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或創歷史性時刻,荷蘭人:大成功,我為見證這一切深感自豪

2020-11-24 鐵軍軍武

嫦娥五號「一箭穿雲」


1976年以來,自地球發起的探月操作此起彼伏,人類對月球的好奇心也隨著太空爭奪戰的蓄勢待發,變得越來越強烈。上月球「挖土」,這一執念,開始於上世紀,美國在阿波羅計劃中帶回共計380公斤月巖、月壤,蘇聯也在其16、20、24號月球任務中挖了324克月土。這兩者的比重落差過於明顯,以至於衍生出了「阿波羅計劃陰謀論」的說法,認為阿波羅計劃公開的那些畫面,只是美國製作的又一攝影棚大片而已,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是真是假,只能待後世之人揭示後再下定論,目前,美國與蘇聯仍是歷史上第一位、第二位挖到月土的國家。令人欣喜的是,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月計劃,也接近實現「挖土」的執念這一步了。11月24日,環球網記者從航天局獲悉,當日4時30分,嫦娥五號已由文昌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不僅將助我國順勢成為歷史上第三位獲取月土的國家,而且,事如其名地,將有望創造我國探月史上的5大「首次」歷史性時刻,我國登月挖「土」之旅也就此啟航。


嫦娥五號載「土」返航,不同於往日觀測、拍攝計劃的特點所在。因為不再是簡單的繞月飛行或著陸拍攝與觀測,而是在稍作停留取樣之後,從月球返航起飛、返航,這其中就面臨著地外起飛、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高速地球再入等操作,這是5中其3;也不再是單純地從地球帶些什麼上天,而是從月球帶點「土」特產下地,這就面臨著地外天體(土)的採樣與封裝,以及返航後的儲存、分析與研究,這是5中其2。組合起來,就是我國探月史上的5大首次,是歷史轉折點般的存在。

我們雖不能在7、80年代與美蘇的探月計劃一較高下,但今時今日嫦娥五號的月球採樣,也成為1976年後的4、50年中,人類首次的對月挖土計劃。此次全球首發,不同於蘇聯使用單一的採樣裝置,每次採樣1、2百克,更不同於美國被後世懷疑的數百公斤人工登月採樣,我們此次的無人採樣預計將帶回2公斤左右的月土樣本。這要如何完成呢?

嫦娥五號4大「護法」


原來,嫦娥五號探測器,由4部分組成,連接造型酷似一根重達8200公斤、高約7.2米的糖葫蘆串,由上而下分別是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以及軌道器。別小看了這巨型「糖葫蘆串」的任一組成部分,它們可謂是多年來首次月土返航的4大助力「護法」。上升器就是月土的載體,起飛後進入環月軌道,與軌返組合體對接,並轉移珍貴的月土樣本到返回器當中,最終返回地球的是帶有月土的返回器。著陸器就是用以著陸,軌道器和返回器,組成了上文說到的軌返組合體。這4者缺一不可,是為「護法」加持。

此次登月「挖土」任務,無疑是世所矚目的,無論他們是以或驚嘆、或懷疑、或又酸又菜又多餘的目光來看,都無法讓我們的月土返航失去它應有的光亮。有人說,老生常談地說,一切都建立在竊取美國技術的基礎上,當即有人回擊,實際上火箭技術來自德國,二戰後,美國從法西斯國家中帶走了科學家,而蘇聯帶走了研究資料。諸如此類的觀點還有很多。



曾經我們受夠了落後就要挨打,現在的文明社會,落後就要被懷疑也是一樣的,我們只能努力證明自己,像大疆、像華為一樣證明自己。當然也有一位荷蘭網友表示:大成功,這種激動人心的時刻,即使是我一個門外漢也深受感動。這或許是中國方面的一次任務努力,但卻無疑會造福全人類,而我也為有生之年見證這一切而深感自豪。(貓爪s)

相關焦點

  • 略陽5名師生應邀現場見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整個過程。略陽縣東關小學教師代表晏莉萍說:「我們近距離觀看了嫦娥五號發射的過程,我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愛你中國!向為航天事業一直努力奮鬥工作的科學家致敬!
  • 自豪!「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宣傳片竟然來自這部舞劇
    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
  • 「將牢記這個讓人自豪的時刻」——探訪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地...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6日電題:「將牢記這個讓人自豪的時刻」——探訪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地四子王旗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於嘉皚皚白雪將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草原覆蓋得嚴嚴實實。15日傍晚,60歲的牧民哈斯與丈夫松布爾巴特爾從儲草棚內抱起一捆捆幹牧草,放進棚圈餵牛。不大一會兒,兩名身著制服的邊境派出所民警來到門外。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外交部:歷史性一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讓我們一同期待嫦娥五號探測器平安回家!」發言人華春瑩在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說。昨天深夜,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對於來自國際航天機構的祝賀,華春瑩表示,我們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豪情
    自11月24日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發,距今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在這短短一周的時間跨度理,嫦娥五號傳回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捷報」。而就在剛剛過去的昨天,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又到來了!
  •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是歷史性事件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是歷史性事件 宋一平/央視新聞 2020-12-02 05:10
  • 王雷:託舉「嫦娥五號」探月的雞西人
    劉景豔供片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經過2200多秒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此次登月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000克月球巖石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喜訊傳來,舉國上下無不為之沸騰:中國的航天技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四季沐歌:見證「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攜手中國航天奔向更好...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我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嫦娥五號」探測器衝上雲層,並於發射升空約2200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正式開啟我國航天領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舉,更將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開啟新篇章。
  • 嫦娥五號走過的103小時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著陸哪裡
    我們通過直播見證了這諸多第一步的邁出。而那些和嫦娥五號朝夕相處的航天人,那些直接遙控嫦娥五號邁出一個個第一步的航天人,他們經歷了什麼?他們如何看待這些第一步?總臺央視記者在現場記錄下了嫦娥五號邁出三個第一步的103個小時。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還帶回了月球「土特產」,太燃了!
    就在今日(12月17日)凌晨1:59,嫦娥五號返回器終於成功從月球返回,還帶回了月球「土特產」,目前已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表明我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完成。對此,各界人士都對此次任務的所有工作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以及誠摯的問候。
  • 嫦娥5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外國網友:這是極具歷史性的一刻
    一步一步接近成功!我很期待。Manju Bisht:我們在親眼目睹了登月和樣本返回的歷史性時刻。據悉嫦娥五號預計降落行動將在三天內完成。一旦降落在月球表面,著陸器將收集兩公斤的月球樣品。 它會鏟一些表面物質,鑽一個深兩米的孔,從裡面挖出土壤,這將作為月球的檔案,月球地下記錄著十億年前的信息。
  •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是歷史性事件
    原標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是歷史性事件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副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俄航天局:祝賀中國航天事業上這一歷史性事件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在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向中國取得的這一壯舉表示祝賀。>央視視頻截圖據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負責國際合作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副局長謝爾蓋•薩伐黎耶夫稱,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對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表示祝賀
  • 51Talk小學員用英文喊話世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隨著一束烈焰劃破黑夜,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冉冉升空,「長五」送「嫦五」,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實現新的突破,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當老外看嫦娥5號成功著陸視頻 外國網友:真是一個非凡的國家
    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飛行將近一周後,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她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等步驟後。據悉,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探月任務——嫦娥五號任務月面採樣作業即將拉開帷幕,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榮威iMAX8搭載斑馬智行系統完成...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12分,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點火升空,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搭載斑馬智行系統的榮威iMAX8作為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順利完成各項既定保障任務並見證嫦娥五號「奔月」的歷史性時刻!
  • 我是北京著陸成功!嫦娥五號為何選址「風暴洋」?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導】12月1日23時11分 ,中國探月傳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動力下降並成功著陸,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有人會產生疑問:「嫦娥系列探測器不是第一次實現月面著陸,這次有什麼不同?為了實現月壤的採樣,這次嫦娥五號的月面著陸面臨怎樣的技術難題?」
  • 宿遷籍航天衛星雷達測控員李龍飛守護嫦娥五號飛天!
    近日,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國旗的新聞,讓大家為之自豪!嫦娥五號還將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然而,你知道嗎?在嫦娥五號發射現場附近,有一位宿遷人在守護!12月3日下午,記者通過多方尋找,聯繫上了李龍飛。採訪中得知,他還是一名二次入伍的軍人。「能夠見證,我很驕傲!」
  • 香港理大揭秘: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新華社香港12月17日電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並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研發月壤表取採樣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向新華社揭秘,他們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挖土」成功。
  • 嫦娥五號「月面國旗展示系統」研發紀實:一面國旗,十年見證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探月,嫦娥著陸器和玉兔月球車互相拍照,月球車「胸前」的五星紅旗鮮豔奪目。月球上首秀「留影」,國旗是「靜靜躺在玉兔懷裡」。2020年12月3日,在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採樣任務上升起飛前,國旗展示系統成功在月面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