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汽車產業新機遇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尋找中國汽車發展新動能

2020-12-04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本報記者 龔夢澤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影響,讓在市場寒冬裡醞釀著變革的汽車產業,格局調整更為深刻。下半年車市的快速復甦,則再一次彰顯了中國汽車消費的巨大前景與機遇。

  在此背景下,11月21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以「科創未來」為總主題的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在廣州隆重舉行。圍繞當前汽車行業的眾多熱點話題,三十餘位資深專家、協會代表、企業大咖齊聚羊城,組成「最強大腦」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中國汽車市場的強勁反彈,為全球汽車製造商應對疫情、謀求復甦,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與此同時,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加速到來,在5G技術加持下,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正在成為汽車發展的新趨勢,中國有望通過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實現彎道超車。」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副總編輯,21世紀報系黨委書記、總編輯鄧紅輝表示。

  小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何小鵬分享了他在造車之路上的得失。他表示,新造車勢力在最開始有太多短板。以售後為例,對不論是大眾還是吉利等傳統車企來說,售後的邏輯沒有挑戰,而對於新勢力卻是充滿挑戰,所以短板要補齊,長板要變長。

  「我們最近幾個月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很焦慮,明年能不能做得更好些,這是我們的挑戰。因為最大的兩家(車企)一年都到一千萬臺車,我們離它們差了十萬八千裡。但是所有人都是從一個非常小的公司成長為一家巨無霸。」他說,需要更多地把研發、產品做好,把更多的長線組織好。在營銷上,要有長線思維去做好準備,才會水到渠成。

  此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峰也先後發表主題演講,講述了疫情衝擊之下的渠道之變、消費之變、營銷之變。上汽通用汽車金融營運長孟鐸思(EnriqueMendoza)、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阿米爾·朱拉普奇(AmirDJOURABTCHI),分享了汽車金融如何在數位化時代的持續創新。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由中國汽車金融年會和中國汽車新創峰會兩大會議組成,針對不同的行業熱點話題,一共舉行了5場圓桌對話。

  此外,在本次峰會上,21世紀經濟報導還聯合其他權威機構發布了兩份重磅報告。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汽車金融實驗室和尼爾森聯合推出的《2020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以及與羅蘭貝格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報告》。報告均指出,在疫情和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下,全球汽車產業技術將面臨更加複雜的發展態勢。整體而言,全球汽車市場均處於不斷顛覆的過程中,而中國將保持世界汽車顛覆創新領頭羊的地位。

  汽車消費的兩大新增長點

  汽車金融行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11月21日上午舉行的2020中國汽車金融年會開幕致辭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中國的消費者習慣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一系列促消費政策不斷出臺、落地,助推了行業的回暖。今年陸續出臺的相關政策有一個特點:政策的精準度越來越好,政策落地的執行力越來越強。

  「增長勢頭會延續下去。但是,就要看我們如何發揮金融的作用,如何發揮二手車置換的作用。我覺得未來的市場可期,但是我個人對明年的市場還是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要看各項政策落地的狀況。」沈進軍最後表示。

  乘用車市場雖然總體走勢呈現了基本層面的正增長狀態,但依然面臨較大壓力。今年高低端分化特徵尤其明顯:其中豪華車在疫情之後呈現了比之前更強的高增長特徵,同比增長超過30%,而自主品牌則由過去相對較好的狀態變為現在比較低迷的狀態。

  「分化原因的核心不是因為廠家自身出現了分化,而是受到了需求的影響,8萬元以下的傳統車市場劇烈萎縮;25萬元以上呈現高增長,近三年增速好於行業的;均價8萬元以下的廠家只有10%左右,而豪華車的這個比例是80%以上。」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車企和產品的定位,決定了企業生存的機會。

  在發布現場,尼爾森中國區副總裁王祥先生稱:相較往年,傳統渠道信貸滲透率穩步上升,網絡端則大幅提升。半數用戶選擇使用汽車金融產品;潛在用戶使用金融產品的接受度高於現有及再購用戶。

  隨著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數位化轉型成為汽車金融新的發展驅動力。後疫情時代,數位化、智能化在汽車消費中發揮著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數位化轉型也正在成為汽車服務以及汽車金融服務機構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金融)50人成員專場圓桌對話以「如何挖掘汽車消費新增長點」為議題展開討論。

  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沈根偉認為,就像智慧型手機代替功能手機現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一樣,電動車和智能汽車未來會改變人們的生活。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會帶來新的商業機會。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增長點很明顯地擺在這裡。汽車金融公司的人永遠是跟隨著主機廠的腳步,服務於主機廠。歷史都是這樣的,跟隨著潮流,一定會往上走,逆潮流肯定不行。」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徐育林表示。

  不過,在杭州大搜車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姚軍紅看來,新能源汽車目前仍然需要技術的成長和迭代,短時間難以解決。新能源汽車到底值多少錢,金融工具如何介入,無論是促流通還是促消費,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障礙。他認為,目前增長的機會仍然來自於二手車。

  「未來中國二手車的交易量其實有可能會超過新車,金融市場非常值得期待。雖然目前二手車市場存在著一些問題,但當二手車越來越成熟,交易場景越來越能夠被金融方和資金方掌控,它的資產質量不會比新車差太多,這是未來的機會。」易鑫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姜東表示。

  除了新能源車和二手車之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永紅認為,使用權也是未來汽車的增長點之一。過去,汽車的消費基本上都是產權消費,未來可以有更多的短期融資租賃產品。

  「汽車金融創新,無論是庫存金融還是零售金融都有大量創新的可能性。金融產品怎麼下沉到各個細分市場,怎麼樣平衡好客戶、主機廠以及金融公司之間的利益關係,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銷售部部長王保軍表示。

  大鉦資本合伙人、董事總經理林雷指出,新能源汽車和二手車兩個增長點的發展,目前確實面臨不少挑戰。希望政府的政策能使二手車的交易更加透明、公開、完善,讓二手車金融的發展得到很好的支撐。新能源汽車還處於剛剛開始的階段,有很多可以嘗試的方法,來解決殘值等問題。

  在長安新生(深圳)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鄧江看來,在汽車金融市場中只要做得夠久,資金成本、風險控制能力和同業的對手應該都是趨同的,未來比拼的實際上是運營流程的效率,必須在保證運營質量的情況下降本增效。

  在汽車金融審批與風控方面,數位化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上海燦谷投資管理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欣表示,今年公司主要利用了大數據的分析優化了流程,力爭實現「80%的合同要在30分鐘內完成」。「審貸放款方面,有些資料是冗餘的,有些流程是多出的,對於我們而言風控是要做的,但服務才是最主要的,所以我們會進行類似的流程改造並引入其他的科技手段來提升效率。」

  瑞福德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玕表示,信用風險的防範也要擁抱科技,通過大數據進行信用管理的工作,例如貸前通過一張身份證,看如何更精準地評估客戶的還款意願能力,貸中通過數據的信息收集了解客戶特徵的變化,進行提前預警,貸後則能通過大數據來修復已經失聯的客戶信息,做好催收。

  我國汽車業處於全球變革先鋒

  新能源車市兩頭熱何解?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變局,汽車由傳統的燃油車,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所有的車企都深刻參與到了這場全面而深刻的變革之中。

  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贇認為,全球汽車市場仍在不斷顛覆之中,中國在用戶偏好、政策、基礎設施、技術投入上始終處於全球變革的先鋒,成為最具顛覆性能力的國家。同時,由於市場的發展正在邁入「新常態」;受新冠疫情影響,銷量預計短期呈現U型恢復態勢,長期依然穩定增長。

  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峰認為,面對佔據了這個時代40%消費力、擁有更強個性、熱衷於數字科技、務實、善於展示的「Z世」代,企業更多地應該提供一個自由展示的舞臺。東風悅達起亞下一階段戰略的重中之重是成為一個以智慧出行為核心載體的新生活的構建商。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挑戰。但近幾個月整個市場回暖明顯,並呈現兩端熱銷局面:一方面,特斯拉、蔚來、小鵬等偏向於中高端的20萬以上的車銷量可觀,另一方面,五菱宏光miniEV近幾個月亦表現強勁。對於這種兩頭熱的現象,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認為這背後有雙積分政策、技術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推動。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個引人關注的焦點就是換電。年初換電站建設作為新基建重要組成部分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後,10月底,蔚來發布BaaS(電池租用服務)方案,與寧德時代(300750)等一起成立電池資產公司,在車電分離商業化道路上踏出堅實一步。對此,蔚來副總裁沈斐表示,換電模式推出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用戶對電池的擔心。蔚來真正做的是全場景的加電,換電只是其中一種。蔚來目前在小區的家充樁安裝方面投入巨大,用戶的家充樁安裝比例在70%以上,絕大部分用戶在家裡面可以充電。

  事實上,作為不同的補能方式,關於充電和換電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息。寧德時代董事長助理孟祥峰表示,車電分離是解決消費者購車成本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和途徑,希望電池能夠更高強度地使用,更頻繁地使用,新能源汽車在使用環節的堅定性就能體現得更充分。

  而奧動新能源高級副總裁楊燁認為,快充是向電池的安全挑戰,慢充不能滿足所有用戶的場景,而換電既可以滿足慢充對於電池安全的需求,又能滿足便利出行的要求。「我認為用換電技術來建換充二用功能,達到不用快充就能補給電能的體系,用戶有時間就來充,沒時間就來換,這樣的體系可以迅速讓電動車從小眾的適用型變向普適型。」楊燁表示。

  但是,上汽集團(600104)副總工程師、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仍對換電懷有疑慮。他認為,換電雖然便利,但存在增加成本,或許只能針對某一款車型等問題。換電的推廣需解決標準性問題。充電和換電到底誰能佔主流,關鍵在於兩者的成本和便利性對比,是技術上的問題,政策很難有很高的著力。

  車企和供應商走向開放

  後疫情時代的營銷挑戰

  智能化已成為汽車業未來發展大趨勢,軟體在汽車產品開發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正逐漸凸顯。在傳統的零部件供應商之外,許多企業跨界進入汽車業。百舸爭流下,汽車供應鏈正在發生變化。博世中國副總裁蔣健認為,汽車已從最初的完全機械裝置變成機電結合裝置,到未來會成為生活第三空間。汽車供應鏈裡,開始需要更多程式設計師的參與無形的產品(代碼)的提供。

  隨著電子零部件的減少,簡單的車+發達的大腦將成為未來趨勢。億咖通科技CEO沈子瑜認為,軟體的高度集中化是必然的趨勢,會減少電子零部件的使用,整車成本下降。車會變得簡單,但是計算機系統會越來越發達。

  事實上,軟體定義下,汽車廠商與供應鏈企業的關係也將被重塑。騰訊智慧出行戰略設計總經理沈沛認為,軟體開發具有邊界模糊和迭代迅速兩個特點。因此,整個供應鏈尤其在軟體上會越來越往以結果為導向的供應方向發展;供應關係也會發生改變,而這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可能未來會有核心朋友圈的出現。

  平安集團執委、平安智慧企業副總經理兼營運長張君毅對沈沛的觀點表示認同,他表示,在軟體領域引入新的供應商,採購供應鏈的策略也會發生變化。由於最終需求的多變,傳統採購方式下很難變更。只有在更大的聯合開發前提下,才能解決,從而得到聯盟的共贏最大化。

  而在軟體的應用側車企,尤其是對希望通過智能網聯時代實現彎道超車的新勢力造車企業來說,軟體的應用和整合水平在競爭中成為關鍵。零跑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認為,智能汽車時代,需要供應商有更開放的心態,才能將智能駕駛做起來,並通過不斷的OTA使得系統不斷進化。

  廣汽蔚來創始人、CEO廖兵認為,硬體的利潤在整車裡面所佔的比重已經變得非常清晰,軟體和生態的價值才是智能汽車的關鍵,廣汽蔚來將視自身情況去做垂直整合或是橫向生態結合。

  疫情之下,由於線下門店的關閉或人流稀少,眾多車企紛紛轉戰線上,進行了一系列新品發布會、直播帶貨等營銷活動。

  而一汽-大眾則成立了品牌直播間,通過線上集客,觸達更多的客戶,低成本之餘,能夠充分表現出產品力。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大眾品牌執行總監馬振山說:「我們就得做一個「變色龍」,感知外界各種環境、溫度,去適應市場的變化,這也是一個企業要適應市場、適應環境、適應競爭的一個正常反應。」

  小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何小鵬在本場圓桌對話總結髮言時表示:「如果產品是1,其它是0,營銷是1後面的第一個0,如何把1做到極強,我們都是拼命去努力的。」小鵬正努力把車型在軟體、硬體、服務運營三者上組織得更平衡。從營銷的角度來看,核心是要把長板做長,把短板補齊。「要把產品、品牌、戰略、技術組合起來看,最後才能做到更好的營銷。」

  (編輯 張明富)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羊城論劍:尋找中國汽車發展新動能
    11月21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以「科創未來」為總主題的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在廣州萬富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影響,讓在市場寒冬裡醞釀著變革的汽車產業,格局調整更為深刻。下半年車市的快速復甦,則再一次彰顯了中國汽車消費的巨大前景與機遇。圍繞當前汽車行業的眾多熱點話題,三十餘位資深專家、協會代表、企業大咖齊聚羊城,組成「最強大腦」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 | 圓桌論壇: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產業鏈的格局...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圓桌論壇: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產業鏈的格局重塑第一電動網我要分享11月21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汽車金融》聯合主辦,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中國汽車(金融)50人論壇特別支持的「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隆重開幕。
  • 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份重磅規劃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發展指明方向,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重大機遇。中國汽車產業再次成為國際資本關注的焦點。
  • 第三屆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峰會將於3月26日在上海召開
    「第三屆中國EV/PHEV&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峰會」 將於 2015年3月26-27日在上海浦東華美達大酒店隆重召開! 本屆峰會邀請到30+來自世界領軍企業的演講嘉賓包括通用汽車,雷諾汽車,上汽集團,比亞迪,北汽集團,特斯拉,鄭州日產,普天新能源,北京華商三優,青島特銳德,山東魯能,國家電網,中電控股,威海鹿洲電動汽車,華北電力大學,眾泰新能源,工信部等知名演講嘉賓,針對產業政策,行業標準,快充/無線充電,電動汽車光伏充電樁系統優化配置與運行,石墨烯對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新能源汽車充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航天技術作為高科技前沿,其產業化依賴於整個國民經濟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傳統產業的支持。航天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有著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係。航天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將牽引傳統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 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與發展峰會召開 101個招商項目總額3336.2億
    15日上午召開了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環境推介會。  11月14至15日,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與發展峰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迎春、省政府副秘書長羅建軍、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等領導出席。  本次峰會是我省首次面向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舉辦的產業專題招商活動。
  • 政策推進開放加速 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原標題: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份重磅規劃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發展指明方向,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重大機遇。中國汽車產業再次成為國際資本關注的焦點。
  • 如祺出行入選2020中國汽車出行產業科創板潛力公司TOP10
    11月27日,由億歐網主辦的2020全球科技出行峰會·上海論壇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匯聚來自汽車出行行業和投資機構的嘉賓,圍繞汽車出行產業價值鏈重構和下一個十年行業變革趨勢進行了深入討論。論壇發布了2020年度科技出行產業重磅榜單,對在本年度表現優異的企業和企業家進行表彰。
  • 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截至**中國已成為世界汽車大國,年產銷量已經接近兩千萬輛,但行業快速擴充所帶來的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和交通壓力等問題也日益凸顯,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產業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必然方向。截至**,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誠然,中國是世界最大汽車產銷國,但不是汽車強國。
  • 2020-2021年中國新基建產業發展白皮書:解讀未來3-5年行業機遇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到2020年明確以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7大領域為重要投資發展方向,已經多次明確表示加強「新基建」,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補短和引擎的作用。
  • 聚焦汽車產業大變革,首屆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今開幕
    論道,聽大咖熱議智能汽車產業動向全球智能汽車產業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處於孕育突破「前夜」,汽車發展已顛覆傳統,糅合了科技進步的力量,促進智能汽車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焦點。本次大會眼於汽車產業大變革這一特殊時期,聚焦汽車產業新變局、新挑戰、新思路,勾畫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藍圖。在世界智能汽車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上,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刁愛林主持開幕式,IDG資本創始董事長熊曉鴿,美國灣區委員會總裁/CEO Jim Wunderman,廣州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陳志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主任黃勇致辭。
  • 電動汽車觀察家榮獲第十四屆中國汽車年會中國汽車優質內容創作獎...
    2021年1月8日,2020年(第十四屆)中國汽車年會暨領創峰會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行。此次年會由經觀傳媒、《經濟觀察報》與車壹條聯合主辦、新浪汽車戰略合作、國家電網戰略支持。峰會主題為「大道之行,守正創新」,邀請宏觀經濟學者、行業專家、企業高管等多位嘉賓線上互動,圍繞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動向和汽車企業在疫情下的新責任、新藍圖進行理性分析與討論;並在盛典上為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中積極承擔責任、做出突出貢獻的車企與媒體公司頒發獎項。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通過對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研究及跟蹤,結合調研數據,展望2021年中國氫電行業十大預測:一、政策示範城市群落地,地方財政加碼,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迎來發展春天2020年9月21日,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對補貼方式進行重大調整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通過對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研究及跟蹤,結合調研數據,展望2021年中國氫電行業十大預測: 一、政策 示範城市群落地,地方財政加碼,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迎來發展春天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將從五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工信部將從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等5個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於1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
  • 汽車產業代表在今年「兩會」將格外關注「四新」
    「新市場」是關注之四。後疫情時期,新市場開拓是當務之急。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汽車產業必須培育新型市場主體,以整合優勢資源、組建產業聯合體和聯盟為目標,全面推進整車、零部件、人工智慧、網際網路、信息通信等產業鏈的融合與發展。要下決心抓住機遇「補短板」,突破核心技術的難關,降低和規避供應鏈的風險,這是開拓新市場的關鍵。
  • 2020年電動汽車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電動汽車行業...
    **-**年我國電動汽車產量走勢圖  **-**年我國電動汽車銷量走勢圖  2020年版中國電動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對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電動汽車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電動汽車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電動汽車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電動汽車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下一步,要認真落實《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機械工業經管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國策,是產業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果。
  • 「寒冬」浸入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 或在2021年迎來轉機
    於是,在汽車「新四化」不斷推進的趨勢下,百年的汽車業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產業鏈、價值鏈重構,一場新的排位賽已經拉開了序幕。而於起步較晚,但佔據著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汽車供應鏈來說,能否在這個變革中精準把脈未來趨勢,並快速出擊,直接影響中國能否直接由汽車大國邁向真正汽車強國。
  • 新能源汽車: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記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
    編前:7月1日至3日,由中國科協和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在海南博鰲舉行。論壇以「新時代·新變革·新產業」為主題,來自國內外政府主管機構、汽車行業組織以及各大車企的共1500餘名代表參加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引發行業熱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