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氏
有巢氏,其實是一個遠古時代的一個時期,存在期是約公元前18000年~約公元前12000年。由於像動物一樣在大自然謀求生存,常常遭受禽、獸、蛇、虺、荼、毒的侵害,於是遠古的人們不再住洞穴,而是學會在樹上搭建簡易蓬蓋,用來遮陽擋雨。
因為可以像鳥兒一樣在樹上築巢,所以被後人稱為有巢氏,即為有巢的人的統稱。人們從像動物一樣住洞穴,到像鳥兒一樣建立蓬蓋為巢,再到普遍使用樹上蓬蓋,其實經歷了相當長的時期傳播,實踐,後人將這一時間段叫做有巢氏。通過學習自然界的鳥兒築巢在,到樹上築蓬蓋為巢,是遠古人們對自然的模仿與升級,這是人類進化的文明產物。
燧人氏
燧人氏時期,遠古時代的文明,存在約公元前12000~約公元前7700年,看到大鳥啄木時有火花飛濺,於是把石頭磨成鳥嘴的形狀,嘗試鳥啄木的動作,也有火花飛濺。
由於天熱時,常有森林之火,遠古的人民就嘗過熟食比茹毛飲血要好吃,於是對火的產生和製造是當時人們的需求。於是經過長期的取火研究與實踐,最終學會了鑽木取火的方法,可以鑽木取火的乾燥木材主要有松樹,楊樹,柳樹等,由開始的尖石啄木,發展成尖木在木頭上旋轉,取出火來。這段時期被後人稱為燧人氏時期。
此時期的人們已經可以熟練的結繩記事了。
河北考古發現,燧人氏晚期的陶片,也就是說人民用火除了做熟食,還能燒制陶片,更甚者,把結繩記事的圖案刻在陶器上,為後來的人們創造文字打下基礎。燧人氏時期,人們的住處有山洞、樹上蓬蓋和地上的草棚等,
伏羲氏
伏羲氏,約公元前7700年到公元前4259年為伏羲氏時期,伏羲氏本生於甘肅天水,由於冬天太冷,總感覺離太陽升起的地方近些,就會暖和,於是,伏羲氏就帶著部分部落族人沿著黃河一路向東,經過幾代人的向東遷徙,到達河南,山東一帶,到了海邊發現太陽升起的地方還有好遠。
伏羲氏時期社會進步較快,末代伏羲氏創立八卦天文曆法文學;教人們捕魚和馴養家畜;提倡非近親結婚;創立了文字;發明了樂器和創作音樂。分而治之的和諧的社會管理模式!
本人認為,文明進步的周期是很長的,之所以伏羲氏時期文明進步較快,應歸因於伏羲氏時期創造了文字,把那時人類自有進步以來的所有的文明記錄下來,這也是伏羲氏時期文明進步較快的原因,也是歷史有跡可循的由神話到真實的人的記載!
神農氏
神農氏時期,約公元前4259年~約公元前3053年,長江中遊地區的先民,以地為名姓姜。其統治地域為今天的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南、湖北,江蘇一帶。
因教會農耕種小米和高粱,備受人們愛戴,是為體恤民生的好領袖,被後人稱為農耕的神,神農氏,共傳位17代。教會使用陶器貯藏糧食。使用陶器做更多的熟食。最大功績教會人們通過農耕脫貧。
神農氏末期,蚩尤另立門戶,管理山西、河南,山東南部,江蘇一帶。神農氏的政權範圍被壓縮到湖北,湖南,江西一帶。
神農氏時期戰爭較少,屬於文人政權,末代神農氏對中醫貢獻很大,因為品嘗草藥而死在醫學研究的任上。
因此,上古時代的神農氏不是姓氏,而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從首領那裡學會了農耕,認為他們的首領是農耕的神,故後人稱為那段時期為神農氏時期。仍然記錄和傳揚功績。
軒轅氏
軒轅氏,約公元前3053年~公元前2599年,初期政權建立在河南、山西一帶。中後期後期擴張徵戰了山東半島的東夷政權,和神農氏後人的蠻夷政權、閩浙一帶的百越政權。
軒轅氏中後期由新石器末期進入鐵器時代,發明了鼎,金屬度量衡。
已經可以製作了52音律的音樂器材,完成了第一本醫學書籍《黃帝內經》,可以種植五穀(小米,高粱,豆子,小麥,水稻)使人們達到溫飽,發明挖井吃水,製造絲織品衣物,創造了6種書法等。
因此,軒轅氏時期社會已經進入一定的農耕文明,是人們著書立說的最早專著,金屬器物的初鑄時代。
有巢氏、燧人氏和神農氏是後人根據他們生活的時代以功績來命名的。而伏羲氏時期人們對文字的發明和貢獻較大,而且除了形式還有字號等。軒轅氏也是文人雅士家族出身,因首任首領聯合神農氏末期政權攻打不斷擴張的蚩尤,用軍事力量統治地域登上華夏統治階級的舞臺。所以軒轅氏首任統治者黃帝,字軒轅,他的後人也以軒轅為姓氏。軒轅氏統治時間雖只有5個世紀,但是政治體制在實踐中成熟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