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腔導致光與物質之間的強烈相互作用

2020-12-05 你要開心略略略

研究人員已成功地使用微觀腔創建了有效的量子力學光物質界面。在該腔體內,單個光子被人造原子發射並吸收多達10次。巴塞爾大學和波鴻魯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這為量子技術開闢了新的前景。

量子物理學將光子描述為光粒子。由於原子的尺寸很小,因此實現單個光子和單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通過反射鏡將光子多次發送通過原子會顯著增加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為了產生光子,研究人員使用了人造原子,稱為量子點。這些半導體結構由成千上萬個原子的累積組成,但行為卻非常像單個原子:當它們被光激發時,它們的能態發生變化,並發出光子。「但是,它們具有可以嵌入半導體晶片中的技術優勢,」在巴塞爾大學物理系進行實驗的Daniel Najer博士說。

量子點和微腔系統

通常,這些光粒子像燈泡一樣向各個方向飛散。然而,對於他們的實驗,研究人員將量子點放置在具有反射壁的空腔中。彎曲的鏡子來回反射發射的光子多達10,000次,從而導致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測量表明,單個光子被量子點發射和吸收多達10倍。在量子水平上,光子被轉換為人造原子的更高能態,此時將創建一個新的光子。而且這種情況發生得非常快,這在量子技術應用方面是非常理想的:一個周期僅持續200皮秒。

巴塞爾大學物理學系的Richard J. Warburton教授說,理論上很好地支持了能量量子從量子點到光子然後再返回的轉換,但是「以前從未如此清晰地觀察到這些振蕩」。 。

光與物質的串行相互作用

成功的實驗特別重要,因為自然界中沒有直接的光子-光子相互作用。但是,在量子信息處理中需要受控的交互作用。

通過根據量子物理學定律將光轉換為物質,單個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變得間接可能—即,通過繞開光子與陷在量子點中的單個電子自旋之間的糾纏繞行。如果涉及多個這樣的光子,則可以通過糾纏的光子創建量子門。這是光子量子位產生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光子量子位可以通過光粒子的量子狀態存儲信息,並可以長距離傳輸它們。

國際合作

實驗是在光頻率範圍內進行的,對腔體的尺寸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腔體的尺寸必須適應波長和反射鏡的反射率,以使光子在腔體中的保留時間儘可能長。

相關焦點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量子光學3個撰稿 | Charlie(浙江大學 博士生)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光譜學、傳感、量子信息處理和雷射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 創造出量子力學光物質界面,能讓光與物質,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利用微觀腔體創造了一種有效的量子力學光物質界面量子物理學將光子描述為光粒子,由於原子的微小尺寸,實現單個光子和單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巨大挑戰。然而,通過鏡面多次發送光子經過原子會顯著增加相互作用的概率。為了產生光子,研究人員使用被稱為量子點的人造原子。這些半導體結構由數以萬計的原子累積而成,但其行為與單個原子非常相似:當它們受到光學激發時,它們的能態發生變化,並發出光子。
  • 創造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新記錄!
    博科園:本文為物理學類來自威斯特大學曼德爾斯塔姆理論物理研究所和法國格勒諾布爾的尼爾研究所的一個國際物理學家團隊,創造了一個微型超導電路,模擬原子吸收或發射光的量子力學過程。研究成果發表在《量子信息》(Quantum Information)上,裝置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們實現了一種人造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該團隊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尼爾研究所的尼古拉斯·羅克領導,實驗由博士生哈維爾·馬丁內斯和塞巴斯蒂安·萊格進行。博科園:威茨大學的伊扎克·斯尼曼博士說,像我們這樣的人工設備優勢在於,它們很容易被調整,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模仿其他已知的強相互作用系統。
  • 科學家找到光轉化為物質簡單方法 布雷特-惠勒正負電子實驗模擬成功
    觀察者網註:圖為「七塊拼版」的費曼圖,費曼圖是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在處理量子場論時提出的一種形象化的方法,描述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直觀地表示粒子散射、反應和轉化等過程。費曼圖中,粒子用線表示,費米子一般用實線,光子用波浪線,玻色子用虛線,膠子用圈線。時間軸,向右為正,空間軸向上為正。這是人類首次以真實實驗的形式驗證光線造物的理論。
  • 光與物質「聯姻」產出新奇粒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用雷射搖動電子,製造出了由部分原子和部分光組成的混合粒子,其擁有多種新行為。除了解物質在量子尺度上的表現之外,這項工作有望幫助科學家創建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甚至量子通信系統。
  • 成功實現物質與光相耦合,或將能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和控制物質
    通過將這種費米氣體放在兩個高反射的光學鏡面之間,即一個「光的盒子」,研究人員發現,與光的相互作用可以變得前所未有地強烈。研究人員現在將利用這一點來更好地控制和理解量子關聯繫統的性質,這也是理論計算很困難的地方。
  • 場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貫穿整個物理學反覆出現的主題!
    場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貫穿整個物理學反覆出現的主題。經典情況,例如一個天體在其他天體引力場中運動的軌跡,或者電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都是非常清楚的,並且可以驚人的精度做出預測。然而,當所涉及的粒子和場的量子特性必須顯式地考慮時,情況很快就變得複雜起來。此外,如果場取決於其中演化的粒子狀態,那麼即使是當今最強大的計算機,計算也可能變得遙不可及。
  • 量子顯微鏡可觀察納米材料捕光過程
    「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看到光被納米材料捕獲時的動態,而不是依靠計算機模擬。」今年 6 月,一篇題為 「Coherent interaction between free electrons and a photonic cavity」《自由電子與光子腔之間的相干相互作用》的論文發表在 Nature 上,該文第一作者王康鵬(Kangpeng Wang)對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作出如上描述。
  • 光電子技術是光子、電子與物質相互作用,是光波段的電子技術
    物質、能量、信息,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三個層面。物質是一切的載體,能量是物質的存在方式,信息連接著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而信息的變化和傳輸則伴隨著能量的轉換。光電子技術,是光子、電子與物質相互作用,能量相互轉換的技術,是光波段的電子技術。它涉及光的產生,光的調製、傳輸、檢測、顯示與存儲技術。光電子技術,貌似包羅萬象,領銜主演卻只有兩個,一個是雷射,另一個是光纖。
  • 量子顯微鏡幫助第一次真正看到光被納米材料捕獲時的動態
    量子顯微鏡可觀察納米材料捕光過程;「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看到光被納米材料捕獲時的動態,而不是依靠計算機模擬。」   今年 6 月,一篇題為 「Coherent interaction between free electrons and a photonic cavity」《自由電子與光子腔之間的相干相互作用》的論文發表在 Nature 上,該文第一作者王康鵬(Kangpeng Wang)對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作出如上描述。
  • 納米尺度下的光和物質強相互作用
    具體來說,科學家們利用反射鏡的組合把光子限制在一定空間裡,讓光子在鏡子中來回反射,從而增大光場的強度,延長光場的存在時間,並且可以控制光子的諧振頻率。如果我們把一些量子輻射點(例如分子,原子,激子,離子等等)嵌入到諧振頻率相同的光學腔中(圖1a),光子和輻射點就會發生快速的能量交換。當這種交換速度超過了系統自身的損耗率,光子和輻射點就會形成新的光-物質混合態,體現為頻譜上的能級劈裂(圖1b)。
  • 碳納米管耦合了光和物質 有望實現有機半導體雷射源
    通過他們對光電子納米材料上的研究,海德堡大學和聖·安德魯斯大學(蘇格蘭)的科學家首次成功地在半導體碳納米管上證明了光與物質的強相互作用。這種強烈的光與物質之間的耦合是實現新光源的重要一步,例如基於有機半導體的電泵浦雷射器。除了其他一些應用之外,他們在電信應用中也很重要。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然而,量子電動力學(QED)的效應,即解釋光和物質如何相互作用的理論,光子之間是可以相互作用的。事實上,這並不是大型強子對撞機第一次研究高能光子相互作用。例如,光對光的「散射」,即一對光子通過產生另一對光子相互作用,是量子電動力學最古老的預測之一。早在2017年,ATLAS報導了第一個光散射的直接證據。
  • 他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但是,量子場並不與物質相互作用。量子場就是物質。所以,例如,我們所出於直覺所描述的電子吸收中子的現象,在量子電動力學中就是電磁場和電子場之間具體的相互作用,其中電磁場失去一個激發量子,電子場得到了它的能量、動量和角動量。
  • 以首次直接觀察到納米光晶體內光的動態
    以色列理工大學近日表示,艾杜·卡米內爾教授及其團隊在量子科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發出能記錄光流的量子顯微鏡,並利用它直接觀察束縛在光晶體內的光。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卡米內爾說,他們研發出的超快透射電子顯微鏡是全球最先進的近場光學顯微鏡,用它可將不同波長的光源以不同角度照亮任何納米材料樣品,並繪製樣品中光與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小組成員、論文第一作者王康鵬博士表示,這是他們首次真實觀察到光束縛在納米材料中的動態,而非依靠計算機模擬。
  • 兩光子間強相互作用系統建立
    原標題:兩光子間強相互作用系統建立  科技日報訊 (記者華凌)在自由空間中的兩個光子之間不相互作用,光波彼此擦身而過不會相互影響。然而,對於量子技術的許多應用,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卻至關重要。奧地利維也納理工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現成功在兩個單光子之間建立起強大的相互作用,朝著輕拍校驗(tap-proof)量子通道或建立光學邏輯門發送信息邁出了重要一步。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這次研究人員建造成只有兩個光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系統。這種相互作用是如此強烈,以至於光子的相位發生了180度的改變。
  • 暗物質的候選者:軸子和暗光子之間,竟能夠相互作用!
    宇宙暗物質的候選者,軸子和暗光子是揭開新物理學「暗物質」神秘面紗兩種最有希望的粒子類型,軸子標量場解釋了中子沒有電偶極矩的原因,而暗光子類似於產生電磁的規則光子,但它的質量和耦合程度要弱得多。在過去,許多研究早期宇宙動力學的宇宙學家提出了專注於軸子或暗光子的理論。另一方面,探索早期宇宙中這兩種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很少。
  • 如何把光轉變為物質?
    據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能量即物質。遺憾的是,物理學家一直以來未能觀察到能量向物質的轉換。如今,一場實驗即將創造歷史!把光轉化成物質,這是科幻小說裡常見的創造物質的方式,當然在現實中,物理學家仍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 光—物質耦合作用強度創新紀錄 比之前強10倍多
    有助開展目前無法進行的物理學研究科技日報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IQC)的科學家們創造了迄今最強的光—
  • 量子場是什麼,它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然而,量子場並沒有與物質相互作用。在量子場論中,人類認為是粒子的物質其實是量子場自身的激發。圖解:粒子運動俯視圖量子場論中最為簡單實用的是量子電磁學。量子電磁學中存在兩個場:電磁場和「電子場」。舉例說來,我們直覺認為,量子電動力學中電子吸收光子的過程是電磁場與電子場之間的一種特定的相互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電磁場會失去一激發量子,而電子場會獲得能量、動量以及角動量。圖解:電子和光子相互作用啟示一:場是最為基本的物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