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子技術是光子、電子與物質相互作用,是光波段的電子技術

2020-12-05 寧哥說財經

物質、能量、信息,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三個層面。

物質是一切的載體,能量是物質的存在方式,信息連接著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而信息的變化和傳輸則伴隨著能量的轉換。

光電子技術,是光子、電子與物質相互作用,能量相互轉換的技術,是光波段的電子技術。它涉及光的產生,光的調製、傳輸、檢測、顯示與存儲技術。

光電子技術,貌似包羅萬象,領銜主演卻只有兩個,一個是雷射,另一個是光纖。

打個比方說吧!如果雷射是京滬高鐵的車廂,光纖就是京滬高鐵的鐵軌。當人類進入高鐵的車廂時,就相當於把信息加載到雷射上。鐵軌的作用是為了規範火車的運行狀態,光纖則是為了約束光的傳輸。人類在進站和出站時,需要檢票,而信息在傳輸前後,則需要進行調製和檢測。

雷射,是指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早已在一百年前提出了雷射產生的原理。一九六零年代,雷射和發光二極體相繼發明,遭遇卻迥然不同,發光二極體一直被視為光源中的矮窮矬,雷射始終是光源中的高富帥。

光的傳輸,其模式是光波動方程的解,由於損耗和色散的存在,光在傳輸過程中會產生衰減和畸變,從而限制了信息的傳輸距離和傳輸容量。

光的調製,採用可控的電壓、聲波、磁場引起晶體折射率的變化,從而改變入射光波的振幅、強度、相位、頻率或者偏振等參數,讓傳輸的光波攜帶信息。

光的檢測,其一,如果利用光的強度攜帶信息,則可以將光強度轉換為電信號,再用解調電路檢出信息,其二,如果利用光的頻率和相位攜帶信息時,可以採用外差探測技術,這種技術能探測到單個光子。

光電顯示,其主要思想是分割被描述的區域,再用相應的灰度填充。我們所見的光電畫面,均是由大量馬賽克拼接而成。

光的存儲,其思想類似二進位編碼。包括信息寫入和信息讀出兩個過程,首先聚焦雷射使介質的光照微區發生變化,將需要存儲的信息記錄到介質上,然後利用低功率密度雷射掃描信息軌道,提取介質變化區與未變化區的反射率的差別,從而獲取信息。另外,全息存儲用幹涉編碼,衍射解碼,全息圖記錄的是物體發射或散射出的光場的完整信息。

說到底,光電子技術是為了擴展人類獲取信息的能力,改善人類的生活,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客觀世界。

相關焦點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在光子準粒子的應用中,光子可以被限制在幾納米的空間尺度內,光子的偏振和色散對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影響很大,這使得光子與束縛電子以及自由電子相互作用時產生了很多豐富的物理現象。該文章聚焦總結了近年來光與物質基於光子準粒子進行相互作用的重要進展,用統一的理論將電子與微腔(或光子晶體)中的光子、等離激元、聲子和激子等之間看似不同的相互作用囊括在一個框架中。這篇綜述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束縛電子和自由電子,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宏觀量子電動力學理論框架去統一描述這些看似不同的電子系統中的光子準粒子現象。
  • 光子與電子的相互作用的幾種情況
    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在與電子相互作用中主要體現的是粒子性,粒子性也就表現為一對一,自然光子數越多,電子被撞到的概率也就增大了!金屬中的電子有被原子核束縛,按從近到遠的一定規律排列,也有自由電子,可以在金屬內部大範圍轉移,有離金屬表面近的電子,知道了電子的分布情況,我們就來看看光子和電子相互作用的情況!
  • 極端光學團隊在強雷射光子的自旋軌道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對光場調控對強雷射場中光子自旋軌道相互作用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光子的自旋-軌道相互作用,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應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光子的自旋-軌道相互作用可以分為自旋-軌道轉換和軌道-自旋轉換。光子的自旋-軌道轉換在近十年來得到廣泛的研究,然而它的逆過程——軌道-自旋轉換至今仍未在實驗中得到很好的觀測和調控。
  • 我國發展新型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運用於納米光電子器件研究
    研發新型納米光電子器件需要藉助於泵浦-探測技術。超快透射電子顯微鏡、超快電子衍射、超快X射線衍射是泵浦-探測技術三大手段。我國研究團隊研究了磁性合金材料中的超快退磁過程。發展了新一代場發射超快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並用於納米材料近場成像和電子結構動力學研究。
  • 紅外光電子學研究
    當前人們已開始關注光子晶體、自旋電子學、分子電子學等新興的學科熱點與紅外光電子學的有效交叉問題。 紅外光電子學在領域上主要涉及紅外波段電磁波的探測、輻射和傳輸。由於其在技術應用和學科基礎方面涉及內容的廣泛性,希望在一篇文章中進行全面的描述是十分困難的。為此本文僅對應用牽引和研究發展兩個方面的某些專題予以概述,希望能夠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展示紅外光電子學的基本內容與特徵。
  • 「創新·技術·合作 」—《武漢·光電子創新論壇》即將舉辦
    2018武漢·光電子創新論壇正式啟動!這次訊石攜手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舉辦《2018武漢·光電子創新論壇》,圍繞「創新·技術·合作」展開,關注企業模式創新,企業產品創新、國家政策解讀、資本角度看光通創新、還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的超前研究成果分享。不僅產學研投相結合,也少不了訊石首席分析師對市場的全面解讀。
  • 德科學家精確模擬電子與光相互作用
    科技日報柏林9月2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德國基爾大學發布公告稱,該校實驗和應用物理研究所(IEAP)的納希德·塔勒比教授成功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儘可能精確地描述電子與光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理論模型將有助於開發新的光譜幹涉儀。相關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可以高解析度地繪製材料的完整電子帶結構圖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開發的一項新技術,可以高解析度地繪製材料的完整電子帶結構圖。這種能力通常是大型同步加速器設施所獨有的,但現在它在麻省理工學院作為基於桌面雷射的設置可用。這種技術使用極端紫外(XUV)雷射脈衝通過角分辨光電發射光譜(ARPES)測量電子的動力學,稱為時間分辨XUV ARPES。
  • 我國自由電子雷射技術發展戰略研究
    尤其是作為新一代探針光的XFEL [3,4],使得人類能夠首次深入物質內部來實時觀測原子和分子的納米、微米尺度的演化圖像,進而操控電子、分子、原子甚至原子核的狀態。這類新型裝置促進科學研究方法和模式革新,有望開闢新的科學前沿來引發科技和產業革命。例如,利用XFEL 診斷核材料及其合金、含能材料在分子 / 原子層面的時間演化行為,核金屬或其合金在高能量密度狀態下的超快動力學行為等。
  • 帶你了解新型電子光電子技術
    11月23日下午,新區舉辦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國際技術系列路演(第二期)新型電子光電子技術專場活動,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在南京會場參加。劍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先進光電子研究中心(CAPE)主任、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CEO、學術主任初大平,劍橋大學講師、博士生導師、應用電力電子實驗室主任、48V直流轉化器電源系統項目研究員龍騰線上參與研討。活動現場通過線上遠程講解和現場演示等形式,介紹了應用於數據中心的大功率密度 48V 直流轉換器電源系統、新型抬頭顯示項目和新型光調製晶片。
  • 洞察量子世界:科學家用「光旋渦」觀察到看不見的電子量子態!
    光子具有固定的自旋和無界軌道角動量(OAM),前者表現為光的偏振,後者對應於其波前的空間相位分布。光子自旋在光-物質相互作用中決定電子運動的獨特方式,是眾多成熟光譜學的基礎。相比之下,將OAM印在物質波上,特別是在正在傳播的電子上,通常被認為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並且預期效果是無法檢測到的。
  • 洞察量子世界:科學家用「光旋渦」觀察到看不見的電子量子態
    光子具有固定的自旋和無界軌道角動量(OAM),前者表現為光的偏振,後者對應於其波前的空間相位分布。光子自旋在光-物質相互作用中決定電子運動的獨特方式,是眾多成熟光譜學的基礎。相比之下,將OAM印在物質波上,特別是在正在傳播的電子上,通常被認為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並且預期效果是無法檢測到的。
  • 空腔導致光與物質之間的強烈相互作用
    量子物理學將光子描述為光粒子。由於原子的尺寸很小,因此實現單個光子和單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通過反射鏡將光子多次發送通過原子會顯著增加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為了產生光子,研究人員使用了人造原子,稱為量子點。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矽基光電子具有與CMOS工藝兼容,藉助成熟的微電子加工工藝平臺可以實現大規模批量生產,具有低成本、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優勢。通過CMOS工藝可以實現矽基光電子和微電子的單片集成,發揮光電子在信息高速傳輸和微電子在信息高效處理的優勢,充分實現微電子與光電子的融合與取長補短,實現性能更優的光電集成晶片。
  • 2020世界光子大會暨第九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大會(AOPC...
    11月30日,世界光子大會暨第九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技術交流大會(AOPC2020)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與此同時第十二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也如期舉辦。、專家、企業家聚集一堂,聚焦核心技術創新、超結構光電子、光電子產業技術與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與研究。
  • 科學家利用電子光量子幹涉技術對電磁場進行全息成像
    作為全息UEM的簡單實現,科學家們將兩個場的局部幹涉基於兩個傳播的表面等離子體激元(SPP)(即沿著金屬的自由電子的集體振蕩波)。他們使用常規光子誘導的近場電子顯微鏡(PINEM)描述了電子脈衝與單個SPP的相互作用機制,然後比較檢查了通過局部全息PINEM中兩個SPP之間的幹涉產生的全息圖。
  • 光與介質的相互作用規律是否定光子存在的可靠依據
    這就充分證明了光是電場與磁場,而不是攜帶與其頻率成正比能量與動量的光子。本文就此進行詳細的分析與研究,供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二、光與介質的相互作用規律證明具有能量與動量的光子是不可能存在的1、反射光的半波損失現象說明反射光並不是入射光的反射產物並證明光不具有粒子性
  • 德國科學家精確模擬電子與光相互作用,有助開發新光譜幹涉儀
    教育新聞網 圖超快電子顯微鏡能以飛秒的時間解析度研究樣品的動力學,加上先進光譜技術,現在不僅可以研究樣品的原子和電子結構,還可以研究其光子激發,如等離激元極化子然而,這種電子與光相互作用的模擬計算量非常大,只能用高性能計算機來進行,而且通常使用絕熱近似和一維電子模型,這意味著忽略了電子反衝和幅度調製。現在,納米光學和模擬專家納希德·塔勒比教授發明了一種新的工具箱,將麥克斯韋和薛定鄂方程組合在一個與時間有關的循環中,以完全模擬第一性原理的相互作用。
  • 光電子技術的「破繭」之路
    作者 |胡珉琦 近日,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以下簡稱半導體所)「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入選了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 最新研究:一種關於光電子誕生機理的重大認知
    學過物理的許多人可能知道,光電效應是當光撞擊材料時電子的發射。 以這種方式發射出的電子稱為光電子。這種現象在物理學和諸如量子化學和電化學的化學領域中被普遍研究。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許多基本現象和各種實用技術的基礎。最著名的是,在光電效應中,電子是反射光的材料中發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