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迷上為昆蟲拍寫真 房間改成工作室養近200個品種

2020-11-30 雲南網
  原標題:初中生迷上為昆蟲拍寫真 房間改成工作室養近200個品種

  呂澤逸在研究昆蟲。記者 宋嶠 攝

  呂澤逸的昆蟲攝影作品斑獵蝽

  優蟋螽

  相比其它軟萌的小動物,女孩子們看到螳螂、飛蛾,或許渾身起雞皮疙瘩、大叫著跑開。但如果你看到男孩呂澤逸拍的照片,說不定會立刻愛上這些小生靈。15歲的「昆蟲男孩」呂澤逸,痴迷昆蟲,熱愛大自然。從10歲到現在,他在家中養了近200個品種、800隻昆蟲,為它們拍攝了百餘張寫真。你很難想像,這些高水準的照片竟出自一個15歲孩子之手。

  15歲男孩拍出高水準照片 3歲時「圍觀」昆蟲,種下興趣的種子

  呂澤逸是南京河西南外的一名初三學生。在他的朋友圈裡,每天都記錄有趣的昆蟲。在微距鏡頭下,這些微小的「蟲蟲特工隊」看起來充滿神秘和魔幻感:中華屏頂螳,舉著堅硬的鋸齒狀前肢,好似扛著兩把大刀,威風凜凜;華麗金螳羽化48小時後,顏值達到巔峰,泛著迷人的金屬光澤;一隻摩爾螽正在蛻皮,紋路在鏡頭下清晰可見;天然大眼萌的跳蛛,可愛搞怪,仿佛在「炫耀」自己的大眼睛……這些小昆蟲的身體細節被放大,烏溜溜的眼睛,表情可愛,動作逗趣,營造了一個無比神奇的昆蟲世界。

  「我3歲時,全家人搬到河西新家,外婆把後院改造成一片菜園。一有空閒,我就蹲在小園子裡觀察青蟲,一看就是半天,看螞蟻搬家,蝴蝶飛來飛去。」呂澤逸經常問外婆「這是什麼蟲呀?」如果觀察到一隻奇異的小蟲,外婆也答不上來,祖孫倆就小心翼翼用容器採集小蟲,一起在網上和昆蟲圖鑑書上尋找答案,原來一隻小小蟲子的背後是如此龐大而有趣的家族。

  到小學四年級時,呂澤逸在網上認識了一位擅長昆蟲攝影的蟲友,看到他拍的猶如童話世界般的微距昆蟲攝影作品,深受啟發,於是一頭扎進了探索小蟲之美的昆蟲攝影中。

  父親知道呂澤逸痴迷昆蟲,在他10歲生日時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一隻漂亮的眼斑螳螂。這個長相奇特的小傢伙生活在江西、福建一帶。從此,呂澤逸存下每月50元零花錢,用來收集各種心儀的螳螂,像弧紋螳、巨腿螳、纖柔螳、華麗金螳、中華屏頂螳、地衣限定螳、纖細刀螳、雲南亞葉螳等等。他在昆蟲學科上的知識越積累越多,遠遠超過了同齡人。

  房間改造成工作室,小世界裡有大精彩

  為方便觀察昆蟲習性,並用相機記錄下來,呂澤逸把自己的房間改造成工作室,並養了不少昆蟲。在他的小天地裡,各種昆蟲飼養盒、照片、標本盒是最吸引眼球的物件。

  「最多的時候,房間裡放了100多個亞克力飼養盒,挺壯觀的,養的大部分是螳螂。因為螳螂的肢體語言很豐富,我最喜歡拍它們。」呂澤逸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便宜的小蟲大約50元到80元一隻,像他心愛的葉背螳,一齡若蟲要賣到1000多元。

  為何不直接買成蟲?「葉背螳成蟲要賣到6000元至1萬元。」呂澤逸說,爸媽支持他的興趣,將每月零花錢漲到100元,但還是遠遠不夠。他就查閱大量資料,在房間裡建造生長室,準備好飼養盒、水、食物,幫助這些小生靈成長。

  「昆蟲的壽命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我從一齡若蟲養起,一來買起來不貴,二來可以拍到它們成長的各個階段,很有意思。」呂澤逸笑著說,他一開始飼養葉背螳也走過彎路。

  呂澤逸剛開始攝影用的是蘋果4S手機,直到小學六年級時才得到屬於自己的一臺尼康D90。為了留住昆蟲的美麗瞬間,他還迷上了昆蟲科普書,摸索拍攝技巧,寫了厚厚的筆記。

  「因為昆蟲的生存環境要比一般的動物複雜得多,體型又小巧。要想拍好它們,設備和技術不是首要的,只有熟悉了解昆蟲的習性,才能事半功倍。」呂澤逸說,他在各種昆蟲吧裡認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愛好者,大家互相交流。為了研究昆蟲,自己常要查閱國外的文獻資料,還要為小蟲們拍寫真、記筆記。昆蟲死後,他捨不得扔,還學著製作成昆蟲標本。時間久了,他成了同學們公認的「昆蟲專家」。

  「從小學到初中,同學們回家做作業,我回家先伺候小蟲子。其實也耽誤不了太多時間,就像養花草一樣定時管理,三四天餵一次食、噴水就行。而且對昆蟲的熱愛,還變成了我努力學習的動力。」呂澤逸說,父母對自己的愛好很支持。爸爸特別熱愛大自然和動物,媽媽雖不太了解昆蟲,但認為昆蟲攝影這一愛好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敏銳的眼光、技巧以及耐心。男孩子有機會去觀察和探索大自然,總比在家玩網遊強得多。

  去年呂澤逸上初二,爸爸擔心他耽誤學習,只允許他保留最心愛的4隻昆蟲,其餘的都送給了蟲友。好在後來呂澤逸被一所知名國際學校提前錄取,如今他養的蟲蟲大家族再度恢復往日的「興旺」。

  未來 希望長大後成為攝影師,致力於動物保護

  呂澤逸平時經常去紫金山、老山、寶華山拍昆蟲。昆蟲最喜歡出沒的地方,就是在小河旁、湖塘邊等有水的地方。今年早春,他幸運地在紫金山拍到中華虎鳳蝶,又到寶華山拍到了金斑劍鳳蝶。「每種昆蟲習性不同,出現的概率也不一樣。每年三四月間是中華虎鳳蝶產卵期,它們喜歡聚集在一處產卵,而且產卵於杜蘅等馬兜鈴科草本植物上。幼蟲孵出後也會聚集在一起,靠吃杜蘅的葉子為生。要拍攝它,首先要找到這種植物。」

  野外觀蟲不容易。尋蟲過程除了辛苦、蚊蟲叮咬和酷熱天氣,還有孤獨。拍昆蟲的最好時機是夏秋之交,特別是雨後天晴時,為昆蟲活動的高峰期。有時呂澤逸一個人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從早晨到黃昏,甚至到次日凌晨三四點鐘,因為一天中昆蟲最活躍的時段就是清晨和夜晚。

  有一次,呂澤逸和外公到海南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待了3天,他驚喜地觀察到不少奇特的昆蟲,有陽彩背金龜、纖柔螳、巨腿螳、獵蝽、雙斑素獵蝽、巨燕蛾、烏柏大蠶蛾等。有時為了拍下螳螂羽化、摩爾螽蛻皮的過程,他可以整晩不睡覺,守在心愛的蟲蟲身邊。

  「我想去亞馬遜雨林拍動物,還希望以後能拍到珍稀罕見的昆蟲,把照片充實到我國的昆蟲圖鑑書中。」呂澤逸自信地說,他的夢想還不止於此,希望長大後能成為地理雜誌和紀錄片的攝影師,致力於動物保護工作。(記者 徐昇)

相關焦點

  • 15歲初中生迷上為昆蟲拍寫真 家中養800隻昆蟲
    15歲初中生迷上為昆蟲拍寫真呂澤逸在研究昆蟲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宋嶠 攝呂澤逸的昆蟲攝影作品 斑獵蝽優蟋螽相比其它軟萌的小動物,女孩子們看到螳螂、飛蛾,或許渾身起雞皮疙瘩、大叫著跑開。但如果你看到男孩呂澤逸拍的照片,說不定會立刻愛上這些小生靈。15歲的「昆蟲男孩」呂澤逸,痴迷昆蟲,熱愛大自然。從10歲到現在,他在家中養了近200個品種、800隻昆蟲,為它們拍攝了百餘張寫真。你很難想像,這些高水準的照片竟出自一個15歲孩子之手。
  • 15歲初中生迷上為昆蟲拍寫真
    但如果你看到男孩呂澤逸拍的照片,說不定會立刻愛上這些小生靈。15歲的「昆蟲男孩」呂澤逸,痴迷昆蟲,熱愛大自然。從10歲到現在,他在家中養了近200個品種、800隻昆蟲,為它們拍攝了百餘張寫真。你很難想像,這些高水準的照片竟出自一個15歲孩子之手。
  • 臺灣寫真:一夢微雕迷蝴蝶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攝  中新社新北7月9日電 題:臺灣寫真:一夢微雕迷蝴蝶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張子胥  在臺灣知名微雕家陳逢顯的藝術世界裡,每完成一個「超級小工程」,都仿佛是一場破繭成蝶的夢。  「蝴蝶最美的時候,不是於花間飛舞、凌空暢遊,而是破繭而出的那一刻。不經過破繭的掙扎,絕不會有傲人的魅力。」
  • 運動攝影寫真,教你拍出陽光形象照!
    運動照片寫真對於任何活潑的女孩來說都是一件很棒的攝影題材。運動時攝影是一種向所有人介紹你的愛好的好方法,並且擁有健美的身體。為了實現這樣一個主題,有很多的想法,它們會幫助你獲得有趣而驚豔的照片。這將為照片增添自然感和輕鬆感。為了拍攝這類照片,他們通常穿運動服,在運動中體現自然之美。二、在大街上的照片健身不僅可以在健身房進行,而且可以在新鮮空氣中進行。對於精美生動的照片,可以在森林,公園或小廣場上進行攝影。
  • 咆哮洗腦、明星同款、朋友圈刷屏,詳解寫真拍照生意的營銷密碼
    但在大眾看來拍寫真並非是什麼「大生意」,「廣撒網」的營銷策略也似乎並不一定能「多釣魚」。鋪天蓋地的廣告中,寫真行業究竟得花多少錢,同時又能夠因此獲利幾分?寫真的營銷「套路」在網際網路完全融入大眾生活的當下,寫真行業將營銷做到線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而在線上獲客,寫真行業可用的渠道其實與其他行業並無不同。
  • 肖戰新綜藝開播在即,工作室更文為其助力,寫真照廣受粉絲喜愛!
    肖戰新綜藝開播在即,工作室更文為其助力,寫真照廣受粉絲喜愛!大家好!這裡依舊是九七聊娛樂,為您傳遞有關正能量藝人肖戰最新消息,歡迎收看,如若喜歡,可以進行轉發或收藏哦。感謝一直以來的支持以及喜歡,未來的路還很漫長,讓我們一起陪著肖戰奔赴下去吧!
  • 日本刀鋒女戰士為參加奧運拍寫真籌款-中西 日本 耶 壘球 麻 倫敦...
    中西麻耶的寫真  東方網3月11日消息:日本著名美女「刀鋒戰士」中西麻耶又有驚人之舉,這位壘球出身的選手為了能參加倫敦帕運會,決定拍寫真為自己籌款。但中西麻耶並未喪失生活的信心,她裝上碳纖維假腿之後開始改行練習田徑,但是日本並沒有為殘疾人選手設立專門的資助,所以中西麻耶必須靠自己的力量籌款參加比賽。  事實上,四年前,中西麻耶就參加了2008年北京帕運會,並且先後在女子100米和200米短跑比賽當中分獲第6和第4。今年,剛剛26歲的她仍然想進軍倫敦帕運會,繼續書寫自己的職業生涯。
  • 無重力乳.寫真+援交+下海.
    會這樣說是因為她還未因為援交影片外流之前~還是寫真女星的時候就是一位被媒體、粉絲推崇的日規G罩杯救世主,那雙彷彿沒有受到地心引力影響的無重力乳,短暫的開啟了她傳奇的一頁(好像講得太誇張了齁),總之那股柔柔軟軟的實力讓她一股作氣登上DVD寫真賞的新人王,在一年之後上遍各大綜藝節目還輕輕鬆鬆拿下年度MVP。現在回想起這些還真是覺得不簡單~當初真的是不簡單啊...
  • 專家:不建議拍胎兒寫真
    你願意給胎兒拍寫真嗎?   紅網長沙9月3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洪雷 通訊員 黃寒梅)近期,一篇名為《超火的四維彩超,你以為是給TA的禮物,也許已成一種傷害》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了較大關注。   現象:四維彩超已成產檢標配,「胎兒寫真」成熱門   四維彩超已經普及到什麼程度?家住長沙河西的黃女士懷孕26周了,醫生告訴她可以拍四維彩超了,可等她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產科預約時,醫生告訴她,自己只能排到1個月以後了。「等到那個時候,可能都已經過了最佳的檢查時機了。」黃女士焦急地說道。
  • 你拍了多少張昆蟲照片?馬蜂小時候長什麼樣?
    我對昆蟲的興趣,是近幾年慢慢形成的,但真正拍昆蟲是從去年4月才開始(早幾年用手機隨便拍的,不算)。昆蟲一般都很小,如果要留下清晰的影像,需要藉助微距鏡頭,我的微距鏡頭是前年12月才添置的,當時我的興趣還在植物,我嘗試用微距鏡頭拍身邊的小花小草,不料讓我感覺到微觀世界的神奇,我甚至時常感嘆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之美甚至要超過一些大型的花朵。
  • 「豔照門」女星連詩雅真空上陣拍寫真(組圖)
    最近幫知名日本雜誌《月刊NEO》拍攝寫真的連詩雅,除了狂露招牌42英寸長腿外,又著內衣,更真空裸背拍床照!攻日第一波希望一擊即中。寫真本月底在港發售,曾經被瘋狂粉絲偷拍裙底的連詩雅,竟然不抗拒戀足者。  從未推出個人寫真的連詩雅,早前飛日本為《月刊NEO》拍攝純影集,並由著名旅日香港攝影師Jimmy Ming Shum(沈平林)操刀。
  • 給昆蟲穿上機械戰甲
    他的這個另類選擇,曾被父母挖苦為不務正業整「么蛾子」,而他卻把「么蛾子」整成了獨一份,成為國內專職從事「蒸汽昆蟲」設計製作的唯一人。法布爾的小迷弟藍圖斯本名張越白,1995年3月出生在上海市虹口區。父母之所以給他取名「越白」,是希望他能超越「詩仙」李白。可他對古詩詞不感興趣,獨獨愛上了捉蟲子。
  • 淘寶上的蒸汽昆蟲家讓300個昆蟲再「活」100年
    「昆蟲死後,它們的身體大多在大自然中腐爛。但如果把它們改造成蒸汽昆蟲,就能再活100年。」「蒸汽朋克昆蟲」是一種用老舊的鐘表機械零件為道具,裝飾成的昆蟲標本。兩年前,當蘇法強第一次在論壇上見到「蒸汽朋克昆蟲」時,就被它迷上了。他甚至辭去了電商客服的工作,專門做了一名蒸汽昆蟲製造師。「給昆蟲穿上鎧甲」是他對這項工作的理解。
  • 都市女性愛上人體藝術寫真
    個案  二:虹姐(化名) 42歲 公司白領  在去拍人體藝術寫真的女性當中,虹姐算是年齡較大的。虹姐是直接帶著要拍一套人體藝術寫真把美麗留住的想法去的。  十幾年前的虹姐是個漂亮姑娘。結婚後,愛好攝影的丈夫就曾經提過想幫她拍一些人體藝術照片。
  • 中國科大科學家給肝癌細胞拍「超清寫真」
    原標題:我科學家給肝癌細胞拍「超清寫真」一張肝癌細胞的「超清寫真」,標誌著我國原位蛋白質磁成像解析度挺進10納米時代!該成果發表在4月出版的著名期刊《科學·進展》上。傳統磁共振技術無法對人體細胞內部分子成像。細胞內的生物分子大小為納米級別,產生的磁信號非常弱,線圈傳感器探測不了,拍不出「高清照片」。在細胞原位實現生物分子的納米級磁共振成像和結構解析,一直是生物學研究的「皇冠」難題。今年,杜江峰院士團隊自主研製出細胞原位納米磁共振成像實驗平臺。
  • 「吸血鬼日記」妮娜血色迷情 劈腿拍高難度寫真
    「吸血鬼日記」妮娜血色迷情 劈腿拍高難度寫真 時間:2010.02.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Iz 分享到:
  • 拍寫真姿勢撩人 惹「攝狼」獸性大發
    趁著年輕去拍一套最美的個人寫真,相信這是大多數女生的夢想。而對於周小姐來說,那次的遭遇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因為自己慘遭色狼攝影師強姦。
  • 川普女兒拍寫真還是那麼美
    川普女兒拍寫真還是那麼美
  • 美嬌妻拍了套寫真,丈夫卻大罵攝影師!「約」字只是理解不同?
    要說咱們中國的文字可算是全世界最博大精深的語言了,同樣的一個漢字在不同意境下就有截然不同的含義,舉個簡單的例子:不要、幹嗎、整嗎、約嗎等等,因此把話說明白在日常溝通中顯得尤為重要。寧波汪女士在某影樓拍了一套寫真,攝影師給她發了一些和照片無關的文字,結果招來丈夫不滿,攝影師到底說了什麼,這其中是否有誤會呢?女子拍寫真照經過汪女士長相甜美、身材姣好,是個新婚的美嬌妻。今年的3月份她通過朋友介紹在寧波某影樓訂了一套寫真,花費2800元。6月照片全部拍完,7月影樓的攝影老師主動加了她好友,先是禮貌性地打了招呼,之後問「能不能找她一些照片之外的事」。
  • 會用撩人姿勢擺拍的,除了寫真偶像,還有被疫情憋壞的松鼠
    擺拍已經是一件頗為常見的事情了,我們去到景區旅遊的時候,為了想玩出新花樣,就會試圖擺出古怪的,腦洞大開的姿勢,進行一系列擺拍,甚至於我們在一起聚餐吃飯的時候,等到所有菜品都上完後,總有人會突然站出來,讓其他人先不要動筷子開吃,而是特意將菜品擺好,然後再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