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勝的離開,是香港電影一大損失,杜琪峯、林小明、楊受成、成龍、李惠民、潘耀明、岑建勳、梁祟勲等人為他扶靈。
陳木勝,號稱「爆炸陳」,這個名頭從1996年開始確定,因《衝鋒隊之怒火街頭》而打響,他評分最高的作品是《天若有情》,但最能代表其風格的是《衝鋒隊之怒火街頭》,是許多同學心目中最好的陳木勝作品,豆瓣高達7.9分。
01、「爆炸陳」陳木勝的風格奠基之作
1996年35歲的陳木勝已經開始奠定鮮明的個人風格:爆炸,飛車,槍戰,飛機機體上肉搏對決,一氣呵成。
陳木勝江湖人稱「爆炸陳」,爆炸除了追求激爽的生理快感外,還格外注重創意。
影片中除了火星迸射,玻璃亂飛的爆炸外,有一場運送桶裝水的車被炸毀,水花四濺,人群四散奔逃。
陳木勝曾在採訪說:「有人以為動作片的好壞在於每次爆炸的場面是否要比上次的震撼,火球的直徑是否要比上次的大,但其實每個爆破鏡頭是否合情合理才是最重要的,不能為了爆炸而爆炸。」
《衝鋒隊》作為陳木勝的早期作品,也帶有明顯的杜琪峯的印記。
杜琪峯是陳木勝的師傅,而在《衝鋒隊》中,在劉青雲與反派國際毒販于榮光的初次會面時的配樂,鼓點間很難不讓人想起銀河映像的味道。
許多鏡頭和布局也頗有杜琪峯嫡傳弟子的氣質。但陳木勝對自己的風格信心十足: 「我不會成為吳宇森,也不會成為杜琪峯,我是陳木勝。」
陳木勝憑藉《衝鋒隊怒火街頭》得到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後來又憑《雙雄》、《新警察故事》、《保持通話》和《掃毒》四度提名,也是對自己實力的證明。
如此「暴力」的風格之下,很難想像陳木勝本人形象卻十分儒雅。戴眼鏡,斯文溫吞,緋聞為零,才是他的日常形象。
事實上幾十年來,從沒有狗仔願意跟他。他是六個兄弟姐妹中的老么,已婚,有兩個孩子,在採訪中總時提到業餘時間都在陪伴孩子。
「我的電影基本都是火爆的類型……到頭來還是最喜歡動作和警匪,拍起來也最得心應手。」陳木勝對自己風格這樣總結道。
陳木勝作為少見的極其純粹的類型片導演,在與上一代導演杜琪峯等人相比,給公眾的印象上一直還是正值壯年的年輕導演。
隨著他的離開,我們才驚覺他已經58歲了,雖然如此,但還是令人感嘆他的英年早逝。
02、陳木勝電影永恆的底色,兄弟義氣和人情味
《衝鋒隊》的編劇之一正是陳木勝,兄弟義氣和人情味,是陳木勝電影中永恆的底色。
陳木勝特別擅長的就是利用演員本身的三次元關係和特質加入到電影中,讓影片中充斥著讓人笑到飆淚港式的小幽默和小彩蛋。
超級警察劉青雲屢破大案,但是作風隨意,不守規矩,甚至毆打無能上司被調職。這樣的人幾乎注孤生。
然而他有一個好上司,高級督察吳鎮宇對他十分欣賞,袒護有加,腦迴路清奇,為了安慰被調往EU衝鋒隊的劉青雲,突然切換到普通話:「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事實上劉青雲與吳鎮宇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多年老友,劉青雲大婚吳鎮宇做伴郎,劉青雲領金像獎也會隨口損兩句沒到場的吳鎮宇。
劉青雲進了衝鋒隊,組成五人小隊。其中最年長的萌系巡邏車司機阿叔大丹(林尚義),就是開頭在更衣室裡講故事的那位,幾乎時時刻刻都是解說足球的語氣,是本片的笑點擔當。
林尚義曾是職業足球運動員,後轉做電視足球評述員,解說足球超20年,人稱「阿叔」,深受之香港球迷喜愛。影片中張達明扮演的麥兜也稱呼他為「阿叔」。
劉青雲的「猥瑣」線人由黃子華客串,也是影片的一大彩蛋。
而飾演嚴守紀律的警員飯焦的陳小春,死板到令人發笑,時刻都在提醒劉青雲「你可以尊重下你的制服嗎」。
另外,陳木勝洞悉觀眾心理,劉青雲的在五人小隊決定投身最重要的抓捕犯人前,五人小隊用麻袋套頭群毆無能上司關sir的橋段,大快人心,在觀眾心裡的舒爽程度上,報復關sir似乎比案情更重要了……
影片也十分鐘愛調侃其他電影人。影片中有一位有犯罪前科的經理麥兆輝,事實上本片的副導演就是麥兆輝本尊。
當時的麥兆輝曾為陳木勝導演擔任多次副導。後來麥兆輝與莊文強聯合自編自導的的《無間道》,《竊聽風雲》等也成為經典。
另外,陳木勝對反派的處理也並不潦草敷衍,挖空心思讓他們加深存在感。
飾演名叫「教授」的犯罪團伙頭目的于榮光一出場和劉青雲打照面,就是戴著手銬卻無比囂張地對著劉青雲大唱京劇——于榮光本人是京劇武生出身。
把悍匪拍得魅力十足,也是陳木勝作為一流華語類型片導演的自我修養。
03、警隊的「鄙視鏈」:EU衝鋒隊,軍裝警察為何不爽
被劉青雲痛揍的上級關sir得知他被調往EU,一臉幸災樂禍,調侃他制服很帥,其實這裡涉及一個常識,裡面存在一條鄙視鏈。
劉青雲是從O記被調走的,在加入EU衝鋒隊的那個早上,就被EU的老大哥「大丹」(林尚義),在更衣室裡用非常誇張的語氣給同僚們介紹這個要來的新上司:「佢85年揸銀雞頭畢業,當咗半年軍裝,破格升CIB,88年就入O記。」
對話中提到的銀雞頭,是香港警隊銀笛獎,是香港警察學院發給畢業學警的最高榮譽,發給各班表現最優秀的一名學警。
銀笛在廣東話中稱為「銀雞」,銀笛獎的「別稱」就由此誕生。揸銀雞頭畢業,就是說劉青雲85年第一名從香港警察學校畢業。
「當了半年軍裝,破格升CIB,88年就入O記。」CIB是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刑事情報科的英文縮寫,O記則是Organiz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大多是便裝警察。
而EU(Emergency Unit,衝鋒隊)、PTU(police tactical unit,即警察機動部隊,2003年杜琪峯有同名電影)則是軍裝警察,這從開頭還未調入EU(衝鋒隊)的劉青雲的皮衣就可以看出。
既然劉青雲是從軍裝升便裝,軍裝自然就是警隊鄙視鏈底端啦。
香港警察的種類繁多,香港電影中常見的正是便裝警察,軍裝警察的電影卻很少,1996年的《衝鋒隊怒火街頭》是EU衝鋒隊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
EU衝鋒隊,即Emergency Unit,是隨時帶著全套裝備在警車裡巡邏,總是最先到達案發現場的警隊分支。
EU衝鋒隊給了當時的觀眾很大的新鮮感,導演陳木勝特意詳細表現了衝鋒隊的日常工作狀態,分配工作的會議都拍得毫不沉悶,趣味十足。
關於軍裝警察的著裝細節,本片也進行了高度還原。陳小春飾演的警員「飯焦」的左邊肩章上有與眾不同的一根花繩,這是是香港警務處最高等級官員——警務處長頒發的「花雞繩」,代表他的立功表現,這也是EU衝鋒隊的頂頭上司,對他看重有加的原因。
飾演女警APPLE的李綺紅許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大部分人都看過的古天樂版《神鵰俠侶》,李綺紅飾演郭襄。
她肩上的警員編號下為紅色,與劉青雲的黑色不同。這並不是因為APPLE的女警身份,而是因為她人設是加拿大華人,是她英文水平的認證。
《衝鋒隊之怒火街頭》可謂是當時的匠心之作,細緻考究,雖然當年票房未破千萬,但因為絕佳的口碑,讓許多導演望而生畏,後來再也沒有見到更多主要描繪EU衝鋒隊的作品了。
《衝鋒隊之怒火街頭》之後,嘉禾二老板何冠昌對陳木勝說:你各種題材都拍過了,不過現在看來時裝動作片是你最好的選擇,不要再拍其他類型電影了,可以去拍成龍了。
後來我們也都知道,陳木勝和成龍合作了《我是誰》、《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等作品,真正奠定了其地位。(撰文:Mankei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