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算BMI嗎,這些算法更「靠譜」

2021-02-23 天壇普外

在說到體重身材如何時,BMI可以說是用的最多的方法之一了,BMI的具體公式不再多說,但是,BMI其實是存在很多片面因素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BMI的片面性和其他更加「靠譜」的算法。

BMI的歷史

BMI(Body Mass Index)的概念最早由一位名叫Adolphe Quetelet的比利時太空人、數學家、統計學家和社會學家在19世紀中期提出,後來,Keys在1972年正式提出了「BMI」這一名稱,但是在當時,Keys對BMI的評價就是「一種評價人群肥胖與否的相對全面的指標」。注意,發展初期,BMI就被冠以「相對全面」(not fully satisfactory)的定義。

(BMI公式和分級標準)

BMI的局限性

BMI由於簡單容易計算,因此廣泛用於人口肥胖情況的全面篩查,但是,有學者提出,BMI其實並不準確,利用這種算法,矮個人,或是骨架小的人的結果會偏低,而高個人或骨架大的人會偏高,因此,最後就是矮個人錯誤的認為自己「其實很苗條」,而本來不胖高個人則變得比實際胖。

說白了,對於身高相同,骨架大小不同的兩個人,雖然他們擁有同樣的標準體重,但是骨架小的那個人實際上看起來可能處在超重範疇,BMI的這一偏差大概在10%左右。

BMI的另一個局限性便是不能區分肌肉和脂肪,大家都知道,同等重量的肌肉體積比脂肪要小的多,因此,那些努力健身,身材健美的人,在計算BMI時就變成了超重,甚至肥胖。

修正公式

針對高個人「吃虧」的問題,現在有了BMI的修正公式,即BMI=1.3*體重/身高的2.5次方,這個公式減小了身高帶來的誤差,以身高1.69m為界,高於1.69m BMI會減小,而低於1.69m的身高則BMI會增加,為了避免計算身高2.5次方的困惑(小編是想不起來怎麼算了),現在提供計算網站....(「選擇複製」網址並點擊「打開」)

http://people.maths.ox.ac.uk/trefethen/bmi_calc.html

小編按新方法計算了一下,結果喜人~

另外,針對肌肉脂肪體積不同的問題,「體脂含量」公式更加準確,當然也更加複雜,體脂含量算法比較多,其中一種,按性別不同如下:

女性的身體脂肪公式

參數a = 腰圍-公分 x 0.74

參數b = (體重-公斤 x 0.082) + 34.89

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 a - b

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男性的身體脂肪公式

參數a = 腰圍-公分 x 0.74

參數b =  (體重-公斤 x 0.082) + 44.74

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a - b

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另外,還有一種關注「三圍」(頸圍、腰圍、臀圍)的算法,網址如下:

http://www.ilinkee.com/tools/fatrate

第二種算法,小編自己算了一下,結果令人堪憂.

(男性女性不同體脂含量對比)

最後,小編把這篇文章的草稿發給了一位學習運動醫學的妹子審查,妹子表示,最精確的方法其實是包含「水下稱重測量法」、「雙能 X 線吸收測量法」等方法,不過這些都過於複雜,普通大眾是無法實現的,對於自我測定,以上方式就可以獲得比較全面的了解了。

部分內容來源:Wikipedia,果殼網;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bmi指數怎麼算 簡單公式要記住
    bmi指數怎麼算 簡單公式要記住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身材變得更苗條,不斷地鍛鍊自己,瘋狂減少肌肉,降低體脂率。可能也是因為比較好用,所以bmi指數變得非常普及,很多人都知道。來源:站酷作者:wavebreakmedia一、bmi指數的計算方法當然知道了bmi的用處和重要性還不夠,還需要知道它是怎麼算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運用它。如果不知道它的計算方法,那麼它再有用,你也是用不上它的。
  • 張亞勤:不太完全認同算力比算法更重要的觀點
    在24日的「人工智慧:育新機、開新局」人工智慧分論壇上,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兼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張亞勤在演講中表示,不太完全認同算力比算法更重要的觀點。他表示,這次數位化和過去那兩次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量高了很多數量級,比如說無人車每天所產生的數據就是5到10個T。基因測序每一次就差不多3T左右。
  • 別被BMI騙了!你可能根本就不胖
    7.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releases/64577.php8.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diet-nutrition/bmi/bmi-flaws-history-other-ways-measure-body-weight/9.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
  • 阿卡索學英語靠譜嗎?初中孩子可以學習嗎?
    阿卡索學英語靠譜嗎?初中孩子可以學習嗎? 2021年01月13日 11: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阿卡索學英語靠譜嗎?初中孩子可以學習嗎?
  • 算法到底算什麼?
    一、法律能夠介入算法嗎?[ 顯然,在法律性質的挑戰中,無論哪個具體的主張,都會得出法律無法介入算法的結論。]作為一篇致力於討論法律如何介入算法的文章,以上這些想法就成為必須首先攻克的難關,否則後續的工作就無法合理地展開。   (一)法律人得是多大範圍的專家?   我將首先考慮「基於能力的挑戰」:法律人有能力如同了解法律一樣的程度,如此了解算法嗎?
  • 植物除醛靠譜嗎?
    荒漠化的背景下,與其靠算法或搜索,不如主動找靠譜的機構/人。也即是我所說的「靠譜的人,比靠譜的內容重要」!單毅講裝修這個公眾號,我做了2年多了。不敢說做的多好,但一直還算用心,很多2年前的東西今天一樣可以吊打全網。
  • 院士說丨戴瓊海院士:人工智慧——算法·算力·交互
    我們很多的模型算法也沒有達到它所需要的特點,於是楊強老師發現用聯邦的學習方法、遷移學習的方法,把數據從大數據怎麼摘一個小數據進行工作,這個時候人工智慧發展更需要機器學習模型,我們大腦交給機器的算法是什麼,怎麼樣提高它的算力,這是人工智慧時代要考慮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人工智慧時代發展得非常快,快在哪兒呢?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是邏輯推理,推理的這個功能能不能交給機器來做?
  • 生辰八字五行取名免費,靠譜不!
    就像我們去寺廟燒香敬佛一樣,但不一定相信這些神,而是一種習俗、一種文化、一種尊重。但是如果你太執著,太過於痴信生辰八字起名字,希望它能改運,這是有問題的。那網上那些生辰八字五行取名免費,靠譜不,是不是騙子?生辰八字五行取名免費,靠譜不,是不是騙子?
  • 原子彈爆炸後,躲進水裡能活命嗎?倖存者:這個方法更靠譜
    有人提出了疑問,原子彈爆炸後,躲進水裡能活命嗎?有倖存者稱,這個方法比躲水裡更靠譜。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魔鬼炸彈的時候,有一名倖存者叫川島浩二,當時他是一個20歲出頭的青年,在炸彈爆炸的瞬間,他剛好正在工作,而且工作的地方離防空洞很近。美國的轟炸機在飛到日本上空時,當地的防空警報已經響起。
  • 同樣是拯救人類,《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哪個更靠譜?
    而《星際穿越》只需要離開地球找到一個適合植物生長的星球就可以,首選當然是火星了(畢竟影片中曼恩的飾演者馬特·達蒙還在火星上種過土豆/手動滑稽)。由此看來《星際穿越》中人類面對的困難比起《流浪地球》不算太大,按理說應該算是《星際穿越》的拯救方式更靠譜一點,結果恰恰相反。
  • 驚訝嗎? 女司機比男司機開車更靠譜!
    很多人開車時就怕碰到女司機,女司機開車真的那麼不靠譜嗎?1、安全駕駛 大數據顯示女司機比男司機更靠譜出乎絕大多數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大數據不會說謊!根據用戶駕駛行為數據分析發現,女司機的駕駛評分為91.2分,高於男司機的89.5分。其中,女司機在急加速、急剎車、超速方面的平均次數均低於男司機,文明駕駛程度明顯好於男司機。
  • 還在通分做異分母加法?這樣做更簡單,你會了嗎?
    圖0下面咱們來看一道典型的例題。圖1乍一看,計算式中含有的分數項非常多,倘若按照分數運算中的常規算法,分母先通分,分子相加減,最後約分化為最簡分數。估計考試時間結束,也不一定能算出答案。所以,遇到項非常多的計算式時,不要緊張,先觀察,看看有沒有簡便的算法,找到思路後再下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道題目,先看它各項的規律。計算式中各個分式的分子都是1,分母是為兩個相鄰自然數的乘積,變形之後是這樣的。
  • 靠譜嗎?
    推pi幣靠譜嗎?為什麼這麼火?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數位化,加密貨幣對於創業者不僅僅是一個風口,更是一個時代!pi幣旨在實現一個人人可參與的低準入、低成本加密貨幣網絡,任何人只要是用手機下載pi幣官網的APP,即可開始挖礦,所有的pi幣都由用戶親手挖出,用戶只需要每隔24小時點擊一次挖礦即可,完全零擼,就如同早期比特幣挖礦一樣,只不過比起以前更方便更簡單。推pi幣靠譜嗎?
  • 算法習得並強化了人類偏見嗎?如何測量、分析算法中的偏見
    對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研究發現算法不僅準確複製了訓練數據中的性別偏見,甚至還在下遊應用任務中放大了偏差(Zhao et al., 2017)。本期推文將以詞向量算法中反映的社會偏見為例,為大家介紹目前測量以及分析算法中偏見的相關研究。
  • 忘記BMI吧,科學家公布了體檢新公式
    但事實上,根據腰圍,這些被調查者都是肥胖的。 而且,胖瘦不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具體健康狀況,超重的人不一定有心臟病風險因素或不健康的代謝(食物轉化為能量),瘦人也不一定就健康。 作為一個粗略的經驗法則,BMI和體重有助於估計健康程度,但單是BMI或體重並不能取代醫生進行適當檢查的需要,也不能保證健康。
  • 阿爾法聲波、delta聲波……這些網紅「聲音」靠譜嗎?
    阿爾法聲波、delta聲波……這些網紅「聲音」靠譜嗎?
  • 用蘋果、碘酒測試化妝品的抗氧化能力,靠譜嗎?
    這類測試靠譜嗎?有科學依據嗎?今天甄垚就聊聊「蘋果和碘酒」。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就要詳細了解什麼是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和護膚是什麼關係?什麼是抗氧化化妝品行業最初的「抗氧化」和護膚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指防止化妝品原料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原料變質、失效。直到現在,防止配方中的某些成分被氧化,依然是配方師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 用電鰻發電靠譜嗎?
    每個放電體可製造的電壓約0.15伏而電鰻身體兩側有6000—10000枚也就是說一條電鰻最高可以放出1500伏的驚人電壓二、電鰻會電到自己嗎?警告你不要碰它要是它火氣上來了會把電流全部釋放怪不得電鰻會被入選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盤點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動物」之一四、用電鰻發電靠譜嗎
  • 冰鎮款、加風扇這些花式口罩靠譜嗎?
    那麼,這些口罩到底靠譜嗎?為了提升口罩配戴的舒適度,近日,一段「醫用口罩秒變N95」的演示視頻也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熱傳。摺疊改良後的醫用口罩與N95口罩就真的一樣了嗎?防護效果又是否會受到影響呢?隨著氣溫的上升,口罩可以摘了嗎?對此,李教授認為,大家無需隨時隨地佩戴口罩,但必須隨身攜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如飛機、地鐵等密閉空間內,以及醫院學校等人群密集區,需要佩戴口罩,同時,需要長時間與人密切接觸的時候,也需要佩戴口罩。五一假期即將結束,目前不少人已經準備返程,或正在路上,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及一些不確定因素。
  • 盤點網絡兼職app哪種更靠譜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趣頭條最新資訊 > 正文 盤點網絡兼職app哪種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