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並決定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國安法是在維護國家安全領域對基本法的制度完善和重要補充,有助於基本法規定的各項制度得到有效實施,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實保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強世功分析說,如果我們把「一國兩制」比喻為一座法律建構的大廈,那麼憲法和基本法為「一國兩制」奠定了大廈的地基和結構,而香港國安法可以看作是大廈的拱頂石,對這個大廈起到了支撐作用。
「有了香港國安法,香港能夠更好地保障市民的權利和自由,更有利於營造自由公平的營商環境。」 強世功說,香港國安法成為香港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香港的繁榮穩定、為「一國兩制」保駕護航,讓香港再創新的輝煌。
在談及香港國安法的意義時,強世功引述鄧小平同志當年對基本法的評價說,「基本法是『一部具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的法律著作。說它具有歷史意義,不只是過去、現在,而且包括將來;說國際意義,不只是第三世界,而且對全人類都具有長遠意義。』我認為,今天,我們也應當在這個思想高度來認識香港國安法。」
強世功認為,香港國安法對完善「一國兩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全世界範圍來看都是一種制度創新,體現了中國智慧。
強世功分析說,「兩制」是指在一個國家內部,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等某些區域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在人類歷史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制度創新。基本法是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而香港國安法又是補充、發展和完善基本法的憲制性法律,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制度安排的法律化、規範化、明晰化。在此次香港國安立法的過程中,注意把握、遵循和體現了以下工作原則:一是堅定製度自信,二是堅持問題導向,三是突出責任主體,四是統籌制度安排,五是兼顧兩地差異。兼顧兩地差異,就是要處理好香港國安法與國家有關法律、香港特別行政區本地法律的銜接、兼容和互補關係。
「香港國安法,既凸顯『一國』特色,又兼顧『兩制』差異,是中國立法實踐的又一創新,是『一國兩制』的創造性實踐,是中國政治智慧的又一鮮活範例。」強世功說。(記者 程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