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聯合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舉辦 「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小米集團聯合舉辦的 「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正火熱進行,作為備受關注的系列賽事,大賽依託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中心的中國科技雲基礎設施資源,不僅受到中國頂級網際網路公司支持,而且引起了全國高校師生的廣泛關注。 

  作為國內權威的開源大賽,本次活動以 「人才創新、技術開源」為主題,以發展中國科學軟體生態為目的,舉辦方邀請了眾多科學軟體大師們參與評估,將在比賽中大力培養大學生們的科研素質、創新潛力,推動中國的開源力量進一步走向世界。

  讓大學生成為開源舞臺上的新力量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表示,開源是促進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科學創新的一個重要的力量。本次開源軟體大賽,不僅僅是科學家的專利,也是廣大的軟體愛好者,特別是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發揮自己聰明才智一個重要的平臺。 

  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博士希望通過開源賽事,讓大學生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並期待更多的開源愛好者共同努力,把中國的開源水平呈現給世界。 

  中國科技雲軟體資源池負責人王珏介紹,中國科技雲是網絡數據和計算融合的新型國家科研信息化基礎設施,希望通過大賽促進業界和學界結合,把大學生的創新的能力和積極性調動起來。 

  中國網際網路的誕生地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成立於 1995 年 3 月,是中國科學院科研信息化與管理信息化的研究、開發、建設、運行和服務保障機構,是先進信息技術的研發和示範基地,是中國網際網路的誕生地、高性能計算服務和應用的開拓者和科學數據匯聚和管理的搖籃。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運行和管理我國最早的網際網路骨幹網之一的中國科技網(CSTNET),是國際學術網絡的重要成員,與國內各網際網路骨幹網和歐美主要學術網絡高速互聯,承擔著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任務。 

  近年來,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牽頭承擔了一系列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在信息化領域部署的一批重要任務。其中,打造中國科技雲,建設國家軟體資源池,發展開源科學軟體生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計算機網絡中心已經建立科研軟體匯聚平臺、科學軟體開源社區和 CSThub 代碼託管平臺三大軟體平臺,打造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系列賽事,建立完整全面的科學軟體生態體系。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開源先鋒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公司創立初期,就把開源當作一個重要的戰略,他提出:「任何一家創業公司 , 如果不擁抱開源 , 就直接輸在了起跑線上。」 

  今天,小米在開源領域早已碩果纍纍。小米先後開源的高性能分布式 KV 存儲 Pegasus 項目,深度學習推理框架 MACE,這些項目在業界使用非常廣泛,並斬獲多項國內外開源技術大獎。小米還把 IoT 設備連接協議全部公開了。 

  HBase 項目是全球最大的開源項目之一,2019 年小米對 HBase 的貢獻佔整體 patch 貢獻值的近 1/3。HBase 項目創始人、原 HBase 項目主席 Michael Stack,曾多次盛讚小米在這個項目上做出的貢獻:「小米是 HBase 全球社區最活躍、力量最強的隊伍之一,為社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目前,HBase 項目在中國大陸共有 17 位 Committer,來自小米的就有 9 位,其中還有兩位是 PMC 成員,張鐸更是被 Apache 軟體基金會任命為 HBase 項目主席,因此小米也被認為是 HBase 在中國的黃埔軍校。 

  作為全球語音屆知名的開源項目,Daniel Povey 領導的 Kaldi 社區,幾乎所有的語音團隊都在使用 Kaldi 引擎來開發智能解決方案。崔寶秋表示,小米會繼續不斷地加大對 Kaldi 的投入,持續為 Kaldi 社區做貢獻,在 AI、大數據、雲計算、IoT 等領域團結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把中國的開源力量推向世界。

  用開源文化打造工程師嚮往的聖地 

  擁抱開源一直是小米重要的工程文化,小米為工程師投身開源社區,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崔寶秋多年來一直在倡導深度擁抱純粹、極致的開源文化,他強調開源是軟體的未來,小米 「不僅要站在巨人肩膀上,還要為巨人指方向。」 

  作為全球著名的語音專家,Daniel Povey 博士在 2019 年來中國加入小米,在全球 AI 領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國內多位學者甚至認為小米這一舉措,為中國 AI 語音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多次技術峰會上坦言,當時選擇加入小米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小米的開源文化,以及開放、共享的理念。 

  小米年輕的工程師梅禕加入小米不到 2 年,就成為了全球最年輕的 HBase Committer 之一,她對此深有感觸:「小米一直都在鼓勵技術人員參與開源項目,允許我們在技術上做各種探索,還給了技術人員比較好的上升通道,可以一心一意做技術。」 

  雷軍在不久前的小米十周年演講中自豪地強調:「創新之火將會照亮每個瘋狂的想法,小米將成為工程師嚮往的聖地」。

(責任編輯:韓藝嘉)

相關焦點

  • 首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頒獎儀式在京舉辦
    12月4日,第五屆中國科研信息化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科學院聯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協、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辦公廳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承辦。
  • 中國科技雲「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報名通知
    摘要: 報名時間:2020年7—2021年1月 ||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協辦單位:小米集團|| 以「人才創新、技術開源」為主題,以「發展中國科學軟體生態」為目的,匯聚各種優秀國產開源軟體。
  • 2020.9.1 星期二 中科院最新科研、科技動態
    科技動態1、中科院「先導杯」大獎賽揭曉2、中國古人類學奠基者獲命名小行星「吳汝康星」閃耀太空3、小米聯合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舉辦「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
  • CCF第35屆中國計算機應用大會 大會特邀講者
    本屆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CCF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湖北文理學院聯合承辦,湖北省計算機學會、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東交通大學等單位協辦。 大 會 特 邀 報 告 金海,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CCF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IEEE Fellow,ACM終身會員,武漢網絡安全戰略與發展研究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大數據技術與系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同方軟體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傑出貢獻獎
    7月14日,中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交流峰會暨(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成果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作為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領軍企業,北京同方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應邀出席峰會,在最終入圍的72個申報項目中,憑藉「三農普(三中心)數據處理系統」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傑出貢獻獎」;「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廣東省製造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重慶市交通應急平臺數據工程」榮獲第二屆中國計算機用戶應用項目優秀獎。
  • 第七屆開源作業系統年度技術會議(OS2ATC)盛大開幕,從編譯器到軟體...
    教育部國產基礎軟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鵬城實驗室鵬城生態項目負責人吳慶波和北京飛漫軟體技術有限公司CEO、HybridOS作業系統開源協作項目發起人魏永明擔任大會主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博導陳渝和鑑釋科技CEO&聯合創始人梁宇寧擔任組委會。本次大會邀請40多位國內外一線的作業系統專家和行業領袖,圍繞開源作業系統、編譯器、全棧系統、晶片等技術熱點展開討論。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研信息化藍皮書》英文版首發
    12月4日—5日,「第五屆中國科研信息化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科研信息化藍皮書(英文版)》發布。這是該報告首次以英文版正式出版並向海內外公開發行。  《中國科研信息化藍皮書(英文版)》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農業科學院等7家單位聯合編纂,斯普林格—自然出版發行,向世界展現了我國科研信息化發展的重大成果、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出席會議並致辭。
  • 推動開放科學和開源創新 共同建設世界科技共同體
    ——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合作論壇,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成功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論壇主席高文,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包雲崗,中國社科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段偉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呂衛峰,中國開發者網絡創始人、董事長、CODECHINA發起人蔣濤,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松,曠視科技首席架構師徐串,漢能投資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宏等嘉賓出席。
  • 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集成創新 跨越發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以下簡稱信息中心),於2002年6月成立並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第二階段試點工作創新支撐體系。經過3年的建設,文獻情報實現了資源與服務重組,期刊實現了聯合編輯出版,網絡工程實現了整個生命科學研究院網絡集約化管理,生物信息研究實現了原本單一的數據研究模式向數據研究與數據服務並行模式的轉變,掛靠學會實現聯合辦公,檔案館實現了生命科學研究院內各所(中心)的檔案信息統一管理;基本形成了以文獻情報和期刊出版為基礎,以網絡工程為支撐,以檔案、生物信息和學會為補充,集信息的建設、服務、管理與交流為一體的信息支撐集成創新體系
  •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科學普及領域優秀人才招聘啟事
    一、崗位名稱  新媒體技術與應用發展部融合創作與傳播實驗室副主任兼《科學大院》微平臺副主編  二、崗位職責  1、積極引入國際先進的新媒體運營思想和技術方法,結合中科院新媒體工作的特點提出具有重要創新價值的新媒體科學傳播戰略規劃並落實執行
  • 西安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專業接受工程教育聯合...
    11月26日至27日,西安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兩個專業接受工程教育聯合認證專家現場考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委託,此次聯合認證現場考查組組長由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信祥擔任;哈爾濱工程大學印桂生教授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家組組長,河南大學陳志國教授為專家組成員;陳信祥兼任網絡工程專家組組長,上海海事大學劉廣鍾教授為網絡工程專家組成員;中國海洋大學牟峰老師為聯合考查組秘書。
  • 作者:吳章生 來源: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16/1...
    《中國科學數據(中英文網絡版)》編輯委員會成立會議在京舉行     1月14日,《中國科學數據(中英文網絡版)》(簡稱《中國科學數據》)編輯委員會成立會議暨編輯委員會一屆一次會議在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舉行
  • 2020中科院軟體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公告
    中科院軟體所成立於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於計算機科學理論和軟體高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的綜合性基地型研究所(詳情請查閱軟體所網頁http://www.iscas.ac.cn)。因工作需要,中科院軟體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公開招聘1-2名軟體工程師及1名英文助理。一、 軟體工程師工作職責:1.
  • 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我系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各等級大賽,特別是專業比賽,例如2018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微信小程序應用開發賽、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2018屆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第九屆中國會展教育與科技發展論壇暨第八屆「遠華杯」全國大學生會展創意大賽、2018年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第六屆創新創業競賽、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第五屆「發現杯」全國大學生網際網路軟體設計大獎賽、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等等
  • 第二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舉辦
    9月9日至11日,第二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本屆會議主題為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發展,由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氣體地球化學專委會、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委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熱專委會、氣體同位素技術實驗室聯盟(籌)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甘肅省油氣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中科院蘭州資源環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聯合承辦。
  • 第二屆食安中國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第二屆食安中國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2017-01-17 22:07:00來源:央廣網
  • 2019「神氣」大數據算法與應用大賽成功舉辦
    本屆大賽的評委組組長由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黨委書記王建民擔任,評委組成員包括: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副主任羅兵、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應急減災處處長王亞偉、華風集團副總經理、華風創新研究院院長陳鑽、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副處長、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斯斯、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新河、北京大學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CCF)
  • 2014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榜單
    2014年12月19日,以「網際網路時代的軟體創新」為主題的「2014中國軟體大會」 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酒店順利舉辦、圓滿成功。中國軟體大會的舉辦已成為中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一年一度最高規格的精英盛會,本屆大會繼續給業內嘉賓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在促進產業發展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吸引了超過1000多名政府主管領導、行業精英以及媒體界朋友的現場參與。
  • 嗨,科學!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啟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以「嗨,科學!」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在北京啟動,該活動將從2020年10月31日持續到11月6日,在中科院各院屬單位舉辦400餘場科普活動。
  • TCCT第二屆邏輯系統控制專題大會在大連舉辦
    TCCT第二屆邏輯系統控制專題大會在大連舉辦 2020-12-05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