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人的吃魚時間表,什麼季節吃什麼魚,安排的明明白白!

2020-11-25 湖南24小時

說到吃魚,江浙一帶的很是講究!作為魚米之鄉,除了產出大量各種各樣的魚鮮,在吃魚上也頗有一番講究。老時光裡,人們心中都有一份「吃魚時間表」,到什麼時間就吃什麼魚,萬萬錯不得。

正月塘鱧肉頭細

春天裡,塘鱧魚最是肥美,這時田野菜花盛開,一片金黃,蘇州人稱其為「菜花塘鱧魚」。

這種魚樣子不好看,巨口細鱗,色黑尾圓,頭大而多骨,鰭如蝶翅。喜歡藏於水底,附土而行,又懶動如痴,所以又被人叫作「痴虎」「土附魚」。雖然體型較小,但卻肉質細嫩,極為鮮美,

袁枚說塘鱧「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醃芥作湯,作羹,尤鮮。」

「紅燒正塘」是塘鱧魚菜系中最經典、最出名的一道。這道菜這難的地方在於要保持塘鱧魚的頭不掉。這魚的頭豐滿而較沉,燒制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掉落。燒「正塘」時,如果頭掉了,那就是「殘塘」了。

而塘鱧魚最簡單的做法則是燉蛋。湯碗內碼好魚,雞蛋打出在另一碗內,加料酒、蔥花、雞精、麻油、色拉油打好,倒在魚碗裡,旺火蒸十來分鐘即可。這道菜是清淡至極的葷菜,既有魚的鮮味又保留蛋的滑爽,魚肉比蛋還要細嫩,但細而不碎,嫩而不爛,是老幼皆宜的滋補佳餚。

二月桃花鱖魚肥

鱖魚有「春令時鮮」的美譽,每到二月,桃花汛期間,餐桌上一定不能少了它的身影。

鱖魚少刺而肉質細嫩豐滿,肥厚鮮美,內部無膽,「實為魚種之上品」。《正字通》按解:「鱖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皮厚、肉緊,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如鱖豚。」

江南地區有道名菜「松鼠鱖魚」,是將魚和著調料下鍋炸至金黃,撈出後澆上糖醋汁而成。但此時的鱖魚肉質最鮮最嫩,用以油炸實在有暴殄天物之嫌,或許清蒸鱖魚才是民間的燒法。

奢侈點的,在魚背上塞上幾片鮮紅的火腿、雪白的筍片,經過了姜蔥洗禮後、魚肉拋卻腥味只留鮮味,能保持鱖魚的原汁原味,又有火腿的鹹香深入魚肉之中,清醇味美,食之芳香可口,令人齒頰生香。

三月甲魚補身體

「菜花黃,甲魚肥。」油菜花盛開之際,也是甲魚最為肥美之時,而過了這個季節,到了夏季的甲魚,就被稱為蚊子甲魚,肉質松老,無人問津了。

清燉甲魚是常見做法;如果你口味是偏重的,可以嘗試紅燒或冰糖甲魚;

煨甲魚則要用整隻的母雞一起煨,看重的煨好後和雞湯融在一塊的汁。只要火候到位,都能將甲魚體內的鮮美激發出來,「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

四月鰣魚加蔥須

" 鰣魚入市河豚罷,已破江南打麥天。"每年四月,鰣魚開始走上人們的餐桌。鰣魚形秀而扁,似魴而長,最大的可達十餘斤,其鱗耀耀入目。

初起水時,銀白鮮嫩,華麗無比。它有魚的美味,亦有肉的質感,吃到嘴裡滑溜細膩,肥腴醇厚,馨香撲鼻,遠勝其他魚品。

蘇東坡有詩云:"芽姜紫醋炙銀魚,雪碗擎來二尺餘,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純鱸。"

鰣魚的做法要簡單多,似乎也就清蒸這一種。扁身的鰣魚,其美味就在於那一身披掛著油脂的閃閃發光的魚鱗,素有"其味美在皮鱗之交,故食不去鱗"之說。

因為鰣魚鱗中富含磷脂,遇熱即能化成脂膏滲入魚肉而生成豐腴的口感和獨特的鮮美,所以,蒸鰣魚的方法也有別於其他魚種。

首先是不能去鱗,其次是不能水洗,剖腹去腸後,只需用潔淨紗布輕輕抹擦一下即可,然後在魚腹內放入冬菇、火腿片、冬筍片等輔料後用網油包上鰣魚,置於盤中加各種作料,上籠蒸至網油融化,便可出籠上桌。這樣蒸出來的鰣魚,鮮汁飽滿,用筷子在魚身上輕輕戳一下,就能見魚汁如泉湧。

關於鰣魚的美珍,向來是見仁見智。不喜的如作家張愛玲曾在《紅樓夢靨》中感嘆過:"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喜歡的,不僅愛其膏腴肉嫩,而且更愛其刺多鮮耐吮,曾在書場中聽聞過"一根肋,三兩酒"的說法,雖說這是藝術誇張,但鰣魚之鮮確也可見一斑。

五月白魚吃肚皮

農曆五、六月江南入梅時節,白魚正逢時。盛產白魚的地方很多,在江蘇以太湖白魚為佳,是「太湖三白」之一。

因其嘴微微上翹,蘇州民間稱之翹嘴白魚,又因白魚上市正是黃梅季節,農村正逢稻田插秧季節,分為頭蒔、二蒔、三蒔,共十五天,故白魚又稱「蒔裏白」。講究的白魚吃法是僅取肚皮(指白魚中段)部位烹之,清蒸肉嫩,入口而化。

白魚的做法有清蒸、紅燒、醃漬、燻烤、香糟煎等多種做法,但最為常見的還是清蒸。稍鹽醃,蔥姜少許即可,一點點醬油,一條白魚,沒有比這更樸素的做法了,但入口卻肉質細嫩,肥美鮮潔。

白魚清蒸和其他魚種略有不同,一是要蒸得透,這是因為白魚的魚皮有些類似鰣魚,含有大量的魚脂,足夠的時間才能使得魚皮中的魚脂化成汁水滲入魚肉,才能吃出肥腴鮮嫩的感覺;

其次是蒸前一定要做好預處理,一般的做法是將白魚活殺洗淨後,在魚背魚腹處都抹上重鹽,放置兩三個小時,用清水漂淨再上蒸籠,否則鹹味不到,白魚的鮮味必定會大打折扣。

清蒸白魚的配料也很有講究,與香糟可謂絕配,在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就有記:「白魚肉最細,用糟鰣魚同蒸之,最佳。或冬日微醃,加酒釀糟二日,亦佳。餘在江中得網起活者,用酒蒸食,美不可言。糟之最佳,不可太久,久則肉木矣。」至於用在清蒸白魚時,配以蝦籽、火腿等鮮物也都是常法。總之,「太湖白魚實冠天下也」。

六月鯿魚鮮如雞

初夏,鯿魚經過春季的休息生息,異常肥美嗎,尋常而又誰都能吃得起的。

這種甚至被歸類為雜魚的凡物卻有非同尋常的鮮味,野生的鯿魚好尋且極鮮,在民間諺語中有「六月鯿魚鮮如雞」之說。鯿魚可清蒸、可紅燒、可剁椒,亦可加一點鹹菜與之同燒,味鹹鮮,食之甚美。

七月鰻鱺醬油燜

蘇州有一句俗諺叫做「白露鰻鱺霜降蟹」,所謂鰻鱺即是鰻魚,白露時節正是當地人吃鰻魚的好時候。鰻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少刺多肉。

黃燜河鰻是一道經典的蘇幫菜,有書面記載稱"以城中松鶴樓最腴美"。它加的河鰻原料選用太湖鰻魚,燜至後色醬紅、皮肥糯、肉潔白,與黃燜著甲、黃燜慄子雞並稱"三黃燜"。一般是大鍋烹製,小鍋分次復燒後上席,味更濃厚。鰻魚肉細膩軟嫩,鹹味中帶有甜味,配上旁邊的西蘭花蘸以醬汁入口,滋味更贊!

冰糖河鰻,切成兩寸的鰻魚段內嵌進豬油,兩端貼上薑片,入鍋放少許水,煮沸撇去浮沫,加黃酒,用豬油包裹,多放油醬,不嫌其肥膩;多放冰糖,不嫌其甜膩;文火慢煮,起膏,端到桌上來真是「油出油進」!河鰻肉質細嫩,入口即化,相當美味哦。

八月䰾魚要吃肺

䰾魚,也稱為「斑魚」,背青有斑,無鱗,尾不歧,腹有白刺,是蘇州的特產,太湖䰾魚,最稱鮮美。䰾魚酷似河豚,雖個頭顯小,但味美卻在伯仲之間,所以在王鏊的《姑蘇志》中,把它和河豚歸入了一個條目:「斑魚似河豚而小,味亦腴。」

䰾魚貴在肺,當年蘇州木瀆的百年老店「石家飯店」,一道「䰾肺湯」名聲遐邇。"䰾肺湯"原名"斑肝湯",是用斑魚的魚肝、魚肉和魚皮入湯精烹而成。斑魚是太湖特種水產,在桂花開時形成魚汛,花謝則去無蹤影,清人袁枚《隨園食單》裡有這樣的記載:「斑魚最嫩。剝皮去穢,分肝肉二種,以雞湯煨之,下酒三份、水二份、秋油一份。起鍋時加薑汁一大碗、蔥數莖以去腥氣。」

䰾魚要選生長在太湖木瀆一帶水域的為佳,而雞湯則要用農家放養的土雞燉製。

烹飪前,先將鮮活的䰾魚除去魚皮、內臟和魚骨,把清理出的魚肝和魚肉,放清水中撕去黏膜、洗淨血汙,再將它們分別切成兩片放入碗中,加精鹽、紹酒、胡椒粉各少許拌勻稍醃;然後把炒鍋置於旺火上,加入燉好的雞湯燒沸,將魚片、魚肝放入,等再次燒開時,撇去浮沫,放火腿片、筍片、香菇片、豌豆苗以及適量的調料,稍加燜煮便可大快朵頤。

九月鯽魚要塞肉

鯽魚同鯿魚一樣,亦是常見之物,幾乎可算得上是中國人餐桌上出現頻率最高的魚類之一了。俗話說「夏鯉寒鯽」,每年九月開始,鯽魚就到了最肥美的時候。

「買條鯽魚串串湯」,是平日裡江南百姓生活中的常見節目。將鯽魚兩面煎黃後加蔥姜用水煮,直至湯色奶白時或放入蘿蔔絲,或放入蝦圓(河蝦仁和豬膘做成),入口清淡而鮮美,暖胃又暖心。

十月草魚打牙祭

草魚最著名的吃法之一,莫過於爆魚。用青魚做亦可,但草魚比青魚嫩,因而是更好的選擇。

蘇式爆魚是先炸後醃的工藝。醃料其實非常簡單,無非醬油、生薑和冰糖,最多加一粒茴香。加糖決不能手軟,基本要加到在醃料中無法再溶解為度。

醃料要足夠冷,最好先冰一冰,魚塊炸透,立刻浸入冰冷的醃料中。這時,可聽到輕微美妙的噼啪聲,是因為魚塊因驟變的溫差收縮爆裂的聲音,魚也因為這收縮迅速入味,所以蘇式爆魚有個「爆」字,非常形象。蘇式爆魚以甜味勝,吊鮮祛泥土氣,真正甜而不膩,甜而不妖。

傳統的方式,傳統的配料,卻將這平淡無奇的草魚做出了令人驚豔的口感,炸到焦脆的魚塊趁熱泡入醬汁中,吸滿了汁水的爆魚,皮是脆的,肉是鮮的。淡淡的鹹香,微微的酸甜,真是好吃的停不了口。

十一月鰱魚吃只頭

江浙人獨寵花鰱,花鰱的頭特大,故有「胖頭魚」之稱,因而這種魚就講究吃魚頭。

魚頭洗淨晾乾後要煎透,煎魚火候最難把握,切記不能常翻動。魚頭紅燒、白煮均可,一般用粉皮、豆腐襯底。

吃花鰱還有個相關的遊戲,叫做擲「魚仙人」;「魚仙人」是一塊位於腮處的魚頭骨,如梭鰾狀,有尖尖頭,側看似三角,卻可以站立起來。

吃魚頭時,先把這「魚仙人」挖出,不能用嘴吮,然後先要餵它一番,即用筷子夾著,到各菜碗中「搭搭味道」,然後閉目、許願,便可擲拋,夾著「魚仙人」的筷子在空中轉幾個圈,輕輕往桌上一擲,看「魚仙人」是否站起來。「魚仙人」一旦站立,實施者如同中大彩,頓時滿臉放紅光。默默許下的願將會實現,能不激動?也引得全桌人一陣陣喝彩。

十二月青魚要吃尾

青魚是一年中十二月份湖鮮時令佳品,過年時節家家必備一條青魚,喻為年年有餘。《洞庭東山物產考》記載,青魚性猛,色青白頭,脊微烏,大鱗圓身,喜食螺螄,故名螺螄青,冬肥夏瘦。

青魚又能做成各類菜餚,街巷家庭中以紅燒為主,有的割殺後洗淨用鹽醃製後風乾來年食用,有的製成類似魚鮓、糟魚等食用,風味獨特。

用青魚做成的時令名菜很多,

《隨息居飲食譜》提到「青魚內臟,除了苦膽,不可食用,其他都入烹」。

魚腸剪開洗淨,做成菜叫「卷菜」;魚肝做成菜稱為「禿肺」,其味肥、鮮、香、糯,美味可口。著名蘇幫菜式「青魚甩水」,用兩條青魚尾巴,洗淨,肉厚的地方橫剖開,再切兩刀,尾巴不要斬斷,使尾巴呈扇形展開。油鍋熱後,放入生薑片略煎,魚尾放下去兩面煎黃,入料酒、老抽醬油,加小半碗水蓋上鍋蓋,燒得透一點,再加白糖。注意要讓尾巴部分入湯,因為那是青魚甩水最精彩的部分。

青魚汆糟更是冬日裡不可缺少的一道菜。這道菜的關鍵,並不在於汆,而在於後面這個「糟」字。一般人家的做法,先將青魚暴醃一天,再將香糟用黃酒調和,抹於魚爿兩面,放置一晝夜,待糟的恰到好處時,再取下燒成一眼能望到碗底的鮮美清湯,還會放入火腿片、冬筍片、香菇、青菜心,喝一口湯,嘗一口魚肉,嚼之齒頰留芳,糟香醉人,味道極為鮮美。

除了「汆糟」,還有一道「煎糟」,大塊的糟青魚段,因為糟過,肉色泛紅,正選用肚襠那塊,用熱油煎之,下蔥薑糖酒,外加醬油。一盤幹煎糟魚端上桌上,魚皮金黃,看著實實在在,但一口下去,外脆而內嫩,魚肉透著濃濃的酒糟香,就是一種「金玉其外,內秀其中」的品質。糟過的魚肉不那麼鬆懈,有點緊緻,放在飯上,和米粒的口感相輔相成。

什麼季節吃什麼魚,安排的明明白白!

圖文來源:廚影美食

【來源:錢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坐月子吃什麼魚好 女人坐月子吃什麼魚好
    坐月子吃什麼魚好因為魚肉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並且魚肉有助於消化,同時產婦在哺乳期吃魚肉可以通乳下奶,所以有很多女人在坐月子期間就會選擇吃一些魚肉。那麼剖腹產坐月子吃什麼魚?最好下面由小編為你解答。
  • 懷孕吃魚有門道,什麼魚能吃,什麼魚不能吃,怎麼吃對孕婦最好
    有位準媽媽在後臺諮詢,懷孕可以吃鱸魚嗎?藉此話題,孕知媽想給各位準媽媽講一講,孕期吃什麼魚最好,哪些魚不能吃,還有,魚要怎麼做才是營養價值最高的方式。所以,我們這一期文章,就是關於孕期媽媽吃魚知識的大全。不看不知道,細看有門道。準媽咪,你的吃魚姿勢正確嗎?首先,來回答一下這位準媽媽的問題。孕婦可以吃鱸魚嗎?
  • 一條幾千年都沒有吃明白的魚,到現在都不知道它該叫什麼名
    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浙)、「乖魚,雞泡」(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蠟頭」(河北丶山東)、「艇鮁魚」等稱呼。古時又稱「肺魚」。這是《百度百科》中的基本解釋。天哪,竟然有這麼多的名字,難怪連老祖宗也吃不明白。但是,你千萬別以為我們的老祖宗只知道吃,他們也在研究,要搞清楚這河豚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 Season the fish可不是「吃魚的季節」哦,那這魚該怎麼吃?
    不要忘記吃元宵哦!今天來個大家講講season相關的英語詞組,希望大家在英文口語和寫作中都可以多運用一下哦。說到season,大家馬上就會想到一年四季,但season還有比較特別的意思,我們趕緊來瞅瞅!
  • 懷孕多吃魚,寶寶更聰明?未必!要看你吃的什麼魚
    懷孕多吃魚,寶寶更聰明?未必!要看你吃的什麼魚2017-12-02 19:50:5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懷孕時多吃魚,生出的寶寶更聰明。  但是,  孕婦吃魚越多越好嗎?並不是!  孕婦吃什麼魚都可以嗎?並不是!  想通過吃魚補充DHA,準媽媽應先知道這些知識!
  • 吃魚對女性有什麼好處
    魚的營養非常豐富,這些不需要我們說大家就知道的,因為魚的蛋白質非常高,所以燉起湯來就會把它的營養都燉到湯裡,而且魚肉也是非常的容易消化。經常吃魚也不會長肉哦,所以我們的女性朋友更適合。那麼除了這些,吃魚對女性還有什麼好處呢?下面我們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立夏節氣吃什麼肉好?吃這個魚是「黃金季節」,教你幾種家常做法
    本期導讀:立夏節氣吃什麼肉好?吃這個魚是「黃金季節」,教你幾種家常做法立夏節氣吃什麼肉好?立夏節氣是吃魚的「黃金季節」。而黃花魚等臨近產卵期的魚是夏季的首選。黃花魚,又名黃魚,石首魚科黃魚屬的一屬黃魚的統稱。生於東海中,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耳石,故又名石首魚。是肉質最鮮嫩的魚種之一。
  • 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吃魚以及魚的什麼部位不能吃
    1、空腹吃魚——導致「痛風」在減肥(減肥食品)風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歡只吃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人體酸鹼平衡就會失調,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患者的病情。
  • 魚泡吃多了有無害處 魚泡吃多了有什麼害處
    魚泡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食物。魚泡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不過,大部分人在吃魚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去掉魚泡,他們覺得魚泡吃了可能會對身體有害處。那麼魚泡吃多了有無害處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黃鱔什麼季節吃最好 黃鱔魚的功效與作用
    那麼,黃鱔有什麼營養價值?孕婦能吃黃鱔魚嗎?黃鱔魚非常有營養價值,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那麼,黃鱔有什麼營養價值?孕婦能吃黃鱔魚嗎?一般情況下,黃鱔是在每年夏季吃最好,這個時候的黃鱔最肥美,痒痒價值最高。那麼黃鱔可以釣到幾月份呢?黃鱔身上的粘液非常不好清洗,而且還有腥味,應該如何清洗乾淨呢?
  • 蚯蚓一直在泥土中,都沒和魚見過面,為什麼水的中魚卻喜歡吃?
    我們一直用第一個吃螃蟹的形容大無畏的勇敢者,所以對於人來說,食物能不能吃,首先就是眼睛看作初步判斷,然後就是鼻子聞聞是不是有刺激性的味道或者臭味,最後就是用舌頭嘗嘗有沒有特殊的味道,一般苦味就是不能吃的警告!
  • 魚身上的「魚腥線」是什麼,能吃嗎?很多人都不知道,怪不得搞錯
    說到魚,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魚肉也是我們很喜歡吃的一種肉,而且魚肉的營養價值也是很豐富的,但是魚裡面不僅僅要去掉魚鰓還有魚鱗這些東西,要有一種東西也是要去除的,那就是魚腥線,可能很多的人都沒有弄掉它,都是直接的忽視掉了,其實是不對的,魚腥線就是魚脊背上的一種魚鱗,在側線鱗的上面有著許多的排列整齊的小孔,並直接的魚體內的魚腥線相通的,簡單的說要是不去除,就會腥味很大。
  • 能燒烤的魚火鍋,烤涮一體,敞開肚皮吃!
    趕緊帶著吃貨胖友們把老闆吃垮~魚鍋一端上桌,這鋪面而來的熱辣鮮香勢必要挑戰你的味蕾這樣的季節來一份超划算的魚火鍋整個人的胃裡都是暖洋洋的浸潤在香醇麻辣鍋底裡的魚吸滿了辣鍋湯底的鮮美,肉質細嫩抿一口化進嘴裡,好吃得完全停不下來鍋裡還有魔芋和豆花魔芋彈韌爽滑,豆花香濃鮮香
  • 孕期一定要多吃魚嗎?吃哪種魚?實在不想吃魚,怎麼辦?
    近年來,懷孕的時候一定要多吃魚的說法幾乎遍地都是,有孩子、沒孩子的人都會跟懷孕的媽媽們煞有介事地叮囑:多吃魚啊。那麼,孕期一定要吃魚麼?不想吃也一定要逼著自己吃?「魚」指什麼?海鮮類的其他產品可以代替魚麼?如果海鮮過敏怎麼辦?海魚和河魚吃那個好?冰鎮的魚和新鮮的魚哪個好?到底吃多少魚合適?
  • 扁魚怎麼做好吃 吃扁魚有什麼好處
    扁魚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魚類,它的味道是很鮮美的。我們平時都會買些扁魚回家自己做著吃。那麼,扁魚怎麼做好吃呢?吃扁魚有什麼好處呢?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扁魚怎麼做好吃糖醋扁魚材料:扁魚1條,生薑、花椒、蔥白、大蒜、料酒、糖、醋、老抽、生抽、澱粉各適量。
  • 孩子吃魚有什麼好處?這幾種魚最適合孩子吃
    原標題:孩子吃魚有什麼好處?這幾種魚最適合孩子吃   魚類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礦物質,常吃魚能促進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快速生長。魚肉還是很多孩子熱衷的美味,但並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孩子吃的,家長在選擇給孩子吃的魚類時要特別注意。那麼孩子吃什麼魚好呢?
  • 吃什麼魚最補身體 吃魚技巧有哪些
    到底怎麼吃魚,這些吃魚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嗎,我們是需要多了解的魚的吃法的,在日常的飲食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魚。要知道不同種類的魚,所含的營養也是不同的哦。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不同魚類的營養,以及吃魚的小技巧,快來一起看看吧。
  • 糖尿病吃魚對血糖有什麼好處?
    魚類,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而糖友吃肉的原則: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不如沒有腿的,所以魚肉被稱為最適合糖友的肉類,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魚,有益於糖友調節血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魚肉對糖尿病有什麼好處?
  • 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當然「犯險」之說可能有些言重了,經常吃河豚的人,很可能一點都沒有「拼死」的感覺。河豚也美麗河豚體內有氣囊,遇到危險便會吸氣膨脹。潮汕人將其稱為乖魚,就是挺肚魚的意思。潮汕人吃河豚,與長江流域的河豚文化是有些不同的。原來河豚屬於那種洄遊性的魚類,河豚的毒素也不像毒蛇那樣與生俱來,而是在每年春天進行生殖洄遊時為了保護後代才通過攝食產生的。潮汕人因為祖祖輩輩生活在海邊,對河豚有更深切的了解,他們主要是在夏秋河豚無毒或少毒的季節吃食,到了「打春」多毒的季節就不吃了。
  • 你最近吃過的最好吃的是什麼?啵啵魚有吃過嗎?
    你們這些天都吃過哪些好吃的,最近感覺都沒什麼可吃得了,大家都來說一說唄,你們這些天吃的最好吃的一頓好吃的是什麼。我看看你們的生活質量有沒有因為雙十一過了而雙十二又快來了,有沒有生活質量發生變化,有沒有像我一樣變成窮鬼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