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找到頭腔共鳴?

2021-02-10 高端聲樂

歌唱時的高位置是聲音位置是一個概括的說法,是人在歌唱時的一種內在感覺,具體說來就是歌唱時感覺到聲音的衝擊點的位置。而聲音的位置也是由聲帶,軟顎,口咽腔的運動和呼吸等在人的意念下進行調節的。我們所要求的「高位置」聲音,就是指獲得充分和穩定的泛音共鳴的發聲,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從歌唱者口咽腔的上部發出來的。而「低位置」的聲音聽起來是「橫」的,似乎只是從口腔和喉部發出來的,這種聲音大多靠聲帶用力,很少有穿透力,自己聽起來似乎感覺很響,客觀效果卻很虛弱。

而「高位置」的聲音聽起來與「低位置」的聲音恰恰相反,是一種立起來的有充分共鳴,穿透力很強的聲音,由於共鳴腔體的充分參與,又全靠有支點的氣息支持,使人聽起來不是從嗓子裡擠出來的聲音,而是從歌者頭腔裡吹出來的。在從高到低的全音域中都保持頭腔共鳴的作用,在聽者的感覺上就是從下到上和從上到下每個音似乎都在同一高位置上,只是各共鳴腔在不同音高時使用分量有所不同而已,歌唱者要全憑感覺來調節聲音的衝擊位置,無論下行還是上行都保持在同一高位置上。因此,要求從唱低音時就要找到聲音的高位置,在唱高音時必須保持這種高位置的感覺,音色也必須保持統一。

曾經有人說過:「唱歌就是唱共鳴,唱呼吸」。可見共鳴在歌唱中佔非常重要的位置。唱歌若不會用頭腔共鳴,高音很難唱得好聽,輕聲也唱不好。

     利用頭腔共鳴可以增加歌唱的持久性。如果一個人的聲音條件很好,而沒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做指導,那麼他的演唱生涯註定是短暫的,是因為每個人的聲音條件都是一定的,即使是擁有再好的本錢,如果長期用本錢來歌唱,就會損壞聲帶以及出現各種各樣的嗓音問題。反之,如果好本錢加上正確的、科學的方法來演唱,那麼即使是到晚年聲音也可以很漂亮的。

 

今天劉聰老師通過視頻直播的授課方式,帶大家科學的找到頭腔共鳴!

《如何科學找到頭腔共鳴》

 

一、 主講人介紹:

 

劉聰

國家大劇院特邀歌劇演員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

北京聲之旅高端音樂俱樂部高級聲樂指導老師

二、上課內容:

 

1、什麼是頭腔共鳴

2、頭腔共鳴的作用

3、用哪些訓練方法來有效的訓練頭腔共鳴

4、平時訓練頭腔共鳴的方法

5、不同性別、唱法、聲部間的位置轉換

 

三、上課形式:

 

1、授課形式:視頻直播授課

2、學員可提問,老師選擇部分問題,針對性講解(上課內容會永久保存,隨時進入複習)

 

四、上課時間:本周五晚上7點(12月9日)

 

上課地點:人人講視頻直播課堂

上課費用:19.9元(線下音樂課至少400元,現在19.9元就可以上一節課了)

 

★★★如何報名★★★

 

長按下方圖片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進入報名頁面——點擊「報名」並支付課堂費用——點擊「完成」——收藏頁面,等待開課

 

★★★具體步驟★★★

 

第一步:長按下方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第二步:識別二維碼進入,點擊右下方的「報名」,並支付課堂費用


第三步:支付成功後,點擊右上角的「完成」。


 

第四步:點擊右上角三個點「收藏」上課頁面,也可留言提問。支付成功一定要收藏上課頁面。


 

第五步:收藏之後,隨時可以在「微信收藏」裡面找到上課連結。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可報名全年48節課,限時優惠!

相關焦點

  • 唱歌如何科學呼吸和發聲
    歌唱的科學呼吸法 歌唱的科學呼吸法是個唱的動力、能源、基礎。沒有好的呼吸就沒有好的歌唱。呼吸錯了一切都錯了。誰懂得呼吸的奧秘,誰就會懂得歌唱。要學會科學的發聲方法,必須首先學會科學的呼吸方法。有氣才能有聲,有聲必然有氣。
  • 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嗓子?科學護嗓方法在這裡!
    在我們學唱歌時,需要有一個好嗓子做前提,只有好的嗓子才能唱出優美動情的歌,那麼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嗓子呢,下面老師和大家科普幾種保護嗓子的小方法~1.學好科學的發聲技巧,正確的發音才能夠使得聲帶不受損。
  • 唱歌發聲的科學原理
    何為科學,符合事物運動發展的原理、規律極為科學。聲樂的科學發聲法是指歌唱發聲符合人體生理髮聲器官運動的規律,能使歌唱聲音發到通暢、集中、整體、藝術美的發聲法。
  • 如何用U母音訓練換聲區?
    金鐵霖教授在他的聲樂教學理論篇中有述:掌握科學的聲樂訓練方法—u母音訓練。他說過:「u母音的發音位置從水平方向看是最靠前的,所以在氣息穩定,喉嚨打開的前提下,「u"母音的練習很容易使聲音進入頭聲,使氣息和頭聲很容易連成一條線,這個通道既能唱高音,也能唱中底音,上下統一,沒有明顯的換聲點。」以練聲曲為例在實踐中尋找歌唱的高位置。
  • 用科學的方法練習發聲!
    想要讓自己的歌唱得好聽,方法就非常的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要改變自己的發聲方法,改變自己唱歌時的氣息,通過科學的方法唱出美妙的歌聲。而要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氣息來唱歌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科學的練習方法。
  • 科學「摸魚」:如何在工作日找到一些休息時間?
    普通員工和管理者都應該意識到「科學休息」的重要性,並在工作中貫徹起來。本文作者Aytekin Tank是生產力工具公司JotForm的創始人,他查閱非常多研究結果,為「科學休息」提供了幾個可執行的建議。原文標題How (properly) wasting time at work increases productivity。
  • 如何科學地探索未知?
    那場會議的宣傳語是「不可知:我們如何知道哪些是不可能知道的?」我的心中裝滿疑惑,光是找到會堂就覺得是一種運氣了。在討論未知時,與會的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家斯圖爾特·費爾斯坦(Stuart Firestein)引用了一句「假格言」:「在黑屋裡找黑貓很難,特別是如果裡面沒有貓的話。」
  • 找到火星產生「氧氣」的方法?科學研究人員稱理論上可以
    在科學中,人類在不斷的進行對火星的探索,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完美的移居到火星上去,火星真的可以成為人類的「地球」嗎?現在的科學技術發達,確實有可能改變火星目前的現狀,最後可能做到綠樹成蔭?因為人類科學理論已經找到了可以產生氧氣的方法,有望移居火星?
  • 倒車如何找到方向感?
    倒車如何找到方向感? 2018-06-13 22:06 來源: 森德說車 科目二倒車時往往找不到方向感。不是方向打反,就是經常壓線,倒車如何找到方向感?
  • 如何才能找到?首先 需要找到北鬥星
    所以,如何尋找北極星?請看文章頂部的圖表。你只需在北鬥七星的指極星天樞(Dubhe)和天璇(Merak)之間連一條直線,再延長五倍距離,便會遇上這一顆明亮的北極之星,那就是北極星。無論北鬥七星至於你的北方地平線是如何朝向的,你亦可利用這一便捷的技巧於任一夜晚尋找到北極星的倩影。
  • 如何證明科學是科學?
    如何證明科學是科學?這是我看到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於是自己思考了一下,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個科學和第二個科學,這兩個詞彙的性質是不同的。第一個科學應該表明的是屬於名詞性質的。表明科學本身。比如科學研究或者物理化學等科學學科一類。第二個科學應該屬於形容詞,用於修飾第一個科學。但是我覺得問題就出現在這裡。科學這個詞彙如果作為形容詞。應當表達一個什麼樣的感覺。
  • 科學重大發現:開啟宇宙之門的鑰匙疑被找到
    從科學的角度講,時間一開始並不存在,它是在宇宙大爆發發生後才出現的,和「空間」一起,成為了宇宙中最早的概念之一。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時間就是一個用來記錄的工具,它告訴我們每天都做了什麼。    不過,在科學家的眼中,一些人卻認為時間並不存在,它極有可能只是人類潛意識中的一種概念,比方說在很多科學研究領域,在通過方程式計算的時候,科學家們便會發現,很多其實都和時間無關。那麼,時間究竟是什麼?
  • 科學可以找到最小的靈魂粒子嗎?
    還原論,是經典科學方法的內核。還原論認為,將高層的、複雜的對象分解為較低層的、簡單的對象來處理,世界的本質便以簡單的形式呈現出來。還原論描述的世界圖景展,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簡單性。     牛頓將一切自然現象都化成簡單的力,宇宙萬物之間紛繁複雜的聯繫,就變得簡單清晰起來。
  • 量子科學是如何與現實世界聯繫起來呢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一個神秘的新事物,太難以掌握,也正因為如此,一開始就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界環境所造成的。其實科學的可行性有多久遠?可以想像一下,從我們最基本的活動,穿衣吃飯等生理需求的出發點來看,研究量子力學,比基本的科學發現還要更早的久,可是那些尋找真相的科學工作者往往是對有限的環境,毫無經驗的人。
  • 愛因斯坦:有一種能量源,科學至今都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有一種能量源,科學至今都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這種能源量是什麼呢?在沒有讀到愛因斯坦的語錄前,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人心,也就是人性!很多人的各種瘋狂的行為,都是人性所致。記得牛頓就曾說過,「我能計算天體運行,卻難以阻止人類的瘋狂。」那麼人類人性方面有哪些瘋狂呢?比如說千百年來都沒有改變的欺軟怕硬,弱肉強食。
  • 暗物質,我們如何才能找到你
    發現暗物質,成為重大科學前沿。暗物質帶來的問題也因此被認為是「籠罩在當前物理學天空中的烏雲」。圖為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  中科院供圖  那如何才能找到暗物質?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科學團隊在試圖找到它。主要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利用粒子對撞設備,看能否在實驗中產生暗物質,這方面的代表是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  第二種是在很深的地下挖個大坑,在坑底放上精密儀器來探測暗物質。到地下去的目的是為了屏蔽空氣中宇宙射線的影響。位於中國四川南部地底深處的錦屏地下實驗室就是全球最深的暗物質探測實驗室,已於2010年投入使用。
  • 佔星術是否科學? 在夜空中找到你的星座
    佔星術是否科學?在夜空中找到你的星座 原標題: 你知道你所屬的星座是如何確定的嗎?而將出生日期與星座相聯繫、並推斷人們命運的辦法是否科學呢?  由太陽決定的黃道十二星座  由於地球每年繞太陽公轉一圈,我們會看到太陽在布滿恆星的天幕中穿行,每年一圈,周而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