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空間站的藝術機構
2020年9月29日,人類第一個基於空間站的藝術機構成立並舉辦發布儀式。太空藝術館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行與管理支持中心發起組建,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行與管理支持中心主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高銘出任館長,於向溟任執行館長。以下是「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綜合報導。
自從杜尚將《泉》放進了美術館,藝術就有了更多花樣的玩法,而到了2020年的今天,藝術到底如何結合宇航科技,成為了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宇宙和藝術相結合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杜尚 泉
就在昨日,太空藝術館正式宣布成立。人們驚訝地發現:這次,真的不是說說了。藝術作品去往宇宙,在空間站裡探索在地球上無法實施的藝術的可能,新的歷史開始了!
這是人類第一個基於空間站的藝術機構。太空藝術館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行與管理支持中心發起組建,其使命是以更高的視角促進人類文明的交流與發展、探索與外太空文明交流的可能性、研究並資助新型或超前的人類藝術文化項目,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太空藝術館將在未來聯合國內外各種藝術領域的優秀藝術家和藝術機構合作。
太空藝術館執行館長於向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行與管理支持中心主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高銘,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太空藝術館公益推廣大使於文德在發布會現場
太空藝術館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行與管理支持中心主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高銘出任館長,由具有人類學和當代藝術背景的於向溟任執行館長。在揭幕儀式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致辭並表達祝賀,同時致辭祝賀的還有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太空藝術館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藝術家徐冰,太空藝術館公益推廣大使於文德受聘並出席活動。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行與管理支持中心主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高銘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家徐冰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
太空藝術館的第一個展覽也將舉辦,此次展覽為公益項目——「雪域·愛·天宮」,由曹斐、李天元、邱志傑、任哲、蘇新平、隋建國、田曉磊、徐冰、徐累、楊宏偉、展望這十一位藝術家和十一位西藏兒童藝術創作互動並以虛擬展示亮相,兒童的繪畫與藝術家對孩子們的寄語將有機會搭載太空飛行器去往太空,抵達中國空間站,並被太空藝術館收藏。
發布會現場啟動儀式,左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行與管理支持中心主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高銘,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航天員楊利偉,太空藝術館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藝術家徐冰,李哲
太空藝術館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指導下,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行與管理支持中心主辦,由北京航天神州文化創意傳媒公司、北京萬戶創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機構統籌策劃。
開幕現場
本次活動同時將通過騰訊公益平臺開展關愛藏區患病兒童的在線募捐公益活動,所募捐款將通過「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機構,全部用於救助藏區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的公益醫療事業。
航天員楊利偉與藏區兒童在現場
在活動現場,5名藏區兒童看見了楊利偉都非常開心,他們對於楊利偉在現場講的載人航天、公益事業以及對他們的鼓勵感受深刻。藏區兒童代表接受了楊利偉等嘉賓為他們頒發的繪畫作品入選紀念證書、獎品和科普讀物,並通過全新製作的VR空間站現場體驗了一下在宇宙空間站中的感覺。日後,每一位大眾也都可以通過虛擬展示,感受藝術作品存在於空間站中的別樣不同。
嘉賓合影
可以說,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全世界的科學家、建築學家、藝術家都在忙著提出各種燒腦的方案。他們極盡想像力去設計和想像人類未來在火星、月球甚至是太空中所能進行的創作與實踐,同時也從未停止嘗試讓藝術「升天」進入宇宙的腳步。
而無論過往或未來的太空藝術計劃包含了多少的政治、軍事與經濟因素,但這些藝術品或許依然隱隱地指向了人與浩瀚宇宙間脆弱卻無比迷人美麗的關係——就在現實生活和宇宙洪荒、生死天地間的巨大鴻溝中,人的意義與價值就仿若這些藝術,在黑暗中就此浮現。
或許就從這一個個藝術與宇宙的實踐項目開始,從此時此刻起,一個讓宇宙看到屬於人類文明璀璨智慧的時代,正式開始了。
(鳳凰藝術 綜合報導 責編/dbk)
鳳凰藝術
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藝術對話平臺
藝術|展覽|對話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xiaog@phoenixtv.com.cn。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