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體育5月1日訊 2019年季中冠軍賽正式開幕,首先進行的是入圍賽對決,但解說口中卻常常會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詞彙,賽事名次、戰隊名字、賽區賽事,乃至賽場用語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含義。
國際賽事類:S賽,MSI含義
S賽代表最高榮譽
作為本次賽事的「主角」,MSI將會非常頻繁的出現在觀眾視野中。MSI的英文全稱是「Mid-Season Invitational」,在2015年時被翻譯為「英雄聯盟季中邀請賽」,隨後被更名為「季中冠軍賽」。作為英雄聯盟中少有的國際性賽事,MSI的含金量僅次於每年舉辦的S系列總決賽,只有每年各大賽區的春季賽冠軍才有資格參加。
「S賽」中的「S」是單詞「season」的縮寫,意味「賽季」。S賽的全稱為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與MSI類似,每年也僅僅舉辦一次,含金量極高。同時S賽也代表著每年英雄聯盟隊伍的最高競技水準。每屆的冠軍隊伍可以獲得不菲的獎金、冠軍獎盃、冠軍戒指與冠軍皮膚,每位職業選手都以在S賽奪冠作為職業生涯的目標。
賽區賽事類:LPL,LCK,LMS,LEC含義
LPL
LPL的英文全稱為「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翻譯為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是中國大陸賽區規格最高的比賽,也是前往季中冠軍賽與總決賽的唯一途徑。目前為止LPL擁有一個總決賽冠軍,同時是世界最強的「五大賽區」之一。LCK的英文全稱為「LoL Champions Korea」,意為「英雄聯盟韓國職業聯賽」,現在由Roit公司直接管理,也是現在世界上總決賽冠軍最的賽區。
LMS的英文全稱為「League of Legends Master Series」,意為英雄聯盟中國港澳臺聯賽,在2015年由GPL(東南亞賽區)獨立出來成立,同屬為五大賽區之一,擁有一個季中冠軍賽小組賽名額與三個總決賽名額。LEC的英文全稱為「League of Legends European Championship」,意為英雄聯盟歐洲職業聯賽,前身為EULCS,擁有第一屆總決賽冠軍,實力不容小覷。
戰隊選手類:iG,SKT,Faker,Rookie 含義
Faker對妖姬情有獨鍾
這次季中冠軍賽最引人注目的兩支隊伍莫過於iG與SKT戰隊,一邊是S8總決賽冠軍,一邊是創造歷史的「三冠王」。iG的英文全稱為Invictus Gaming,意味「不可戰勝的隊伍」,王者之氣展露無疑。SKT T1的全稱為SK telecom T1,由韓國南韓通訊社「South Korea Telecom」贊助,是公司全稱的縮寫。
除戰隊外,兩支隊伍中核心選手的ID也頗有特色。SKT中單李相赫的ID為「Faker」,意為「欺詐者」。Faker本人對妖姬這個英雄情有獨鍾,而妖姬的英雄特點就是「欺騙」,通過眼花繚亂的操作來迷惑對手拿下勝利。iG中單宋義進的ID為「Rookie」,直譯為「新手」,看得出Rookie在開始職業生涯後非常的謙遜,與他賽場上激進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賽場「黑話」類:BP,Carry,Counter,Aoe
在比賽過程中與比賽開始前解說也會說一些賽場「黑話」,比如最開始的「BP」環節,BP是「ban」與「Pick」的縮寫,意味教練在比賽開始前禁用英雄,隨後選手們選擇要使用的英雄。「Carry」在比賽中的含義有兩個,一個含義為某個英雄隊伍裡的輸出核心,另一個含義為某個英雄帶動起了整局比賽的節奏,幫助隊伍贏下這場比賽。
在「BP」環節解說常常會提到的一個詞是「Counter」,英雄聯盟英雄中存在著許多克制關係,而如果在賽場上後手選出克制對方的英雄就被稱之為「Counter」,與此同時紅色方由於BP規則原因也會擁有一個「Counter位置」。在比賽中觀眾們也時長會聽到「這波AOE打的很足」之類的話語,「AOE」的含義是「範圍性作用技能」,能對一定範圍內的英雄或小兵造成傷害,法師類英雄技能大多具有AOE傷害。
季中冠軍賽入圍賽即將打響,了解這些英文也能更進一步提高觀賽體驗,為拿下冠軍榮耀,各支隊伍都將全力以赴,也將給觀眾們帶來更精彩的頂尖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