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證券:燃料電池基礎設施先行 加氫站和氫氣產業鏈受益

2020-11-29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基本結論:

燃料電池汽車由於能量密度高的優勢被普遍認可將成為中國交通領域電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重載+高續航領域,而隨著越來越多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燃料電池成本迅速下降,經濟性逐漸顯現,行業爆發就在最近兩年。

加氫站和氫氣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的完善是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與普及的前提:

氫氣:便捷地獲得低成本的氫氣成為燃料電池行業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行業早期的採用氯鹼工業副產氫加上氣氫拖車運輸可以解決需求;隨著需求增加,天然氣與煤炭制氫未來也將成為重要的過渡解決方案;而未來隨著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逐漸下降,光伏+燃料電池反向制氫或高效電解水裝置將成為主流,將大大改變整個能源結構。

目前氫氣供應商區域性強,相對分割,未來隨著氫氣需求增加、氫氣按照能源氣體管理,大型能源巨頭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屆時氫將成為像現在的石油一樣重要的大宗能源品。目前有氫氣的企業主要是氯鹼化工企業和焦化企業,如華昌化工、美錦能源、濱化股份等。

加氫站是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目前有大型公共加氫站和小型自製氫加氫站兩種方案,而以前者為主,後者包括本田的SHS系統目前由於成本問題還未能普及。加氫站行業發展需要解決資金、法規、盈利模式三方面問題,目前都已經初步有了解決方案。

加氫站設備:目前國內2018年已經建設了35Mpa加氫站十幾座,出貨量超過20個站,70Mpa站也具備生產能力,設備方面,除部分核心零部件從國外進口外,基本都可以國產化。主要加氫站供應商包括富瑞氫能、華氣厚普等, 加氫站建設運營的有上海氫楓等企業。

投資建議:

加氫站和氫氣作為燃料電池產業的關鍵基礎設施,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我們認為加氫站及關鍵設備、加氫站運營、氫氣都將成為巨大的市場,短期設備機會更大,長期看氫氣市場規模驚人。相關公司方面,推薦年產5億方焦化副產氫氣的美錦能源、加氫站供應商厚普股份、國內加氫站主要供應商富瑞氫能(未上市),建議關注京城股份濱化股份

風險提示:

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不達預期的風險。1)燃料電池相關關鍵技術研發進度和國產化水平不及預期,造成成本下降緩慢,影響行業發展;2)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和數量不及預期,影響下遊車輛落地;3)國家對產業支持力度不及預期風險。

相關焦點

  • 氫氣儲存產業鏈圖譜分析:2020年中國加氫站數量將達100座
    中商情報網訊:氫氣儲運產業是氫能產業的中間環節,聯結著產業鏈前端的制氫和後端的氫能應用環節。氫氣儲運產業包括低溫液態儲運裝備、高壓氣體儲運裝備、儲氫新材料、加氫站建設與運營等產業子環節。加氫站方面,全球加氫站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加氫站數量不斷增長。根據H2stations.org發布的全球加氫站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全球共有369座加氫站,其中歐洲擁有152座,亞洲擁有136座,北美擁有78座。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已建成或在運營的加氫站有26座。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根據北京最新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2023年前,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建成加氫站37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再新建加氫站37座(共計74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全球位列第一位。
  • 全球首個氫氣站開業 關注氫燃料電池概念股
    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都港區出席了向燃料電池車補給燃料的「氫氣站」開業典禮。日本將於年內以首都圈和愛知縣等為中心在全國建100個商用氫氣站。  機構研報稱,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是日本新能源汽車的最終目的。相比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在續航和加氣時間上都有著較大的優勢。
  • 氫燃料電池發展超預期!多地加速布局 行業爆發元年開啟(附股)
    國泰君安指出,雖然當前燃料電池車輛存量僅為千餘輛,氫能相關基礎設施仍遠不完善,且是否把燃料電池當作推廣類比於鋰電池新能源車2009年十城千輛推廣工程的階段仍有爭議。但在政策補貼疊加和技術進步支持下,未來數年氫能勢必與內燃機、鋰電池,氫能產業長期共存並佔據一席之地,行業當前具備爆發潛質。
  • 長報告|燃料電池產業鏈研究之趨勢篇(四)
    車雲按:燃料電池因為環保屬性,被用作汽車的動力新能源。本篇長報告來自銀河證券,對燃料電池的發展背景、現階段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以及整個產業鏈的現狀進行了梳理。車雲菌按著背景、車企、技術路線產業鏈以及趨勢分為四篇,今天送上趨勢篇。
  • 加氫站建設有望提速 相關裝備企業或率先受益(附股)
    原標題:加氫站建設有望提速 相關裝備企業或率先受益 摘要 【加氫站建設有望提速 相關裝備企業或率先受益(附股)】國金證券預計,2025年前後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據報導,該發電站每年可生產144臺440千瓦的燃料電池系統,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發展現狀及分析   1、國內氫能產業鏈的結構分析   氫能產業鏈主要包括:氫的製取、儲存、運輸和應用等環節。
  • 海通證券:氫燃料電池初步建立氫能產業鏈 發展路線清晰
    原標題:海通證券:氫燃料電池初步建立氫能產業鏈 發展路線清晰|微研報   汽車是能源使用的終端領域之一,當前全球低碳化趨勢引領下的
  • 燃料電池行業投資報告:氫氣作為工業氣體已有很長使用歷史
    氫氣的安全性是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不可迴避的問題,本文從氫氣的特性、 儲運過程、 燃料電池車輛的安全設計、事故和極端情況下的車輛安全、加氫設施的安全規範這5個角度來全面分析氫氣的使用安全問題。
  • 士碼科技董事長馬寶:氫氣價格30元/公斤是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的...
    馬寶:我們從2017年2月開始關注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最開始的定位是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綜合落地解決方案提供商,當時的關注點都在車上。2017年東風在上海落地燃料電池物流車時,我們雙方就有過接觸。 此後我們和舜華合作,投資驛藍,推動加氫站的建設,推動產業閉環發展。
  • 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黎明將至
    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多地先後發布最新氫能產業規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 展規劃(2020-2025 年)》提出 2025 年前,培育 5-10 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 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 1 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 240 億元;《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 劃》提出到 2023 年,
  • 【研報掘金】氫能源蓄勢待發 重點關注氫站與燃料電池兩大核心
    安信證券指出,加氫站作為氫能源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享受補貼傾斜,在「十城千輛」計劃中有望先於終端爆發增長。建議重點關注:加氫站相關標的:厚普股份、美錦能源、京城股份(600860,股吧)等;制氫儲氫相關標的:華昌化工、富瑞特裝(300228,股吧)、濱化股份等。
  • 燃料電池板塊又有活躍跡象,即將迎來繼2019年以來最大的行情
    滯漲科技板塊突迎強催化,分析師直言將迎持續4個月的大行情,這家兩市業務最純公司市值還有3倍成長空間燃料電池作為2019年上半年的明星題材曾備受資金關注,此後持續回調逐漸淡出投資者視野,整個板塊近日又有活躍的跡象,國金證券張帥梳理後認為,從現在開始到明年一季度,燃料電池即將迎來繼2019年以來最大的一輪行情。
  • 燃料電池專題報告:FCV爆發在即,能源轉型持續推進
    (如需報告請登錄 未來智庫)目錄:一、國內現狀:FCV保有量位居前三 加氫站相對滯後二、政策與前景:各國規劃清晰 發展空間廣闊三、產業鏈分析:制氫可圈可點 核心部件仍待追趕四、相關公司:國內企業布局加速 國產化突破在即
  • 燃料電池或將迎來快速發展
    《通知》顯示,此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引導政策,不僅補貼購置環節,還將覆蓋氫能供應到車輛推廣全環節,直接對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等零部件進行補貼,以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的統籌發展。其中財政部分別在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和氫能供應兩個領域給予示範城市群補貼,補貼的具體方式是通過積分核算。業內人士表示,燃料電池車補貼積分政策出臺,零部件企業優先受益。
  • 燃料電池發展迎來新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本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引導政策,充分借鑑了之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經驗,考慮更加全面,如不僅僅補貼購置環節,而是覆蓋氫能供應到車輛推廣全環節,同時直接對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等零部件進行補貼,以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的統籌發展。燃料電池車補貼積分政策出臺,零部件企業優先受益。
  • 燃料電池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一機會事件為促進氫能產業和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突破,推動產業標準、安全檢測、監管體系完善和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新能源與節能汽車委員和中國電池工業網將於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聯合舉辦「2019氫能製備、儲運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交流大會」。
  • 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國內供應商將充分受益
    當前我國大部分氫氣應用於工業領域,氫能源的使用仍有極大待開發潛力。國內外扶持政策不斷釋放,燃料電池汽車迎重要機遇期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源利用極具成長性的下遊行業,相比純電動汽車充電時間較長,燃料電池汽車加氫快,具有能源補給的時間優勢。
  • 氫燃料電池再成熱門話題,是噱頭還是「風口」?
    這和6月5日豐田宣布聯合一汽、東風、廣汽、北汽以及億華通共同成立 「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公司」)的新聞僅僅過去了一個多月。 該公司主要業務為在中國開展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以豐田和億華通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資,計劃由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徵擔任新公司董事長。
  • 燃料電池汽車版「十城千輛」 特點解讀
    一、關於優先發展優質區域:由於目前我國氫燃料汽車產業鏈仍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標準法規缺失、氫氣作為能源管理的體系尚未建立等因素制約,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不適合在全國範圍推廣,也就是說不可能採用「漫天撒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