biomarker)能夠預測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反應?開發生物標誌物對於幫助患者分層以及預估患者是否對免疫阻斷單獨療法有反應,是否需要組合療法或者接受其他的治療是必要的。

精準醫學始於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從一開始就在思考能否利用靶向治療開闢新的成功路徑。就目前而言,免疫治療已經開闢了通向精準治療的各種路徑。

目前,影響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有效生物標誌物包括:PD-L1,MSI,dMMR,TMB,Neoantigen等,更多反映免疫療效的生物標誌物還在不斷的研究與試驗中。

今天我們聊聊PD-L1,PD-L1的表達率仍是最主要的判定指標,其檢測方法主要依靠IHC(免疫組化)。關於當前流行的四種PD-L1抗體檢測,之前有介紹過,在此不多做贅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建議必看,配合此篇內容會有更大提升):

我們知道多種腫瘤會高表達PD-L1,早期研究顯示,PD-L1的表達與PD-1/PD-L1抑制劑的療效相關,隨著PD-L1表達升高,療效增加,疾病控制時間延長,而且預後改善。PD-L1高表達說明腫瘤越有可能是通過PD-1/PD-L1信號通路而非其它信號通路發生免疫逃逸。雖然目前PD-L1表達不是判斷免疫治療的最佳biomarker,但是檢測PD-L1表達是評估患者是否可成為免疫抑制劑治療候選人的最有效的biomarker。

在臨床試驗中,每種不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特異性抗PD-L1 IHC檢測不同,因而對於PD-L1檢測結果陽性的定義有差異。即使是同種免疫抑制劑的特異性抗PD-L1 IHC檢測,針對的適應症不同,PD-L1檢測結果陽性的定義仍有差異。

因此根據FDA批准的PD-L1 IHC診斷使用說明,以及診斷試劑官方給出的信息,對每個特異性抗PD-L1 IHC檢測診斷針對的免疫抑制劑和對應適應症做了如下統計:

註:

IC: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s,腫瘤浸潤性免疫細胞

TC:tumor cells,腫瘤細胞

ICP:Immune Cells Present,在腫瘤細胞區域的免疫細胞

TPS:Tumor Proportion Score,指在任何強度下,部分或完全膜染色有效腫瘤細胞比例

CPS:Combined Positive Score, PD-L1染色的細胞(腫瘤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數/腫瘤細胞總數

在上述列表中,FDA僅批准Dako PD-L1 IHC 22C3 pharmDx作為KEYTRUDA (pembrolizumab)伴隨診斷,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細胞大於50%的高表達患者中,可以一線選擇應用pembrolizumab,二線治療標準則是腫瘤細胞大於1%的高表達患者,這也是目前唯一的一線治療的PD-1抑制劑。所謂伴隨診斷,其是一種為安全有效地使用相應治療產品提供至關重要的信息的體外診斷,例如篩選可以從某治療中獲益的患者。

而其他的體外診斷則為相應藥物的補充診斷,補充診斷雖然也能夠幫助評估藥物對患者的風險獲益,但是並不是使用該藥物的先決條件。Nivolumab二線治療無需PD-L1表達檢測,但建議補充診斷,Atezolizumab二線治療也不需要PD-L1表達檢測。

就PD-L1表達量的金標準來說,目前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家的藥物對應的抗體都是一種金標準,比如,對於NSCLC的帕母單抗來說,22C3抗體就是金標準。未來或許用不了多久,抗PD-L1癌症免疫療法研究領域就能夠收到同行評議的一致結果,推薦某一種測試方法作為一種規則性的指導方法。

下面小編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PD-L1檢測報告為例進行詳細的介紹:

首先,本次選用的抗體為Roche的SP142抗體,通過Ventana平臺進行檢測,我們可以得到鏡下描述及檢測結果:

NSCLC的PD-L1檢測 IHC圖片×400

然後通過計數和算法,得出該樣本的免疫組化結果(SP142抗體需要評分腫瘤細胞TC及免疫細胞IC):

最後,通過TC和IC的百分比進行分析(記住,本次選擇的抗體為羅氏的SP142,那麼對應的PD-1抑制劑應該為羅氏的 Atezolizumab),針對NSCLC,如果採用Atezolizumab,那麼需要TC≥50%,IC≥10%;TC≥1%/5%或IC≥1%/5%。

我們都知道針對NSCLC,NCCN指南中明確提出對於無明確驅動基因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可以進行PD-L1的檢測,篩選可使用PD-1單抗藥物Pembrolizumab(KEYTRUDA®)治療NSCLC患者。如果患者的PD-L1表達≥50%,則可將PD-1單抗Pembrolizumab用作一線治療;如果PD-L1表達≥1%,則可將PD-1單抗Pembrolizumab用作二線治療。

但是,但是...

就在NSCLC的 NCCN 2018 V3版,指出在有驅動突變的NSCLC的PD-L1檢測及後續治療方面,不再推薦一些驅動突變TKI治療進展患者的後續診療選擇PD-L1檢測及免疫治療,而改為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方案:

1、對於EGFR陽性應用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吉非替尼治療進展的多發病灶且T790M陰性的患者,刪除了「PD-L1≥50%」的治療。該類患者的治療由「一線治療」改為「初始細胞毒性藥物治療」,同時增加了注釋「二線治療的數據暗示在有驅動突變的腫瘤中,不論PD-L1表達與否,免疫治療療效欠佳」。

2、對於ALK重排陽性克唑替尼治療進展的患者,也刪除了「PD-L1≥50%」的治療,治療方案改為「初始細胞毒性藥物治療」,並增加了相應注釋。

3、對於ROS1重排的患者,新增了色瑞替尼治療方案,但也強調了克唑替尼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案。如果治療後疾病進展了,隨後的治療也去除了「PD-L1≥50%」的治療方案,後續的治療方案改成了「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方案。

4、對於BRAF V600E突變的患者「一線治療」方案同樣也改為「初始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方案。

如此可見,PD-L1的表達可能與某些驅動基因會引起衝突,甚至引起疾病進展,故刪除了PD-L1表達的治療方案。

此外,2017年一篇文章指出,在PD-L1表達大於50%的患者中,研究人員做了分析,發現:在這一批患者中,Opdivo和化療的效果也差不多,有效率分別為34%和39%,PFS和總生存期也沒有差別。

在不同檢測平臺上PD-L1的檢測差異會導致PD-L1狀態的錯誤區分。目前在中國還沒有PD-L1蛋白表達檢測或試劑盒獲CFDA批准,在中國進行的試驗中,某些試驗將進行PD-L1檢測納入標準,另一些則沒有。PD-L1是否能作為中國患者選擇PD-L1抑制劑治療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還記不住?哪種抗體對應哪種PD-1抑制劑?對應哪種疾病?閾值怎麼評判?

沒關係,下面一張圖,幫你一網打盡(敬請收藏好):

相關焦點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HLA
    隨著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和審批的進步,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MMR
    隨著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和審批的進步,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是一個例外,單獨使用,有效率高達80%以上)有沒有生物標誌物(Biomarker)能夠預測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反應?
  • 癌症患者:PD1/PD-L1免疫治療適合我嗎?多久見效?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免疫治療藥物是針對抑制T細胞活化的調節性免疫檢查點分子的靶向單克隆抗體,其中以阻斷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阻斷程序性死亡配體蛋白1(PD-1/PD-L1)的藥物為主要代表。PD-1抑制劑於2014年在美國首次獲批,於2018年在我國獲批使用。作為一種在國內剛上市不久的藥物,什麼人群可能從PD-1/PD-L1抑制劑中獲益?用多長時間能夠知道是否起效?
  • 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大盤點
    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也成為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熱點。 2018年12月16日召開的2018 CSCO腫瘤免疫治療年會暨第二屆廣州國際腫瘤免疫治療論壇上,來自上海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腫瘤科的蘇春霞教授對腫瘤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誌物進行了盤點,醫脈通根據蘇教授的報告整理如下。
  • 剝繭抽絲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機制
    靶向CTLA-4和PD-1/PD-L1軸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在多種腫瘤中已經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臨床活性,並迅速改變了醫學腫瘤學實踐。細胞毒性化療和小分子抑制劑(「靶向治療」)主要作用於癌細胞,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卻可以通過共抑制性T細胞信號傳導來重新激活抗腫瘤免疫應答。
  • 腫瘤免疫治療的風向標——生物標誌物大盤點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諸多臨床研究已證實腫瘤免疫治療可改善腫瘤患者的預後,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也成為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熱點。
  • PD-1/PD-L1之後,新一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研藥物正在中國湧現
    無論是TIM-3抗體,還是TIGIT抑制劑,它們均是繼CTLA-4和PD-1之後,免疫療法研究領域新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被視為抗癌靶點的「新秀」,而且這些靶點在全球均無藥物獲批。我們很高興看到,在PD-1/PD-L1的研發熱潮之後,一批新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體的研發正在中國湧現。
  • 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登場 免疫治療迎來新進展
    文丨葉楓紅在PD-1/PD-L1之後,大家一直在探索新的免疫靶點,如今,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終於閃亮登場,可謂是PD-1/PD-L1免疫治療的經典搭檔,這三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分別是TIGIT/TIM3/LAG-3三個靶點。
  • 腫瘤突變負荷作為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挑戰
    前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正在深刻地改變許多癌症的治療前景。一種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抑制劑和6種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途徑抑制劑(PD-1/PD-L1)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多種惡性腫瘤的監管批准。
  • PD-L1的檢測是免疫治療的不二法門嗎?
    PD-L1檢測逐漸得到較多應用,但它的效果如何,是否是免疫治療唯一或者最好的標誌物,是否還有其他標誌物可供選擇,怎樣才能夠更好的富集出免疫治療受益人群,都受到臨床醫生的關注。為此,91360智慧病理網邀請重慶醫科大學臨床病理診斷中心曹友德教授就「PD-L1檢測是免疫治療的不二法門嗎?」做一闡述。
  • 盤點丨尿路上皮癌和腎癌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
    靶向PD-1通路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極大地改變了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和腎癌的臨床治療。
  • 揭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攻擊癌症機制
    這些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接受抗CTLA-4或抗PD-1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小鼠腫瘤模型和人黑色素瘤的浸潤性T細胞。利用質譜流式細胞技術(mass cytometry),他們分析了33種細胞表面標誌物和11種細胞內標誌物來描述這些浸潤性T細胞。
  • 免疫治療丨 你知道嗎,大多數癌種中,PD-L1表達與TMB是兩個獨立的...
    PD-L1表達和腫瘤突變負荷(TMB)已成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治療反應的重要生物標誌物。這些生物標誌物在預測不同癌症類型的應答者方面都有成功和失敗之處。那麼,PD-L1表達與TMB及ICIs反應率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 免疫治療丨泛癌種免疫治療潛在生物標誌物:POLE或POLD1突變生存率...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包括PD-1抑制劑、PD-L1抑制劑及CTLA-4 抑制劑三大類,它們在控制晚期腫瘤的臨床效果上令人印象深刻。但在臨床上,並非所有患者都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僅有 20-40% 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這時候免疫治療的療效預測生物標誌物將顯得尤為重要。
  • 乳腺癌免疫治療及免疫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近年來,針對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逐漸增多,雖然乳腺癌被認為是弱或中等免疫原性的腫瘤,但研究發現,免疫治療在部分乳腺癌患者中也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靶向程序性死亡受體1(PDCD1,也稱PD-1)和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DCD1LG1,也稱PD-L1)的抗體。隨著各種PD-1/PD-L1抗體的獲批和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發現,對於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 NEJM:免疫治療只有T細胞免疫?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強勢踢館!
    文丨Chemo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免疫治療,堪稱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的香餑餑。今年,納武利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在中國獲批上市,可以說,今年是腫瘤免疫治療在中國的元年。  不過,正如一個國家的軍隊包含海軍、陸軍、空軍,免疫系統也不能單靠T細胞打天下。所以除了T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會不會其他免疫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潛藏著強大的抗腫瘤作用?  被你猜到了。今天介紹的這篇文獻就報導了一個全新的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Hu5F9-G4(以下簡稱5F9),這是一種人源化、IgG4亞型、CD47阻斷單克隆抗體。
  • 洞察| 國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進展
    [注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逐漸成為抗腫瘤領域新的治療熱點,已經在包括NSCLC、黑色素瘤、腎細胞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表現出了臨床有效性,目前FDA已批准七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於數十種適應症的治療。
  • 淺談免疫檢測點抑制劑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
    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基礎的療法開創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又數PD-1/PD-L1免疫療法。因此,建立有效的檢查點抑制劑預測性生物標誌物對增加患者治療獲益療效顯得至關重要。目前存在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有:PD-L1表達、腫瘤突變負荷(TMB)、微衛星不穩定性(MSI)和外周血T細胞活性等。
  • 免疫治療標誌物的後起之秀——TMB
    TMB高的患者接受納武利尤+伊匹單抗vs.化療的PFSMYSTIC研究在今年的AACR會議上,報導了MYSTIC研究血液TMB作為免疫治療預測生物標誌物的結果,證明TMB成為篩選精準患者的有力預測指標。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放療治療晚期頭頸鱗癌:未來之路|免疫治療|...
    但近年來,隨著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在晚期頭頸鱗癌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2016年美國FDA連續批准了納武利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挽救治療R/M HNSCC的適應症。而2018年 KEYNOTE-048研究結果的公布,也正式確定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R/M HNSCC首選一線治療方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