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愷玲
溫網結束了,李娜的戰績沒多麼輝煌,但也不算太糟糕。無論李娜在場上的表現如何,都掩蓋不了她在場外的風頭,「禍從口出」的事兒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她。
神經質般的反擊
最近的風波是從李娜止步法網第二輪的賽後新聞發布會上颳起的,當有記者問起李娜想對球迷說什麼時,李娜的一句「我需要對他們說什麼嗎?我覺得很奇怪,只是輸了一場比賽而已。三叩九拜嗎?向他們道歉嗎?」引起了軒然大波。有媒體指責李娜的態度「不職業」,也有媒體認為「以道德邏輯攻擊李娜是悖論」。
無論是支持還是批判,李娜都「惹禍」了。好在來到溫網之後,國內媒體並沒有過多地糾結這個問題,只是同一位記者將這個「想對球迷說什麼」再次拋給李娜的時候,所有媒體眼前一亮,思緒也被帶回到法網的那個時刻。而李娜的一句「感謝球迷」讓眾多媒體像得了甜棗一樣美滋滋地猛誇,都說李娜這次更理性成熟了。這場沒有硝煙的輿論戰爭本可以隨著這句溫柔的話劃上句號,但李娜「情不自禁」地挖苦了一下那個記者,再次引起輿論譁然。
「口無遮攔」引發別樣消費
任何一名運動員在成為中國的一張體育名片後,他在享受鮮花讚美的同時,必然也會迎來紛飛的板磚。李娜應該慶幸,她有這麼龐大的球迷群體,也是源於這個資源,她才成為媒體的寵兒。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有人都在「消費」李娜,有的人消費的是她的比賽,有的人消費的是她的言論。對於這次風波,某些提問的媒體並沒有錯,畢竟一個「想對球迷說什麼」的問題實在很平常,是李娜自己過於激烈了。有些球迷可以理解,認為人心情不好的時候,難免說出幾句「不中聽」的話。但也有更多人不理解,李娜畢竟是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向媒體說出這樣的話,是否有點不負責任。
李娜對著媒體「口無遮攔」,就應該做好被廣泛傳播的心理準備,有些時候引起口誅筆伐看來也是自尋煩惱。就算一些媒體對李娜進行了負面報導,娜姐也大可不必把他們視作仇人、處處針對。
自己把自己帶進死胡同
從最初的迴避與防備,到最後還是沒忍住出言反諷與嘲弄,李娜總是無謂為自己招來猛烈批評。相比起在球場上果敢與拼搏的正能量,球場下的李娜沒能保持冷靜地選一條康莊大道去走。用李娜自我批判以前打球時的話說,「經常是自己把自己帶進了死胡同」。「嘲弄記者」一幕發生後,媒體間流傳李娜所屬經紀公司已經私下為她做了危機公關的聯絡,這一說法是否真實無從得知。但在輸給利斯基的比賽後,李娜對話媒體的情緒顯得非常平和,倘若真是放低姿態選擇汲取教訓,那無疑是最好的,因為多數媒體還是希望李娜能逃離紛爭,將一切回歸網球本身。
李娜的教練卡洛斯曾說,李娜應該讓自己有個更開放和更友好的心態來面對媒體,這是不能被忽視的責任與利害關係。所以我們希望李娜在未來能更淡定點,在新聞發布會上可以聽到她更多的妙語連珠,看到她更多的燦爛微笑,而不是對媒體橫眉冷對的樣子。來源齊魯晚報)
http://news.sohu.com/20130707/n380918767.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大眾網-齊魯晚報 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7/ArticelB06002FM.htm report 1368 本報記者許愷玲溫網結束了,李娜的戰績沒多麼輝煌,但也不算太糟糕。無論李娜在場上的表現如何,都掩蓋不了她在場外的風頭,「禍從口出」的事兒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她。神經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