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BAT和京東與樂視談過融資事宜 阿里投資可能性更大

2020-12-08 金評媒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金評媒(https://www.jpm.cn) 編者按:BAT和京東都與樂視談過融資事宜,因為騰訊已經投資了TCL旗下的雷鳥、百度拜訪過海信,所以阿里、京東投資樂視的可能性相對大些。其中,阿里的可能性更大,儘管此前阿里已投資了海爾多媒體,但阿里仍有可能會向樂視影業、樂視致新投資20億~30億元。

接任樂視網CEO不到半年,梁軍已交辭呈的消息不脛而走。

10月24日,一位樂視網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該消息屬實,但官方還沒正式宣布,以公告為準。對於梁軍的離職傳聞,這位人士說:「也許董事會有其他的考慮。」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梁軍的離職或與新樂視的業績有關。根據不久前樂視發布的公告,樂視網今年前三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虧損16.58億元~16.63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4.9億元。其中,樂視網第三季度(7~9月)預計虧損10.21億~10.26億元,這意味著樂視網第三季的虧損還在擴大。

一位彩電業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BAT和京東都與樂視談過融資事宜,因為騰訊已經投資了TCL旗下的雷鳥、百度拜訪過海信,所以阿里、京東投資樂視的可能性相對大些。其中,阿里的可能性更大,儘管此前阿里已投資了海爾多媒體,但阿里仍有可能會向樂視影業、樂視致新投資20億~30億元。

新樂視扭虧需猛將

在樂視內部,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曾評價梁軍:「是真正樂視生態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網際網路生態型的人才之一。」

2012年梁軍加入樂視後,他帶領的團隊先後做出了安卓機頂盒和樂視超級電視等智能硬體產品。他同時也是樂視超級電視過去幾年衝到年銷量近600萬臺的幕後功臣。

此前,一位接近樂視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樂視的高管中,工科背景的梁軍邏輯思維能力強,卻難得有一股「書生氣」,而且說話比較直,「敢於向賈躍亭直言不諱」。

在樂視關鍵時期,梁軍所帶領的業務稱得上是樂視生態中的優質資產,儘管仍然虧損,但盈利前景可期。

直到2017年5月,梁軍接替賈躍亭出任樂視網CEO,推進上市公司聚焦大屏。由於梁軍與樂視網現任董事長孫宏斌都有深厚的聯想背景,因此被認為是新舊樂視過渡的關鍵人物。

在今年5月梁軍被任命公司總經理的溝通中,梁軍曾對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談到對於樂視未來的四點規劃:一是怎麼建立起樂視生態整體的競爭,二是內容變現;三是開放樂視生態的閉環部分;四是組織變革和效率提升。

一位彩電業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梁軍是彩電業操盤手中難得的既懂軟體,又懂硬體的人,但是現在彩電行業形勢不好」。剛回來擔任樂視致新CEO不久的張志偉,有望獲得重任。

張志偉在賈躍亭時代一直負責樂視銷售,曾是LePar的負責人。今年履新後的梁軍曾把LePar承接的樂視電視的銷售權收回上市公司。今年9月,在短暫離開樂視兩個月後,張志偉重返樂視,出任樂視網高級副總裁、樂視致新CEO。目前,新樂視旗下兩大核心業務,彩電由張志偉掌舵,影業由樂視網COO、樂視影業CEO張昭打理。

中怡康黑電研究中心總經理彭顯東認為,樂視網或者說新樂視的業績一直沒有止跌回升,不管怎麼說,股東對職業經理人的核心要求就是業績。「孫宏斌先生在這個節點上,可能需要的是一位能快速扭轉新樂視的猛將,而不是一位穩紮穩打的『相』」。

樂視一位區域銷售員工向第一財經說,他也是24日上午看到相關報導才知道這個消息。「沒錢進來,都完蛋。跟人也沒關係。」

這位員工對前途也有擔憂,但他聽說第四季度公司可能會有新的資金注入,因此仍在觀望。他說,「賈躍亭都出局了。(其他人離開)對於樂視內部員工來說,真是感覺都麻木了。」

不只梁軍,樂視網市場傳播營銷高級副總裁兼樂視致新CMO任冠軍、樂視CMO張旻翬、樂視商城趙一成等高管,也被傳即將離職。「他們還在職,但有這個(離職)意向,這與梁軍的傳聞無關。」上述樂視網內部人士說。

重組難產

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國慶節旺季,彩電業沒有迎來往年的銷售高峰,消費者需求被接連不斷的電商、門店促銷提前釋放。而且,又有新的攪局者。以前,樂視作為網際網路電視的領軍者,不斷以價格促銷、內容贈送等手段吸引眼球,拉升銷量。今年,衝擊銷量用力最猛的反而是被富士康「賦能」(收購)後的夏普,小米也在蠶食樂視的份額。

據奧維雲網(AVC)今年中國彩電市場十一促銷期快報,2017年十一促銷期中國彩電市場遇冷,銷量同比下降15.6%,銷額同比下降11.9%。線上機型TOP20銷量、銷額排行榜中,小米、夏普、海信、TCL、創維、索尼等榜上有名,樂視卻「名落孫山」。

群智諮詢的副總經理李亞琴認為,感覺現在樂視「牆倒眾人推」,一旦有不好的消息就被放大。據她了解,梁軍24日下午仍是樂視網CEO,他離職的傳聞也許跟分工變化有關。張志偉前不久「回歸」樂視,接替梁軍出任樂視致新CEO,把樂視彩電業務的研、產、銷都統管起來了。

李亞琴預計,新樂視的恢復有一個過程。去年樂視財務危機爆發在雙11之後,至今已接近一年。在這一年裡,樂視各種負面消息層出。所以,新樂視重新獲得供應鏈夥伴的信任、重新獲得用戶的信心、解決資金緊張的問題,都需要時間。「樂視不會倒,但恢復有過程」。

據公告,樂視網(300104.SZ)2017年前三季預計虧損超過16億元,而且原定在10月17日前公布的重組樂視影業和引入新投資者的方案,也沒有如期公布,將再次延後。

樂視網解釋說,由於受到關聯方資金緊張、流動性風波影響,社會輿論持續發酵並不斷擴大,對公司聲譽和信用度造成影響,公司的廣告收入出現大幅下滑;同時,由於關聯方債務風險、現金流緊張波及公司供應商合作體系,從產品供應到帳期授予等均產生負面壓力,公司終端收入以及會員收入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而公司日常運營成本,如CDN及帶寬費用、攤提費用(版權攤銷)等並未減少,融資成本增加,財務費用同比增長約50%。

樂視網從今年4月17日起停牌,推進收購樂視影業的事項,擬以支付現金和發行股票的方式,收購樂視影業100%的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不過,半年過去了,重組還是「難產」,樂視網至今仍停牌,這甚至引發了一些樂視影業股東的不滿。

上個月,樂視網公布將更名為「新樂視」,以擺脫賈躍亭時代的陰影。但從目前來看,新樂視的蛻變尚需時日。

(編輯:田躍清)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天樂

藍魅財經責任編輯 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關注者

相關焦點

  • 190億控股樂視?阿里回復:假的!
    繼媒體傳出法拉第未來獲超10億美元融資後,近日又有網友在陌陌匿名爆料稱:阿里190億控股樂視,融創屈居第二大股東,聯想跟投。針對此消息,全天候科技向阿里方面求證,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對此回應稱:「假的」。這也不是樂視第一次被曝出獲得新的投資。此前有消息稱,BATJ都與樂視方面談過融資事宜。
  • 斥資190億成為樂視第一大股東?阿里回應:假消息
    12月7日早間消息,有脈脈職場認證號發布消息稱:「凌晨3點,阿里巴巴將控股樂視!融創成為第二大股東 」。對此阿里集團相關人士回應系「假消息」。事實上,自年初融創中國入主樂視網以來,關於樂視網的股權消息一直沒有中斷。
  • ...阿里和騰訊將向聯通投資100億美元;樂視拖欠中移動1426.25萬...
    共享單車第一樁併購案誕生了;阿里和騰訊將向聯通投資100億美元;樂視拖欠中移動1426.25萬...丨黑馬高調早報 2017-06-23 08
  • 獵雲早報:天貓回應京東唯品會碰瓷式競爭;傳監管機構正在收集樂視...
    證監會還在了解涉及樂視網的股權質押情況。另有知情人士稱,中國銀監會也在排查銀行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對樂視以及樂視網等相關機構的貸款情況,排查包括這些機構對樂視的貸款敞口以及潛在風險等。尚不清楚證監會和銀監會的行動是否已經告知樂視網。
  • 【大公司晚報】樂視引入超過100億元戰略投資;阿里大文娛宣布視頻...
    今天大公司晚報的主角是:樂視、微信 樂視網:引入戰略投資規模預計超百億,股票繼續停牌 樂視網下午發布公告稱,聯合賈躍亭、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已與戰略投資者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且戰略投資者支付了一定數額的誠意金。本次重大事項涉及交易規模預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相關各方仍需要進一步磋商以籤訂正式合作協議。
  • 98頁PPT,看懂阿里、小米、京東、美團的組織架構和戰略變遷
    美團早期從千團大戰勝出,是背靠碾壓性融資以及打造的鐵軍。而在關鍵時刻的陣營切換和合併,則收攏了戰局優勢。三、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管理機制的創新1)高管的管理方面:較為前沿的管理制度包括合伙人制、總裁負責制等。我們發現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不再是頂級企業青睞的方案。
  • 科技晨練丨樂視致新新一輪融資已到帳 易到用車關停人工電話客服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新一輪融資已到帳 明年銷量增長將放緩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透露,關於樂視致新的融資,已經有投資人進來,並且錢已到帳,但正式對外發布還需要看公告。他並未對記者透露本輪融資的具體金額,不過,梁軍透露了與此相關的數字,「我們的投前估值300億以上,你們可以猜測一下5%是多少錢,10%是多少錢。」
  • 阿里戰略投資神州卻不持股 網傳的30億去哪了?
    這也就意味著此前網傳的「阿里30億元戰略投資神州」說法存疑。 不過,財視media小財在意的是,此前網傳的30億去哪兒了? 不久前,關於阿里投資專車B2C模式代表神州專車的消息漫天飛。消息稱,前者對神州專車運營主體公司優車科技戰略投資30億元,通過境外的「阿里巴巴網絡中國有限公司」和境內的「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兩個公司共持有神州優車9.8%的股份。
  • 阿里、京東、騰訊均參與投資
    此外,阿里和歷峰集團還將與FARFETCH成立合資公司。在雙11火爆之際,FARFETCH還將入駐天貓國際開店,併集成在天貓奢品頻道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阿里,早在2017年京東就已經投資過FARFETCH,交易涉及金額高達3.97億美元,成當時FARFETCH最大股東之一。
  • 新聞AB面丨京有「7FRESH」滬有「京東匯」,京東生鮮要後來者居上?
    生鮮零售大戰從去年打到今年,京東開年又推出7FRESH,戰火還要一直燃燒下去;阿里背後的男人孫正義,並不以投資阿里而沾沾自喜,他正在改變創投圈的規則;樂視繼續虧錢,百貨公司持續關店,新零售不努力也有被推翻的危機……商業的A面和B面每天都在發生,你的生活在哪一面?
  • 樂視推樂Max藍寶石版,售價讓人呵呵;Uber中國和滴滴快的再獲巨額...
    樂視推樂Max藍寶石版,售價讓人呵呵;Uber中國和滴滴快的再獲巨額融資【早起鳥】
  • 劉強東: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京東終究會超過阿里
    他同時講到前幾年和國美、蘇寧的價格戰,「京東確實是給現有的玩家造成了衝擊,讓他們真心感覺到痛才會罵你,如果沒人罵你,說明我們的商業模式並不如他先進,那才是悲哀的事情。」對於劉強東來說,也曾有過讓他覺得最艱難的時刻。2008年金融危機,三四十位投資者拒絕向京東融資,他們認為這種模式是不可能賺到錢的。
  • 奧迪首款純電車開始預售 傳哈羅單車獲10億刀融資
    2、傳哈羅單車將獲10億刀融資 螞蟻金服參投  1月22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哈羅單車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螞蟻金服和復星以及部分老股東都繼續參與投資,同時會引入新的重量級投資者。新一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四輪+兩輪」業務戰略,構建智能立體化的出行平臺。
  • BAT和B站們的ACG投資布局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資本還在投資動畫、漫畫公司嗎?答案是肯定的。但無論是投資事件數還是融資額,近四年來,動畫、漫畫領域的投資都呈下降趨勢。這一點,從IT桔子的統計中能得到佐證(IT桔子也是不完全統計)。
  • 樂視命運 - iDoNews
    此後,賈躍亭接到了一筆大項目——當地移動運營商大建基站,而賈躍亭做的就是為基站生產和安裝避雷器。他的西貝爾事業也由此開始。山西西貝爾的第二筆生意是向運營商推銷直放站(通過直放站放大基站信號,再傳向更遠更廣的地區)。當時賈躍亭從網上看到四川有人生產直放站,便打電話過去詢問加盟事宜,對方以為他是個騙子,為了說服對方,賈拎著公章和公司營業執照當天就去了四川。
  • 爆料:阿里或投資LAZADA!這布局東南亞電商市場的態勢也是沒sei了
    同年5月,印度電商Snapchat宣布獲得5.37億美元E輪融資,領投方是阿里巴巴;同年8月,印度電商Snapdeal完成的5億美元融資中,領投方之一的阿里就佔了2億美元,獲得4.27%的股份……而就在昨日,消息顯示阿里巴巴集團計劃今年進入印度電商市場,看來距離其「收網」已經不遠。 那麼,阿里在搶佔東南亞市場是否也有預兆呢?
  • 從阿里、京東、騰訊手裡「吸金」,這家歐洲奢侈品電商憑什麼?
    圖片來源:Farfetch但放眼國外,倒是有人活了下來,且吸引到了兩大「中國電商霸主」阿里、京東,一大流量巨鱷騰訊的注資。那就是來自英國的Farfetch。近日,阿里、卡地亞(Cartier)母公司歷峰集團(Richemont)公布了對Farfetch的11億美元投資計劃。
  • 樂視召開投資者交流會 欲將部分子公司剝離融資
    b)另一部分原因是資金需求,去年的傳言導致一些金融機構對樂視的支持減少了,後續得到陸續解決。現今信用體系得到建立,還有賈躍芳的股票賣出無息借給公司作為營運資金使用,資金獲得階段性的環節。現在我們對300-400萬臺的銷售目標有了基本上的保證,當然樂視的商業模式對資金仍是有需求。今年策略也會有一定改變,除了銷售模式不變外,資本性資金會有更大的改善。
  • 樂視控股轉讓樂視...
    【樂視網:賈躍亭轉讓60.41億元股權已完成 公司擬收購賈躍亭妻子所持樂漾影視股權】本次賈躍亭先生以35.39元/股協議轉讓的樂視網樂視控股轉讓樂視影業股權事項(涉及金額10.5億元),目前在積極推進股份交割與工商變更工作。目前樂視致新引入戰略投資者股份交割以及此事項所涉及的工商變更工作已全部完成,新的董事會完成重組後正常履職中,並且嘉睿匯鑫投資款項已到帳約54.62億元,其餘會按照協議約定陸續到帳。樂視致新向其他投資人股權融資18.3億元事項已經全部完成。
  • 劉強東:京東必定會擊敗阿里巴巴-劉強東,京東,擊敗,阿里巴巴,阿里...
    劉強東口述京東業務的現實與夢想:我的夢想一直很大今天網上曝光的那份所謂我8年前寫的融資商業計劃書,在裡面提到劉強東當年只有一個1.5億美元小夢想——只想做一家小型公司。但這個不是我寫的,是8年前今日資本的投資經理常斌給京東投資時,給投資委員會寫的報告。今天他才發給我,他說,9年前我們投資你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