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馬上就要到來,又離春節寒假更近了一些。其實早就有數據統計,寒暑假的空檔期是做雙眼皮手術的高峰期,很多人都希望以水靈靈的大眼睛擁抱嶄新的大學生活。
但因為很多不靠譜的廣告和不成熟、不慎重都會帶來一些後患,我們平時能看到很多因為雙眼皮效果不好前來修復的例子。
比如把雙眼皮生生割成兩根肉條的;
手術很成功但就是看起來不協調的;
雙眼皮痕跡太過明顯的;
........
其實雙眼皮手術明明可以一步到位,為什麼很多人偏偏走彎路踏上了修復的不歸路?
張菡醫生就此為大家剖析了關於雙眼皮整形的四大誤區,給那些準備做雙眼皮的小同學聽。
誤區1「包裝花俏」的一定很技術很先進
一個小小的雙眼皮手術,現在被各種營銷文案包裝的層出不窮,打著新技術的旗號故弄玄虛,什麼生物焊接雙眼皮、5D納米雙眼皮、高分子雙眼皮...等等,好像不叫一個這麼有噱頭的名字都跟技術落後了一樣。
但是,不管他們的名字叫的有多響亮,雙眼皮手術歸根結底,原理基本上都是一樣的,術式就是埋線、三點定位、全切三種。
但不同的是,有些醫生會在此基礎之上將這些術式發展的更為先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做完雙眼皮十天半個月都不消腫,而有些人術後即刻就不紅不腫、甚至直接達到別人恢復一兩個月效果的根本原因。
所以說,選擇雙眼皮術式的時候不要被看似酷炫的包裝名號吸引,找對經驗豐富技術先進的醫生才是直接決定你術後創傷大小、恢復期長短、術後效果是否滿意的關鍵。
誤區2「我就要歐式大平行」
現在整形界或網紅界好像都有一股這樣的風潮,喜歡把雙眼皮做很寬很寬,也就是很多人常說的歐式大平行,追求一種混血感。
但說真的,混血感並不是只靠一對大寬雙眼皮就能塑造出來的。人本身的面部骨骼結構,造就了他們高眉弓、深眼窩的特點,睜眼動作的時候上眼瞼退回眼窩中,就會形成深大的重瞼。對於本身就眉弓高、鼻梁挺、面部結構較為立體的小仙女來說,此類型的雙眼皮確實會錦上添花,增加一種混血感。
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因為東方人大多都有著面部較為扁平的特點,如果不考慮這種差異性,盲目追求網紅同款去做很寬很深的雙眼皮,就會非常影響面部的協調度。
所以做什麼類型的雙眼皮,不僅需要考慮眼睛局部的基礎情況,更要結合整張面部的協調度做出專業判斷。
誤區3「眼皮鬆弛只能全切」
或是天生、或是長期貼雙眼皮貼,很多人都存在上瞼皮膚鬆弛的問題。只要眼皮一松,很多人條件反射似的就會想到通過全切雙眼皮將多餘的皮膚去掉,又擔心全切創傷太大、恢復期太長等等。
這個時候除了菡式微切重瞼術,其實還有菡式上瞼年輕化可以選擇,不僅能改善上瞼鬆弛問題,保留單/雙眼皮原有形態。
菡式上瞼年輕化
精製至毫米級的鬆弛組織矯正:
從皮膚層至皮下多層次逐層繭式矯正眼部鬆弛組織,精準至毫米級綜合矯正,放大雙眼內輪廓。
鏈位鎖層式多組織層收緊固位:
不僅矯正上瞼鬆弛皮膚,而且對上瞼內部肌肉、瞼板前筋膜層等多組織層鏈位鎖層式收緊,並進行最大程度較少組織張力的對位固接縫合,充分保護組織,恢復迅速,不影響日常工作生活。
痕跡幾乎不見的隱痕方案:
隱蔽創口,術後痕跡幾乎不見,屬於你的天生款。
綜合再現眼部的年輕神採:
改善因上瞼鬆弛而產生的倒睫、遮擋視線、過多使用額肌產生抬頭紋等問題,實現功能性與形象性的綜合改善。
還原天然天成的美眼形態:
保留單/雙眼皮原有天生形態,提高瞳孔暴露比例,讓眼睛精神明亮,形態自然。
誤區4「雙眼皮越寬眼睛就越大」
張菡醫生指出,雙眼皮的寬窄和眼睛的大小是沒有直接關係的,雙眼皮手術的最終目的其實是想通過雙眼皮手術增加眼睛睜開的程度(即眼裂高度),從而比術前露出更多的黑眼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通常,黑眼球露出率在95%左右,會讓讓眼睛更有神韻,顧盼生輝。
最後張菡醫生幫我們總結一下:
1.雙眼皮手術雖然已經非常普遍,但也有不滿意的風險,建議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以及技術先進、經驗豐富的醫生,並在術前多與醫生溝通;
2.不要盲目追求明星或網紅同款,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不要給自己輕易下結論,無論什麼樣的眼部問題都要經專業醫生進行判斷之後做出最適合你的方案。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尹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