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 文|張欣然,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
最近,樂視控股更換法人代表、賈躍亭夫婦及樂視系的12.3億資產被凍結導致樂視的新一波負面資訊又上了各大網站財經板塊的頭條。曾經牛逼哄哄在視頻、手機、汽車、影視、遊戲等幾乎所有熱鬧領域都發力過的NB公司是如何墜下神壇的?在過去大發展的階段有經歷過哪些質疑?
筆者查閱舊聞,發現樂視的核心發展戰略——跨界創新做的太過了,業務覆蓋也太廣。曾經每一次新的跨界都經歷著相當程度的質疑,這種質疑也在幾年後的現在,一 一 變現,摧毀著這位「2014年十大商業人物」吹過的牛B。而恰恰這種跨界、多元化的發展戰略,在很多心浮氣躁的企業的發展戰略中同樣存在。
7月3日,賈躍亭夫婦名下超過12億元的在招商銀行的存款被招商銀行凍結的消息曝光,資金問題主要源於樂視移動對銀行的欠款。有報導稱,樂視非上市體系仍有嚴重的資金問題,對供應商的欠款也已達到千萬級別。
此刻,疑慮產生了,其他銀行是否會跟進招商銀行的行為?
一般來說,當一家銀行有所行動,其他貸款銀行也常常緊隨其後。對銀行而言,如果遲一步,不能保全資產的放貸責任人就會被追責。據筆者觀察,樂視由於布局過多產業,資金鍊早已出了問題,過去僅能通過信用餘額再融資才化險為夷,而今,其信用值是否已見底也未可知。
過去數年 套現百億
過去數年,賈躍亭曾套現逾百億元。從樂視公告披露的信息來看,賈躍亭一共有過三次大規模減持。
從2015年6月-2017年1月,近一年半時間裡,賈躍亭持股比例由近45%降到26.45%,兩年內減持的樂視股票至少價值117億元。除了減持之外,賈躍亭的股票還有一大部分用在了股權質押上,自2013年起,賈躍亭已經做了超過38筆股權質押,累計獲得的總金額超過311億元。
按樂視公告給出的說法,賈躍亭堅持套現的錢去處有二:一是賈躍亭稱將全部套現金額無息借給上市公司,用於樂視網日常經營。二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公司股權結構。然而,截至2015年12月31日,賈躍亭向樂視網提供的無息借款金額僅為20.71億元,遠低於其減持樂視網股票所得價款56.996億元。
債務問題的根源 盲目多元化
上文有提到,樂視債務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業務的盲目擴張。
任何企業真正做大做強的前提是現在自己的領域專注和領先,之後才是不斷創新。反過來,如果盲目進行多元化布局,則很容易走向失敗。
國際上可稱為偉大的企業,如蘋果、谷歌、微軟乃至中國的華為,無一不是做透了一個行業,繼而獲得成功。精通一科,神須專注,行有餘力,乃可他顧。
電子行業的巨頭索尼公司也曾面臨業務多元化帶來的問題,在其股價於2011財年達到歷史最低點後,痛定思痛,削減智慧型手機和電視業務,同時退出利潤微薄的「多餘」業務,大名鼎鼎的Vaio筆記本電腦業務被收購,裁員3.7萬,這一系列「瘦身」舉措讓索尼前所未有的專注PS、攝像頭、晶片等高附加值產品,從而在2011財年後至今的5年裡,股價翻番,營業利潤也創20年來的新高。
而樂視公司當初若在電視機頂盒或電視內容上精耕細作,本也有機會大有作為。但其後來做起汽車,至今也沒造出一輛跑得起來的概念車。
如今樂視頻繁見諸報端的不再是盛大發布會,而是資金鍊問題、供應商討薪以及北美汽車工廠的規模壓縮。樂視的發展戰略——跨界創新,業務多元化,本質上是脫實向虛,從而導致核心競爭力的退化。
網際網路研究者杜子建曾說:新浪的基因是消息(新聞)、騰訊的基因是關係、阿里的基因是便宜、百度的基因是線索、小米的基因是粉絲。
新浪孵化了微博,騰訊孵化了微信,阿里孵化了螞蟻金服,小米孵化了米家,這是強核心與強關聯的結合,它發生在邊界內,這是創新,所以它們都成功了。反觀另一面,阿里做了來往、騰訊做了拍拍網,百度做了外賣,這些業務看似與核心有聯繫,但卻是強核心與弱關係的結合,它們最終失敗了。
最後,送所有勇於開拓創新的企業家一句:唯有你內心的寧靜,才配得上網際網路時代的繁華。
■ 編輯|徐冰瑩,財華社財經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