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這應該是人人都經歷過的,每天人們吃完飯後,進入胃部的食物不會被全部消化分解成糖類,剩餘的物質會在大腸內被分解,從而產生少量氣體,而這些氣體會從人體肛門排出體外,這就是所謂的放屁現象。
此外,大家可能會發現,在某段時期,會出現放屁十分頻繁的現象,這時候人們就會覺得是不是腸胃出現了問題,又或者是否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所以到底是什麼緣故引起的放屁呢?以下給大家詳細列舉了幾種常見情況:
1、大量空氣進入人體
很多人都會有吞咽的習慣,而且次數比較頻繁,但不管是吞咽食物還是吞咽口水,隨著吞咽動作的進行,就會有大量空氣進入人體,然後經過大腸,最後通過肛門排出體外,這也會引起發生放屁的現象。還有一部分人,吃飯太快,甚至和朋友邊吃邊聊,這些錯誤的生活習慣也會造成人體吸入過量氣體,進而導致放屁過多,由此可見,古人常說的食不言寢不語,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確實是有好處的。
2、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影響
日常飲食的蛋白質類食物過多,而過量的澱粉和蛋白質都會在人體代謝過程中被分解成少量氣體,繼而排出體外,引起發生放屁的現象。例如豌豆,黑豆這樣的穀類豆子,除此外,還有一些對人體腸道來說十分刺激的食物,比如蔥頭,辣椒以及大蒜等等,都會在大腸代謝過程中被分解成少量氣體,然後排出體外。
除了上述所說的這些食物,如果大家近期飲食的南瓜,地瓜等粗糧物質較多,也會引起放屁頻繁的現象,大家對這些情況引起的放屁不必感到十分擔心,因為這是由於日常飲食不當造成的,並不是由腸道發生病變所引起的。
3、腸道疾病
如果放屁不是由於飲食不當和吸入大量氣體造成的,那此時就要高度警惕了,代表可能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放屁現象,例如,是否有腸炎或者腸道息肉,甚至考慮有腸癌存在的可能性,這時候,要儘快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查,不可掉以輕心。
4、胃部疾病
除了腸道問題,部分患有胃病的人也會發生放屁頻繁的現象,比如胃潰瘍或者是胃消化不良等病症。
即使大家都知道放屁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但還是會感到十分難為情,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有的人好面子,不想感到尷尬,在想放屁的時候就會忍著,然後發現這樣確實能夠忍回去。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忍回去的氣體被腸道二次吸收,再次參與身體的代謝過程,最後通過呼吸道以氣體形式呼出體外或者引起頻繁打嗝的現象,這對人體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大家想要儘量減少放屁的現象,那就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日常吃飯的時候,少說話,儘量細嚼慢咽,要避免狼吞虎咽的惡習,這樣會儘可能減少大量空氣通過呼吸進入人體。
除此外,還要學會平衡膳食,合理的飲食習慣也有助於減少放屁現象比如說多喝水或者是牛奶,儘量避免飲用超市的碳酸飲料,少吃一些澱粉類物質例如穀類豆子。需要注意的是,有科學研究表示,每天放屁次數不多於十次都是沒有問題的,不需要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