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對人很重要!聊聊我眼裡好設計導師的那些特徵

2021-01-10 藝設佳

對於一個體驗設計新人來說,想要在職場中獲得質的蛻變,除了機遇、天賦、悟性、努力、執著等因素外,能遇到一個好的Mentor(導師)也非常重要,可以幫我們少走一些彎路。我比較幸運,雖然實習+正式工作時間才一年半,卻受到過多位良師益友級Mentor的指導,也對我的設計思維、習慣、技能等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良禽擇木而棲」,剛入行的時候怎麼知道自己是否跟對了人呢?本文就總結幾點我眼中好設計Mentor具備的哪些特徵吧,也歡迎交流補充更多~

知根知底,幫助你更好認知自我和揚長避短

剛剛開始接觸企業中的產品體驗設計工作時,新人的心態往往是非常迷茫的,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沒能如想像中那般「大展神威」,產生一種焦慮和自卑的情緒。而好的設計Mentor可以通過前期的交流與觀察,敏銳地洞察到新人在專業能力、知識面、軟實力等方面的優勢和缺陷所在;鼓勵保持優勢,給新人創造一些可以發揮其優勢的機會,樹立其信心;深刻分析不足,提供改進的具體建議,或是揚長避短的方法。

具體一點,以我自己為例子:我在校時有寫個人博客的習慣(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內容很幼稚淺薄啦),現在則轉移到了簡書知乎等平臺,有幾位Mentor會很認真地看我在網絡上寫的東西,從文字背後發現我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好」、「自我驅動和反省能力強」、「思考鑽研很深入」、「文字表達能力不錯」之類的優點,

從平時的相處、社交網絡言論的觀察中也會洞察到我的其他一些優點如「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速度快」等,當面分析給我,鼓勵我保持下去,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與此對應的,我的缺點也很多(早期的時候尤為明顯)。

比如「過於側重交互視覺基礎薄弱」、「口頭表達不夠清晰流暢」、「悶頭做事缺乏主動交流請教」等,有一些是自己沒有意識到或意識到但覺得不重要的,Mentor們會指出我思維上的局限,我明白後也會執行改進,比如提升自己在交互之外如視覺、產品等維度的能力、平時遇到設計困惑後更主動一點詢問請教別人等;

有一些是我不知道該如何改進應對的,Mentor們會給出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層建議,比如口頭表達能力弱,就主動多做分享練習Presentation、藉助優勢的東西比如文檔和Slide輔助表達等,慢慢地在Review中就不會像最初那樣語無倫次怯場了。

僅憑我們自身,是比較難深刻和全面地認知到自己的優缺點的,這樣會產生自我定位不準、走極端(過於自負或過於自卑)等後果,難以找到合適的位置和方法發揮出自己的實力,而靠譜的Mentor可以幫我們較好地補上這一環。

打破常規,引導你從更深入的角度思考問題

新人也容易陷入過度的迷信中去,對設計規範、成功案例等盲目崇拜亦步亦趨,結果就是一直陷在常規的囚籠裡,做不出突破性地、觸及問題本質的創新設計。而好的Mentor,可以引導你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不被已有的規範、案例、設計原則無底線的束手束腳,而是看到更加深入、本質、甚至未來趨勢的層面,進而做出更「非凡」的設計。

在較大的公司設計團隊裡通常會有一份團隊設計規範,如果你戰戰兢兢嚴格按照規範做了一份設計,普通的Mentor可能會覺得挺好的沒什麼問題,挑刺也只會從細節的層面挑,而更好的Mentor則會質疑你的思考是否不夠深入:這個規範這麼設計的本質原因是什麼(基於怎樣的設備、場景、通用性的考慮)?是必須遵守還是有迴旋空間(是否真的需要和其他地方保持一致性,是否前端上真的被完全限死了)?當前的產品定位又是什麼?(如果目的要做一個驚豔、突破性吸引新用戶的頁面,遵守規範做出平庸結果自然是南轅北轍的)等等。

嚴格要求,逼迫你去不斷學習進步滿足期待

嚴格的Mentor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壓力很大,設計總是被指出各種毛病改這改那,他們給設置的預期似乎也永遠有些難以觸及,好不容易達到了,又會有新的要求立刻出現,但正是這樣才能鞭策我們不斷進步。一開始我不習慣,覺得自己老是被鄙視,簡直渣到極點了;但是為了不被鄙視,開始主動付出很多時間精力去沉澱過往犯錯經驗、鑽研學習各種技能、跟上對方的要求,硬著頭皮去突破自我、做一些感覺很難的設計甚至非設計層(如產品)的工作,結果扛過來後發現「原來我竟然能做到這麼多啊」,正是被逼著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域,才產生了質的進步。而如果只是那種普通的Nice,對你做的任何產出反饋都是「不錯」、「挺好的」,不會隨著你能力進階調整提升期望值的話,雖然短期內感覺會很舒服,但不太利於長遠的進步,尤其是對自我驅動力相對缺乏的人來說。

挺身而出,在其他團隊面前強勢「護犢子」

新人也許會有很高的潛力,也能有不錯的思維意識、做出靠譜的設計,但微信和資歷上的欠缺一時半會是彌補不來的。這就會造成一種情況:明明知道這個需求不靠譜,明明知道這個排期不合理,明明知道這個實現起來不會有問題,但就是說服不了項目組的同事,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不過我現在基本沒遇到這種啦,感謝給力的項目組夥伴們)辛苦做出的設計因為需求變更半路被砍,也只能無奈接受。

而好的Mentor會在這種時候很強勢地挺身而出保護新人,用自己的微信和口才說服對方,也會教新人一些更加有效的溝通技巧,甚至把新人直接調到另一個更靠譜的項目組中去。

真誠待人,不擺架子炫資歷而樂於教學相長

我接觸過的一些很厲害很優秀的資深以上設計師,往往不會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戾氣,而是非常謙遜溫和、平易近人。我所認同的好的Mentor,人品要好、待人要真誠,明明資歷背景很厲害,但從不刻意顯露,而是以亦師亦友的態度對待新人,和新人以相對平等的位置探討交流,鼓勵新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異議,甚至在新人比自己更熟悉擅長的少數領域反過來主動請教新人,達到「教學相長」。

敢於放手,鼓勵你做新的嘗試探索不怕犯錯

好的Mentor會在新人成長到一定程度後敢於放手,給新人足夠的空間去施展自我,而不是長期受限於「打雜」,鼓勵新人多嘗試、多探索,膽子要大,敢於試錯,從錯誤中學習。這樣的話,新人會以更快地速度具備獨立承擔項目的能力,也有更強的獨立自主思考意識,而不是什麼問題都不假思索就請教別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獨當一面的人。

最後,再次感謝這一年半來,Microsoft & Alibaba兩家公司的Mentor們教給我的一切,如果沒有你們的引導,我也不會有今日的成長:)。也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我也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好」Mentor,不忘初心,傳承感恩,積極影響帶動更年輕的一代。

相關焦點

  • 天賜好聲音:孟美岐登「導師席」,單依純、周傳雄等將接受評判
    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孟美岐,後面依次接替她的有吳青峰、毛不易、周深、李榮浩、張靚穎……這樣一來,也算合理了。再來聊聊本季的飛行合伙人。目前官宣的這些飛行合伙人應該不止一期的吧,前兩期差不多夠了。不過,這個節目應該是所有綜藝中最耗嘉賓資源的一檔節目了,上一季我盤點了一下,光飛行嘉賓就有近80位。
  • 本季《中國好聲音》總決賽臨近,謝霆鋒能打破港臺導師無法奪冠定律?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中國好聲音2020》總決賽即將在本周五拉開帷幕,對於這一場巔峰夜小編我很是期待了,真的想知道對於單依純和潘虹誰能奪冠,畢竟這兩人屬於當下冠軍熱門人選,對於李榮浩的逆風翻盤說實話我一開始也是沒想到的,而對於這一季的謝霆鋒說實話真的有點慘了,只剩下曹楊這一個獨苗還勉強進五強,但事情在還沒出結果前一切皆有可能,
  • 大學生網購「畢業設計」成風,最低三五百元搞定,有些導師知道也不管
    專家:「如果把優秀的畢業設計和優秀畢業生數量,作為高校教師考核的重要參考,那要杜絕學生網購畢業設計或者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想必也是很快的事情。但現階段,這恐怕還很難做到。」張玲在宿舍哭了一晚上。下周就要畢業答辯了,她的畢業設計八字還沒一撇。不是她沒做出來,而是根本就沒做。她的本科畢業設計是上網花錢找人代做的,卻讓人騙了。
  • 《中國好聲音》導師隊內考核 周杰倫放話那英要小心
    日前,第四季《中國好聲音》迎來第二場導師隊內考核錄製,周杰倫攜手夢想導師張惠妹考核「哎喲不錯」12員戰將。在錄製前,杰倫和阿妹接受了媒體群訪,一向惜字如金的周董表現得十分興奮,甚至親自當主持人,兩人全場在臺上聊天,幾乎把發布會開成了脫口秀:「歡迎阿妹老師」「掌聲鼓勵一下」「我的學員裡面你覺得哪個最棒?」……此次請來曾帶出「年度好聲音」的「冠軍導師」阿妹,周杰倫對冠軍信心滿滿,甚至放話兩季「冠軍導師」那英:「要小心了」。
  • 我只想在今天跟你聊聊月亮,聊聊那些關於月亮的文學常識
    但熱愛生活的本青年今天不講沉重的人生哲理,只跟大家聊一聊關於風花雪月一詞中的「月」。 眾所周知,我們肉眼看到的月亮其實是天體「月球」。它是地球的衛星,距離地球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很小的時候我聽人說,我們現在抬頭看到的星光,其實是很久之前星星發出來的。那麼我想今天看到的月光一定也不是現在我所看到的月亮吧。 當月亮的光輝再一次灑在中華大地上,那些傳承千百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一定會與月亮柔和的光芒一起,普照過去,照向未來。
  • 引以為戒:聊聊我的第一篇SCI走過的彎路
    下面筆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聊聊在發表第一篇SCI論文的過程中,所走的彎路,請大家引以為戒。錯誤的第二步筆者的運氣比較好,因決定讀研的時間比較晚,經歷了魔鬼煉獄般的3個月備考,成功上岸。這時,筆者又完犢子了。得知自己被錄取後,沒有去實驗室,也沒有見導師,而是果斷買了車票回家,舒舒服服吃吃睡睡到了臨近開學。
  • 《中國好聲音》歷屆導師中最讓人失望的三位,那隻鷹以絕對的優勢...
    2012年的夏天《中國好聲音》在浙江衛視首播,一播出可以說席捲全國,一炮打紅,到如今已經過去八個年頭之久,而導師也是換了又換,其中不乏優秀的導師,也有很多不但讓人失望,而且還特反感的人,今天就給大家列舉最失望的三位,一起來看看吧!
  • 聊聊Dell顯示器的那些事
    然後這個問題也引來不少人的討論,而其實在各平臺也確實發現一個現象,不管是好價推薦抑或原創內容大家對於戴爾顯示器的討論度確實很高,在618、雙11期間各型號的價格推送也很活躍,所以這次雙12前自己也乾脆整理下Dell戴爾的產品線及一些明星產品先來給大家選好目標,然後雙12的時候可以直接重點關注。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顯示器?
  • 我辛苦寫的論文,卻被導師拿了一作,這合理嗎?
    但論文的主要成果是屬於通訊作者,而不是第一作者,因為通訊作者往往是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論文的撰寫、把關和修改。最為重要的是,他擔負著論文可靠性的主要責任。但是,在實際的科研活動中,如果實驗的實施者和論文的執筆者不是同一個人,該如何署名?論文的執筆者署第一是否合理?還是誰做的實驗誰署第一?
  • 看中國好聲音,跟李健導師學成語第九篇
    盤點李健導師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說過的成語,竟然寫到了第九篇,我爭取在第十篇的時候能把這個系列文章寫完,劃上圓滿的句點。不整理不知道,實際整理真的是嚇一跳,李健導師睿智又幽默確實是實至名歸,當然音樂方面很有才華自不必說。
  • 寫給那些真誠對我好的人
    我喜歡獨自的看一些風景,不喜歡一群人的熱鬧,當然出門在外,親人是自然要見的,那些刻在骨子裡的戰友和朋友也是要見的。有時候,不願顯得太矯情,可面對那些真誠的人,你想不「矯情」也不行,他們完全就把你當成了「自家人」,即使N多年不見,一見面就是毫不掩飾的真誠,無論做什麼,就像飛流直下的瀑布,自然而然的就來了,來的那麼恣睢汪洋、轟轟烈烈。
  • 「跟我學英語」這次我們來聊聊減肥
    聊減肥前,先聊聊「飲食」(Diet)英文的"Diet",用來稱呼我們平常吃喝的習慣、經驗,作動詞可以敘述重複某種進食的方式"have been dieting for two months",而正在減肥,可以用"go on a diet"。
  • 日耳曼車輪 聊聊車標那些事(德系·下)
    2014-03-24 16:11:44 來源: 網易汽車 舉報 前面我的同事為大家介紹了德系品牌中的
  • 公衛·科普 | 聊聊寄生蟲病的那些事
    公衛·科普 | 聊聊寄生蟲病的那些事 2020-11-0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聊聊與過濾有關的那些事
    幾番微信往來,讓我有了為過濾寫點兒東西的想法,也就成就了此文。應該說我對「膜」(membrane)還是頗有感情的。一方面膜是我初入生物製藥行業時最先接觸到的產品,另外,也是因為膜,我才有機會接觸到生物純化的兩大技術,在此領域謀生發展。多數人也許會從膜只是聯想到過濾,但實際上,膜在二十多年前就已被用於層析。所以,與膜結緣就使我不僅涉足了過濾,也參與了層析。
  • 考研:導師回我郵件了,但這是什麼意思?
    不急,咱們往下看~成績公布之後,有不少同學按捺不住喜悅或忐忑的心情已經提前聯繫了導師,小心翼翼的編輯好郵件內容,然後謹慎且鄭重地在電腦上點擊了「發送」,給導師發完郵件之後,一系列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大家自行腦補真實畫面...
  • 《中國好聲音》導師「搶人」沒商量
    昨天,備受矚目的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在上海舉行了啟動發布會,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導師陣容最終敲定,那英、庾澄慶留守,汪峰和張惠妹替代劉歡與楊坤,成為新一代導師。發布會上,四位導師都對「搶人」表現出了極強的興趣。
  • 遊戲角色概念設計,什麼是好剪影,剪影在概念設計中原來這麼重要
    在遊戲角色概念設計中,一個好的剪影對概念設計很重要。人臉在識別一個東西的時候是先看外輪廓的。小編今天就來分享一下什麼是好剪影?這個小教程是原畫人貓舌老師提供的。他目前在騰訊擔任角色概念設計師,同時也是插畫師,參與的項目有《英魂之刃》、《大航海之路》、《paladins》等。
  • 聊聊我的石器時代遊戲發展史
    從剛開始的情懷入坑,到現在的習慣性上線,還有一群老友每天聊聊遊戲裡的一些趣事,八卦,還有寵物的研究等等,還有到微社區來灌灌水,都感覺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小細節……天天在群裡喊著棄坑的,往往都還沒走(我就是這樣的……天天喊,天天都在!!)。而那些真正棄坑的都是在突然的某一天裡,就消失在了遊戲的世界裡。簡直妙不可言!哈哈!
  • 多數美國人認為平等待人是真正美國人的最重要特徵
    新華社華盛頓12月3日電(記者金悅磊)美國格林內爾學院3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多數美國人認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最重要的特徵是平等待人。在這個調查中,受訪者要選出在他們眼裡一個真正的美國人最為重要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