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魚是頜針魚目,竹刀魚科,秋刀魚屬的唯一一種,也是重要的食用魚類之一。其學名Cololabissaira 取自日本紀伊半島當地對此魚種的名稱,其中saira系俄語(сайра)。中文與日文的漢字都是 '秋刀魚' 可能是源自於其體型修長如刀,同時生產季節在秋天的緣故。秋刀魚在部分東亞地區的食物料理是種很常見的魚種。體型細圓,棒狀;背鰭後有5-6個小鰭,臀鰭後有6-7個游離小鰭;兩頗多突起,但不呈長緣狀,牙細弱;體背部深藍色,腹部銀白色,吻端與尾柄後部略帶黃色。
分布範圍:
秋刀魚的分布範圍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亞州、墨西哥等海域。北緯67度-18度,東經137度-西經108度,喜歡的水溫是攝氏15-18度。中國主要分布在黃海和山東東岸。
產量正在下降:
2019年全日本秋刀魚的捕撈量同比減少66%,只有4.517萬噸。這一數據低於日本有捕撈記錄以後最低年份的1969年,1969年的捕撈量為5.2萬噸。
捕撈方法:
漁民捕秋刀魚主要是利用其會被光線吸引的特性。常見的方法是用500瓦特藍色或白色的強光燈具固定在漁船的一側,另一側則為較弱的紅光。當魚群被強烈的白光吸引集中時,燈光被換到船的另一側,通常整群魚就會被網住。以棒受網及流刺網可捕獲。
自2003年我國大陸成功開發了西北太平洋秋刀魚漁場之後,秋刀魚已逐步進人中國大陸市場。對於秋刀魚捕撈技術,在歷經刺網、圍網等漁具後.現基本以舷提網捕撈作業為主。
如何判斷秋刀魚有寄生蟲?
筆者在某大型生鮮超市購買速凍秋刀魚時,雖然沒有發現「黑毛線」,但發現了個別魚體表面有孔洞的情況。這些孔洞與捕撈過程中的磕碰外傷有著顯著的區別——在孔洞周圍有泛紅的炎症表現。其實這就是商家為了改善秋刀魚的賣相,在挑選時把「黑毛線」扯掉後留下的小洞。
營養價值:
體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等,味道鮮美,所以蒸、煮、煎、烤都可以,而且價格便宜(在日本產地市場的銷價每公斤70-90日元之間)。從上海水產大學對秋刀魚營養成分分析來看,秋刀魚蛋白質含量為20.7%。
秋刀魚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據分析,秋刀魚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不飽和脂肪酸,EPA、DHA有抑制高血壓、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的作用。
儲存方法:新鮮的秋刀魚買回家後如果不馬上食用,就要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裡,1-2天內儘快烹飪。如果放在冷凍室裡,則可以保存3個月甚至更久,但滋味與口感都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