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2020-11-22 光明網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份重磅規劃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發展指明方向,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重大機遇。中國汽車產業再次成為國際資本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對外資投資政策的進一步放開,近年來眾多國際汽車巨頭紛紛加大在華投資力度。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現在仍是全球最佳的汽車產業投資地,外資的大舉進入也將給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環境帶來新變化。

  外資巨頭「跑步」入場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汽車產業大幅下滑,而中國汽車產業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迅速回暖,這使得外資更加看好中國汽車市場。

  近日,中國一汽與奧迪宣布將共同成立一家生產純電動汽車的新合資公司。而就在幾天前,韓國LG集團兩個重大項目落戶南京。南京經開區分別與LG化學株式會社、LG電子株式會社舉行籤約儀式,項目總投資達8億美元。LG化學株式會社將投資5億美元在南京經開區建設圓柱形汽車動力電池項目,而LG電子株式會社將投資3億美元推進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項目。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國際汽車巨頭投資的熱點。自2017年江淮與大眾籤署合資協議攜手開發新能源汽車以來,長城與寶馬、比亞迪與豐田、比亞迪與日野也陸續展開合資合作。

  不僅是在整車領域,眾多國際汽車巨頭也開始與中國企業在動力電池、車用晶片等零部件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例如國際變速箱巨頭採埃孚與北汽集團子公司海納川籌備成立生產電動汽車部件的合資企業,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之一的麥格納與華域汽車合資共同開發電驅動系統,大眾參股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國軒高科,豐田汽車與一汽、東風、北汽、廣汽等企業合資主攻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奔馳入股中國動力電池電芯製造商孚能科技、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高新電池技術,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產投公司與Imagination集團合資成立汽車晶片設計公司等。

  新能源成「角力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大舉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外資大部分都聚焦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中國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所具有的技術能力都成為吸引國際投資的重要原因。

  在剛剛發布的《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未來要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加快車用作業系統開發應用,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等,同時,將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交通體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

  分析機構認為,這些內容都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帶來利好消息,吸引眾多的中外資金進入這些領域。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投資累計超過2萬億元,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目前,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形成了覆蓋行業管理、推廣應用、稅收補貼、基礎設施等不同層級的系統化政策體系。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趨於成熟,產品、服務更加專業化,新能源汽車的應用範圍更多,應用價值逐步體現。

  國資委商業發展中心主任劉穎霞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和應用端的引導、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政策推進開放加速

  2018年,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投資股比限制取消;2020年,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取消;到2022年,還將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和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政策推進汽車行業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為吸引外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聯合商務部發布了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的徵求意見稿,提出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優化外商投資產業和區域結構,促進外商投資穩定增長。尤其是在汽車製造業方面,將推進在汽車關鍵零部件及關鍵技術研發、汽車電子裝置製造與研發,以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製造等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外資。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近日也表示,將抓緊在年底前出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的範圍,並為外商在華深耕發展營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投資環境。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一方面,隨著全球範圍內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進程的加快,一些國際知名汽車企業不斷加大在華的投資合作,有效推動了我國配套產業鏈的完善提升,促進了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技術進步,也帶動了相關的就業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全面放開外資投資股比和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以後,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兼併重組、優勝劣汰的進程會進一步加快。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孫曉紅表示,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的可增長性、可持續性都被外資企業看好,不論是整車企業還是汽車零部件企業都來中國投資,在外資企業和本地企業合作過程中,中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潛力不斷被提升。

  專家表示,中國市場不斷開放,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外商獨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上投資和運營,這將會給中國汽車市場帶來巨大的壓力,使競爭更加充分,但這也將激發國內汽車產業升級、促使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真正地成長壯大起來,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李志勇)

[ 責編:李俊男 ]

相關焦點

  • 政策推進開放加速 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原標題: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份重磅規劃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發展指明方向,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重大機遇。中國汽車產業再次成為國際資本關注的焦點。
  • 思明區釋放投資「引力波」為轉型發展注入動力
    創業熱土 持續釋放投資「引力波」高素質高顏值的思明區吸引全球目光,投資浪潮湧動,為轉型發展注入動力思明區再度聚焦全球目光,向全球釋放投資創業引力波,為思明區的轉型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 政策紅利接連釋放 新能源汽車時代來了
    近日,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再對提振汽車等方面消費作出具體安排,包括要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鼓勵有關城市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加強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建設。受此提振,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有望得到進一步擴大。
  • 經濟周期、創新周期共振,汽車行業市場需求加速釋放
    隨著經濟復甦、政策鼓勵和今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推動的購車需求增加,汽車行業市場迎來需求釋放。汽車行業屬於典型的周期行業,經濟周期與創新周期的共振也進一步加速其需求釋放,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將迎來長期成長機會,如今飛凱達(002863)等汽車零部件廠商將受益。  隨著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經濟開始逐漸復甦,今年國內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轉正,GDP增速從-6.8%開始觸底回升到4.9%。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2035年純電動車成為新車銷售主流今年10月份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規模佔比到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 瞬間釋放8個太陽質量的最強引力波,除了強,還有什麼特別地方?
    important}前兩天我介紹了一下LIGO在月初公布的人類迄今探測到的最強引力波GW190521,由於篇幅所限沒有細說,今天要補上了。如果對該引力波事件完全不清楚的可以一會兒翻看我兩天前的文章:《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 瞬間釋放8個太陽質量的最強引力波,除了強,還有什麼特別地方?
    前兩天我介紹了一下LIGO在月初公布的人類迄今探測到的最強引力波GW190521,由於篇幅所限沒有細說,今天要補上了。如果對該引力波事件完全不清楚的可以一會而翻看我兩天前的文章:《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 地球公轉會釋放出引力波:能量會損失嗎?
    地球公轉會釋放出引力波:能量會損失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下什麼叫引力波,以及引力波產生的相關理論知識。概念:在物理學中,引力波是指時空彎曲中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這種波以引力輻射的形式傳輸能量。1915年愛因斯坦在創立廣義相對論之後,預測了宇宙中存在一種名為「引力波」的引力輻射物質。
  • 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important}本月初(2020年9月2日),LOGO官網發布了一組新聞,美國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兩個4公裡長的雷射幹涉儀和歐洲位於義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一個3公裡長的雷射幹涉儀同時探測到一個有史以來最強的引力波信號——GW190521。
  • 湖南「計算」釋放產業新動能
    行業精英、領域專家等暢談計算機產業未來,共探創新發展生態、製造生態、應用生態建設,為繁榮計算產業、釋放產業動能匯聚智慧和力量。 高效計算賦能傳統產業 計算機大會現場成果展上,一個個AGV小車及機械手有條不紊工作。這個模擬汽車發動機裝配車間的沙盤,是中國聯通5G+全連接工廠的縮影。
  • 天能鋰電新紀元丨中國鋰電產業總裁私享會成功舉辦,釋放三大重要...
    中國鋰電產業協同發展又將如何展開?回顧整場會議,會上釋放出的三個信號很重要,對於中國鋰電產業及電動車行業的發展具有指引性價值。、浙江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建龍等嘉賓就中國鋰電產業發展趨勢作分享發言,他們認為:新能源汽車普及應用、新國標落地,以及共享、換電、租賃等電動車運營新模式出現,促進了動力鋰電需求持續增大;新基建加快實施、智能微電網示範應用等,進一步拉升了鋰電在儲能方面應用需求;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消費型鋰電增長也勢頭強勁。
  • ...探汽車產業新機遇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尋找中國汽車發展新動能
    本報記者 龔夢澤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影響,讓在市場寒冬裡醞釀著變革的汽車產業,格局調整更為深刻。下半年車市的快速復甦,則再一次彰顯了中國汽車消費的巨大前景與機遇。
  • 創世以來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本月初(2020年9月2日),LOGO官網發布了一組新聞,美國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兩個4公裡長的雷射幹涉儀和歐洲位於義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一個3公裡長的雷射幹涉儀同時探測到一個有史以來最強的引力波信號——GW190521。
  • 引力波再次被發現,兩個黑洞相撞後,釋放出8倍太陽質量的引力波
    2015年是令全世界震驚的一年,因為科研人員利用LIGO首次發現了引力波,正式證明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愛因斯坦對引力波的預言。去年5月21日,義大利處女座引力波天文臺和一個研究團隊合作共同發現了宇宙中另一次引力波事件,據了解這次他們所發現的引力波要比2015年的那一次更加明顯,它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 引力波再次被發現,兩個黑洞相撞後,釋放出8倍太陽質量的引力波
    ,正式證明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愛因斯坦對引力波的預言。去年5月21日,義大利處女座引力波天文臺和一個研究團隊合作共同發現了宇宙中另一次引力波事件,據了解這次他們所發現的引力波要比2015年的那一次更加明顯,它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根據報導,《物理評論快報》和《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各自發布了關於去年五月份發現引力波的研究,這兩篇論文都指出那一次引力波是由兩個黑洞合併造成的。
  • 探討中國汽車後市場新格局 TUV萊茵助力解決汽車售後產業之「痛」
    上海2020年11月26日 /美通社/ -- 11月26日,由《汽車與配件》雜誌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最受歡迎品牌大獎頒獎典禮暨中國汽車後市場新格局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以下簡稱「TUV萊茵」)應邀出席。本次論壇聚焦變革與融合趨勢下的汽車後市場生態圈,邀請業界專家和企業代表分享真知灼見。
  • 智慧金融:泛鈦客鄧江談賦能汽車產業升級
    在新經濟態勢下,智慧金融如何幫助提升汽車產業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 間表】終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前夕釋放出新的信號。9月16...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新信號: 專家組不建議制定「禁燃」時間表】終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前夕釋放出新的信號。9月16日下午,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透露,2.0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已通過專家評審,很快就要正式發行。
  • 解讀《中歐投資協定》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本文解決幾個問題,一是《中歐雙邊投資協定》對於我國貿易而言有什麼意義(政治敏感的部分就不說了),二是《協定》對於我國汽車產業而言有什麼影響,三是目前全球汽車產業是怎麼一個概況。
  • 中國汽車金融年會 泛鈦客科技CEO鄧江談科技賦能產業升級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1月21日,第十一屆中國汽車金融年會在廣州萬富希爾頓酒店舉行。主辦方為全國三大經濟類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及《中國汽車金融》雜誌社。本次年會主題「科創未來」,就新經濟態勢下汽車金融如何利用數位化轉型,回歸服務本質,加快線上化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泛鈦客科技CEO鄧江受邀出席並現場分享了「科技創新如何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的內容對話。科技如何提升金融服務與風控?汽車金融是泛鈦客科技智慧金融解決方案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