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決定中國和世界科學未來歷史者非楊老先生莫屬

2020-11-18 驅雲趕霧

當下一舉,能夠決定中國和世界科學是繼續黑暗還是開啟光明前程者非楊老先生莫屬

看到不多人詬病楊振寧的,卻看到不少為這位物理學家鳴不平的,文章寫得那麼長,幾乎面面俱到,卻都沒有抓住要害,結果,反而關注過去的人更多,甚至越描越黑。其實那些都不算什麼,關鍵是他與李政道的排名先後,是贏在原創還是贏在心計?這個問題如果曖昧,也影響到他與米爾斯的合作成果的排名先後的認知。我以為,靠文章或口舌之爭,不如看行動,眼下,我提出的呼喚德高望重的頂尖物理學家出來主持公道,正有意用行動把他推到德高望重的行列,只要他做了他該做的事,他就是德高望重,否則免談。他是高端物理學家,對我發表的【真相】和「一句話摧毀相對論」,一定心知肚明,只要他願意主持公道,說一句該說的真話,物理學的惡性腫瘤,就會被切除,就會起死回生,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錯案就會天下大白,中國和世界的莘莘學子就不再付出高昂的學費和寶貴年華去分享學術垃圾,中國科學的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就會落到實處。而目前能夠一錘定音的人,非楊老先生莫屬,在我看來,如果他出來主持公道,對中國科學和世界科學的貢獻,將超過他一生的成就,何必多費文字口舌?楊老先生是我初中時候就仰慕的偶像,以他目前的地位所能做到的事,將決定中國和世界科學未來的歷史,是繼續黑暗,還是開啟光明前程?這應該是每個中國人的期待,誰還會在乎過去的一切?

相關焦點

  • 南老先生說:生命的能量來自於「靜」
    無獨有偶,便看到了南懷瑾老先生的書。南老先生是國學大師,精通禪宗佛理。他一生留下很多能夠啟迪人心的金言玉語,讓人受益匪淺。我就是受益人群中的一個。因為每每計先生的書,總能找到安撫心靈的妙方。這不,這一次,就看到了這兩句。第一句:生命的能量來自於靜。老先生說,人的能量從哪裡來?就是從靜態中來的,從「空」來的。
  • 祖國交給科學天才一項任務,為完成任務,天才打工將設備帶回國
    眾所周知,在1946年6月30日的時候,老美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小島進行了一顆原子彈試驗,這是自老美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後,進行的第一次原子彈試驗!老美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實力,並且起得了很大的作用!當時的觀看者,包括了英法中蘇的四大國代表,英法目睹了這一切心如死灰,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世界老大哥了!
  • 科學之光,溫暖世界|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這些獲獎人是基於全球視野而產生的,他們的科研工作和學術水平在各自領域內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時至今日,大獎的影響力已從華人科學界逐漸擴展到國際科學界,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和科學界的深度參與,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五周年不僅是一個值得慶祝和紀念的時間節點,我們更希望借科學界雲端年度盛會這樣一個機會,禮讚科學成就,弘揚科學精神,喚起科學熱情,以科學精神影響中國、影響世界、影響下一代。
  • 2020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雲端頒獎典禮|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近年來,大中華地區生命科學的發展突飛猛進,產生了重要的發明、發現,值得獲取中國的最高獎——未來科學大獎!饒毅:在中國與世界一樣進入了「生命科學世紀」的今天,我相信,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將會有更多在現代生命科學方面做出新的卓越的貢獻,我們未來科學大獎也將向大家呈現越來越多現代生命科學的工作。
  • 生物經濟決定中國未來
    生物經濟是以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與生物安全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為基礎的、建立在生物技術產品和產業之上的綜合經濟形態,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之後,人類正在經歷的第四次新經濟浪潮。人類社會的前三次經濟浪潮側重於對外部世界的改變,而生物技術則側重於對生命自身的認識和改變,涵蓋生物質相關眾多領域,包括食品與營養、生物製藥與健康、生物煉製、生物酶、生物化學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環保與生態服務等眾多領域。由此不難看出,生物經濟是帶著人類的夢想而來。生物經濟是帶著清除衰老基因的夢想而來。用生物技術來改良人的基因、調節營養含量和優化自然生態環境。
  • 天體物理博士:《非你莫屬》民科根本不懂科學
    原標題:《非你莫屬》欠「民間科學家」一個道歉嗎?別扯了!|科通社來源:科通社文/松鼠老孫(孫正凡,天體物理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會員)2月11日,美國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來自宇宙的引力波。
  • 王貽芳再談大型對撞機: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一項政治決定
    絕大多數專家首先肯定了推廣、研究基礎物理的意義,也肯定了粒子物理對於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但就大型對撞機項目落戶中國卻持有不同的看法,反對者對於大型對撞機項目的質疑點可以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1.科學目標不明確「首先你需要拿出令人信服的科學根據,而不是打賭式的計劃,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能夠發現新粒子」。
  • 科學革命能夠引發人類生活觀念深刻變化的科學巨變
    胡錦濤總書記曾多次談到:「一個國家的科技競爭力決定了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前途。世界範圍內的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佔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已經成為世界發展大趨勢,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他還指出:「進入21世紀,世界新科技革命發展的勢頭更加迅猛,正孕育著新的重大的突破。」
  • 70歲世界頂級科學家放棄美籍,只為回國培養優秀的中國人才
    並不是,為人民服務是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將自己的所知所想教授給大家,中國資源豐富,土地遼闊,在中國的這片大地上培養出了許許多多優秀人才,比方說上個世紀的錢學森,鄧稼先等優秀人才,他們為中國的發展鞠躬盡瘁,他們放棄了美國優渥的生活和科學條件,毅然決然的回到中國發展科技事業。近些年同樣也有這樣一位老先生,也回到了祖國,為中國發展的教育事業培養了人才。
  • 未來已來 一起探索科學之美
    本次科技嘉年華活動圍繞「感悟生命、感受科技、保護地球」三大主題開展,以「人人樂參與,人人享成果」為宗旨,激發同學們學習科學和科技創新熱情。科技節期間,各年級的同學們和老師們都動起來了,大家一起實踐、一起探索科學之美。一年級的同學們藉助五穀糧食畫表達祝福祖國五穀豐登、繁榮富強,人民祥和安康的心願。
  • 科學改變未來,2020未來科學大獎剛剛揭曉
    科學改變未來。彭實戈發展了非線性數學期望的理論,這與傳統的線性數學期望有本質上的不同,但相似的數學理論仍能夠建立。這對風險的定義和定量有重大應用。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已經步入第五年,五年的榮耀離不開科學家、企業家群體的貢獻、堅持與信念。
  • 中國文化必定統一世界
    孔子老先生和他的學生現在這個世界的人們,正像古語說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也和天下萬物一樣,莫不以自己為中心,生存著,發展著。人類的各種欲望與生俱來。現在世界上的這些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或幾個國家所能解決的,這必須得全世界的領導者們共同來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問題來了,誰來率領這個世界的領袖們即能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又能帶領這個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來?美國麼?美國倒是真在這麼想。實際上,1968年加勒特·哈丁在美國科學發展協會上就講了一個類似的問題。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村莊,有一片大家都可以放牛的草地。
  • 最牛211大學,非蘇州大學莫屬!
    最牛211大學,非蘇州大學莫屬!在眾多的985高校中,蘇州大學卻是神一般的存在,作為一所211院校,秒殺了眾多的985高校,近年來進步神速,可謂是最牛211大學了。看看蘇州大學近年來各榜單排名:1、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蘇大名列151-200名;2、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近10年來蘇大排名穩步上升,2020年全國排名22名,省內排名第3;3、世界大學或者機構學術排名前100名單,蘇州大學世界第45
  • 決定未來的關鍵一戰,中國現在打到哪兒了?
    2019年2月,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發布《美國將主導未來產業》,涵蓋人工智慧、先進位造業、量子信息科學和5G等4項關鍵技術;2019年11月,歐委會發布《加強面向未來歐盟產業戰略價值鏈報告》,計劃提高歐洲6大戰略性和面向未來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和領導力,包括互聯、清潔的自動駕駛汽車,氫技術及其系統,智能健康,工業網際網路,低碳產業和網絡安全。
  • 科學幻想之未來世界
    科學給人類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假若科學探索沒有止境,未來世界一切皆有可能!你可曾想像過遙遠的未來:人腦取締電腦成為世界的「CPU」;人類消除疾病、衰老和死亡,實現生命的永恆;人類建立太空家園,穿梭星系之間;科技打造出量子人和量子世界。
  • 楊振寧老先生的觀點,值得家長一聽
    用楊振寧老先生觀點來說,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成為科學家的機率才會更大。其實,科學家並非是天才,雖然說有天賦的成分,但是還是需要家長後天的培養。通常,長大有機會成為科學家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會有一些表現,只要家長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
  • 中國高能物理走上世界舞臺,《閃耀的平凡》探訪科學巨擘王貽芳
    在那裡,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這段學習經歷令他獲益匪淺,不僅是他科研工作的起點,也讓他了解到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念,形成了良好的科研習慣,為日後從事高能物理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美國《科學》雜誌將之列入2012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王貽芳和他的團隊獲得了累累殊榮,其中包括被稱為科學界"第一巨獎"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這一重大發現被譽為"中國本土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物理學成果",還榮獲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就在去年王貽芳又捧獲了2019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中國的高能物理研究走到了世界前列。
  • 郭英森《非你莫屬》談引力波 科學必須有「腳踏實地」作基礎
    據北京青年報昨天的報導:《非你莫屬》五年前的春節特別節目中,被稱為「諾貝爾哥」的遼寧撫順前管道工郭英森曾提到過引力波,但被嘉賓和主持人打斷,並當面嘲笑。對此,郭英森本人在北京青年報的採訪中表示,「他們確實欠我一個道歉」,不過「別人的道歉都能夠接受,方舟子的不會接受。」假如這個道歉僅僅基於當時節目組對於郭本人禮貌上的不尊重,大抵是可以有的。本身一檔貌似高端的求職節目採取「非誠勿擾」式的滅燈就夠不嚴肅了,還找來郭英森出鏡,這個「選材」本身就暴露出了一種出於戲謔輕佻和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 父母對全腦教育的認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命運
    父母對全腦教育的認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命運——帝族智慧 記憶有方法,學習有秘密——全腦高效學習法 「全腦高效學習法」,是以腦科學和教育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引入國際最前沿的全腦學習模式,通過多年教學實踐,研發出適合中國兒童快速提高專注力、記憶力、學習力的課程,在開發大腦潛能的同時,授之與孩子學習技能和用腦技巧,注重孩子的情緒管理和健康人格養成,涉及到心理學、心靈科學、腦科學、思維科學和家庭教育
  • 中國科協發布《面向未來的科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5日訊 ,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舉辦《面向未來的科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解讀》圖書發布會。本書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18家全國學會組織相關專家參與編寫,以解讀問題和難題的形成背景、國際發展趨勢,分析可能的解決方案,預測未來的發展前景為主要內容,分為「重大科學問題」與「工程技術難題」兩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