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華僑抗疫日記:養貓陪伴 隔柵欄教鄰居寫中文

2020-12-06 網易旅遊

隨著疫情的全球擴散,各國逐漸也開始積極且嚴肅的抗疫措施,疫情也逐漸走向了緩和的方向。而對於那些深處異國的海外遊子,很多人選擇了留在當地加入抗疫的行列,那麼他們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

義大利:「隔離都很難阻擋他們的社交」

宋酒窩同學畢業於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來到這個國家已經四年了,她也是大部分選擇不回國的同學之一,「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國,會擔心在機場和飛機上有感染的風險,而且我也不住在大城市,相對而言隔離條件還是很好的,但就是父母很擔心我。」宋酒窩從疫情在國內爆發時,就開始關注著,直到蔓延到義大利。但因為疫情初期當地人對疫情的關心度也不是很大,所以整個義大利也感受不到緊張的氣氛。

在義大利的宋酒窩

但是隨著疫情的逐漸嚴峻,義大利當地政府開始採取了嚴厲的社交隔離措施,宋酒窩也感覺到當地人民逐漸對疫情重視起來,雖然當地的生活已經被嚴重打亂了,但是大家也開始積極配合,去超市排起了長隊,也會使用消毒液和洗手液做日常清潔,甚至帶起了手套。居家隔離的宋酒窩每天的主要生活還是學習,以及和遠在美國同樣自我隔離的朋友交流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她還養了一隻貓,這成為了她打發隔離生活最好的夥伴了。「當地人迫切希望回復正常的生活,畢竟『社交』對於義大利人來說太重要了!「

雖然疫情期間,大家對於「社交隔離」開始重視起來,但是義大利人鍾於社交的個性,卻難以被「隔離」。就在幾天前,宋酒窩的鄰居為她送來了一盒貓糧,本來想隔著柵欄放在外面,但是一時興起竟然隔著一條街向她學起中文,「我教他用中文說『我愛你』,學會了說之後,他還想學怎麼寫,我都隔著柵欄教會了他。」還有一次,宋酒窩出門買東西,路過一個陽臺,看見一個美女露著腦袋在曬太陽,她熱情地和美女打了招呼,誰知對方特別激動地站了起來,宋酒窩才發現對方竟然穿著比基尼,「她們真的太有儀式感了,我實在是自愧不如。」

學寫中文的當地人

作為疫情最先爆發的歐洲國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嚴肅政策後,雖然新增確診人數和死亡患者數仍然很大,但連續多日的趨於平穩已經讓他們看到了勝利曙光。在好消息的接連刺激下,義大利多個重災區已經紛紛著手重啟受到嚴重影響的生產生活。

西班牙:「2米可以保證,口罩還是隨緣吧」

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豬老弟畢業於巴塞隆納自治大學,從畢業到工作,已經來西班牙9年了。

在西班牙的豬老弟

從國內疫情爆發初期,豬老弟就開始關注著,「當時正是很多留學生回國的時期,因此很多人的計劃都受到了影響。」想到回國路上的感染風險,他因此選擇留在了西班牙,但也擔心疫情會蔓延到西班牙,豬老弟早早就開始做起了防範工作,並提醒身邊當地的同學、同事和鄰居們加強對疫情的重視,也早早做準備,但是大家似乎都不以為然,「他們很多人認為這只是流感。「

時至今日,西班牙施行嚴厲的隔離措施已經一個月了,但是疫情仍沒有到達拐點,西班牙除了基礎服務類別的店面營業中,比如超市,藥店等,以及近期剛剛部分復工的製造業外,其他的行業還在繼續停止工作。目前政府強制大家沒有必要理由,不能夠隨便出門,這也愁壞了愛曬太陽的西班牙人,「如果你要是遛狗是可以出門的,但前不久一個家裡沒有養狗的西班牙大爺,為了出門散散步,就牽著自家養的鴨子,也是讓人啼笑皆非。「

原本熱鬧的街道,現在空無一人

現在,西班牙的隔離日期是到4月26日,但是很有可能繼續延長14天。豬老弟告訴我們之所以西班牙不敢將隔離日期無限制延長,主要是因為當地以第三產業為主,該產業受創嚴重,長時間停止相關領域工作會對整個國家將造成無法預計的影響,且普遍西班牙人,沒有存款的習慣,長時間的停業,可能會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而隔離在家的豬老弟也和我們大家一樣,每天靠讀書和打遊戲打發時光,期盼著疫情早日結束,社會恢復正常。

目前西班牙的確診病例已經成為了歐洲第一位,西班牙衛生部表示,日增病例數出現反彈主要是檢測能力提高所致。西班牙衛生部應急與預警協調中心主任費爾南多·西蒙說,西班牙疫情總體趨緩,全國已開始對輕症患者進行檢測。不過對於何時將進一步放鬆「禁足令」,還無法給出確切日期,做出這類決定需要分外謹慎。

英國:「只要有陽光哪裡都是馬爾地夫」

四川人雷克斯自從UCL畢業後就留在了倫敦工作,至今已經6年了。

在英國的雷克斯

「1月底的時候我還在中國過新年,得知武漢的消息,怕耽誤英國的工作,我立刻將本來2月回英國機票,臨時改到1月底。」但英國從三月初開始,確診人數開始逐漸攀升,首相卻頒布了的「群體免疫」政策,就連學校都照常工作。好在一周後,英國及時向義大利學習,調整了抗疫策略,開始了居家隔離,「英國想維護經濟的同時又想抗疫,實在是太小看病毒的能力了,如果早點採取中國的方式,也不會造成現在這種情況了。」他之前也提醒過身邊的當地同事疫情的嚴重性,並不是簡單的流感,並勸大家要佩戴口罩,但也同樣遭到了他們的質疑,還反被勸「想太多」。

開始排隊的英國市民

雷克斯之前也考慮過回國,但是由於各航空公司都採取了嚴格的措施,幾乎已經沒有直飛的航班了。就算是轉機,路程也會消耗30個小時以上,且經濟艙的價格也已經飆到了3萬,商務艙更是達到了8萬。即使買到機票,也會有取消的風險,「能買的機票已經到了5月底,我已經買了兩張備用,但是也很有可能會被取消。「

居家隔離的生活,對於平時繁忙的雷克斯而言,算是放了一個假期,有時間休息下來的他,平時除了去超市,幾乎不再出門,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也總算可以做一些關於興趣愛好的事情,周末的時候,他也和其他當地的小夥伴也起看了Lady Gaga組織的明星抗疫演唱會。

但是對於英國人而言,他們真的在很努力地從隔離生活中尋找樂趣。雖然英國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強調隔離的重要性,但是也阻攔不了英國人想要走入戶外的心,「還是有很多人會去戶外運動、遛狗和騎自行車。「前幾天看到雷克斯的朋友圈,從他家的窗戶往外看,竟然還有當地人穿著比基尼在曬太陽。

對於剛開始採取「佛系」抗疫的英國而言,現在的疫情似乎不容樂觀,代表首相詹森處理有關事務的英國外交大臣拉布16日宣布,政府對新冠疫情形勢分析後決定,當前讓公眾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措施將至少在接下來的3周繼續實施。拉布在當天的疫情發布會上說,政府科學顧問給出的建議是,如果改變現有措施,有可能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最終導致更多死亡病例,也會抵消此前取得的抗疫進展,從長期來看只會對本地經濟帶來更大損害。

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英國從3月20日起關閉餐館、酒吧、電影院、健身房等營業場所,中小學也陸續停課。政府要求所有民眾儘量留在家裡,避免非必要外出。

法國:「我們真的是在發健康包啊……」

在法國裡昂生活的「假裝昆明人」同學,是真的來自昆明,自打到裡昂一大讀書至今,在法國已經9年了。

在法國的假裝昆明人

自1月武漢宣布封閉離漢通道之前,他就已經開始關注著疫情的發展,而隨著疫情的擴散,假裝昆明人同學逐漸成為了家裡人關心的重點,「畢竟他們每天看見的都是增長的數字。」面對法國確診病例的不斷攀升,他似乎也沒有近期回國的計劃,「我了解到,回國以後第一入境地要隔離十四天,回家可能還要隔離十四天。看到報導說國內境外輸入病例已經接近千例,自己也沒有緊急必須回國的事情,不想給國家添麻煩。」目前處於重新找工作階段的他,現在也在通過線上積極地找國內合適的崗位。

家樂福前排起了長隊

經過政府「三令五申」的強調疫情的嚴峻和社交隔離的重要性,他看到現在絕大部分法國人都還是遵守新條例的,偶爾街上看到的人也是在條例允許的範圍出門稍做運動、出門購物,工作也多是遠程進行,「我認識的法國人對隔離基本都是支持的,而且都認為疫情期間戴口罩是必需的,也是必須的,他們也希望疫情趕快平息,回歸正常的生活。」

居家隔離的生活,「假裝昆明人」同學也努力過的有滋有味,「我打算利用這段時間,準備一下,考幾個語言證書,」而業餘時間,他也和國內的朋友一樣,喜歡靠烹飪各式各樣的美食打發時間。「因為法國的超市裡限制進入人數,進大一些的超市基本上都會排長隊,所以大家每次去超市都會買很多東西,然後每天就會很努力的做飯,這樣也能讓家裡安心一些。」

作為前裡昂學聯的負責人,他也擔負起來幫領事館為同學們發放健康包的工作,雖然看到同學們拿到祖國給的暖心健康寶很開心,但是也發生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從去年開始,針對留學生的電話詐騙特別多,部分同學會接到信息通知說「你有一份快件,需要到使館領取」,當時學聯了解情況後,立刻通知同學們嚴防詐騙,「疫情期間使領館通過各地學聯給中國留學生發放健康包,我們跟大家通知,你真的有一份健康包,要來總領館領取,一定要相信我……」

前不久法國衛生總署署長薩洛蒙在疫情發布會上表示,在醫院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人數首次出現下降。薩洛蒙表示,法國東部地區和巴黎所面臨的疫情壓力仍然很大。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為防控疫情而實施的「禁足令」已開始見效,但是還需要繼續實行限制措施,「禁足令」將延期至5月11日。此後,將對部分防控舉措進行調整。

*圖片和視頻來源於被訪人

本文來源:網易旅遊 責任編輯:劉星妍_liuxingyan

相關焦點

  •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捐贈口罩支援抗疫
    中國僑網4月14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網站消息,當地時間4月10日,由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華僑中文學校攜手尤卡坦半島的華人華僑向尤卡坦州政府捐贈醫用口罩交接儀式在尤卡坦州政府公共慈善與遺產管理局舉行。
  • 養貓的7個好處,不養不知道,養了「戒不掉」!
    現在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養貓之後,都發現養貓有很多好處,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養貓的7個好處,不養不知道,養了絕對「戒不掉」!1、不會影響鄰居貓咪很適合在公寓裡養,因為貓咪不會亂吵亂叫,不會給鄰居帶來困擾,也不會影響鄰裡關係,雖然貓咪發情期有叫春的表現,但是絕育後,不會有這種困擾。
  • 為什麼北上廣的90後青年愛養貓?
    而狗需要主人的陪伴,《你和我》裡的男主顯然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多餘的金錢來養狗,即使是「愛狗派」的男房東,也不允許他在房子裡養狗,比起貓,狗佔用空間大,甚至有些吵。狗比較適合精力充沛的年輕人。來北京後,我再也沒養過狗,太累了。卻一直動著養貓的心思。相比狗的粘人,貓不需要你過多的陪伴,需要佔用的空間也不大。你只需要買好貓砂盆、貓糧、玩具等,它就可以自己開心的玩一整天了。
  • 主人做柵欄防止貓跑進房間,事實卻跟他預想不一樣,喵:困住我?
    隨著養貓的人越來越多,漸漸不少人都表示:貓雖然看起來乖巧可愛,但在它的身上好像有著好多的秘密,因為貓總能做出一些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尤其是它的身體結構總讓人猜不透,它看起來胖乎乎的樣子,卻總能鑽進一些細小的縫裡。
  • 就算再想養貓,也不要養這5種,養得越久越心累!
    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養貓,貓咪不用帶出去遛,佔用的空間小,這些相對於狗狗來說,的確是它們的優勢。但是就算你再想養貓,也不要養下面這5種,養得越久越心累!在它心裡,主人就是屬於它一個人的,而且它需要主人長時間的陪伴,一旦沒有滿足它,可能就會喵喵叫個不停,而且叫聲高亢,就像啼哭的小孩一樣,不僅自己會心累,也容易影響到鄰居。
  • 《旅貓日記》:他一生只有貓相伴,卻決定把貓送給別人
    愛傳八卦的桃桃十多年前悟剛搬到這個城市的時候,因為小姨住在單位宿舍,不允許養貓,所以小八隻能被送給鄉下的親戚養。暑假裡悟努力打工攢錢想去看一眼小八,但小八沒等到悟就被車撞死了。電影之外的故事更暖,《旅貓日記》中主角小七的扮演者叫湯姆,2014年9月28日出生,怪不得梳著標緻的中分,原來是個天平座男孩。
  • 節氣日記每天寫,篇篇都是形容詞,語文老師教你用創新角度寫日記
    隨著天氣逐漸寒冷,小學生們的日記內容也和天氣緊密相連。今天寫上學路上快被凍僵了,明天寫媽媽讓我多穿衣服,年年歲歲花相似,還有偷懶的小學生,把去年的日記再抄一遍。你們當語文老師看不懂嗎?天氣、季節日記天天寫,篇篇都是流水帳。學生們不禁發問:為什麼要我們寫天氣預報呢?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日記的形式,鍛鍊的是觀察力。而感受天氣變化,就是對觀察力最好的練習。
  • 貓媽媽被困在柵欄裡,看來其他貓都是液體,只有你是只固體喵
    在國外的一位鏟屎官,養了一家子貓,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家裡的貓咪成員分別是貓媽媽,貓爸爸,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雖然它們的毛色差別很大,但確實是一家貓沒錯。它們都是蘇格拉折耳貓,有的因為基因的問題,所以是折立。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3月17日8:22,記者如約收到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發來的「抗疫日記」。春節剛過,記者就通過微信聯繫採訪,但方勤說:「這幾天正吃勁,過幾天吧。」然而,這「勁兒」一直「吃」著,始終沒松下來。偶然間記者發現他在寫工作日記,於是約定,「我一直在線,想到什麼、得空兒就發給我幾句」,太忙、太累,就把自己的「抗疫日記」發過來。
  • 網友加班讓鄰居帶貓去洗澡,鄰居倆小時後接貓:這貓咋成綠毛龜?
    比如……這是家裡養了一隻熊貓嘛?不過最近有一位網友的鄰居卻是遇到了一個很尷尬的事情,莫名其妙給自家貓咪做了一個造型,讓人哭笑不得,快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網友家裡養了一隻特別可愛的貓咪,而且和自家鄰居關係也是不賴,甚至網友出門的時候鄰居還會上門幫忙餵貓,當然他的目的到底是幫忙還是擼貓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 媽媽不同意養貓,女大學生委屈到欲輕生:孩子養小動物應該不應該
    分享親自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01 女大學生因母親不讓養貓欲輕生在微博上刷到一則新聞,一位女大學生因為媽媽不同意自己養貓,便想要跳樓輕生,幸好有消防員及時救助才不至於釀成悲劇。
  • 歐洲華僑華人的心理戰疫
    一些歐洲國家已經開研究疫情對普通民眾心理健康的影響。記者採訪了來自義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瑞典的幾位華人,了解他們在疫情中心態的變化。上半場到下半場的「轉場」「當時看到世衛組織宣布,疫情成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後,我真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 貓咪在25樓陽臺欄杆上行走,鄰居多次上門無果,門口貼紙勸貓主人
    養貓並不只是一日三餐這麼簡單,貓咪的好奇心導致它會去探索很多東西。這就出現了很多貓咪跳樓的事件,所以養貓的鏟屎官需要先保證自家的環境對於貓咪來說是否安全。不過依然有貓奴對此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家的貓咪才不會那麼蠢,更何況他們對於貓有九條命的說法深信不疑。
  • 徐州8歲男孩2年寫8本英文日記
    2年時間 寫了8本英文日記  說到英文作業,劉航之的媽媽高女士展示了兒子兩年間寫的8本英文日記。每一篇日記都分成圖畫和文字兩個部分,圖畫有單幅也有四格漫畫,英文的文字也有長有短,與畫面相互呼應。日記的內容,有劉航之每天在學校或是在家發生的故事,也有他編寫的《小鴨子》、《小鳥找家》、《恐龍的故事》等故事。
  • 鄰居懷孕了,卻想讓我把貓送走?有必要嗎?
    鄰居懷孕了,卻想讓我把貓送走?有必要嗎?中國家庭對於寵物這方面是比較喜愛並且容忍性很大的,但是一旦遇到懷孕等其他狀況,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把貓咪拋棄或者找人領養。因為中國家庭有一種固有認知那就是懷孕之後不能跟寵物相處,不然會影響到自己以及胎兒的安全,在這時候很多人對於寵物的存在都是不能容忍的。
  •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北京校友會攜手華僑企業捐贈抗疫物資
    近日,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北京校友會攜手紐西蘭及國內知名華人華僑企業向紐西蘭捐贈抗疫物資。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奧克蘭大學北京校友會的成員和相關朋友緊盯事態發展,積極與駐華使館聯繫,在得知紐西蘭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後發起了「中新有愛」的捐贈活動,得到了眾多校友及華人華僑的響應,大家都希望為大洋彼岸的另外一個家做些貢獻。
  • 教一年級娃娃寫一句話日記
    閨女上一年級,老師要求每天在拼音本上寫一兩句話,也就是日記的雛形。 小娃娃不知道怎麼寫,總不能寫什麼今天周五了,很開心,明天周一了,不開心之類的吧。 上學的時候應該都學過縮句,擴句。
  • 真實的抗疫日常,折射不平凡的抗疫精神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養貓有什麼壞處 養貓有什麼好處
    家裡要是養一隻貓咪,可以為自己的家庭帶來歡樂,但是也未自己的家裡帶來一些煩惱,所以很多人想養貓的,但是不知道到底養貓是好,還是壞,所以在是猶豫自己到底要不要養貓,那麼小編就為大家做了關於養貓的信息一些整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 2020-07-03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