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場是什麼?他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2020-11-23 騰訊網

量子場是經典場的理論概括。我們知道的有兩種典型的經典場是麥克斯韋電磁場和愛因斯坦度量引力場。思考量子化過程的一種方法是我們首先在數學運算符號代替了一些數值(這部分為純代數或微積分,新物理仍未引進)的基礎上重新構造(仍然是經典的)場的方程;然後,我們「求解」得到的算子值方程,包括並未在經典理論中出現的解,然後斷言(經觀察驗證)這些新的「無意義的」(憑直覺而不是數學意義)解精準地描述了自然,包括觀察到的所有與經典理論矛盾的量子行為。

使用量子場有幾種基本原理。第一,這是多種經典場論的自然概括,它們是我們對自然研究出的最成功的(非量子)理論。第二,量子場論可以解釋並不存在於量子力學的粒子和過程的(經過觀測和研究的)創造與毀滅。第三,量子場論本質上是相對論性的,「神奇地」(不是真的,只是優雅的數學)解決了因果關係的問題,這些問題甚至困擾著相對論性的量子粒子理論。

但是,量子場並不與物質相互作用。量子場就是物質。在量子場論中,我們認為粒子正是量子場本身激發出來的。

最簡單的「實用」量子場論是量子電磁學。在量子電磁學中,兩種場同時存在:電磁場和「電子場」。 這兩種場持續不斷地互相作用,能量和動量被轉移,激發被創造和毀滅。所以,例如,我們所出於直覺所描述的電子吸收中子的現象,在量子電動力學中就是電磁場和電子場之間具體的相互作用,其中電磁場失去一個激發量子,電子場得到了它的能量、動量和角動量。

Lesson#1:場是最基礎的物質。我們在學校學了物質的基本構造塊是粒子。事實上,我們在大學也會繼續教授這個,我們會在大學裡解釋夸克和電子組成了樂高積木,所有的物質都從這樣的樂高積木中產生。

但這個表述隱藏了一個深奧的真相。根據我們最完美的物理法則,自然的基本構造塊不完全是分離的粒子。相反,存在著連續不斷的物質,像液體一樣,分布在整個空間中。我們稱這些物質為場。最為人熟知的場當屬電場和磁場。這些場的波紋產生了光,或更普遍地說,電磁波。鐵屑在磁場中有確定指向的現象就是由條狀磁鐵引起的。

Lesson # 2:粒子由場產生。如果你在距離電磁波足夠近的地方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由中子組成。在我們將量子力學的作用包含在內時,電場和磁場的波紋會變成粒子。

但是對於所有其他我們所知道的粒子,同樣的過程也在起作用。在宇宙中存在著一層薄薄的分布在整個宇宙中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電場。電場的波紋被量子力學束縛成為一捆能量。這捆能量就是我們所說的電子。同樣地,還有夸克場、膠子場以及希格斯玻色子場。在你身體中的每個粒子——事實上,是宇宙中的每個粒子——都是由量子力學機制塑造成粒子的基本場的微小波紋。

Lesson # 3:就像生活一樣,QFT也很難!

「QFT是目前現代物理學中最難的理論,25年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相信它。」-E.Witten

量子場是一種複雜的物質。一部分原因是它包含了所有的物理學:場可以描述大量的粒子,以無數種方式作用。但是,在我們抵達這些難題之前,還有另一個原因令量子場難以理解。

上述動畫是計算機對真空的模擬。這是真空的樣子,是一片完全沒有粒子的區域。這看起來一點也不無聊。海森伯格不確定關係意味著量子場不能保持靜止。與靜止相反,它起泡、沸騰,就是一鍋不斷冒泡的粒子和反粒子湯,不斷地被創造和毀滅。正是這種複雜性造成了QFT巨大的難度。

在QFT中,甚至虛無也是非常難以理解的。當你開始加入粒子,真空就會以有趣的方式扭曲。許多QFT的研究就是為了理解這種扭曲,理解它是怎麼造成粒子之間不同的相互作用的,最終,理解它如何造就我們周圍大自然的各種各樣的美。這非常困難。在發現了QFT許多年後,我們距離理解它的精妙之處仍然很遠。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Viktor T. Toth-七裡香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量子場是什麼,它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第三,量子場論從本質上來說具有相對性,並且能夠「神奇地」(並非真正解決,只是在簡潔的數學層面)解決相對論量子粒子理論中也存在的因果問題。然而,量子場並沒有與物質相互作用。在量子場論中,人類認為是粒子的物質其實是量子場自身的激發。
  • 量子場是如何產生粒子的?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在基本層面上,答案很簡單:粒子和場。例如,構成人類、地球和所有恆星的物質類型都是標準模型中的已知粒子。暗物質理論上是粒子,而暗能量理論上是空間本身固有的場。但是所有存在的粒子,其本質的核心,都只是激發態量子場本身。到底是什麼賦予了它們這些性質?如果將粒子的特性建模為各種獨立場的激勵,那麼是什麼導致這些激勵波一起運動呢?這些波下真的存在某種粒子實體嗎?
  • 量子場論是什麼?
    傳播電磁相互作用和電磁波的介質,叫做電磁場。無論是物體的內部,還是抽掉空氣的真空,電磁場是無處不在的。電磁場攜帶著能量和信息,它具有物質的屬性。因此,現代物理學接受,看不見摸不到的真空,也是一種物質形態,電磁場是這種物質的一個屬性。
  • 量子場論是什麼?|展卷
    量子場論,和高能物理這個領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所謂高能物理,就是每個粒子的能量很高,不但比化學反應中的高,比核反應中的也高很多。2 什麼是場?粒子為什麼可以憑空地產生和消失?解釋這樣的現象,需要一個理論基礎。讓我們從最熟悉的電磁場開始,介紹一下場的概念。在我們的中學物理課本中,庫侖定律告訴我們兩個電荷之間的力和電荷成正比,和距離平方成反比。
  • 量子場論是什麼?|展卷
    量子場論,和高能物理這個領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所謂高能物理,就是每個粒子的能量很高,不但比化學反應中的高,比核反應中的也高很多。2 什麼是場?粒子為什麼可以憑空地產生和消失?解釋這樣的現象,需要一個理論基礎。讓我們從最熟悉的電磁場開始,介紹一下場的概念。
  • 宇宙中第一個量子場是如何產生的?
    你可以通過觀察與這個場相互作用的各種電荷的變化來檢測這個場的存在。 鐵屑本身可以被磁化,它們可以沿著磁場的方向排列,從而對磁場做出反應。在有電場的情況下,電荷會受到一個依賴於電場強度的加速力。
  • 宇宙中的量子場最早是何時形成的?
    量子場理論只是一種計算方法罷了,又不能驗證這些量子場在真空中存在與否。」但事實上,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做實驗。取兩塊平行的導電板,放置在你能製造出的最完美的真空中,其中不存在任何物質和任何種類的場源,只有真空自帶的量子場,包括最基本的量子電磁場。  在這兩塊導電板之外,這些量子場的所有可能狀態都可以存在,對量子模式沒有任何限制。
  • 量子場論中的基本問題
    但後來量子場論成功結合了二者,並描述了自然界四種基本力中的三種: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量子場論也能很好地描述波粒二象性,這樣傳統上認為的粒子就可以解釋為量子場中所對應的能量量子。為此,要描述一種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就需要引入一種量子場。 在定域量子場論的框架下,任何相互作用都不是瞬間發生的,而是通過各種傳播子進行相互作用的。
  • 使用量子模擬器構建量子場論
    在粒子物理學和凝聚態物理學中,量子場論可以分別為亞原子粒子和準粒子建立量子力學模型。量子場論將粒子視為更基礎的場上的激發態,即所謂的量子,而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則是以相應的場之間的交互項來描述。每個相互作用都可以用費曼圖來表示,這些圖不但是一種直觀視化的方法,而且還是相對論性協變攝動理論中用於計算粒子交互過程的一個重要的數學工具。
  • 這位物理學家在最關鍵時刻拯救了量子場論,挽回了人們的信心
    很多物理學家認為他在最關鍵的時刻拯救了量子場論,讓人們對這個基本的理論框架仍保持信心。很多物理學家認為他在最關鍵的時刻拯救了量子場論,讓人們對這個基本的理論框架仍保持信心。2004年,格羅斯和他的學生弗蘭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還有休·波利策(Hugh Politzer)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格羅斯也是弦論(String Theory)的開創者之一。
  • 另一種量子場論:貝爾場論,宇宙可能是由粒子而不是場構成的
    事情是這樣的:在1930到40年代,狄拉克,費曼,施溫格等物理學家努力建立了量子力學理論,該理論可以解釋粒子加速器內部發生的事情,因為物質如此快速地運動,因此需要結合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來控制物質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他們提出了已成為物質,力和能量理論的金標準:量子場論。量子場論(QFT)似乎用它對粒子更為複雜的觀點回答了這個問題,即物質是什麼。
  • 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金奇奐研究組實現囚禁離子系統中量子場論的...
    該研究在離子阱系統中實現了一個基本量子場論模型的量子模擬,將量子模擬研究向前推進了重要一步。(a) 費米子、反費米子和波色子之間相互作用的費曼圖。(b) 在囚禁鐿離子系統中實現該相互作用的哈密頓量涉及的編碼和操作。利用可控量子系統進行量子模擬的研究領域飛速發展,量子模擬器超越經典計算能力已為時不遠。人們期待這些量子模擬設備能夠執行複雜的計算任務,比如量子場論或量子化學中的複雜計算。量子場論是對物理世界最成功的描述之一,其適用範圍從基本粒子到凝聚態物質。
  • 上帝粒子與物質質量的起源
    關鍵問題是,弱力的載體身上發生了什麼,讓它變得這麼重?或者說,是什麼在大爆炸發生之後大約一萬億分之一秒時導致了電弱力的分裂?施溫格在哈佛的研究生謝爾登·格拉肖(Sheldon Glashow)承擔起了解答這一問題的任務。格拉肖基於SU(2)對稱群(像楊振寧和米爾斯一樣)發展了一種弱相互作用的量子場論。
  • 量子場論中的三種基本場
    用量子場論觀點來看,物質存在的基本形態是量子場,每一種粒子都可以看成是一種獨特的場的量子化的表現形式。它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場與粒子統一的物理圖景:全空間同時充滿各種場,各種場相互重疊,粒子與場相互對應。比如光子對應著電磁場,電子和正電子對應著電子場,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對應著中微子場,等等。
  • 什麼是物質?物質是如何產生的?
    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這樣產生?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往往最難回答,讓我們一步一步來闡明這個問題。你是由什麼做的?你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但是如果說基本粒子是最小的存在,那麼基本粒子又是有什麼構成的呢?
  • 天殺的上帝粒子與物質質量的起源|展卷
    這對解釋量子場論遇到的問題有什麼意義呢?其實,楊振寧和米爾斯以及格拉肖提出的SU(2)量子場論就像是一個裝著超純水的非常光滑的玻璃瓶,物理學家意識到,要打破對稱性,就需要在量子場的「背景環境」中添加某種東西,這是一種原本缺失的成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需要找到某種東西,可以讓量子場中無質量的力的載體「依附」其上。
  • 黑洞如何蒸發,霍金輻射與量子糾纏之間有什麼聯繫,本文為你解惑
    黑洞到底是如何『蒸發』掉的?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這一生最重要的發現可能就是他發現了黑洞並不是永恆的。圖解:黑洞正在吸入星際物質。圖源:Forbes1974年,物理學上的一個重大發現向我們揭露了黑洞並非永生,而是不斷地以輻射的形式極其緩慢地失去能量,這個過程就叫做霍金輻射。
  • 人類在解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不得了」的知識
    傑斐遜總統委派劉易斯和克拉克探索西部,臨行前他曾提醒遠徵隊要小心長毛猛獁象:傑斐遜總統以及與他同時代的人已經意識到,從密西西比河到太平洋沿岸的北美洲地域廣大而重要,但對於那裡究竟生活著什麼——猛獁象?華南虎?甚或袋鼠——他們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眾妙之門
    而其中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以及它們之間的基本相互作用是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2 基本相互作用除了研究物質的基本組分外,對自然的理解還需要了解基本組分之間基本相互作用的性質,即什麼力使質子和中子在一起形成原子核?是什麼力把電子和原子核結合成原子,然後再把原子結合成分子?是什麼力使分子在我們體內聚集,又是什麼力使我們保持在這個星球的表面呢?我們可以研究自然界相互作用並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分類嗎?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因此,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被視為非常弱的,並且在量子電動力學計算中往往只保留到最低階來處理。然而,如果要理解光子與材料準粒子(表面等離激元、聲子和激子)的耦合方面取得的進展,需要對光-物質相互作用的本質進行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