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林繼偉
親愛的同學:
1、蝗蟲的種類太多了,全世界有1萬多種,我國有1000多種。這也就是昆蟲的魅力,也是研究昆蟲的難點,單是其中的一個種類,很可能就要窮其一生地去研究,當然付出總會有回報,我們人類也從不將探索的腳步停下。



2、我養水躉(蜻蜓幼蟲)期間,發現它吃小魚、小蝦、蝌蚪,將食蚜蠅、蝽、馬陸(你們常常把它誤當作小蜈蚣)故意掉落在水面,它吃食蚜蠅、蝽,但將馬陸試了多次,它都不吃,我猜測是因為馬陸有氣味。水躉捕獵肯定有選擇性,我還發現較大的蝦虎魚,水躉並不去碰它,可能它也有自知之明,不會盲目浪費力氣去捕捉。


3、蝽的種類也很多。肉食性的蝽,可能會獵殺植食性(以植物為食)的蝽;有研究提到在食物缺乏時,同種獵蝽也會自相殘殺。

4、昆蟲種類太多了,食物也不同,吃東西的方式也五花八門。
課堂上介紹的那隻獵蝽,是刺吸式口器,蚊子也是這種口器;

課堂上大家都非常好奇的草蛉幼蟲(蚜獅)是捕吸式口器,兼具捕食和刺吸食物的能力;
蝗蟲、螽斯、蟋蟀是咀嚼式口器;

蜜蜂、黃蜂又能嚼(嚼蜂蠟築巢)又能吸花蜜,是嚼吸式口器;

蒼蠅是舐吸式口器;

蝴蝶是虹吸式口器。

至於昆蟲是怎樣消化的,要完美回答這個問題,學問就要做得很深,而且要長篇大論才能完整回答,很遺憾目前我做不到這一點,我只能簡單地說幾點:
蚜獅捉到蚜蟲時,會將消化液注入蚜蟲體內,就像蜘蛛那樣,在體外就已經開始消化食物了;
大部分昆蟲,在體內消化食物,即在消化道內,消化腺分泌各種消化液消化食物,與人沒有根本性的區別。只是因為昆蟲沒有真正的血液,已吸收的養料直接從胃壁進入整個體腔。
林繼偉
2020年9月26日
(字數635)
《答同學》第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